:::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聊齋》「德性」與「情意」的生命價值體現--以王邦雄先生儒道之間的人生智慧為依據
書刊名:鵝湖
作者:黃麗卿
作者(外文):Huang, Li-chi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37:3=435
頁次:頁43-54
主題關鍵詞:儒道之間聊齋誌異德性生命情意生命人生智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5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侯學智(2007)。《聊齋誌異》理想女性的角色定位及其價値功能期待。濰坊學院學報,7(3),2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邦雄(20060600)。《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14,15-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麗卿(2006)。《聊齋誌異》「形變」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陽明(1978)。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六.大學問。台北: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夫之(1972)。船山遺書全集.讀四書大全。臺北:中國船山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盛偉(1998)。蒲松齡全集.聊齋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邦雄(198508)。儒道之間。台北市:漢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蒲松齡、張友鶴(1991)。聊齋誌異。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秀華(200209)。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邦雄(20040000)。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邦雄(1996)。儒道兩家的生命智慧與當代人的身心安頓。生命的實理與心靈的虛用。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84)。孟子.盡心下。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熹(1984)。中庸首章。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邦雄(1996)。老子的天道思想及其人生智慧。生命的實理與心靈的虛用。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邦雄(20040000)。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黄麗卿(2010)。從「情意生命」談《聊齋誌異》的女性自主。《文學與美學》第十一屆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勞思光(2007)。孔孟與儒學。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先謙。德充符。莊子集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馮夢龍、古本小說集成編輯委員會(1998)。情芽類。情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