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孤魂的香火:澎湖的有應公信仰
書刊名:硓〔石古〕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
作者:許玉河
出版日期:2011
卷期:64
頁次:頁55-79
主題關鍵詞:澎湖有應公信仰民間信仰無主孤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4
  • 點閱點閱:350
期刊論文
1.邱景墩(19980100)。「有應公崇拜」的信徒心態與社會基礎--以「十八王公」的變遷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5,64-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光弘(1984)。媽宮的寺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1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芷琳(20060900)。澎湖女鬼故事探析。硓{石古}石,44,69-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安雄(19990900)。傳說、歷史與集體記憶:文化史的側寫--從澎湖七美故事及其地名談起。臺灣風物,49(3),95-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文鋒(19961200)。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臺灣風物,46(4),53-1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豹(19971200)。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6,123-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偉盛(19990500)。荷蘭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6,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olf, Arthur P.、張珣(19970900)。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233-2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志宇(20030500)。臺灣的無祀孤魂信仰新論--以竹山地區祠廟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183-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漢臣(19670400)。有應公。臺灣風物,17(2),17-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葉振輝(2000)。乙未中日戰爭澎湖之役。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32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翁安雄(2003)。虎井:一個澎湖離島社里發展之研究(1715-1950)(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萍瑛(2000)。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建興(1999)。澎湖舊網垵社聚落的領域層次。澎湖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仇德哉(1979)。台灣廟神傅。雲林:信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景來(1996)。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戴寶村(2004)。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台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鏞(1993)。澎湖續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杜奉賢(2005)。西嶼鄉志。澎湖西嶼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金龍、呂文雄、蔡丁進、張新芳、曾文明、謝宗達、陳萬允、王慧筠(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臺案彙錄甲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國楊(1997)。認識花嶼。澎湖:花嶼國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博淵(1999)。水垵的建築。澎湖: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文鎮(2007)。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虎井里、桶盤里。澎湖:馬公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嘉立(2005)。澎湖縣後寮許氏族譜。許嘉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程大學(1991)。巴達維亞城日記。台北市: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杜正勝(2003)。臺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臺北:時藝多媒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建偉(1993)。澎湖紀略。南投中興新村: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増田福太郎(1996)。台湾の宗教。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余光弘(1998)。清代的班兵與移民:澎湖的個案研究。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溫國良(199906)。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片岡巖、陳金田(1990)。台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凯(1993)。廈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伊能嘉矩、江慶林、臺灣省文獻會(1991)。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豪(1993)。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周鍾瑄(1993)。諸羅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鍾靈、郭志成、莊東(1978)。澎湖縣誌.文化志。澎湖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Blussé, Leonard、江樹生(2000)。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知青(1972)。澎湖史話。澎湖史話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平立(1979)。澎湖通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鈴木清一郎、高賢治、馮作民(1994)。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有興(1992)。澎湖的民間信仰。臺北市: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富士(1995000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新北市板橋區:臺北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丸井圭治郎、臺灣總督府(1993)。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丁曰健(1959)。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村上直次郎(1933)。澎湖島上的荷蘭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文博(1992)。有求必應:台灣民間有應公信仰。台灣冥魂傅奇。台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玉菇(2001)。望安鄉中社村的宗教信仰。八十九年度文化資產義工第三第四期研習營田野調查望安、將軍專輯。澎湖: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秀芳(2002)。內垵礁角公之介紹。藝術與人文研究調查--內垵社區田野調查。澎湖:內垵國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紹章(1960)。開拓志。澎湖縣志。澎湖:澎湖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佳音(2004)。近代初期的澎湖。澎荷初會四百年--台灣全球化的歷史開端系列活動:世界海洋V.S澎湖群島系列講座實錄。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村上直次郎(2001)。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荷蘭時代臺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