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襄敏公遺思錄》所載陽明後學佚文輯錄--兼論陽明後學文獻的收集和整理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劉勇
作者(外文):Liu, Yo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1:3=83
頁次:頁179-211
主題關鍵詞:李襄敏公遺思錄陽明後學佚文輯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8
  • 點閱點閱:54
期刊論文
1.鍾彩鈞(199809)。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3)=31,6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吉田公平、市來津由彥(1985)。日本宋明理學研究情況概述。中州學刊,1985(3),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永富青地(2006)。日本的王守仁文獻研究概觀。文獻,3,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震(200209)。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3)=47,105-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明(2005)。陽明後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彭國翔(200306)。錢緒山語錄輯逸與校注。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2)=50,13-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如安(200609)。錢德洪佚文補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6(3)=63,77-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89)。明代禦倭軍制。叢書集成續編,59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梅秀(200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補正四題。圖書館理論與實踐,6,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鴻林(199304)。明儒湛若水撰帝學用書「聖學格物通」的政治背景與內容特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3),495-5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明(20080300)。關於錢德洪的文獻學調查與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1)=69,133-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小島毅(19981000)。宋明思想史研究之新視點。古今論衡,1,4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勇(2008)。晚明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1529-1607)為中心的研究(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祖猷、梁一群、李慶龍、潘起造、羅伽祿等(2007)。羅汝芳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震(2003)。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藝曝(2006)。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明(2010)。下編編校說明。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明。下編編校整理之參考文獻。王陽明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震(2002)。陽明後學綜述。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錢明(2005)。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學者「浙學」研究論。浙學研究集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祖猷(2007)。編校整理說明。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6)。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平(2007)。編校說明。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儒宗(2007)。編校說明。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彩鈞(2009)。前言。羅洪先集補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明(2007)。編校說明。徐愛•錢德洪•董溪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震(2001)。羅洪先逸文考。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永革(2007)。編校說明。歐陽德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亢思謙(2000)。明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贈太子少保謚文莊南野歐陽公墓誌銘(代作)。慎修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臺灣中央圖書館、王德毅(1987)。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管志道(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95)。明代禦倭軍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材。先考大司馬襄敏公克齋府君猷行述。羅李先生觀我堂稿。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4)。嘉靖十三年九月癸未。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84)。四十五年十月癸酉。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慎中(1975)。衢郡克齋李侯生祠記。王遵巖家居集。臺北:閩南同郷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慎中。衢州生祠記。李襄敏公遺思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彭國翔(2005)。王龍溪先生年譜。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襞(1997)。奉謝督撫李克齋書。新鐫東厓王先生遺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勇(2011)。明儒李遂的講學活動及其與陽明學之關係。明史研究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薛應旃(1500)。方山先生文錄。方山先生文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方山文錄。方山薛先生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湛若水(1995)。湛甘泉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程玉瑛(1995)。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時龍(200512)。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重民、袁同禮(1972)。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台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余嘉錫(200411)。四庫提要辨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鄒守益、董平(2007)。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歐陽德、萬斌、陳永革(2007)。歐陽德集。南京江蘇: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洪先、徐儒宗(2007)。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朱鴻林(2005)。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月惠(2005)。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山根幸夫(1978)。(增訂)日本現存明人文集目錄。東京:東京女子大學東洋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錢明(2007)。徐愛‧錢德洪‧董澐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畿、吳震(2007)。王畿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聶豹、吳可為(2007)。聶豹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束景南(20101028)。陽明佚文輯考編年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榮捷(1984)。歐美之陽明學。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齊勇(2000)。中國大陸地區近五年來(1993-1997)的儒學研究。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鴻林(2005)。《王文成公全書》刊行與王陽明從祀爭議的意義。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