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陽明心學之美學研究
作者:李元璋
作者(外文):Lee,Yuan Ch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蔡仁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王陽明 心學 美學Wang YangmingAestheticsNeo-Confucian School of Mi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陽明心學之美學研究 摘要
明代大儒王陽明其心學脈絡,一方面雖出於朱熹而後歸於陸象山之心學本體,並使中國儒家心學傳統更趨豐美精緻,,另一方面則繼往開來,是為中國美學之集大成者,其出於心學本體論之「心即理」、「心外無物」等觀點,對明代之後之中國美學,如「性靈說」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文本第一章失落的美學年代,論述當代美學的前理解暨本論文的研究宗旨與方法。
第二章,論述王陽明之前的中國美學規模及「智的直覺」。
第三章,論述王陽明之美學本體論,包括心學進路、從「樂是心之本體」談良知的「有向」與「無向」判斷、良知/樂的無向即審美判斷等。
第四章, 梳理陽明審美工夫論,「致良知」、「知行合一」並探討「覺」與「體」
(漸與頓)的審美工夫。
第五章在梳理陽明美學境界論,包括人生修養、狂者胸次、聖人境界,並得出王陽明之心學美學乃至樂的無向原則。
第六章,探討天泉證道後之美學分流,並論及「四有」是為漸的工夫,「四無」則為頓的工夫,即「妙悟」,也就是直的智覺。
第七章,析論「康德的美學鴻溝」於真美善之分別說中,並無法跨越。然於牟先生貫會中西哲學之後,梳理王陽明之良知體驗美學而得出心學本體中「一心之朗現、一心之申展、一心之遍潤」,即是真善美之合一,也是妙通天地之具,人涵養性情之正,才能妙通萬物,契會天地。
美學、王陽明、心即理、心學美學、知行合一、真善美合一說、真善美分別說、康德美學鴻溝、牟宗三
The Aesthetics Study of Wang Yangming's Neo-Confucian School of Mind
Abstract
The axis of the great Confucianism follower in Ming dynasty, Wang Yangming, whose theory on one hand is based on that of Zhu Xi and concludes himself with the Neo-Confucian school of Lu Xiangshan and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on the other hand opens another window for the tradition and is considered as the one who summarized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His ideas of "Mind is the World" and "Nothing's Beyond Mind" which are out of the school of Neo-Confucian school has influenced greatly onto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after Ming dynasty such as the "Mind-Spirit" theory.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research, The Lost Years of the Aesthetics, illustrates the pre-theory of modern aesthetics along with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method of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scale of Chinese aesthetics before Wang Yangming and the "Instinct of Intelligence."
Chapter three talks about the aesthetics' ontology of Wang Yangming which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entering the school of Neo-Confucian's mind, the judgment of "directional" and "non-directional" from the aspect of "joy as the ontology of mind" and the non-directions of one's sense/joy as the judgment of aesthetics.
Chapter four reviews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effort on beauty judgment, "To One's Better Sens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Sense and Act" along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sense" and "ontology" (the gradualness and pause) on the method of beauty judgment.
The fifth chapter digests Wang Yangming's aesthetic theory of state which includes the discipline of one's life, the mind of a madman, the state of a saint and concludes the non-directional principle on to the ultimate joy in Wang Yangming's aesthetic theory of mind.
The sixth chapter investigate the divided streams of the aesthetics after the discourse given in Tien-Quan and summarized the theory itself with the "four exists" are the methods of gradualness and the "four vacancies" belong to the method of pause, which are the "brilliant realizing" and the wisdom sense of straightness.
Chapter seven deals with Kant's aesthetic gap and analyzes it within the divided theory of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ap cannot be overcome. However, after Mr. Moe's running through the philosophy of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he concludes that the fusion of the truth, the kindness and the beauty by means of neatening up the better sense experiencing aesthetics of Wang Yangming and suggests the realization, the extension and the pervasion of one heart in the ontological mind which is also the completion of brilliant acknowledgement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the decency of one's behavior and character of all beings all over the world.
Keywords :Aesthetics, Wang Yangming, Mind is the World, The Better Sense
Experiencing Aesthetics, The Combination of Sense and Act, Chinese
Concept of Beauty
〈參考書目〉

壹、古籍經典
《十三經文》,台北:台灣開明書局,民國73年。
《四書》,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漢‧司馬遷著,《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
漢‧班固等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台北:宏業書局,1992年4月再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周易王韓注》,台北:新興書局,1993年6月。
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3月初版。
宋‧陸九淵著,《象山全集》(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年二月臺四版)。 宋‧張載著,《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2004年3月。 宋‧程頤、程顥著,《二程集》,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定:《朱子文集》,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朱熹著,《太極圖說解》,收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 社,2002年12月,第十三冊。
宋 朱熹著,《四書集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宋‧朱熹注,《四書章句集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宋‧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孟子》,台北:啟明書局。 宋‧張伯端撰,王沐淺解,《悟真篇淺解(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379頁。 宋‧陸象山、明‧王守仁,《陸象山全集、陽明傳習錄》,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6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第1版第4刷。 元‧脫脫著,《宋史》,台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不載出版年月。
明‧王守仁著,《王文成公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台1版。 明‧王守仁著,《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3刷。 明‧王守仁著,《王陽明全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年3月初版。 明‧王守仁著,《王陽明全集》,台北:文友書局,1980年8月。 明‧王守仁著,《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1970年5月臺4版。 明‧王守仁著,《陽明全書》,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臺二版。
明‧王陽明著,《王陽明全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明‧王陽明著,《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4月再版。 明‧王陽明著,《王陽明傳習錄》,台北:軍事譯粹社,1985年12月再版。 明‧王陽明著,《傳習錄》,台南:大夏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明‧王陽明原作,林安梧導讀,《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3月初版。
明‧王陽明著,閰韜注評,《傳習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明‧王陽明原作,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2月修訂版3刷。new window
明‧王陽明原作,葉紹鈞點註,《傳習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臺1版第
12次印刷。 明‧王龍溪:《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書局,1970年。 明‧黃宗羲:《足本宋元學案》,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 明‧黃梨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8月臺4版,據鄭氏補刻本。
明‧王畿,《王龍溪全集》,台北:華文書局,1970年5月,清道光二年刻本影印。 明‧李贄,《王陽明先生道學鈔》,《續修四庫全書》第9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月第1版,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37年武林繼錦堂刻本。 明‧李豫亨,《三事溯真》,《百部叢書集成》之18,《百陵學山》第7涵,台北:藝文印書館,
出版年月不一。
明‧謝廷傑編,《王文成公全書》,38卷,台北:國家圖書館明隆慶謝廷傑應天府刊本。 明‧焦竑著,《焦氏澹園集》,《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
月第1版。
清‧毛奇齡著,《王文成傳本》,《續修四庫全書》5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據清刻西河合集本影印。
清‧毛奇齡著,《大學辨》,《續修四庫全書》第1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
月第1版,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影印。 清‧王懋竑著,《朱子年譜》,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3月第3版。 清‧羅澤南著,《姚江學辨》,2卷,《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第1版,據清咸豐9年刻羅忠節公遺集本影印。

貳、研究專書
〔德〕迦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下),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4月。 〔德〕迦達默爾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詮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7月。 (日)岡本武彥著,《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法)雅克‧德里達(Jacque Derrida)著,杜小真譯,《聲音與現象》,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年3月。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1 年 2 月 1 版。
王陽明原作,應涵編著,《王陽明-《傳習錄》新解》,台北:正展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new window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new window
王民著,《孔子的形象與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王弼著,《老子道德經注》,台北:世界書局,1976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卷》,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王弼註,《老子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方東美著,《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1年12月。
方東美著,馮滬祥譯,《中國人的人生觀》,台北:幼獅文化有限公司,1986年2月 方東美著,《哲學三慧》,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11月。 古清美著,《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 皮錫瑞著,《增註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任文利著,《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朱良志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朱良志著,《中國美學十五講》。
朱孟實等著,《中國古代美學藝術論》,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4年9月。
吳怡著,《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new window
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三十三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5月。
牟宗三著,《王陽明致良知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4月再版。 牟宗三著,《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11月第7版。 牟宗三著,《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6月初版第6刷。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10月。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一,台北,聯經書局,2003年。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二,台北,聯經書局,2003年。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三,台北,聯經書局,2003年。 牟宗三著,《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聯經書局,2003年。 牟宗三著,《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 牟宗三譯,《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余家菊著,《論語今解》,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7年
余書麟著,《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1994年。 李振綱著,《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修訂本,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 李澤厚著,《美學論集》,台北,駱駝出版社,民國76年。
李澤厚著,《歷史本體論》,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9月。
李澤厚著,《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4月。
李澤厚著,《《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精) 》,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李澤厚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精)》,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呂妙芬著,《陽明學士人社群 : 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余英時著,《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1月。
余英時著,《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吳震著,《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吳汝鈞著,《儒家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2月。 林安梧著,《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市:文海基金會,1996年4月。 林月惠著,《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庵思想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年9月。 林繼平著,《陸象山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
林繼平著,《王學探微十講》,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7月。 林慶彰著,《明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 金春峰著,《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5月。 周明初著,《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周志文著,《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宗白華著,《美從何處尋》,台北:成均出版社,1985年2月。 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下),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10月。 孟淑慧著,《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東方朔著,《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容肇祖著,《明代思想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82年7月。new window
秦家懿著,《王陽明》,台北 : 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彭國翔著,《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新華書店,2005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臺北市 : 台灣師範大學人new window
文教育研究所中心,1989年。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2月。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3月。 徐復觀著,《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夏咸淳著,《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康德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台北:聯經,1994年。 斯賓諾莎著,賀麟譯,《倫理學》,台北:仰哲,1982年。。 梁啟超著,《儒家哲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梁啟超著,《梁啟超論清學史兩種: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復旦大學new window
出版社,1985年。 梁啟超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台北市:台灣中華,1958年。
黃敏浩著,《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2月。new window
黃公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60年11月。
黃紹祖著,《孔子之喜怒哀樂》,台北:文史哲,1985年。
張立文著,《朱熹思想研究》,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張文治編,《理學致要》,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6年2月。 張立文著,《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 張世英著,《進入澄明之境-哲學的新方向》,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第1版。 張鐵君著,《陽明學說的真諦》,台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5年5月初版。 張君勱著,《王陽明 : 中國十六世紀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台北市 : 東大出版,1991年。 張君勵著,:《比較中日陽明學》,台北市 : 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張其昀等著,《陽明學論文集》,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張學智著,《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張亨著,《王陽明與致良知》,台北 : 中央研究院, 2002年。 張師偉著,《民本的極限:黃宗羲政治思想新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馮友蘭著,《中國哲學簡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1993年。 陳夢雷編、陳家駱主編,《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4月。
陳來著,《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 陳來著,《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陳來著,《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9月。 陳來著,《朱子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陳來著,《哲學與傳統─現代儒家哲學與現代中國文化》,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3
月。 陳榮捷著,《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著,《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6月。 陳榮捷著,《朱子門人》,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陳榮捷著,《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new window
陳鐘凡著,《兩宋思想述評》,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彭國翔著,《良知學的展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5年1月。 趙士林著,《心靈學問─陸王心學與生命抉擇》,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3年8月。 趙峰著,《朱熹的終極關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勞思光著,《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2月。 楊國榮著,《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1999年8月。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聯書店,1990年。new window
楊祖漢著,《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詹雲海、李明輝、鍾彩鈞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new window
趙旗著,《心學與禪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鄧元忠著,《王陽明聖學探討》,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9月。 錢明著,《陽明學之形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 錢穆著,《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0年。 鍾彩鈞著,《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蕭馳著,《抒情傳統與中國思想-王夫之詩學發微》,上海:上海古籍版社,2003年6月。
鄭金川著,《梅洛龐蒂的美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3年8月。new window
蔡仁厚著,《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蔡仁厚著,《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new window
蔡仁厚著,《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4月。
蔡仁厚著,《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3年12月。new window
盧弼著,《三國志集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 鍾彩鈞著,《王陽明思想之進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0月。 侯外廬等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秦家懿著,《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羅光著,《儒家哲學的體系續篇》,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5月。 曾春海著,《儒家的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錢穆著,《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11月。
錢穆著,《四書釋義》《錢賓四先生全集》2冊,台北:聯經出版社。 錢穆著,《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年。 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穆著,《陽明學述要》,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穆著,《朱子學提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三版。 錢明著,《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傅武光著,《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下,台北:中央研究院,1993年。 劉瀚平著,《儒家心性與天道》,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 劉錦賢著,《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台北:樂學書局,2003年。 劉述先著,《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
蒙培元著,《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羅光著,《中國哲學思想史》宋代篇、元明篇,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戴瑞坤著,《陽明學漢學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龔鵬程著,《晚明思潮》,台北市:里仁出版社,1994年。 貳、期刊論文 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陽明先生遺言錄》解題〉《中國文哲研究new window
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 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稽山承語》解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new window
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 王文娟,<舞:中國藝術中深蘊的美學靈魂>,《人文雜誌》,第3期,2005年8月。 王偉民,<朱陸哲學異同的幾個方面>,《孔孟月刊》,第39卷第6期,2001年2月。 王曉昕,<《陽明先生集要》黔南重刊述略>,《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期,new window
1995年月。 毛保華著,<王陽明心學之心>,《孔孟月刊》第36卷第3期,民國86年11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文化發展中義理開創的十大諍辯〉,《人文學報》第5期,中壢市:中央大學,new window
1985年。
宋河璟,<陽明學與仙學>,《哲學年刊》,第5期,1987年10月。 呂妙芬,<陽明學者的講會與友論>,《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 何信全,<當代新儒家對自由主義的回應>,《當代》,第137期,1999年1月。 沈清松,<方法、歷史與存有-一種對比的哲學思考>,《哲學與文化月刊》,第8卷第3期,new window
1981年3月。
李春青,〈論儒學體系中的樂範疇〉,中國哲學與哲學史複印報刊資料,1996年8月。 李紀祥,<《近思》之「錄」與《傳習》之「錄」>,《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0、new window
21期合刊,2000年6月。 李顯裕,<明儒學案與明代學術思想史之研究>,《史匯》,第2期,1997年6月。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 杜維明,<日本天理大學藏「王陽明講學答問并尺牘」卷初探>,《大陸雜誌》,第46卷第3new window
期,1973年3月。
杜維明,<王陽明答周道通書五封>,《大陸雜誌》,第47卷第2期,1973年8月。
汪榮祖,〈錢穆論清學史評述〉,《台大歷史學報》第26期,台北:臺灣大學,2000年12new window
月。 沈善洪、錢明,〈論王陽明大學觀的演變〉,《學術月刊》,第11期,1989年。
吳經熊,<重讀「陽明傳習錄」隨筆>,《文藝復興》,第27期,1972年3月。 吳潛誠,<作者該死: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的觀點>,《大陸雜誌》,第46卷第3
期,1973年3月。 吳冠宏,〈陽明對《孟子》「盡心」章之詮釋試探—兼論孟子原意與朱、王所解之比較〉,收new window
入《中國文學研究》第八期,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1994年5月。
吳宗立,〈王陽明的知行教育〉《菁莪季刊》第13卷第4期,民國91年1月。
周憲文,<王陽明年譜>,《台灣教育》,第303期,1976年3月。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new window
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9月。 林月惠:《陽明「內聖之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6月。
林月惠,〈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new window
年3月,頁359-396。 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new window
解〉《中國哲學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 林慶彰,<書評>,《漢學研究》,第2卷第1期,1984年6月。 林慶彰,〈王陽明的經學思想〉,收入《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
心,1989年3月。 林啟屏,〈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收入林慶彰、張壽安主
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林樂昌,<從亭前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思想轉向新釋>,《陜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3卷第4期,1994年12月。 徐儀明,<道教內丹學與王陽明致良知說>,《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1卷第2期,1994年月。
耿寧著,〈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重涵義〉,《鵝湖學誌》第15期,1995年12new window
月。 容肇祖,<王守仁的門人黃綰>,《燕京學報》,第27期,哈佛燕京學社,1940年6月。
凌超煌,〈王陽明提倡古本大學在經學史上的意義〉,台中:《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3,1998
年7月。 袁信愛,〈朱子理氣論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64期,1996年5月。new window
夏長樸,〈尋孔顏樂處〉,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
唐君毅,〈論中國哲學中說性之方式〉,《哲學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傅佩榮,〈方東美先生論『生生之德』〉,《哲學與文化》34卷6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孫振青,<王陽明的宗教觀>,《恆毅》,第7卷第12期,1958年7月。 郭因,<易經與中國古典藝術美學>,《當代》,第45期,1990年1月,頁77-81。 陳來,<王陽明與陽明洞-王陽明越城活動考>,《九州學刊》,第2卷第3期,1998年4月。 陳來,<《遺言錄》《稽山承語》與王陽明晚年思想>,《陽明學研究》,第2輯,2000年10
月。
陳榮灼,〈朱陸匯通之新途〉《台灣哲學研究》第4期,2004年3月。 陳郁夫,<明代中葉程朱學者對禪佛的批評>,《國文學報》,第14期,1985年6月。 陳弱水,<「傳習錄」與王陽明的思想要旨>,《書目書評》,第56期,1977年12月。 陳炯彰,<陽明學說中含蘊的入世精神>,《台北師院學報》,第1期,1988年6月。new window
詹海雲:〈王陽明與論語〉,收入《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
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程運,<中明學術風氣之分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4卷第4期,1971年4月。 馮耀明,<當代新儒家的「超越內在」說>,《當代》,第84期,1993年4月。 溫克勤:〈儒學對道德本體的探尋及其評價〉,《倫理學研究》2004年5月第3期。
島田虔次,〈明代思想的一個基調〉,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北京:中華,1993
年。
張克偉,<王陽明遺跡考錄>,《孔孟月刊》,第26卷第9期,1988年5月。 張慧芳,<王陽明傳習錄辯朱子注三則再議>,《孔孟月刊》,第26卷第6期,1988年2月。 張鐵君,〈陽明思想與尋孔顏樂處〉,陽明學論文集,中華學術院編輯,台北:華岡出版社,new window
1999年。 黃長治,<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讀後>,《國魂》,第111期,1955年5月。 黃書光,〈孔顏樂處命題探析〉,中國文化月刊135期,1991年1月。
黃進興,<閱讀理論與史學理論>,《新史學》,第16期第2期,2005年6月。
楊周翰,<歷史敘述中的虛構>,《當代》,第29期,1988年9月。 楊儒賓,<羅欽順與貝原益軒>,《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收入李明輝編:《中new window
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2月。 楊國榮,〈晚明心學中的本體與工夫之辨〉,《江淮論壇》1997年第1期。
楊國榮,〈本體與工夫:從王陽明到黃宗羲〉,《浙江學刊》第5期,2000年。
楊國榮,〈王門後學致良知說的演進〉,《學術界》,第5期,1988年。 楊國榮,<心性之辯:從孟子到王陽明──兼論王陽明重建心體的理論意蘊>《孔孟學報》,new window
第72期。
楊國榮,〈從現成良知說看王學的衍化〉,《哲學與文化》,17卷第7期,1990年7月。 楊小明撰〈黃宗羲的科學研究〉,《中國科技史料》第18卷第4期,泉州,1997年4月。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鄧克銘,<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
年12月。
鄧秀梅,〈王陽明論『心外無物,心外無事』之詮解〉,《人文社會學報》,2005年3月1期。new window
寧新昌,〈本體與境界—論宋明新儒學的精神〉,《孔子研究》第4期,1998年。 鄭基良,〈淺論快樂哲學〉,空大人文學報第3期,1994年4月。 姜廣輝,〈觀聖、賢氣象與看孔顏樂處〉,孔孟月刊,29卷10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莊耀郎,<王陽明傳習錄辯朱熹注平議三則>,《孔孟月刊》,第26卷第1期,1987年9月。 費海璣,<王陽明先生的門人性行考>,《現代國家》,第90期,1972年7月,頁14-16。 費海璣,<王陽明門人個性之認識>,《東方雜誌》,復刊第5卷第12期,1972年6月。new window
蕭裕民,〈王陽明思想中一個應被重視的部份──『樂』〉(台中:《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new window
2005年6月。
鄒其昌,<王陽明的良知體驗審美論>,《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1期,
1998年4月。 鄒其昌,〈生生之德與北宋理學美學的核心問題簡論──朱熹美學核心問題研究前論之一〉。
鮑博,〈簡論劉宗周的心性思想〉,《孔子研究》,1988年4月。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new window
月。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文化》,第28期,2001new window
年7月。 劉述先,〈陽明心學之再闡釋〉,《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4期抽印本,1972年9月。 蔡仁厚,〈王陽明四句教與天泉證道〉,《哲學與文化》第5期革新號,1974年7月。 蔡仁厚,〈王陽明「經學即心學」的基本義旨—––「稽山書院尊經閣記」之疏解〉,《中華new window
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9期,1975年9月。 蔡仁厚,〈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辯論(上)〉《鵝湖》第1卷第4期,1975年10月。 蔡仁厚,〈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辯論(下)〉《鵝湖》第1卷第5期,1975年11月。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第28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蔡仁厚,<王陽明對心性工夫的指點-《傳習錄‧答陸原靜第二書》疏解>,《中華文化學報》,
創刊號,1994年6月。
蔣義斌,<禮樂合論與禮的內化>,《宗教哲學》,第32期,2005年3月。 蔣義斌,<「樂記」的禮樂合論>,《東方宗教研究》,新2期,2001年10月。 錢明,<譜牒中的王陽明逸文見知錄>,《陽明學刊》,第1輯,2004年11月。 賴福順,<天理圖書館藏王陽明手跡之學術價值>,《慶祝王恢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台北:new window
王恢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編委會,1997年5月。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國立臺灣大學《臺大中文學報》22期,new window
2005年6月。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浙江學刊》,第4期,1986年。賴錫三,<《莊子》精、
氣、神的功夫和境界>,《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 月。 謝榮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本體”概念考辨>,《中國哲學史》,第1期,2005年2月。
謝明憲,〈切近朱熹-思想史的入口〉,第2期,2001年。 參、 學位論文 王麗華,《大學;「格物致知」的研究—––反省朱子、陽明的「格物致知」義》,台中:東海new window
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大德,《朱陸異同—––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台北:中
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財貴,《王龍溪良知四無說析論》,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林煌崇,《明末清初之經世學風與史學思想》,台北: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久絡,《四句教與天泉証道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new window
林于盛,《陸象山心學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高瑋謙,《王門天泉証道研究──從實踐的觀點衡定「四無」、「四有」、「四句教」》,中壢:中
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 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1990年。 杜保瑞,《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台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柯志明,《朱熹主體理論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劉榮賢,《宋代湖湘學派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3年。 劉桂光,《王龍溪與聶雙江、羅念菴辯論之研究─以陽明學為判準》,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new window
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淑惠,《二程福德思想研究》,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陳佳銘,《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中央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民國
88年。 唐亦男,《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 塗千瑤,《「四句教」到「四無說」主體意義析論》,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國
91年。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new window
年。
彭仰琪,《良知學的兩個路向──王龍溪、聶雙江致知議辯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8年。 廖俊裕,《道德實踐與歷史性—關於蕺山學的討論》,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3年6月。 蔡淑閔,《王陽明四句教之開展與衍化》,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