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畢馬龍效應」與體育教師教學倫理之探討
書刊名: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作者:許惠宜楊志顯 引用關係劉品坊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Hui-yiYang, Chih-hsienLiu, Pin-fa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2
頁次:頁174-185
主題關鍵詞:教學倫理體育課程期望行為Ethics of teaching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Expectation behavi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1
  • 點閱點閱:160
期刊論文
1.卓俊伶、陳新燕(19960600)。動作失能者的心理特質與體育教學的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5(2)=109,3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弘暉、吳瓊治(20030500)。善用「比馬龍效應」--激勵專案團隊。品質月刊,39(5),2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顯宜(20060300)。學校行政與體育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之積極作為。國教新知,53(1),49-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淑婷、陳冠名(20050400)。我國教師專業倫理守則之探析。松山工農學報,3,89-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鄧悅曾(2006)。淺論體育教學中教師期望效應。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6),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Jussin, L.(1986)。Self-fulfilling prophesies: a theoretical and integrative review。Psychological Review,93,429-445。  new window
7.許立宏(20000900)。運動的「內存善」及道德教育。中華體育季刊,14(2)=54,10-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福鎮(20031200)。師資培育與職業倫理:教育倫理學觀點的分析。教育科學期刊,3(2),138-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天玫(20030300)。體育的本質--一個認識論基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 教育類,16(1),321-3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福鎮(20051200)。教師專業倫理內涵與養成途徑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5(2),6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生玉(1980060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吳清山(1998)。教師專業倫理內涵之建構 (計畫編號:NSC87-2413-H133-006)。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蕙如(2009)。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淑芬(2013)。零體罰政策對教師管教態度與班級經營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國小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俊智(2008)。在戰場壓力下正向畢馬龍效應對士兵失敗控制與情緒調控的影響性--以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魏明愷(2009)。正向畢馬龍情境對士兵工作表現之影響性--以工作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樹淵、許梓宜(2005)。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宏室(2002)。運動教育學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棟樑(1996)。教育倫理學。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illiams, J. F.(1966)。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readings: 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WM. C. Brown Co.。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專職原住民族語老師專業發展指標建構之研究
2. 嘉義縣市國小教師倫理意識型態、專業倫理、工作投入與工作適應之建構與驗證
3. 技術型高中學生知覺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意願、同儕效應對學生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以手機管理為調節變項
4. 幼兒園教師文化知覺、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探究
5. 陸生來臺就學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及臺灣師生對陸生政策相關知覺之研究
6. 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有效能學校階層線性模式探究---以PISA 2012台灣資料庫為例
7. 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中知識/姿勢與記憶/技藝的相互滲透
8. 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能力信念、實用價值與內在價值對臺灣八年級學生數理成就之影響:以TIMSS 2011多層次結構方程式模型為例
9. 少子女趨勢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認知、自我效能、專業承諾與創意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
10. 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權與學生隱私權衝突之研究
11. 醫學系學生與護理學系學生的壓力對生氣情緒表達之影響-以自尊與人際關係為調節變項
12. 國民中學校務評鑑倫理之研究─以北部六縣市為例
13. 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
14.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現之研究
15. 高職專業類科教師教學效能模式之研究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