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對自我概念影響之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之比較
作者:董秀珍
作者(外文):Hsiu-chen T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胡蘭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新移民子女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Self-ConceptParental Rearing StyleMultiple IntelligenceForeign Spouse Children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4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新移民子女人數的急速成長,並且在學習與教養上產生諸多問題,由於相關文獻指出,自我概念是預測一個人行為及成就的重要指標。學生之能力與自我概念會彼此互相影響,並且父母教養方式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探討多元智能與父母管教方式對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以及新移民與本國籍學生間之差異。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使用「多元智能量表」、「父母管量表」和「自我概念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台灣北部、中部與南部之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及本國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施測,共得有效樣本1363份。
在統計分析方法上,學校與個人變項屬於不同層級,故本研究採用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 分析,主要實證結果如下:
1.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兩者皆以「內省智能」為最優勢智能,表示學生在了解自己、擁有自省能力上的表現最佳
2.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兩者皆以「自然智能」為最弱勢智能,表示學生對周遭環境觀察與探索之能力較弱。
3.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兩者在知覺其父母的管教方式上,皆感受到父母「要求」的程度較「回應」高。顯示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其要求與規範的程度高於關懷與付出。
4.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兩者在自我概念之整體表現屬於中等以上。
5.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學生在多元智能、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
6.不同性別、年級、父母國籍、學業成就、家庭社經地位等背景因素之學生,在自我概念的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7.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愈佳,其自我概念的表現愈正向、積極。
8.父母在管教方式上,多給予子女關懷與付出,以及適當的要求與規範,對孩子自我概念的發展具正向的影響力。
9.學校平均社經地位對學生的自我概念具直接影響效果,社經地位愈高的學校,學生對自己的看法愈肯定、積極以及理想愈高。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作為教育機關、教師與家長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Along with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opulation of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grows rapidly and induces many problems in th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s, the self-concep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predicting a person’s behavior and achievement. Student‘s abilities and self-concept will mutually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elf-concep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th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n the self-concept, and additionally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the native students.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method of survey, utilized the modified instrument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Rating Scal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Rating Scale and Self-Concept Rating Scale.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in north, middle and south of Taiwan. There were 1363 valid samples.
This research used the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 to analyze the statistical data based on consideration that the variables of school and student belonging to different level. The major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Both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native students were prominent in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t means both students had good ability to understand self and Self-introspection.
2. Both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native students were the most weak in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It means both students had weak ability to observed and explored around environment.
3. Both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native students sensed more “requirement” than “response” i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It shows children felt parents’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 much more than care.
4. As a whole,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native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 were above average.
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self-concept were found between th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and native students.
6. Significant influence in the performance of self-concept was detected among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backgrounds which were gender, graders, parents’ native country,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family social economic status.
7. The students who had good performance in multiple intelligence, also achieved better and positive self-concept.
8. In parental rearing style, parents who gave much cared for their children and gave proper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 positively affected children’ self-concept.
9. Average social economic status of school had direct effect on children’ self-concept. The higher average social economic status, the higher students’ positive confidence and ideal.
Final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ions were made as references to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teachers, parents and further research.
中文文獻
于國欽(2011,1月9日)。少子化—出生人口較10年前少一半。工商時報,A1版。
王文玲(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new window
王世英、溫明麗、羅天豪(2007)。人口結構與教育發展。教育資料與研究,74,73-96。
王以燕(1991)。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35~41。new window
王怡雅(2004)。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國小中年級拼貼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美華(2008)。新臺灣之子的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振世、蔡清中(2008)。台灣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東南亞、大陸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比較。教育政策論壇,11(2),75-105。new window
王淑芬(2003)。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王雅慧(2006)。高雄市新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家庭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毓吟(2007)。國中生知覺父母、教師管教方式與其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王黛玉(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家長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內政部(2010)。九十九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內政部統計處。2010年6月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903.doc
內政部(2011)。一〇〇年第二週內政統計通報(99年底人口結構分析)。內政部統計處。2011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4943
方顥璇(無日期)。「多元智能與兒童」專欄(十)--自律、自知和自我尊重的潛能。2010年2月15日,取自 http://nouweb.nou.edu.tw/~hsfang/MI/pdfMI1-10.pdf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2002)。外籍新娘面臨問題分析。賽珍珠簡訊,41,6。
田玉真(2007)。國小五年級看圖作文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白宗斌(2009)。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之相關性研究-以竹北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社會學習領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左承誠(1995)。基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包織文(2006)。大台北地區國中教師多元智能教學信念與國中學生多元智能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文吉(2001)。屏東縣原住民學童多元智能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江志浩(2009)。以多元智能角度探討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江承曉、沈珊珊(2002)。你是你身體的主人嗎?一大專生性別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嘉南學報,28,231-244。new window
朱玉娓(2002)。臺灣青少年多重向度自我概念與整體自尊關係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3(2),103-124。
朱佩玲(2009)。多元智能融入國語文閱讀教學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朱瑞玲(1984)。父母教養方式之變遷。教育資料文摘,1 4(5),115-134。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伍連女、黃淑貞(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學校衛生,35,1-31。
伍賢龍(2002)。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及相關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行政院(2010)。國情統計通報(第45號)。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5月12日,取自 www.dgbas.gov.tw/public/Data/031116264971.pdf
李孔文(2004)。多元智能之強勢智能應用於化學平衡網站以提升學習成效之研究。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文盛(2007)。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立法(2005,7月19日)。新台灣之子,新台灣問題。自由電子報。2010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l/19/today-so11.htm
李佳倫(2005)。台灣新勢力~新台灣之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2010年5月19日,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48/48-28.htm
李玲玉、詹乃穎、何函儒、鄭如晶、蘇秀娟(2005)。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幼兒發展之成效探討。特殊教育學報,21,1-21。new window
李美華、蔡瓊月(1999)。非理性信念、父母教育職業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家長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祖輝(2006)。運用「搖滾樂團表演」於青少年音樂智能開展與自我成長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財星(1995)。犯罪與無犯罪國中生之自我概念、親子關係、生活適應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國基(2007)。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ew window
李雅芳(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長管教方式、教師領導風格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瑋仁(2004)。多元智能分組合作網路問題解決學習模式成效之探究-以數學領域合作學習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碧霞、陳靜敏(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自尊與身體活動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7(1),43-55。new window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9),6-9。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麗真(1994)。音樂治療在兒童團體輔導上的應用。學生輔導通訊,35,118-123。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沈美杏(2007)。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自我概念、家庭功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沈原億(2006)。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沈復釧(2005)。國中學生家長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自我調節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嘉義市。
吳金水(1990)。自殺傾向的探討與自殺傾向試用量表的編制經過。台南師範初等教育學報,3,343-438。new window
吳金香(1977)。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怡欣(1999)。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new window
吳武典(2004)。以人事智能為核心的多元智能課程對國中學生個人成長與適應行為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4(1),1-28。
吳佳玲(1996)。家庭結構與子女自尊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台南家專學報,15,203-217。
吳孟娟(2005)。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出版,台北市。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修訂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吳秀惠、柯澍馨(1997)。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態度與青少年性態度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3(1),29-41。new window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美均(2006)。青少年親子互動、同儕互動、氣質與行為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慧(2005)。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晃彰(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雪美(2004)。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提昇國小學生英語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雪菁(2005)。國小學童校外音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吳萬春(2006)。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筱婷(2006)。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幸福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毓瑩(2005)。回訪春天-新移民女性的學校參與之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學生輔導季刊,97,28-37。
吳碧娥(2006)。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樹林市星光國小學生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慧玲(2004)。單親學生親子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誼華(2002)。國中公民與道德科多元智能教學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錦惠(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需求與課程調適。課程與教學季刊,8(2),53-72。
吳麗卿(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系統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谷宗芸(2006)。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明晃(2006)。非行少年之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態度與其逃家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new window
何青蓉(2003a)。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33-60。new window
何青蓉(2003b)。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何緯山(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教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那昇華(2007)。新移民子女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佳璇(2003)。音樂治療教學對一般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余啓名(1993)。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余淑貞(2006)。台北縣新移民女性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增軒、劉唯玉(2005)。以多元智慧觀點探討教師教學方法對學生英語學習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8(1),151-182。new window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new window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永盛(2007)。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載於新移民子女的教育(頁95-120)。台北市:心理。
林杏真(2002)。自傷青少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自我強度的發展及其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邦傑(1986)。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第三版。台北:正昇科學教育社。
林怡君(2004)。國中生多元智能、社會支持與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咏欣(2006)。多元智能之遊戲型態藝術教學對國小兒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信言(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郁君(1997)。學業與自我概念之關係:以日本與台灣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奕宏、張景媛(2001)。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3(1),1-30。new window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new window
林倩玉、田耐青(2001)。運用多元智能教學提昇學生的同儕互動~以自然科教學為例。學生輔導,77, 46-55。
林原宏(1997)。教育研究資料的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台中師院學報,11,490-510。new window
林素秋(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振隆(2004)。外籍配偶親職勝任感及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婉如(2009)。限制級線上遊戲對學童偏差行為影響之探討—以台南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瑞欽(1999)。未犯罪與犯罪青少年之自我意象比較研究。犯罪學期刊,4,153-184。new window
林鉦棽(2005)。組織公民行為之跨層次分析:層級線性模式的應用。管理學報,22(4), 503-524。new window
林鉦棽、彭台光(2005)。多層次管理研究:分析層次的概飲、理論和方法。管理學報,23(6),649-675。
林詩琴(2007)。基隆市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家庭環境與資訊素養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維彬(2006)。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睿琳、鄭友超(2005)。多元智慧論融入色彩計劃課程教學與評量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8,179-207。new window
林錦坤(2002)。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憲連(2007)。台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憶芝(2009)。澎湖縣新移民與本國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周秀潔(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美慧(2007)。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周愫嫻(2001)。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375-396。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皓政、溫福星(2007)。脈絡效果的階層線性模型分析:以學校組織創新氣氛與教師創意表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30 (1),1-35。new window
邱禮仁(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性別、年級與地區之自我概念、學業成績之比較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邱麗香(2006)。讀書治療方案對國小單親兒童自我概念與多元智能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文琦、黃淑貞、姜逸群(2003)。國小學童身體亦向與相關因素之研究。耕梓學報,1,21-37。
洪宏賢(2006)。澎湖縣高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多元智能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秀梅(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影響。遠東學報,24(1),77-96。
洪若和(199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new window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施玉鵬(2002)。出生序、家長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家長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麗貞(2005)。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三峽鎮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信世傑(2004)。台北市國小學生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體立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封四維(2000)。多元智能教學~以國中英語科為例。台北:師大學苑。
胡舜安(2003)。台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3),11-23。new window
侯雅齡(2001)。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年刊,48(1),141-166。new window
胥嘉芳、張美玲、柯婷文(2009)。新臺灣之子與一般學童自我概念發展之比較研究--以雲林縣國小高年級生為例。環球科技人文學刊,10,29-44。new window
姜韻梅(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翁千惠(2004)。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提昇水域安全知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旭紅(2007)。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音樂學習成就及音樂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表現行為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百儀(2002)。國中生家長採取忽視型管教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風格之相關分析。彰化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徐雅玲(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探討影響外籍新娘教育子女的因素及因應之道。北縣教育,51,45-48。
徐毓苓(2008)。多元智能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英文寫作能力、寫作態度、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瑜珮(2009)。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梁秀琴、陳韻淳(2002)。談資優生的自殺問題。資優教育,83,28-31。
唐淑芬、黃沛文(2007)。新住民子女教育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習資訊,24(6),139-148。
席榮維(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與學校因應策略。學校行政,39,213-222。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10- 21。new window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97,6-27。
陳立人、鄭宇樑(1994)。國小五、六年級學童之親子關係適應、班級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生學刊,15,1-18。
陳光安(2009)。澎湖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以新移民與本國籍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永發(1996)。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科學業成績、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測驗統計年刊,4,125-78。new window
陳彤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0,93-100。new window
陳怡君(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宜亨(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易芬(1995)。台中師院一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及其學業成績相關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9,61-95。new window
陳秀宜(2008)。一位具視覺空間智能優勢兒童智能發展的個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明瑜(2006)。融合多元智能理論的合作學習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治豪、王以仁(2006)。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1),46-74。new window
陳金蓮(2005)。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彥宏(2001)。不同體育課程模式對兒童健康體適能與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new window
陳俐妤(2002)。性別、多元智能融入式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應用多元智能於自然科學習及其科技創造力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昭吟(2002)。音樂班家長管教方式與兒童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貞君(2004)。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芝(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家凌(2009)。幼兒多元智能評量及其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宣蓉(2003)。音樂治療活動應用於智能障礙兒童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國民(2005)。從外籍新娘現象談新台灣之子教育問題與學校因應之道。國教新知,52(3),41-49。
陳清花(2004)。澎湖縣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校學習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淑貞、翁毓秀(2006)。非行少年依附、解釋風格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8(1),29-50。2010年2月14 日,取自http://agc.ncue.edu.tw/text28.1-2.pdfnew window
陳雪梅(2004)。多元智能教學對幼稚園幼兒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預測子方教養知覺的因素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1-30。new window
陳惠美(2007)。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品格教育之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陳湘淇(2003)。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雅雯(2003)。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雅雯(2005)。 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宜蘭縣蘇澳鎮某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源湖(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評析。成人教育,68,25-34。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鳳卿(2007)。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慶斌(2004)。高職聽障學生數學多元智能教學之嚐試。教育研究年刊,12,133-144。
陳德嫺(2006)。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燕珠(2004)。青少年自我概念、行為困擾與偶像崇拜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職生為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陳麗卿(2006)。實施多元智能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郭生玉(198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new window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局。new window
郭為藩(1979)。資賦優異兒童生活適應(自我概念)之評鑑。教育部資賦優異兒童教育研究實驗研究叢書5,1 4 - 2 9 。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郭修廷(2000)。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觀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淑菁(2004)。幼兒音樂多元智能教學之實驗研究。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郭靜姿(1985)。從幾個觀點談資優學生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資優教育季刊,16,261-276。
張玉香(2005)。多元智能理論融入國小三年級童詩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玉茹、張景媛(2003)。多元智慧教學與評量對國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4(2),199-220.
張光安(2009)。澎湖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以新移民與本國籍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芳全(2004,11月7日)。誰來關心外籍配偶與新台灣之子?中央日報,9版。
張怡真(2008)。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英鵬(2003a)。國民中小學原住民與非原住民身心障礙學童多元智能與學習情形調查。特殊教育學報,17,193-221。new window
張英鵬(2003b)。多元智慧教學方案在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之實施模式與成效實驗。屏東師院學報,18,121-154。new window
張美珍(2007)。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態度、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秋華(1999)。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家綺(2008)。彰化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成就動機與考試焦慮之關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台北:東華。
張恕鳳(2005)。國小資優生自我概念、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張淑美(2008)。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解釋型態與生涯覺察之相關研究-以基北區音樂資優生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維中(2005)。外籍配偶國小高年級兒童父母教養態度、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碧如(2007)。從社會階層論探討外籍配偶生活適應及其子女教育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73,91-102。new window
張碧珊(2006)。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注音符號能力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
張曉浩、張莉(2006)。青少年自我概念與父母養育方式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4),386-388。
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之調查研究 —以彰化縣國民小學高年級生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瓊友(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多元智能與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教育部(2005,9月21日)。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2010年5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brief.pdf。
教育部(2010a)。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就學人數-按父母國籍分(92-98學年度)。教育部統計處。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4.xls\
教育部(2010b)。國中小概況。教育部統計處。2010年5月11 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38.xls
教育部(2010c)。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統計-按縣市別及性別分(94-98學年度)。教育部統計處。2010年3月2 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omas.xls
連廷嘉、戴嘉南(200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中學報,11,99-114。
連惠君(2000)。不同家庭發展階段家長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怡珮(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政欽(2003,6月13日)。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多,親師溝通有困難。今日新聞。2008年12月23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3/06/13/303-1468310.htm
許祐瑄(2007)。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新移民子女學生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許淑莞(2007)。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許銘麟(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鋕誠(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憶真(2004 )。父母管教方式及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對其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莊家欣(2005)。外籍配偶之子女族群認同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婉妮(2005)。高雄市國中資優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鵬輝(1996)。兒童身體概念與體適能及其建構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莫藜藜、賴佩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會發展季刊,101,176-181。new window
曾才銘(2001)。國小學童學習能力分析:一個多元智能理論的嘗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永美(2004)。多元智能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社會領域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志全(2007)。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2010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50.htm
曾明基、張德勝(2010)。超額教師在學校新環境適應困擾的影響因素: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2),1-28。new window
曾瑞真(2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台北市:天馬。
曾慧桓(2002)。國小運動代表隊和非運動代表隊身體自我概念及自我概念之差異及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曾瓊瑤(2005)。運用多元智能教學策略於一年級兒童繪畫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立婷(2005)。新住民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北縣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弘彰(2006)。國小外籍配偶子女社會支持、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旭君(2007)。我是誰?四位東南亞籍配偶國中階段子女的自我概念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 0(3),114-134。
黃建彰(2008)。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童桃園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婉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芬(1998)。國小兒童自尊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淑貞、洪文琦(2003)。大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長期追蹤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9,115-35。new window
黃淑莉(2009,6月22日)。外配子女數學差,雲縣籲中央正視。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2/today-center6.htm
黃淑惠(2005)。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談家長的管教方式。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2008年12月23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18.htm
黃淑滿(2006)。新移民子女學習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清琇(2006)。外籍配偶子女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惠玲(2004)。家長管教方式、差別同儕結合與少年偏差行為相關之探討—以台中市國中生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森泉、張雯燕(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雅惠(2005)。兒童繪畫中自我概念表現之多重個案研究-以新移民女性家庭次文化中子女為案例。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雅惠(2006)。新住民女性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之探究-以雲林縣口湖鄉新住民女性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榮真(1994)。國小啟智班學童音樂治療研究。特教園丁,10(1),25-33。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 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1-26。new window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new window
黃德祥(200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德祥、黃怡倫(2008)。青少年欺凌被害者之人格特質、父母教養風格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1,63-88。new window
黃曉雯(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瓊瑤(2007)。屏東縣本國籍以及外籍配偶子女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彭卿雲(2008)。新台灣之子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千儀(2005)。當教育遇見多元文化—我們的問題,困惑與省思。現代教育論壇,14,533-542。
楊沛穎(2008)。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自我概念對其消費行為的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new window
楊的祥(2003)。家長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芳琪(2005)。國小中年級看圖寫故事教學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new window
楊惠如(2008)。融入多元智能理論的音樂欣賞課程對幼兒音樂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賀凱(2009)。父母社經地對父母管教價值與方式的影響—檢證Kohn的理論在台東國中生父母之適用性。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2),145-180。new window
楊龍立(1996)。國中學生性別因素、科學能力自我概念 、三種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59-182
葉玉環(2008)。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兒自我概念、人際智能與創造力之探討。台市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 心理。
葉素汝(2003)。運動參與學童與非運動參與學童在身體自我概念的比較。台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61-71。
葉倩亨、洪綉雯(2006)。探討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與其創意生活經驗關係之研究。台南科大學報,25,99-116。
詹雨臻(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多元智能、行動控制、自我調節、人口變項與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葛倫珮(2007)。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風格之關係探討─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溫福星(2007)。階層線性模式--原理、方法與應用。台北市:雙葉。
溫福星、邱皓政(2009)。多層次模型方法論:階層線性模式的關鍵議題與試解。台大管理論叢,19(2),263-294。new window
廖佳珮(2009)。運用多元智能教學實施國小一年級關懷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廖純雅(2005)。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子鍵、陳正昌(2003)。階層線性模式理論及其在教育機會均等研究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09,86-100。new window
劉美芳、鐘信心、許敏桃(2001)。台灣外籍新娘之文化適應-護理專業省思。護理雜誌,48(4),85-89。new window
劉春錦(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及其焦慮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淑媛(2004)。家長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雅純(2009)。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劉惠琴(2008)。南投縣及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ew window
蔡文山、林宜欣(2006)。從生態觀點初探外籍配偶子女之生活適應與發展。研習資訊,23(3),95-100。
蔡秀莉(2006)。外籍配偶接受創新程度、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態度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蔡金蓮(2009)。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系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蔡政忠(2005)。國中學生家長管教方式、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清中(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添旺(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淑桂(2004)。多元智能教學方案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研究。醫護科技學刊,6(4),330-344。new window
蔡瑞全(2006)。台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翠玲(2006)。台中市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學童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對策。台灣教育,626,32-37。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嘉義市。
鄭如芳(2006)。台北市國中學生多元智能發展之性別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如婷(2007)。從多元智能的觀點來探討外籍配偶子女學習表現。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鄭琹之(2007)。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口語能力的原因。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2010年5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54.htm
鄭國雄(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台東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鄭博真(2006)。幼兒教師多元智能與多元智能教育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0(1),99-123。new window
鄭雅真(2008)。參與線上遊戲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親子衝突相關性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潘美玲(2006)。音樂教學策略應用於害羞兒童小團體輔導之自我概念成效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潘進財(2005)。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 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賴宏昇(2000)。國小學童因應父母不當管教之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坤弘(2002)。多元智能融入模式教學對國語低成就學童學習方式、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賴金河、林忠仁(2004)。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與外籍配偶教育。北縣成教,24,31-53。
賴美雪(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賴保禎(1999)。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羿潓(2006)。多元智能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雅鈴(2008)。東南亞新移民子女所知覺的母親教養方式與其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盧欽銘(1980)。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特質之分析。測驗年刊,27,33 -43。new window
謝文華、佟振國、黃以敬(2003,7月31日)。下一代教養隱藏危機。自由時報。2008年12月2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31/today-fo5.htm
謝日榮(2003)。多元智能教學活動對國中生多元智能之影響-以電腦教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佩芬(2002)。人際智能量表之發展暨資優、一般以及自閉症學生人際智能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佳蓁(2000)。國小高年級學生多元智能、思考風格、與批判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宜勳(2004)。應用多元智能理論於國小四年級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順吉(2005)。國中生覺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智玲(2007)。異國婚姻家庭的父母管教、參與學校教育與子女行為適應之調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2),81-95。
謝慈容(2004)。國小六年級男、女兒童家庭社經地位及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鍾岱樺(2007)。小團體輔導方案對中年級新台灣之子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鍾瑞彬(2005)。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在自我觀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刊,23,231-257。new window
鍾鳳嬌、王國川、陳永朗(2006)。屏東地區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在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行為之比較研究:探析家庭背景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411-429。new window
鍾德馨(2005)。我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40,213-225。
韓維仁(2006)。國小學生多元智能與英語閱讀能力之相關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瓊瑩(2002)。多元智能理論在國中英語教學上的應用:九年一貫課程中另類英語教學模式的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簡志娟(1996)。影響家長教養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紅珠(1998)。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與教學的指示。教師天地,93,23-27。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84。new window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成(1992)。國小資優兒童家長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25-247。new window
蕭吟常(2006)。新住民子女學業成就與其家庭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佳純(2009)。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概念、學業表現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情形之探討。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7(3),1-40。new window
蕭彩琴(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蕭淑穗(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蕭斐璘(2001)。心智障礙者才藝表演的省思從療育音樂會談起。特特教育季刊,80,35-36。new window
顏綵思、魏麗敏(2005)。台灣中部地區國中小學生 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19(2),23-48。new window
魏瑞謀(2010)。外籍配偶子女多元智能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new window
羅淑仁(2004)。應用多元化英語教學模式提升國中學生英語學習成就及態度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蘇鈺婷(2001)。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外文文獻
Abdulkader, F. A., Gundogdu, K., & Eissa, M. A. (2009).The effectiveness of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e program on improving certain reading skill in 5th-year primary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 Electronic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 (3), 673-690. Retrieved March 29, 2010, from http://www.investigacion-psicopedagogica.org/revista/new/english/ContadorArticulo.php?313
Alawiye, O. (1986). The self-concept and the perception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from schools in Chana and Gamb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1), 100.
Al-Zyoudi, M.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 concept among adolescents with low vi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2(1), 132-136.
Anthonysamy, A., & Melanie, J. (2007). Peer status and behaviors of maltreated children and their classmat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school. Child Abuse & Neglect, 31, 971–991.
Armentrout, J. A., & Burger, G. K. (1972). Children''s reports of parental child-rearing behavior at five grade level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7(1), 44-48.
Armstrong, T. (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even ways to approach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3), 26-28.
Armstrong, T. (2000).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經營多元智慧: 開展以兒童為中心之教學](第二版)。李平(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Aunola, K., Sattin, H., & Nurmi, J. (2001).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Adolescent, 23, 205-222.
Austin, J. R. (1988). The effect of music contest format on self-concept, motivation,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of elementary band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6, 95-107.
Baldwin, A. L., Kalhoun, J., & Breese, F. H. (1945). Patterns of parent behavior. Psychological Monograph, 58(3), 86-105.
Barber, B. K. (1992). Family, personality, and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4, 69-79.
Barth, R. P. (1993). Promoting self-protection and self-control through life skill training special issue: Enhancing the skills of adolescents as individuals and as paren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 15(44), 281-293.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 Vohs, K. D. (2003).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4, 1–44.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 56-95.
Beane, J. A. (1984). Self-concept, self-esteem, and the curriculum.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cker, W. 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In M. L. Hoffman., & L. W.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pp. 169-208). New York: Russell Stage foundation.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6, 5-68.
Berryman, F. T. (1983). Self concept and sex of rural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1585)
Blascovich, J., & Tomaka, J. (1991). Measures of self-esteem. In J. P. Robinson, P. R. Shaver, & L. S. Wrightsman (Eds.),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 Volume I.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Bluestone, C., & Tamis-Lemonda, C. S. (1999). Correlates of parenting styles in predominantly working-and middle-class African American mothe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3), 881-894.
Boivin, M., & B′egin, G. (1989). Peer status and self-perception among early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case of the reject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0, 591-596.
Bourcet, C. (1998). Self-evaluation and school adaptation in adolesc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13 (4), 515- 27.
Bracken, B. A. (1996). Handbook of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social,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New York: Wiley.
Bronfenbrenner, U. (1986). 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2, 723-742.
Brown, B. B., & Lohr, M. J. (1987). Peer-group affiliation and adolescent self-esteem: An integration of ego-identity and symbolic-interaction theo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47-55.
Brown, B. B., Mory, M. S., & Kinney, D. (1994). Casting adolescent crowds i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aricature, channel, and context. In R. Montemayor, G. R. Adams, & T. P. Gullotta (Ed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uring adolescence (pp. 123-167). Beverley Hills, CA: Sage.
Brown, H. (2004). Action research in the classroom: A process that feeds the spirit of the adolesc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3(1), 1-30. Retrieved March 18, 2010, from http://www.ualberta.ca/~iiqm/backissues/3_1/html/brown.html
Brownfield, D., & Thompson, K. (2005). Self-concept and delinquency: The effects of reflected appraisals by parent and peers.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6(1), 22-29. Retrieved January 5, 2010, from http://wcr.sonoma.edu/v6n1/manuscripts/brownfield.pdf
Burns, R. B. (1979). The self concept. New York: Longman.
Bryk, A. S., & Raudenbush, S. W. (1992).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Application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yrne, B. M. (1986). Self – concept / academic achievement relations: An investigation of dimensionality, stability and caus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18, 173-186.
Carmelle, M., & Pasley, K. (1996). Father’s parenting role identity and father involvement.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7, 26-42.
Carpenter, R. E. (1986).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concept,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e and sex to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 of five-year-old students attending an academically oriented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and those attending a sociality oriented early childhood-progra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8), 2882.
Carson, D. (1995).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labama.
Cheng, H., & Furnham, A. (2003).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self-esteem and self-criticism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Retrieved February 17, 2010,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x5tvk320j705077x/fulltext.pdf
Clifford, E. (1971). Body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c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33, 119-125.
Cok, F. (1990).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in Turkish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25(98), 409-413.
Coleman, P. K., & Karraker. K. (2000). Parenting self-efficacy among mothers of school-age childre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Family Relations, 49(1), 19-24.
Colwell, C. M., Davis, K., & Schroeder, L. K. (2005). The effect of composition (art or music) on the self-concept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Journal of Music Theory, 42(1), 49-63.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Crain, R. M., & Bracken, B. A. (1994) . Age, rac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self concept: Evidence from a behavioral-acquisition, context-dependent model.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3, 496-511.
Croom, L. L.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elf-concept in second grade children and level of teacher endorsement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871)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496.
Dege, F., Wehrum, S., Stark, R., & Schwarzer, G. (2009). Music training,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self-concept of ability in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Triennial Conference of European Society for the Cognitive Sciences of Music. Retrieved march 18, 2010, from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tw&q=music+training++cognitive+abilities+and+self-concept.
Diezmann, C. M., & Watters, J. J. (2000). Identifying and supporting spatial intelligence in young childre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1(3), 299- 313.
Dinkmeyer, D., & Caldwell, E. (1970). Developmental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A comprehensive school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Doris, L.B., & Ping, Y. (199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esteem, acculturation, and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of recently arrived Chinese immigrant adolesce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8(4), 251-274.
Dunlop, R., Burns, A., & Bermingham, S. (2001).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adolescent self-image following divorce: A 10 year stud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0(2), 117-135.
Dusek, J. B. (1987).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gbochuku, E. O. (2009). Peer group counseling and school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6(1), 3-12. Retrieved March 15, 2010, 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FCG/is_1_36/ai_n31947135/?tag=content;col1
Elder, G. H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child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al Mastery, 1(25), 241-262.
Epstein, S. (1973). The self-concept revisited. Or a theory of a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404-416.
Fallon, A. E., & Rozin, P. (1985). 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desirable body shap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4(1), 102-105.
Fitts, W. H. (1965). The manual of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Nashville, TN: 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Flouri, E., & Buchanan, A. (2003). The role of mother involvement and father involvement in adolescent bull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8(6), 634-644.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Arizona: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Fraine, B.D., Damme, J.V., & Onghena, P. (2007).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language achievement: A multivariate multilevel latent growth approach.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2, 132-150.
Freeman, G. D. (2003). Effects of creative drama on self-concept, social skills,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6(3), 131-139.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 Random House.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21.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Basic Books.
Garibalidi, D. A. (1994). Raising self-competence/self-esteem: 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an art therapy intervention to raise self-competence and self-esteem in learning disabled and normally achieving third-, fourth- and fifth-grade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acific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 1994).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4), 2324A.
Garner, S. Y. (1995). Self-esteem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7347)
Gaston, E. T. (1968). Music in therapy. New York: Macmillan.
Gavin, M. B., & Hofmann, D. A. (2002).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to investigate 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leadership climate. Leadership Quarterly, 13, 15-33.
Gibson, B. P., & Govendo, B. L. (1999). Encouraging constructive behavior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A multiple-intelligences approach.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5(1), 16-21.
Giordano, P., Millhollin, T., Cernkovich, S., Pugh, M.D., & Rudolph, J. (1999). Delinquency, identity, and women’s involvement in relationship violence. Criminology, 37, 17-40.
Greenberg, M. (1970). Musical achievement and the self-concep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8(1), 57-64.
Griggs, L., Barney, S., Sederberg, B. J., Collins, E., Keith, S., & Iannacci, L. (2009). Varying pedagogy to address studen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Self-knowledge, 7(1), 55-60.
Grundmann, M., & Teo, T. (1997). Socialization,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compet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1981)
Guay, F., Marsh, H. W., & Boivin, M. (2003).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hievement: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their causal order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124-136.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Hegarty, M., & Kozhevnikov, M. (1999). Types of visual-spatial representations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 684–689.
Heimer, K., & Matsueda, R. (1994). Role-taking, role commitment, and delinquency: A theory of differential social contro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9, 365-390.
Hetherington, E. M., & Frankie, G. (1967). 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 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1), 119-125.
Hoerr, T. R. (2000). 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 [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新城小學的發展歷程與現身說法]。陳佩正(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Hoffman, M. L. (1994). Discipline and internaliz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1), 26-28.
Hofmann, D. A. (1997). An overview of the logic and rationale of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3, 723-744.
Hoge, D. R., & McCarthy, J. D. (1984).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identity salience in the global self-esteem of you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2), 403-414.
Hoge, D. R., Smit, E. K., & Crist, J. T. (1995). Reciprocal effects of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ixth and seventh grad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 (3), 295-314.
Hoghughi, M., & Long, N. (2004). Handbook of parenting. London: Sage.
Hurlock, E. B. (1974).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Hylton, J. B. (1981). Dimensionality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the meaning of choral singing exper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9, 287-303.
Imamura, A. E. (1990). 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 international marri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 171-191.
James, W. (189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
Jeff, M. (2000). Mathematics study and teach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6(3), 150.
Jennifer, A. O., & Abraham, S. (1999).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body weight, gender, and pubertal development among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4, 69-80.
Jennifer, C. A., & Roman, K. (1994). Peer Self-Concept in Adolescence: Analysis of Factor Structure and of Associations with Peer Exper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4(3), 385-403.
Jones, C. J. (1988).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of deaf-blind / severely multi-handicapped students: Sensorimotor stage.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Juan, A., & Moreno, M. (2007).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Spanish Schoolchildren: Differences by Gender, Sport Practice and Levels of Sport Invol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1(2), 1-17.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0, from http://www.scientificjournals.org/journals2007/articles/1180.pdf
Juang, L., & Vondracek, F. W. (2001).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adolescent capability beliefs: A person approach.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9, 34-52.
Kathryn, A. K., & Rhonda, A. R. (Eds.). (2005). Attachment in Middle Childhoo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Kaur, J., Rana, J. S., & Kaur, R. (2009). Home environ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s correlates of self-concept among adolescents. Retrieved December 31, 2009, from http://www.krepublishers.com/02-Journals/S-HCS/HCS-03-0-000-09-Web/HCS-03-1-000-09-Abst-PDF/HCS-03-1-013-09-117-Kaur-J/HCS-03-1-013-09-117-Kaur-J-Tt.pdf
Kaya, O. N., & Ebenezer, J. (2003). The effect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on grade-7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and perceptions of sc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500724)
Keat, B. D. (1974). Fundamentals of child counsel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Kenny, M. E., & Sirin, S. R. (2006). Parental attachment, self-worth,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4(1), 61-71.
Koff, E., & Bauman, C. (1997). Effects of wellness, fitness and sport skills programs on body image and lifestyle. Perception Motor Skills, 84, 555-562.
Kohn, M.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Illinois: Dorsey Press.
Kozlowski, S. W. J., & klein, K. J. (2000).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theory and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Contextual, temporal, and emergent processes. In K. J. Kein and S. W. J. Kozlowski (eds.) Multilevel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s in organizations: Foundations, extensions, and new direc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Kreft, I. (1996). Are multilevel techniques necessary? An overview, including simulation studie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Los Angeles.
Ksicinski, J. M. (2000). Assessment of a remedial community college cohort for multiple intelligenc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1(02A), 471. (UMI No. AA19963259)
Kyllonen, P. C., Lohman, D. F., & Woltz, D. J. (1984). Componential modeling of alternative strategies for performing spatial task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1325–1345.
Lamborn, S. D., Mounts, M. S., Steinberg, L., & McDornbush, S. M. (1990).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1065.
Lee, V., & Bryk, A. (1989). A multilevel model of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172-192.
Leeper, J. E. (1996). Early steps toward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to classroom practice: four case stud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Levy, K. C. (1997). The contribution of self-concept in the etiology of adolescent delinquency. Adolescence, 32(127), 671-686.
Loeb, R. C., Horst, L., & Horton, P. J. (1980). 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self-esteem in pre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6, 203-217.
Lowrie, T., & Kay, R. (2001).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and nonvisual solution methods and difficulty i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4(4), 248–255.
Lynch, M. D., Norem-Hebeisen, A. A., & Gergen, K. J. (1981). Self-concep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Cambridge, MA: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nn, R. L. (2005). Gifted students with spatial strengths and sequential weaknesses: An overlooked and underidentified population. Roeper Review, 27, 91–96.
Manning, A. M. (2007).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in adolescents. Student Services, 2, 11-15.
Marjoribanks, K., & Mboya, M. M. (2001).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Self-Concept of South African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1(1), 148-152.
Marsh, H. W. (1989). Age and sex effect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y-adulthoo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 417-430.
Marsh, H. W. (1990). The causal ordering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ultiwave, longitudinal panel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646-656.
Marsh, H. W. (2003). A reciprocal effect model of the causal ordering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hievement. Retrieved January 30, 2010, from http://www.aare.edu.au/03pap/mar03755.pdf
Marsh, H. W., & Peart, N. D. (1988).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programs for girls: Effects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multidimensional self-concept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0(4): 390-407.
Marsh, H. W., & Redmayne, R. S. (1994). A multidimensional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its relation to multiple compon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6, 43-55.
Marsh, H. W., Papaioannou, A., & Theodorakis, Y. (2006). Causal ordering of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exercise behavior: Reciprocal effects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alth Psychology, 25, 316-328.
Matsueda, R. (1992). Reflected appraisals, parental labeling, and delinquency: Specifying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 1577-1611.
Mcgraw, R.L. (1997).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d seven-grade mathematics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reinforcing strateg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Georgia.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lby, J. N. (1993). Family context of adolescent academic competence. Paper present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Orleans, LA, March 25-28, 199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8496)
Mendelson, B. K., & White, D. R. (1985) . Development of self-body-esteem in overweight youngst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1), 90-96.
Milgram, B. M., & Milgram, N. A. (1976).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 Israeli childre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29, 185-194.
Mistry, R. S., Vandewater E. A., Huston A. C., & McLoyd V. C. (2002). Economic well-being and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The role of family process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low-income sample. Child Development, 73(3), 935-951.
Mokhtar, I. A., Majid, S., & Foo, S. (2008).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pplications of mediated learning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0(3), 195-206.
Moreno, J.A., & Cervello, E. (2005).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in Spanish adolescents: Gender and involv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48, 291-311.
Moreno, J. A., Cervello, E., Vera, J. A., & Ruiz, L. M. (2007).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Spanish schoolchildren: Differences by gender, sport practice, and levels of sport involveme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