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作為終極關懷的儒學實踐途徑
書刊名: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作者:廖俊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Chun-y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65-77
主題關鍵詞:終極關懷劉蕺山人譜聖學喫緊三關Ultimate concernLiu Ji-ShanRén pŭThree tests of 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03
  • 點閱點閱:62
期刊論文
1.陳建洪(200004)。終極關切與儒家宗教性--與劉述先商榷。二十一世紀,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20000600)。對於終極關懷與儒家宗教性問題的回應。二十一世紀,59,115-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俊裕(20041200)。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4,225-2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立克、王秀谷(1973)。愛情、力量與正義。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慶華(2000)。儒家與基督宗教的終極關懷:一個對諍性對話的探討。儒學與基督宗教對談。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釋西諦(1992)。我為什麼要作和尚。我怎樣選擇了佛教。台北:慈心佛經流通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郁夫(1995)。人類的終極關懷--宗教世界概說。台北:幼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tein(1913)。Die Zivilprozessordnung für das Deutsche Reich。Erster Band:Tübingen。  new window
6.牟宗三(1985)。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九淵(1979)。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維明(199602)。現化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述先(1995)。當代儒學論集:傳統與創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維明(1997)。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述先(20010000)。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Tillich, Paul、魯燕萍(1994)。信仰的動力。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傅偉勳(1998)。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來(1991)。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有無之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