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反思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賴錫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Hsi-s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23
頁次:頁389-428
主題關鍵詞:朱利安莊子何乏筆兩行渾沌跨文化Francois JullienChuang-tzuFabian HeubelPossibility of two sidesChaosTrans-cultura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0
  • 點閱點閱:252
期刊論文
1.何乏筆(20090600)。跨文化批判與中國現代性之哲學反思。文化研究,8,125-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隆溪(19990600)。漢學與中西文化的對立--讀于連先生訪談錄有感。二十一世紀,53,144-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彥、Jullien, Francois(19990400)。新世紀對中國文化的挑戰。二十一世紀,52,17-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乏筆(20070600)。跨文化批判與當代漢語哲學:晚期傅柯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揭諦,13,29-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益堅(20090600)。當代東亞倫理學的兩種主體概念--論和辻哲郎、唐君毅和牟宗三對哲學倫理學的進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1),145-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乏筆(20081200)。養生的生命政治:由於連莊子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72,115-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Jullien, François、陳彥(19991000)。答張隆溪[〈漢學與中西文化對立〉一文]。二十一世紀,55,119-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賴錫三(20041100)。神話、《老子》、《莊子》之「同」「異」研究--朝向「當代新道家」的可能性。臺大文史哲學報,61,139-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乏筆(20121200)。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88,4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永強(20121200)。西田幾多郎與牟宗三:跨文化倫理學說的可能性。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9(2)=18,73-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賴錫三(20120600)。《莊子》的文學力量與文本空間--與羅蘭.巴特「文之悅/醉」相對話。文與哲,20,4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錫三(20130600)。氣化流行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 文化之體的解構閱讀。文與哲,22,39-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方萬全(20111007)。莊子的是非之辯與無為定是非。「批判與反思」哲學研讀會第51場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弗杭索瓦.朱利安、卓立、林志明(2013)。間距與之間:論中國與歐洲思想之間的哲學策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錫三(2013)。道家型的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利安、卓立(2006)。淡之頌。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利安、張放(2005)。(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周、郭慶藩、王孝魚(1985)。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賽爾、張慶熊(1992)。歐洲科學危機與超越現象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蓮、卓立(2009)。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Billeter, Jean François、宋剛(2011)。莊子四講。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錫三(20080000)。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illeter, Jean François、周丹穎(2011)。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rthes, Roland、屠友祥(2002)。文之悅。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Jullien, François、Gibson, Ralph、林志明、張婉真(2004)。本質或裸體。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賴錫三(2008)。《莊子》精、氣、神的工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錫三。道家的神話哲學之系統詮釋。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乏筆。跨文化批判與當代漢語哲學。修養與批判--跨文化視野中的晚期傅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海德格(1996)。形而上學是什麼?。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