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命題世界與道德世界--劉述先先生對儒家傳統「知識與價值」的理解和詮釋
書刊名:鵝湖
作者:東方朔
作者(外文):Dong-fang, Shuo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0:1=469
頁次:頁31-40
主題關鍵詞:劉述先儒家傳統儒家哲學知識與價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40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楊儒賓(20001100)。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4)=76,572-5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usserl, Edmund、張慶熊(1988)。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成中英(198610)。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賀麟、王太慶(1978)。哲學史講演錄。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東方朔(2011)。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東蓀(1934)。價値哲學。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成中英(1974)。科學知識與人類價値。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aham, L. R.(1981)。Betwveen Science and Valu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伽達默爾、薛華(1988)。科學時代的理性。北京:國際文化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述先(2007)。劉述先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ume, David、關文運、鄭之驤(1980)。人性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200304)。心體與性體。臺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述先(20040000)。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述先(1982)。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述先(20000000)。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牟宗三(2003)。認識心之批判。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uhn, Thomas S.、金吾倫、胡新和(2003)。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東蓀(1933)。道德哲學。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牟宗三(2003)。[認識心之批判]序言。認識心之批判。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述先(2010)。儒家傳統對於知識與價値的理解與詮釋。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塞爾(2010)。跨文化研究與詮釋問題舉偶--儒家傳統對於知識與價値的理解。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鄭宗義(1999)。從道德形上學到達情遂欲--清初儒學新典範論析。文化傳統的延續與轉化。中文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述先(1992)。哲學的起點與終點。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述先(1992)。系統哲學的探索。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述先(20000000)。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 : 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