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黃瑩暖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Ying-nu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7
頁次:頁57-86
主題關鍵詞:朱子知覺智德道德動能牟宗三Zhu XiMindConsciousnessMoral agencyMou, Zong-s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04
  • 點閱點閱:46
期刊論文
1.沈享民(20130300)。朱熹批判「觀過知仁」與「知覺為仁」之探討--對比於程明道與謝上蔡的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5,3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安梧(20090300)。「繼別為宗」或「橫攝歸縱」:朱子哲學及其詮釋方法論辯疑。嘉大中文學報,1,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祖漢(20121200)。「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當代儒學研究,13,119+121-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享民(20120200)。再探訪朱熹格物致知論:並從德性知識論的視域略論其可能性與限制。哲學與文化,39(2)=453,69-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月惠(20090300)。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287-3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祖漢(20131200)。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當代儒學研究,15,117+119-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保科正之(1994)。玉山講義附錄。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榮捷(2003)。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頤(1990)。易傳。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1986)。論語精義。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淳(1996)。北溪字義。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來(2010)。朱子哲學研究。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懋竑、朱熹(1984)。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珥(1986)。栗谷全書。首爾: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Tilllman, Hoyt Cleveland(1996)。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月惠(201005)。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ant, Immanuel、牟宗三(2000)。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弼、韓康伯、朱熹(1999)。周易兩種--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瑞全(1993)。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錢穆(1989)。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榮捷(1992)。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來(2003)。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熹、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金春峰(19980000)。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述先(1984)。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熹、陳俊明(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榦(1969)。復李公晦書。黃勉齋先生文集。新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宗羲(1985)。宋元學案。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明輝(199305)。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明輝(2008)。朱子的「仁說」及其與湖鄉學派的論辯。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震(200906)。心是做工夫處--關於朱子“心論”的幾個問題。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月惠(2009)。朱子與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來(2001)。朱子〈仁說〉新論。邁入21 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瑩暖(2013)。朱子智藏之義析論。佛教與中國文化--王開府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明輝(2009)。朱子對「道心」、「人心」的詮釋。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