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統經典詮釋與現代生活
書刊名:中臺學報. 人文社會卷
作者:吳進安
作者(外文):Wu, Chin-a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6:1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經典詮釋哲學的突破Classic interpretation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5
  • 點閱點閱:75
會議論文
1.吳進安(2008)。經典詮釋的通識意涵。經典詮釋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朝陽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梁漱溟(1981)。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問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錫昌、顧曉鳴、顧雲深(1991)。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經熊(1979)。哲學與文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秉璋(1990)。文化與倫理。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仲容、尤煌傑、陳俊輝(1960)。西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國平(2008)。華人社會與文化:文化思想篇。臺北:新學林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東美、馮滬祥(1982)。中國人的人生觀。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勞思光、梁美儀(1998)。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78)。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清松(1992)。傳統的再生。台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項退結(1982)。人之哲學。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1983)。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文崇一(1990)。工業社會的職業倫理。文化與倫理。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清松(1998)。中華文化與中國哲學之展望。解除世界魔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秉璋(1990)。當前臺灣“社會道德-價值體系”之社會學分析:解組之因及其重建之道。文化與倫理。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瞿海源(1990)。宗教倫理與社會發展。文化與倫理。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英時(20070000)。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