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兒童歌仔戲的類型分析及其未來展望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葉嘉中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1
頁次:頁40-63
主題關鍵詞:兒童歌仔戲編劇題材文創結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1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王友輝(2006)。多一點歌仔戲味會更好--評海山戲館《誰是第一名》。表演藝術雜誌,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葉嘉中(2014)。臺灣布袋戲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第九屆有鳳初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士儀(1996)。歌仔戲的興起:對田野調查的幾點看法。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葉嘉中(2004)。九0年代台灣地區現代劇場歌仔戲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晶瑩(2013)。正明龍歌劇團兒童歌仔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佳琦(2008)。兒童歌子戲音樂研究--以2000年至2007年海山戲館之演出為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聖峯(2010)。臺灣兒童歌仔戲創作研究--以黃雅蓉作品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千凌(2001)。當代台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馥菱(2001)。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臺北深坑: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炳楠、李汝和(1971)。臺灣省通誌。臺北:臺灣省文獻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1999)。國語一字多音審定表。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茂賢(20070200)。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傳藝。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永義(19970000)。論說戲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喬慧玲(20700617)。永樂國小歌仔戲團新戲碼母女同台飆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