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魯天師道政權與《老子想爾注》之關連探討
書刊名:慈惠學報
作者:陳政雄
作者(外文):Chen, Cheng-hsiu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2
頁次:頁126-137
主題關鍵詞:張魯老子想爾注天師道政教合一Zhang LuLao-Zi Xiang-Er CommentaryTaoismTheocrat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0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李宗定(20060700)。《老子想爾注》詮釋老子方法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233-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豐楙(19901000)。老子「想爾注」的形成及其道教思想。東方宗教研究,新1,149-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德基(1962)。《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天師道的關係。歷史研究,1962(4),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玲娣(2007)。《老子想爾注》中的「道誡」。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祥榮(1982)。《想爾注》怎樣解《老子》為宗教神學。宗教學研究,19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養正(1983)。《老子想爾注》與五斗米道。道協會刊,1983(2),2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肇鵬(1995)。《老子想爾注》及其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宗華(1999)。道家哲學向宗教神學理論的切換--《老子想爾注》「道」論剖析。哲學研究,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姜生(2000)。東漢原始道教與政治考。社會科學研究,200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生(2000)。原始道教之興起與兩漢社會秩序。中國社會科學,2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卿希泰(2004)。道教在巴蜀初探。社會科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世驤(19570400)。「想爾」老子道經敦煌殘卷論證。清華學報,1(2),4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荀悅、袁宏(2002)。兩漢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曄(1966)。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孔令宏(2011)。道教新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明(1964)。道家和道家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家佑(1987)。道教論稿。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卿希泰(1994)。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兆光(2003)。屈服史與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昭瑞(2006)。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昭瑞(2012)。《老子想爾注》導讀與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顧寶田、張忠利、傅武光(1997)。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謙之、老聃(2000)。老子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卿希泰(1992)。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富士(2010)。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富士(2012)。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麗桂(20130000)。漢代道家思想。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葛兆光(2005)。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于吉、王明(1960)。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春鋒(1987)。漢代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剛(1995)。漢代道教哲學。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麗桂(19910000)。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耳、王弼、樓宇烈(2008)。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任繼愈(2001)。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壽、裴松之、陳乃乾(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