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葉適的皇極說及其意義
書刊名:奇萊論衡
作者:吳銘輝
出版日期:2019
卷期:7
頁次:頁27-65
主題關鍵詞:皇極葉適道統經典詮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46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程元敏(19770500)。尚書洪範皇極章義證。幼獅學誌,14(2),49-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祝平次(20050300)。從「治足以為輕」到「統紀之學」--論葉適對儒家經典的看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11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鋒(20050600)。經世精神和皇極觀念:宋儒的洪範思想傳統。漢學研究,23(1)=46,193-2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瑞翰(19811200)。宋代制科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8,67-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景海峰(2001)。葉適的社會歷史本體觀--以「皇極」概念為中心。哲學研究,2001(4),7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復山(19940600)。「洪範」「皇極」訓義流衍考。輔大中研所學刊,3,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鋒(2011)。葉適與浙東學派:近世早期政治思維的開展。政治思想史,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建輝(2007)。關於宋代制科試論之分期。現代大學教育,20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震(2012)。宋代思想史上的「皇極」解釋--以朱熹〈皇極辨〉為中心。復旦學報,20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偉民(1990)。宋代制舉考述。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慶財(2012)。內聖與外王:論牟宗三對葉適的批判。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蔣偉盛(2006)。皇極思想與和諧社會。浙江工商大學學報,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格恩(19310000)。葉適在中國哲學史上之位置。嶺南學報,2(4),102-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孫華璟(2011)。論南宋浙學於儒學發展中之意義(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吾妻重二(2004)。朱子學の新研究--近世士大夫の思想史的地平。東京都: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心傳(1985)。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夢江(2006)。葉適年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學武(1988)。葉水心先生年譜。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軾(2001)。東坡書傳。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孔安國、孔穎達(2001)。尚書正義。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義德(1994)。葉適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適(1961)。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公權(1980)。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秋華(19860000)。宋人洪範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適(1977)。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安石(1959)。臨川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誥(1979)。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夢江(1992)。葉適與永嘉學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1)。斷句十三經經文。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瑗(1975)。洪範口義。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心傳(1937)。道命錄。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宗羲、全袓望、黃百家(1986)。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詒讓(2005)。溫州經籍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阮元(1984)。揅經室外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錢穆(1984)。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熹、陳俊明(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牟宗三(1990)。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儒賓(20120000)。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曾鞏(1984)。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硏究。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朱熹(2005)。四書章句集注。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熹、黎靖德、王星賢(2004)。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脫脫(1998)。宋史。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