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外交夾縫中被遺忘的臺籍戰俘--原日本軍屬陳有德的澳大利亞歸來記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楊文喬
作者(外文):Yang, Wen-chiao
出版日期:2021
卷期:71:2
頁次:頁75-114
主題關鍵詞:殘留日本兵原日本軍屬臺籍戰俘澳大利亞中華民國外交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蔡慧玉(19960600)。臺灣民間對日索賠運動初探:「潘朵拉之箱」。臺灣史研究,3(1),173-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淑敏、沈昱廷、陳柏棕(20151100)。由靖國神社《祭神簿》分析臺灣的戰時動員與臺人傷亡。歷史臺灣,10,67-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致凱(2018)。以戰犯審判檔案探討二戰北婆羅洲臺籍戰俘監視員的戰爭歷史(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文喬(2018)。選擇下的記憶:台籍日本兵歷史的「國族化」(1945-1979)(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近藤正己、林詩庭(2014)。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szkielowicz, Dean(2017)。The Australian Pursuit of Japanese War Criminals, 1943-1957: From Foe to Friend。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Wilson, Sandra、Cribb, Robert、Trefalt, Beatrice、Aszkielowicz, Dean(2017)。Japanese War Criminals: The Politics of Justic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張力行(1957)。力行文集。反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refalt, Beatrice(2006)。Japanese Army stragglers and memories of the war in Japan, 1950-1975。Routledge。  new window
6.Silver, Lynette(2011)。Sandakan: A Conspiracy of Silence。Sally Miner Publishing Pty Ltd.。  new window
7.周婉窈(20030000)。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藍適齊(2014)。可悲傷性,「戰爭之框」與臺籍戰犯。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淑敏(20010000)。俘虜收容所--近代臺灣史的一段悲歌。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藍適齊(2015)。戰後海外臺灣人的集中與遣返。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六):戰後中國。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藍適齊(2015)。戰犯的審判。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六編--戰後中國。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村江里、陳令杰(2018)。日本「隱形」的戰爭創傷:醫學、社會與軍陣精神病患。精神醫學與近代東亞。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