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麥田收割的季節--記《我們一同走走看》的共行經驗
書刊名: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
作者:劉仲倫
作者(外文):Liu, Chung-lu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5
頁次:頁114-138
主題關鍵詞:姚一葦實驗劇展我們一同走走看學校戲劇公共性Yi-Wei YaoExperimental Theater FestivalLet's walk togetherSchool dramaPublicne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陳玲玲(1987)。我們曾經一同走走看--記實驗劇展。文訊月刊,31,98-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玲玲(1997)。落實的夢幻騎士--記戲劇大師的劇場風骨。聯合文學,13(8)=152,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一彤(20170700)。打開南海劇場的《一口箱子》。美育,218,5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友輝(20001000)。臺灣實驗劇展研究(1980∼1984)。藝術評論,11,197-2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成令方、吳嘉苓(20050900)。科技的性別政治--理論和研究的回顧。科技、醫療與社會,3,5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美序(19801100)。我看首屆「實驗劇展」。幼獅文藝,52(5),166-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美序(19841200)。綜觀今年的實驗劇展。中外文學,13(7)=151,76-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Esslin, Martin、華明(2003)。荒誕派戲劇。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rook, Peter、耿一偉(2008)。空的空間。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友輝(2012)。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1:姚一葦。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一葦(1987)。我們一同走走看--姚一葦劇作五種。台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一葦(1995)。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友輝(2003)。姚一葦。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友輝、李映薔、陳映真(1998)。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halizev, Valentin Evgenʹevich、王愛民(1983)。導演學概論。陜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nouchkine, Ariane、Pascaud, Fabienne、馬照琪(2001)。當下的藝術。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polin, Viola(2009)。Improvisation for The Theater。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姚一葦(20040000)。戲劇原理。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ergson, Henri、徐繼曾(2005)。笑。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