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日據時代的語文運動看台灣作家的語文困境
作者:陳恆嘉
書刊名:語言政治與政策;施正鋒 (編)
頁次:441-467
出版日期:1996
出版項:臺北市:前衛
主題關鍵詞:語文運動日據時代
學門:語言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會議論文
1.呂興昌(1995)。多音交響的可能--論台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台灣近百年史研討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淇漾(1995)。台灣文學的意識型態建構:以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文運動為例。台灣文學研討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民祥(1994)。賴和的文學語言。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日期: 1994.11.25-27)。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臧汀生。台灣鄉土語言敎材漢字使用的檢討與建議。台灣文學研討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穗影、Sakbulajo, A. D.(1994)。賴和文學的現實與理想--台灣文學語言和精神之根源的思索。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會議日期: 1994.11.25-27)。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宣範(1995)。近五十年台灣語言政策的變遷。「台灣近百年史」研討會(1895-1995),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光直(1975)。張我軍文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灣文化基金會(1995)。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伊能嘉矩(1965)。台灣文化誌。柬京:刀江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南衡(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呈祿(1922)。台灣。東京:台灣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呈祿(1922)。台灣民報。東京:台灣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呈祿(1930)。台灣新民報。台北:台灣新民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秋生(1932)。南音。台北:南音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雅福(1930)。三六九小報。台南:三六九小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培火(1920)。台灣青年。東京:台灣青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育德、黃國彥(1979)。台灣--苦悶的歷史。東京:台灣青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洪惟仁(1992)。台灣文學與台灣文字。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葉榮鐘(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守禮(1995)。閩臺方言研究集。臺北市: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我軍、張光直(1989)。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莊淑芝(1994)。台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史明(1980)。臺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