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
作者:黃頌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Sung-Hsi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曉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民族自決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臺灣文化協會Chinese NationalismSocialismSocial DemocracyAnarchismCommunismTh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4
本文以民族自決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等「五種思想」為基調,分析文協菁英的思想與推行運動之關係。對臺灣總督府而言,連民族自決主義思想都可視為洪水猛獸之「危險思想」,遑論對於其他思想之取締。但對於臺灣人而言,各種思想並非異端邪說,而是追求「平等」、「正義」之力量泉源。以思想的光譜來分析,文協從右邊的民族自決主義思想不斷往左移動,終至共產主義思想的過程,以及思想轉變之後所推行的運動是本文論述的核心所在。在思想演變方面,可分為民族自決主義思想結成、社會主義思想興起、社會民主主義思想主導、無政府主義思想出走、共產主義思想崛起與衰亡各章。在運動方面,本文著眼於各思想時期的政治社會運動與左翼文藝運動。
本文有以下三個創見。創見一發現文協菁英高舉五種思想之大旗,作為反對日本殖民統治之利器。應証了「凡有壓迫之處,即有反抗」之真理。1920年代政治思想的五光十色,代表臺灣人民的政治智慧,早於日據時期,即已開花結果。
創見二分析五種思想的興起、進程與成敗;並且認為林獻堂、蔣渭水的民族自決主義思想、彭華英等人的社會主義思想、連溫卿社會民主主義思想、陳崁無政府主義思想、王敏川與謝雪紅、王萬得等人共產主義思想之競合,乃反殖民思想與運動之先鋒。
創見三在史料的掌握方面,本文使用《明日》雜誌,支持關於無政府主義的論述。此外,本文也引用日本戰旗社所出版《納普》雜誌之論點。兩份史料有助於支持對於共產主義思想之分析。
This thesis seeks to define five kinds of ideologies supported by Taiwanese people, namely, Chinese Nationalism, Socialism, Social Democracy, Anarchism and Communism. Especiall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ose who led th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in the period from 1921-1931, with the purpos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led by them. During the 1920’s, the Governor-General Office of Taiwan (臺灣總督府 Taiwan Sōtokufu) even regarded Chinese Nationalism as “calamity” and “dangerous thought”. It was natural that the other four doctrines had been banned completely. The Taiwanese people, however, never found these thoughts as a “heresy”, but insisting that they were dynamic foundations to pursue equality and justice. By analyzing each thought’s spectrum, the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gradually shifted its stand from the right, Chinese Nationalis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When some of the members finally accepted Communist ideology, social movements started to occur. The core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after the first shifting of ideology. During the shifting, the Taiwanese leaders’ ideology, originally of Chinese nationalism, was divided into the five thoughts by the following stages, namely, form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m,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strengthening of leading role of Social Democracy, fading-away of Anarchism and rising and falling situation of Communism. Meanwhile, this thesis also observes at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leftists’ cultural movement when various ideologies and social and leftist’s cultural movement started to develop.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are my major findings and suggestion.
First, the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leaders applied five kinds of thoughts as weapon to counterattack Japanese colonial rule, while proved the situation that “where oppression occurs, there comes opposition.” Variety of political thoughts and its huge influences during the 1920’s showed that Taiwanese people’s political wisdom had already developed under the Japanese rule and obtained concrete results from time to time.
Second, the thesis analyzes how the five kinds of thoughts were born, developing and failing to exist. The clos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five political thoughts -- Chinese Nationalism of Lin Xian-Tang and Jiang Wei-Shui, Socialism of Peng Hua Ying, Social Democracy of Lian Wen-Qin, Anarchism of Chen Kan and Communism of Wen Ming-Chuan, Xie Xue Hong and Wang Wan-De became the spearhead to lead anti-colonialism and social movements.
Third, for the historical analyses, the materials of ‘Ming Ri’ (明日) magazine is my major source of study which supports my discussion of Anarchism. This thesis also uses some viewpoints taken from “Na Pu”(納普) magazine, published by Senki Sha (戰旗社) in Japan. Both materials are valuable to support my analysis in the thesis on Communism.
壹、中文專書
人民出版社譯,《日本共產黨的四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出版局,《日本共產黨の五十年》,東京: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紙經營局,1972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第一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編,《馬克思主義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日本共產黨現況》,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印,1967年。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不能遺忘的名單》,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 第一篇上海時期》,中文圖書供應社,1974年。
王詩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王曉波,《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1997年。
王曉波編,《臺胞抗日文獻選》,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
王曉波,《臺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王曉波編著,《孫中山思想研究》,臺北:問津堂書局,2003年。
王曉波,《蔣渭水全集 增訂版(上)(下)》,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朴英譯,Bakunin・Mikhail撰,帕米爾書店編輯部,《上帝與國家》,臺北:帕米爾書店,1976年。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沈雲龍主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三)》,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 (明集1)~(明集5)》,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臺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臺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臺北:鴻儒堂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克魯泡特金,畢修勺譯,《一個反抗者的話》,臺北:帕米爾書店,1984年。
杜文靖編輯,《臺北縣鄉土人物群像》,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何池,《翁澤生傳》,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new window
林獻堂,《同化會述聞錄(一)(二)(三)》,臺灣省通志館資料組抄,1914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一)~(十)》,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4年。
林衡道口述,洪錦福整理,《臺灣一百位名人傳》,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林資修撰,《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一輯 10南強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發行,1993年。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年。
林國章,《日據時期臺灣抗日運動與民族主義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林熊祥主修,黃旺成纂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 革命志抗日篇》,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周憲文譯,Robert Owen著,《社會新論》(A New View of Society),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南開大學歷史系編寫,《巴枯寧》,北京:新華書店,1972年。
施淑,《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洪繻,〈瀛海偕亡記〉,《洪棄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洪鎌德,《社會主義》,臺北:一橋出版社,2002年。
莊金德、賀嗣章編譯,《羅福星抗日革命案全檔(全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年。
莊福齡主編,《馬克思主義史(第一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夏潮聯合會×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
秦賢次,《臺灣文化菁英年表》,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栗多桂,《臺灣抗日作家作品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1991年。
莊永明,《臺灣百人傳(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粱明雄,《張深切與臺灣文藝研究》,臺北:文經社,2002年。
曹天祿,《日本共產黨的「日本式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陳逢源,《溪山煙雨樓詩存》,臺北:合源印刷有限公司,1980年。
陳三井,《國民革命與臺灣》,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印行,1980年。new window
陳翠蓮,《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陳鵬仁,《國父在日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陳映真,《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臺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郭譽孚,《自悌的主體的臺灣史》,臺北:汗漫書屋籌備處,1998年。
張正昌,《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作者自印,1981年。
張炎憲、李筱峯、莊永明等,《臺灣近代名人誌(第4冊)》,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張苾蕪譯,E.A.Winckler, S.Greenhalgh編著,《臺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深切著,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主編,《張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記.書信.雜錄》,臺北:文經社,1998年。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年。
彭小妍,《楊逵全集(第一卷)~(第十四卷)》,臺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
董果良、趙鳴遠譯,《聖西門選集第三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丘隆主編,《社會主義詞典》,臺北:學問出版社,1989年。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基金會,1991年。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先知先覺》,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黃師樵,《臺灣共產黨祕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葉榮鐘編輯,《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二)》,臺中:中臺印刷廠,1960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楊逢泰,《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楊克煌,《臺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楊克煌遺稿,《我的回憶》,臺北:楊翠華,2005年。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趙俊欣、吳模信、徐知勉、汪文漪,《傅立葉選集第一卷》,北京:商 務印書館,1979年。
蔡孝乾,《臺灣人的長征紀錄—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蔡百銓翻譯,David Mackenzie, Michael W.Curran合著,《俄羅斯、蘇聯與其後的歷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臺灣省通志館資料組抄寫,《臺灣同化會定欸附趣意書及勸募書》,出 版地點、年月、頁數不詳。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林熊祥主修,黃旺成纂修,《臺灣省通誌稿 革命志抗日篇》,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蔣俊、李興芝,《中國近代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盧修一,《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自由時代發行,1989年。
賴西安,《臺灣民族運動倡導者-林獻堂傳》,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91年。
蕭友山、徐瓊二著,陳平景譯,《臺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楊翠華編,《我的半生記》,臺北:楊翠華,2004年。
謝國興著,《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982)》,臺北:允晨文化,2002年。
簡炯仁,《臺灣共產主義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簡吉作,簡敬、洪金盛、韓嘉玲、蔣智揚譯,《簡吉獄中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年。
蘇新,《未歸的臺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麗燕、李少軍譯,Martin Carnoy著,《國家與政治理論》(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陳坤森、廖揆祥、李培元譯,Leon P.Baradat著,《政治意識型態與近代思潮》,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貳、中文期刊文章:原始資料
〈一夜開三個講演會〉,《臺灣民報》,第179號,1927年10月23日。
〈大甲之文化講演及懇親會〉,《臺灣民報》,第74號,1925年10月11日。
〈大甲農民組合注重農村講演〉,《臺灣民報》,第114號,1926年7月18日。
〈父兄代表奮起陳情〉,《臺灣民報》,第3卷第1號,1925年1月1日。
〈日華紡績罷工真相 原因反對時間延長〉,《臺灣民報》,第160號,1927年6月5日。
〈文協計開講習會〉,《臺灣民報》,第2卷第8號,1924年5月11日。
〈文協消息〉,《臺灣民報》,第2卷第21號,1924年7月1日。
〈文化講演消息〉,《臺灣民報》,第75號,1925年10月18日。
〈文協舊幹部脫離關係〉,《臺灣民報》,第176號,1927年10月2日。
〈文協的新宣言〉,《臺灣民報》,第181號,1927年11月6日。
〈文協代表大會 臨監官取消失言 大會終被解散〉,《臺灣民報》,
第233號,1928年11月4日。
〈文協中央委員會的議決 民主主義的中央集權普遍化之必要〉,《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1號,1931年3月15日。
〈左右傾辯〉,《臺灣民報》,第132號,1926年11月21日。
〈以農工階級為基礎的民族運動〉,《臺灣民報》,第155號,1927年5月1日。
〈全島雄辯大會〉,《臺灣民報》,第172號,1927年9月4日。
〈田中反動內閣斷行第四次的出兵!〉,《臺灣大眾時報》,第5號,1928年5月28日。
〈全島四十勞動團體代表、於三日會集蓬萊閣努力統一全島勞動運動!〉,《臺灣大眾時報》,第8號,1928年6月25日。
〈全島大會前的文協的風雲 反幹部派謀退會〉,《臺灣民報》,第281號,1929年10月6日。
〈全島雄辯大會的盛況〉,《臺灣民報》,第121號,1926年9月5日。
〈林幼春氏的供述〉,《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林呈祿氏的供述〉,《臺灣民報》,第2卷第23號,1924年9月1日。
〈松山開初回文化講演會〉,《臺灣民報》,第37號,1925年10月4日。
〈社會運動的取締〉,《臺灣民報》,第156號,1927年5月8日。
〈社會運動家的三要四不可〉,《臺灣民報》,第158號,1927年5月22日。
〈社說 力求完全自治〉,《臺灣大眾時報》,第7號,1928年6月11日。
〈制定臺灣憲法〉,《臺灣民報》,第157號,1927年5月15日。
〈官營的工場亦惹起罷工風潮〉,《臺灣民報》,第161號,1927年,6月12日。
〈東京磺溪會主催 臺灣社會改造講演會〉,《臺灣民報》,第171號,1927年8月28日。
〈其夜的紀念講演會!〉,《臺灣大眾時報》,第8號,1928年6月25日。
〈紀念五一勞動節 臺灣文化協會本部印〉,《新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30年12月1日。
〈留置場內臺中同志的鬥爭〉,《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3號,1931年6月27日。
〈被文協除名的蔡培火氏談〉,《臺灣民報》,第178號,1927年10月16日。
〈陳逢源氏的供述〉,《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通宵苑裡初回之文化講演〉,《臺灣民報》,第36號,1925年8月2日。
〈專門捏造謠言的社會運動家左派的戰術果真如此〉,《臺灣民報》,第179號,1927年10月23日。
〈第一審公判全部無罪〉,《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無腔笛〉,《臺灣日日新報》,第9221號(1926年1月7日),1994年1月7日。
〈無產青年的公開狀〉,《臺灣民報》,116號,1926年8月1日。
〈黑色聯盟一審判決〉,《臺灣民報》,第197號,1928年2月26日。
〈創刊宣言〉,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駁南報關於師範問題之暴論〉,《臺灣民報》,第3卷第13號,1925年4月28日。
〈鳳山小作組合發起人會〉,《臺灣民報》,第76號,1925年10月25日。
〈解放運動的進程〉,《臺灣民報》,第139號,1927年1月9日。
〈新舊文協主義的討論〉,《臺灣民報》,第161號,1927年6月12日。
〈蔡培火氏的供述〉,《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彰化初次政談演說會〉,《臺灣民報》,第121號,1926年9月5日。
〈獄中瑣言范本梁〉,《臺灣民報》,第137號,1926年12月26日。
〈臺北青年的奮鬥〉,《臺灣民報》,第13號,1923年12月11日。
〈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臺北師範學生被處分〉,《臺灣民報》,第3卷第1號,1925年1月1日。
〈臺灣文化協會會報〉,《臺灣民報》,第3卷第1號,1925年1月1日。
〈臺灣解放運動的考察〉,《臺灣民報》,第142號,1927年1月30日。
〈臺灣也有黑色青年嗎 父母子四人一同入獄〉,《臺灣民報》,第148號,1927年3月13日。
〈臺灣工友總聯盟本日舉行創立總會〉,《臺灣民報》,第196號,1928年2月19日。
〈臺灣總工會將要成立〉,《臺灣大眾時報》,第5號,1928年5月28日。
〈臺灣社會問題改造觀(一)在臺南開會演講大要〉,《臺灣民報》,第176號,1927年10月2日。
〈臺灣社會問題改造觀(三)在臺南開會演講大要〉,《臺灣民報》,第178號,1927年10月16日。
〈臺灣社會問題改造觀(四)在臺南開會演講大要〉,《臺灣民報》,第179號,1927年10月23日。
〈臺灣社會問題改造觀(五)在臺南開會演講大要〉,《臺灣民報》,第180號,1927年10月30日。
〈臺灣農民組合的現勢〉,《臺灣大眾時報》,第5號,1928年5月28日。
〈臺灣農民組合當面的任務〉,《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1號,1931年3月15日。
〈臺灣農民組合當面的運動方針(六月)〉,《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1號,1931年3月15日。
〈臺灣文化協會當面的任務〉,《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1號,1931年3月15日。
〈臺灣民眾黨受禁止解散的意義及我們的對策〉,《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2號,1931年6月21日。
〈臺灣勞動節的情勢〉,《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3號,1931年6月27日。
〈罷業後的日華紡績〉,《臺灣民報》,第163號,1927年6月26日。
〈總督更迭〉,《臺灣大眾時報》,第8號,1928年6月25日。
〈聽其言而觀其行〉,《臺灣民報》,第159號,1927年5月29日。
一郎,〈糟糕的臺灣文學界〉,《臺灣民報》,第2卷第24號,1924年11月21日。
一郎〈為臺灣的文學界一哭〉,《臺灣民報》,第2卷第26號,1924年12月11日。
三好檢察官的論告,〈對被告17人的求刑〉,《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9月1日。
子野,〈中國文壇的介紹 戀愛文學家與革命文學家〉,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號,1930年8月18日。
今川義夫,錫舟譯,〈臺灣議會問題的正解〉,《臺灣民報》,第3卷第2號,1925年1月11日。
王詩琅,〈社會進化與支配〉,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 日。
王詩琅,〈沙漠上之旅人們〉,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 日。
王詩琅,〈新文學小論-就革命文學而言〉,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號,1930年8月18日。
王詩琅,〈由獄裡給與愛人〉,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號,1930年8月18日。
王敏川,〈獎勵漢文的普及〉,《臺灣民報》,第2卷第15號,1924年,12月1日。
守愚,〈我不忍〉,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芳園,〈最近之感想(三)新港北港的講演記〉,《臺灣民報》,第125號,1926年10月3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一)〉,《臺灣民報》,第130號,1926年11月7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二)〉,《臺灣民報》,第131號,1926年11月14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三)〉,《臺灣民報》,第132號,1926年11月21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四)〉,《臺灣民報》,第133號,1926年11月28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五)〉,《臺灣民報》,第135號,1926年12月12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六) 〉,《臺灣民報》,第136號,1926年12月19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七) 〉,《臺灣民報》,第137號,1926年12月26日。
芳園,〈答許乃昌氏的駁中國改造論(八)‧完〉,《臺灣民報》,第139號,1927年1月9日。
林慈舟,〈敬告吾鄉青年〉,《臺灣青年》,第1卷第1號,漢文之部,1920年7月16日。
林慈舟,〈六三問題之運命〉,《臺灣青年》,第1卷第5號,1920年12月15日。
林呈祿,〈改正臺灣統治基本法與殖民地統治方針〉,《臺灣青年》,第3卷第1號,1921年7月15日。
清滴,〈關於文協解消問題〉,《新臺灣大眾時報》,第2卷第2號,1931年6月21日。
柳裳君,〈犬羊禍(The Evil of Dogs and Sheep.)〉《臺灣》,第4年第7號,1923年7月10日。
炳,〈社會改造和我們的使命〉,《臺灣民報》,第1卷第4號,1923年7月15日。
南強,〈這是誰的善變呢?〉《臺灣民報》,第2卷第15號,1924年7月28日。
祝辭,《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28年3月24日。
孤魂,〈謾罵的一封信〉,林裴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孤魂,〈對現社會的一考察〉,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孤魂,〈明兒到了〉,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孤魂譯,〈是社會嗎?還是監獄嗎〉,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孤魂譯,〈無益之花〉,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號,1930年8月7日。
孤魂,〈對藝術和新興藝術的管見〉,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 號,1930年8月18日。
孤魂,〈明日雜誌社的一個聲明〉,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號,1930年8月18日。
孤魂譯,〈蟲的生活〉,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3號,1930年9月7日。
韋裔,〈辨滿洲非中國之臣民(續前)〉,《民報》,第18號,1907年12月25日。
記者,〈就臺灣文化協會而言〉,《臺灣青年》,第3卷第3號,1921年9月15日。
翁澤生,〈誰誤汝〉,《臺灣民報》,第6號,1923年8月15日。
菊仙,〈臺灣的社會事業〉,《臺灣民報》,第142號,1927年1月30日。
陳逢源,〈現在臺灣經濟界救濟策〉,《臺灣》,第3年第9號,1922年12月1日。
陳芳園,〈帝國主義是甚麼?〉,《臺灣民報》,第67號,1925年8月26日。
陳虛谷,〈駁北報的無腔笛〉,《臺灣民報》,第132號,1926年11月21日。
敏,〈創刊辭〉,《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28年3月24日。
陳崁,〈讀過『謾罵的一封信』之後〉,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2號,1930年8月18日。
陳崁,〈人類百分之八十〉,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3號,1930年9月7日。
連溫卿,〈言語之社會的性質〉,《臺灣民報》,第2卷第19號,1924年10月1日。
連溫卿,〈將來之臺灣話〉,《臺灣民報》,第2卷第20號,1924年10月11日。
連溫卿,〈將來之臺灣語(續前)〉,《臺灣民報》,第2卷第21號,1924年10月21日。
連溫卿,〈將來之臺灣語(續)〉,《臺灣民報》,第3卷第4號,1925年2月1日。
連溫卿,〈過去臺灣之社會運動〉,《臺灣民報》,第138號,1927年1月2日。
連溫卿,〈臺灣社會運動概觀〉,《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28年3月24日。
許乃昌,〈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臺灣民報》,第126號,1926年10月10日。
許乃昌,〈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續)〉,《臺灣民報》,第127號,1926年10月17日。
許乃昌,〈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續)〉,《臺灣民報》,第128號,1926年10月24日。
許乃昌,〈駁陳逢源氏的中國改造論(續.完)〉,《臺灣民報》,第129號,1926年10月31日。
渭水,〈急宜撤廢取締學術講習會的惡法〉,《臺灣民報》,第2卷第24號1924年11月21日。
夢蝶生,〈無政府黨與革命黨之說明〉,《民報》,第7號,1906年9月5日。
淵實,〈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民報》,第9號,1906年11月15日。
堺利彥編,〈社會主義經濟學〉,《臺灣民報》第1卷第1號,1923年4月15日。
悶葫蘆生,〈新文學之商榷〉,《臺灣日日新報》,第8854號,1925年1月5日。
張我軍,〈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臺灣民報》,第2卷第7號,1924年4月21日。
張我軍(一郎),〈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臺灣民報》,第3卷第1號,1925年1月1日。
張我軍(一郎),〈新文學運動的意義〉,《臺灣民報》,第67號,1925年8月26日。
張維賢,〈對明日雜誌創刊的感想〉,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1 號,1930年8月7日。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臺灣》,第4年第1號,1923年1月1日。
黄朝琴,〈漢文改革論(上)〉,《臺灣》,第4年第1號,1923年1月1日。
黃呈聰,〈由產業政策上觀察的芭蕉問題〉,《臺灣民報》,第3卷第5號,1925年2月11日。
黃石輝,〈「改造」之改造(一)〉,《臺灣大眾時報》,第9號,1928年7月2日。
黃石輝,〈「改造」之改造(二)〉,《臺灣大眾時報》,第10號,1928年7月9日。
慈,〈正義和權力〉,《臺灣民報》,第2卷第16號,1924年8月29日。
楊貴,〈當面的國際情勢〉,《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28年3月24日。
溫・卿,〈對同情講演的感想〉,《臺灣民報》,第125號,1926年10月3日。
溫・連,〈要怎麼看〉,《臺灣民報》,第135號,1926年12月12日。
溫・連,〈要怎麼看(下)〉,《臺灣民報》,第136號,1926年12月19日。
蔣渭水,〈五個年中的我〉,《臺灣民報》,第67號,1925年8月26日。
蔣渭水,〈今年之口號「同胞須團結 團結真有力」〉,《臺灣民報》,第138號,1927年1月2日。
蔣渭水,〈對臺灣農民組合聲明書的聲明〉,《臺灣民報》,第161號,1927年6月12日。
蔡孝乾,〈駁芳園君的「中國改造論」〉,《臺灣民報》,第134號,1926年12月5日。
蔡孝乾,〈產業政策與臺民應有的覺悟(上)〉,《臺灣民報》,第140號,1927年1月16日。
蔡孝乾,〈產業政策與臺民應有的覺悟(下)〉,《臺灣民報》,第141號,1927年1月23日。
蔡孝乾,〈轉換期的文化運動(一)〉,《臺灣民報》,第142號,1927年1月30日。
蔡孝乾,〈轉換期的文化運動(三)〉,《臺灣民報》,第144號,1927年2月13日。
蔡培火,〈我在文化運動所定的目標〉,《臺灣民報》,第138號,1927年1月2日。
蔡培火,〈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一)〉,第181號,1927年11月6日。
蔡培火,〈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二)〉,第182號,1927年11月13日。
蔡培火,〈臺灣社會改造管見(三)〉,第183號,1927年11月20日。
蔡培火,〈臺灣社會改造管見(四)〉,第184號,1927年11月27日。
蔡培火,〈謹告〉,《臺灣民報》,第247號,1929年2月10日。
劍,〈對公益會有力者的希望〉,《臺灣民報》,第2卷第14號,1924年8月21日。
劍如,〈對於稻江建醮的考察(上)〉,《臺灣民報》,第2卷第24號,1924年11月21日。
錫舟,〈氏一派的輕舉〉,《臺灣民報》,第2卷第13號,1924年7月21日。
澤生,〈哀悼中山先生〉,《臺灣民報》,第3卷第11號,1925年4月11日。
賴和,〈前進〉,《臺灣大眾時報》,創刊號,1928年3月24日。
懶雲,〈讀臺日紙的「新舊文學之比較」〉,《臺灣民報》,第89號,1926年1月24日。
簡吉,〈臺灣農民運動〉,《臺灣大眾時報》,第2號 『五一』紀念特別號,1928年5月10日。
蘊清,〈蟲的末路〉,林斐芳,《明日》,第1卷第3號,1930年9月7日。

參、中文期刊文章:近人論著
尹章義,〈日本人屠殺了多少無辜的臺灣人?〉,《歷史》,第226期,2006年11月。
李筱峯〈我們的電影在做甚麼?〉,《仙人掌雜誌》,第1卷第4號,1977年6。
徐雪霞,〈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1921-1927)〉,《臺北文獻直字》,第71期,1985年3月。
陳芳明,〈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5卷11期,1999年9月。
楊芳燕,〈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2004年6月。new window
顏明賢,〈日據時代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影響(1921-1927)〉,《社會科教育學刊》,第4期,1994年12月。


肆、日文專書
三谷太一郎、『新版 大正デモクラシー論-吉野作造の時代』、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
大藪龍介、『現代の國家論』、東京・世界書院、1989年。
山川均、『無產階級の政治運動』、出版地不詳・更生閣版、1924年。
山辺健太郎解說、『現代史資料 (20)社会主義運動』、東京・みすず書房、1982年。
山辺健太郎解說、『現代史資料(21)臺湾(一)』、東京・みすず書房、1984年。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1600~1930臺灣史』、臺北・武陵出版社、1988年。
丸山真男、『丸山真男講義錄(第一冊)』、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
今井清一編著、『大正デモクラシー 草の根と天皇制のはざま』、東京・社會評論社、1990年。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日本統治期臺湾文学 文芸評論集 第1卷【1920年‧7月-1935年‧1月】』、東京・綠蔭書房、2001年。
五百旗頭真、『政治史II』、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1985年。
北村正光、『臺灣憲兵隊史』、東京・龍溪書舍、1987年。
矢内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臺湾』、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
安藤盛、『臺灣.南支.南洋パンフレツト』、東京・拓殖通信社、1926年。
朴慶植、『朝鮮三一獨立運動』、東京・平凡社、1976年。
向山寛夫、『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臺湾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経済研究所、1987年。
佐野學著作集刊行會編、『佐野學著作集 第5卷,』、東京・明德印刷出版社、1958年。
阪井洋史・嵯峨隆編、『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東京・綠蔭書房、1994年。
村田陽一、『資料集‧初期日本共産党とコミンテルン』、東京・大月書店、1993年。
松田道雄、『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16 アナーキズム』、東京・筑摩書房、1970年。
泉風浪、『臺湾の民族運動』、臺中・臺灣圖書印刷合資會社、1928年。
草間秀三郎、『ウィルソンの國際社會政策構想』、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0年。
後藤新平、『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21年。
宮川次郎、『協調讀本 農村篇』、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8年。
高畠通敏編集、『山川均集』、東京・筑摩書房、1976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の臺湾』、東京・東京大学出版社、1972年。
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辜顯榮傳』、臺北・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1939 年。
渡邊政之輔、『渡邊政之輔集』、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86年。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鴻儒堂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間島三二、『新聞人ノ見タル臺灣』、臺北・臺灣經濟公論社拓殖通信社、1931年。
曾我英雄、『自決權の理論と現實』、東京・敬文堂、1987年。
嵯峨隆、『近代中國アナーキズム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94年。
臺湾総督府警務局編著、『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三)』、臺北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福本和夫、『社會の構成=並に變革の過程』、東京・白揚出版社、1926年。
謝春木、『臺湾人の要求―民衆党の発展過程を通じて』、臺北・臺湾新民報社、1931年。

伍、日文期刊文章
「中臺改革運動兩潮流」、『臺灣民報』、第157號、1927年5月15日。
「文化協會今昔觀 陋風打破演說會の珍事」、『實業之臺灣』、第16卷第12號、實業之臺灣社發行、1924年12月15日。
「各派の戰線統一農組が提議する」、『臺灣民報』、第194號、1928年2月5日。
『臺中州報』、第266號、臺中州、1922年8月。
大屯山人、「『臺灣民報』を通じて見た臺灣統治の將來」、『實業之臺灣』、第17卷第11號、實業之臺灣社、1925年11月30日。
山川均、「當面の問題」、『前衛』、第3卷、前衛社、1922年11月。
山川均、「無產政黨合同の可能と不可能」、『改造』、6月號、1930年6月1日。
三好一八、「國家を傾くる社會主義(一)」、『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31號、1928年5月1日。
川村警保局長談、「過激思想の取締」、『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44號、警察協會、1921年1月25日。
中島玉吉、「社會主義の取締に就て」、『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45號、警察協會、1921年2月25日。
田臺灣總督談、「植民地統治と文化的施設」、『實業之臺灣』、第14卷第2號、實業之臺灣社、1922年2月1日、頁4。
北澤文次郎、「勞働運動と新文化の創造」、『臺灣青年』、第2卷第5號、和文之部、1921年6月15日。
吉野作造、「祝辭」、『臺灣青年』、第1卷第1號、1920年7月16日。
全日本無產者藝術團體協議會、「ナップ機関誌創刊に際して」、『ナップ』、第1卷第1號、1930年9月7日。
芳園、「最近之感想(二)我的中國改造論」、『臺灣民報』、第120號、1926年8月29日。
沫雲、「沙上の文化運動」、『臺灣』、第5年第2號、1924年5月10日。
松山敏、「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運動についての報告-その沿革・現勢・および将来-」、『ナップ』、第2卷第7號、1931年7月8日。
若林正丈、「臺灣總督府秘密文書『文化協會對策』」、『臺灣近現代史研究』、創刊號、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1978年4月30日。
林呈祿、「新時代に處する臺灣青年の覺悟」、『臺灣青年』、第1卷第 1號、和文之部、1920年7月16日。
林獻堂、「臺灣議會設置請願に關する管見」、『臺灣青年』、第2卷第 3號、和文之部、1921年4月15日。
陳光明、「労働問題と臺湾」、『臺灣青年』、第1卷第2號、和文之部、1920年8月15日。
連溫卿、「英國に於ける英語擁護運動とエスペラント」、『臺灣民報』、
第2卷第4號、1921年5月15日。
彭華英、「社會主義之概說(上)」、『臺灣青年』、第2卷第4號、1921年5月15日。
緒方清繼、「思想問題に就て」、『臺法月報』、第20卷第9號、臺法月報發行所、1926年9月1日。
鍋山貞親、「文學について」、『ナップ』、第2卷第3號、1931年3月17日。

陸、英文專書
Baradat,Leon P., Political Ideologies,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1984.
Beckmann,George M.,Okubo Genji.The Japanese Communist Party 1922-1945.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69.
Bakunin, Michal.,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Shatz, Marshall S. Statism and Anarch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1990.
Freud, Sigmun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London:Hogarth Press, 1955.
Isaak, Alan C.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Homewood, Illions:The Dorsey Press,1985.





柒、網路資料
「林獻堂(府評議會員ヲ命ス)」,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參閱
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query.php(2007/02/03)。

「林獻堂(府評議會員ヲ免ス)」,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參閱
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query.php(2007/02/03)。

「醫師免許証再下付(蔣渭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參閱
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query.php(2007/02/03)。

「高等林野調查 申立人氏名王敏川」,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參閱
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query.php(2007/02/03)。

「教員免許狀授與(王敏川)」,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請參閱
http://db.th.gov.tw/~textdb/test/sotokufu/query.php(2007/02/0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