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的現代主義特色
作者:郭玉雯
書刊名: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洪淑苓 (主編)
頁次:303-347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現代文學現代主義現代文學小說選集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圖書
1.葉維廉(1992)。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先勇(2002)。樹猶如此。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立立(2004)。知識人的精神私史--臺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七等生(1986)。我愛黑眼珠。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七等生(1986)。來到小鎮的亞茲別。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歐陽子(1977)。現代文學小說選集。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君毅、牟宗三、李達生(1971)。存在主義與人生問題。香港:大學生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陽子(1971)。秋葉。臺北:晨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來新(1990)。王文興的心靈世界。雅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寶琴、邵玉銘、瘂弦(1994)。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文興(2006)。書和影。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oehmer, Elleke、盛寧、韓敏中(1998)。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鼓應(1992)。存在主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新穎(2003)。文學的現代記憶。台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歐梵(2005)。中西文學的徊想。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志清(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白先勇(1995)。第六隻手指。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紀弦(2001)。紀弦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七等生(1986)。情與思。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岳川(2001)。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水晶(1967)。青色的蚱蜢。台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Levenson, M.、田智(2002)。現代主義。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七等生(2002)。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克利斯菲德.圖戈爾、劉慧萍(2006)。夢一場→佛洛伊德。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叔本華、石沖白(1986)。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威廉.白瑞德、彭鏡禧(1977)。非理性的人:存在哲學研究。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戴維斯.麥克羅伊、沈志遠(1989)。存在的原始憂慮:存在主義的文學運用。臺北:結構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全之(1997)。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誦聖(20010000)。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臺灣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愛玲(1968)。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樂蘅軍(19920000)。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刁筱華、Tong, Rosemarie(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洪岳(2004)。現代主義小說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鼓應(1992)。尼采。存在主義。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俊雅(2005)。回首話當年: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見樹又見林:文學看臺灣。臺北:渤海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