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賦憶賦:清代臺灣文集賦的仿擬與記憶
作者:游適宏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北:文史哲
集叢:文史哲學集成;661
ISBN:9789863142201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文學評論清代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余育婷(20110100)。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 : 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5,195-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士祥(2009)。唐代進士科試賦題目出處考述。河南社會科學,17(5),117-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霄冰(2007)。文字、儀式與文化記憶。江西社會科學,2007(2),237-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池潔(2007)。唐人應式詩題與唐代詩歌審美取向。文學評論,2007(5),149-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福軒(2008)。康雍年間賦選賦學思想論。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4),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鵬飛(2010)。唐人試律詩詩題取用《文選》詩賦原句或李善注解比勘--《昭明文選》在唐代科舉詩中的應用發微之一。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3),1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結(2009)。論清代書院與辭賦創作。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5),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伯海(2008)。清人選唐試帖詩概說。古典文學知識,2008(5),6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鐵民(2006)。梁瑀墓誌與唐進士科試雜文。北京大學學報,43(6),3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賀嚴(2007)。御選唐詩與清代文治。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1),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大宏(2006)。重寫:文學文本的經典化途徑。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6),93-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曉晨(2006)。文化記憶。國外理論動態,2006(6),6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春俏(2005)。清代科場加試試帖詩之始末及原因探析。東方論壇,2005(5),6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俊波(2011)。唐代試賦的命題研究--以試賦題目與九經的關係為中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1),127-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青海(2008)。試論唐代應試詩的命題及其和《文選》的淵源。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4),76-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韓勝(2008)。清代唐試帖詩選本的詩學意義。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6(1),1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曹萌(2005)。歷代庾信批評述論。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許俊雅(2010)。臺灣賦篇補遺--從醫文賦體談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麗月(20110600)。遣春日之情思,踵南朝之遺韻:洪棄生春思賦作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5,209-2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歸青(200407)。論體物潮流對宮體詩形成的影響--宮體詩淵源論之一。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許東海(20060600)。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24(1)=48,141-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玉平(2006)。互文性新論。文藝理論,2006(9),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陶東風(2010)。記憶是一種文化建構--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中國圖書評論,2010(9),69-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蔣寅(2012)。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文史哲,2012(1),2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小坤、龐繼賢(2009)。互文性:緣起、本質與發展。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4),152-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簡宗梧、游適宏(20021100)。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5,2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崔成宗(2006)。臺灣先賢洪棄生賦研究。東亞人文學,9,245-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游適宏(20071200)。《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5,6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德玲(20101000)。臺灣先賢曹敬賦作析論。輔仁國文學報,31,165-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顏崑陽(20090600)。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9,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毛曉陽(2011)。清代臺灣進士名錄考訂。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玉平(2013)。互文性定義探析。文藝理論,20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唐曉峰(2005)。文化轉向與地理學。文化研究,20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萍(2011)。社會記憶理論研究綜述。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惠玟(2012)。本館有關臺灣古典文學出版與典藏介紹。臺灣文學館通訊,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詹杭倫(20110300)。晚清至民國一部流行的賦集--論夏思沺的《少喦賦草》。新亞學報,29,287-3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劉海峰(2013)。臺灣舉人在福建鄉試中的表現。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羅彩娟(2011)。社會記憶散論。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丁崑健(19820400)。元代的科舉制度。華學月刊,124/125,4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羅聯添(19850500)。唐代進士科試詩賦的開始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7,9-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淑蕙(2012)。版本、流傳與運用--夏思沺《少喦賦草》與臺灣賦研究。第10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國棟(2011)。清代臺灣士子的挫折感--以曹敬賦作為觀察對象。第9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2005)。論「文學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亦橋(2009)。歷代詩話視野中的庾信詩歌接受史(碩士論文)。貴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鈴美(2005)。王棨律賦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淑蕙(2012)。誌賦、試賦與媒體賦--臺灣賦之三階段論述(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祁立峰(2006)。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承錫(1994)。初唐賦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嘉弘(2005)。清代臺灣賦的發展(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塗怡萱(2003)。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孔慶茂(2008)。八股文史。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淑媛(2012)。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司馬光(1965)。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聖祖(1961)。全唐詩。復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煒(2009)。《清實錄》科舉史料匯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元度(1891)。賦學正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憲(1999)。20世紀西方美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溫潘亞(2009)。追尋文學流變的軌跡--文學史理論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賴辰雄(2007)。法曹詩人壺仙賴雨若詩文全集。嘉義:嘉義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鄺健行(1999)。初唐題下限韻律賦形式的審察及引論。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韋勒克、王夢鷗、許國衡(1990)。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慶炳(2002)。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曾枝盛(1990)。阿爾杜塞。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元龍(2004)。御定歷代賦彙。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國清(1998)。中心與邊緣。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商衍鎏(2005)。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令狐德棻(1980)。周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譚獻(2010)。復堂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79)。西京雜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詹杭倫、沈時蓉(2009)。歷代律賦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彥霞(2009)。文學理論向度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曾棗莊、吳洪澤(2008)。宋代辭賦全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薦(1986)。師友談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東海(1984)。庾信生平及其賦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何焯(1983)。義門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大春(1997)。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柯慶明、蕭馳、陳世驤、高友工、鄭毓瑜、張淑香、顏崑陽、龔鵬程、蔡英俊、呂正惠(2009)。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葉幼明(1991)。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鴻寶齋主人(2007)。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淇(2009)。六朝選詩定論。揚州:廣陵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施懿琳(2000)。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鄭起潛(1981)。聲律關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杜正勝(1998)。台灣心.台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勰、王更生(1998)。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昀(1976)。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文月(1989)。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燾(1986)。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黃水雲(1999)。六朝駢賦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馮贄(2008)。雲仙散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馬積高(2014)。歷代辭賦總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江金太(1987)。歷史與政治。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祝堯(1983)。古賦辯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文龍(1999)。台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陶穀(2003)。清異錄。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程玉凰(1997)。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恩維(2010)。模擬與漢魏六朝文學嬗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李調元、詹杭倫、沈時蓉(1993)。雨村賦話校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李濬(1982)。松窗雜錄。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傅璇琮(1995)。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王琳(1998)。六朝辭賦史。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侯立兵(2007)。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董誥(1996)。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王芑孫(1982)。讀賦卮言。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吳蘭(1995)。學海堂二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王夫之(2006)。薑齋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張伯偉(2005)。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班固、顏師古(1984)。漢書。台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庾信、倪瑶(1983)。庾子山集注。臺北:源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脫脫(1980)。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脫脫(1980)。金史。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宋濂(1981)。元史。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洪繻(1970)。寄鶴齋制義文集。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洪繻(1970)。寄鶴齋試帖詩集。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夏思沺(1865)。少喦賦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徐松(1982)。登科記考。京都: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馬傳庚(1876)。選注六朝唐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宗賦(2007)。篇竹遺藝。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陸棻(1997)。歷朝賦格。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華若谿、繆荃孫(1995)。龍城書院課藝•經古精舍課藝。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楊浚(2007)。冠悔堂賦鈔。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顧南雅(1822)。律賦必以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王凱符(2006)。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林聯桂(2013)。見星廬賦話。上海:上海新世紀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許俊雅、吳福助(2006)。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王瑤(1986)。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Bloom, Harold、高志仁、曾麗玲(1998)。西方正典。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陳光瑩(2009)。臺灣古典詩家洪棄生。晨星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朱立元(200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東華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洪邁(1981)。容齋隨筆。大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曹道衡(1989)。漢魏六朝辭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知幾、浦起龍、王煦華(2009)。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劉肅、許德楠、李鼎霞(1984)。大唐新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郭維森、許結(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簡宗梧、李時銘、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2011)。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杭倫(2008)。路德及其《關中課士詩賦注》。清代律賦新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家玲(2004)。漢晉詩賦中的擬作、代言現象及其相關問題--從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并序》的美學特質談起。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國球(2011)。文學•結構•接受史--伏迪契卡的文學史理論。結構中國文學傳統。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俊雅(2006)。[全臺賦]導論。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萬成(1999)。《賦譜》與唐賦的演變。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丙照、詹杭倫、沈時蓉(2009)。賦學指南校正。歷代律賦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游適宏(200811)。研究物情與褒贊國家--王必昌〈台灣賦〉的兩個導讀面向。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秀威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杭倫(2005)。《賦譜》校注。唐宋賦學新探。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浦銑(1982)。復小齋賦話。賦話六種。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廷珍(2006)。作賦例言。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鮑桂星(2006)。賦則。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斯特莉特•埃爾、安斯加爾•紐寧(2012)。文學研究的記憶綱領:概述。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國球(1994)。文學史的探索。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詹杭倫(2005)。唐鈔本《賦譜》初探。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