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詞體長調的抒情美典研究–以周邦彥、姜夔為中心之探討
作者:余佳韻
作者(外文):Yu, Chia-Yu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貞慧
劉少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抒情美典長調文類清真白石the LyricsaestheticsChangdiaogenreZhou Bang-Yan(TsingZhen)Jiang Kui(Bais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所謂長調的抒情美典,指的是長調作為一獨立文類,其結構形式的美感特質以及抒情內涵所建構出的美學典式。迥異於詩與小令,長調的文類特色表現在鋪陳敘述的手法與更為複雜的句式組合,不僅在形式上已脫離詩體影響,篇幅的擴展亦提供了詞人對情境物象細緻描摹的可能。歷來對長調文類的研究多止於傳統詞論,從而對文類形式所蘊含的抒情價值,如篇章結構、時空關係等層面則未能觸及。由於周邦彥(1056-1121)與姜夔(1155?-1221?)兩家向來以音律諧美、措辭細密著稱,他們的長調作品於詞學史亦極具代表性。本論文即以周、姜長調為研究範圍,由傳統詞話與文類發展著眼,遍及長調形式結構的抒情意義、情意內涵的表現概況以及抒情經驗模式,藉此釐清長調的抒情美學特色。
首章緒論,闡述本文的理論依據、研究動機與步驟,為「長調」概念為一扼要的界義,並陳述長調文類在抒情傳統中的研究價值。次章由傳統詞論中小令與長調的辨異以及詩體至長調的形式轉變出發,歸納長調敘寫特色為「鋪陳雕琢」與「曲折宛轉」。並且,長調句式韻散分布的狀態與節奏的重複,亦表現了一新的抒情形式。第三章長調美感典式的發展。由張先、柳永、蘇軾等人的長調作法乃至情意內涵的修正與貢獻,以見長調典式逐步確立的過程。第四、五章處理的「過片」和「領字」是長調體式據以發展新抒情型態的要處。過片在長調結構中所扮演的收斂、呼應與轉折延伸情感的功能,不僅增進了情感厚度,亦有助於環狀結構的抒情。領字除承上啟下,連結文意外,其凝鍊情感、增強情緒與統合意象的抒情功能,內化了個人的審美經驗而創造了新的情景交融之樣態。文中尚檢討了向來論述領字音樂表現的謬誤,得出領字必位於當句最低音且多為去聲的安排,恰與凝鍊情感的抒情功能相合。此一特色也是長調抒情表意的關目所在。第六章處理長調回憶的時間敘寫,提出「遊」此一包含了抒情經驗模式作為詞人情事敘述,並分析周、姜詞中今昔時間敘寫與細節安排,以明長調的情感敘寫從原本依循時間順序至詞人意識的轉變。第七章為長調空間敘寫的抒情意義。梳理周、姜長調空間安排與抒情自我的關係,觀察由具體至抽象、從密麗至清虛背後所反映出的詞情特質與審美轉向。尤其白石的空間模糊敘事,更揭示了一條情感抽象化與意象隱喻的抒情手法。第八章以詠物詞的美典為例,分析其中關於「物」的描寫、詞人觀物態度以及內涵意藴的拓深。以為北宋至南宋的抒情走向為一不斷內化,終至發展出深邃感的抒情過程。最後總結全文,以為本文在設計上,由長調文類的形式結構、抒情內涵、時空安排以至於情感樣態,兼顧了詞情與形式兩層面,並扣緊了「長調」、「抒情美典」兩大主軸,析理了長調文類的形式結構、美感特質以及文人審美意識的發展傾向,以期為長調抒情美典的研究奠下基礎。
一、 專書
(一) 傳統文獻
春秋.孫武撰、三國.曹操等注、郭化若譯:《十一家注孫子》,上海: 上海
古籍 出版社,1978。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唐.唐玄齢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李玖:《異聞實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唐宋叢書
本。
宋.李覯:《李泰伯先生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宋.蘇軾著、屠友祥校注:《東坡題跋》,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宋.嚴羽著、張健校箋:《滄浪詩話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沈括注,侯真平校點:《夢溪筆談》,長沙:岳麓書社,1998。
明.李日華著、屠友祥校注:《味水軒日記》,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明.陳邦瞻撰:《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俞琰編選:《歷代詠物詩選》,臺北:廣文書局,1968。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

(二) 總集與資料彙編
清.查繼超輯、吳熊和點校:《詞學全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98。
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劉尊明編:《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
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施蟄存:《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張璋、職承讓、張驊、張博寧編纂:《歷代詞話續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鄧子勉編 :《宋金元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鄧子勉編:《明詞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
張惠民 :《宋代詞學資料匯編》,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
周義敢、周雷編 :《秦觀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辛更儒編:《辛棄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賈文昭:《姜夔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丁福保 :《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9。
清.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93。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熙元:《歷代詞話敘錄》,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
丁傳敬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三) 詞話別集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宋.羅大經撰:《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張炎注、夏承燾校注,沈義父著、蔡嵩雲箋釋:《詞源注.樂府指迷箋
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
清.陳廷焯著、屈興國輯注:《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2。
清.陳廷焯撰、孫克強主編:《白雨齋詞話全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鄭文焯著、孫克強、楊慶傳輯校:《大鶴山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9。
吳世昌著、吳令華輯注、施議對校:《詞林新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苗菁:《唐宋詞體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四) 詞集箋注類
宋.柳永著、薛祥生:《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校註,《東坡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宋.周邦彥撰,孫虹校注、薛瑞生訂補:《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周邦彥著、蔣哲倫、劉坎龍選注,《周邦彥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
宋.周邦彥著、羅忼烈箋注,《清真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宋.周邦彥著、吳則虞校點:《清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姜夔著、王強編著:《周邦彥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
宋.李清照著、王學初校注:《李清照校注集》,臺北:正中書局,1993。
宋.辛棄疾撰、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7。
宋.姜夔著、夏承燾校輯:《白石詩詞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宋.姜夔著、夏承燾注:《姜白石詞編年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宋.姜夔著、黃兆漢編著:《姜白石詞詳注》,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宋.姜夔著、陳書良箋注:《姜白石詞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姜夔著、劉乃昌編著:《姜夔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10。

(五) 文學史與詩詞通論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葉慶炳 :《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北京:三聯書店,2013。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王易:《詞曲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龍榆生:《詞曲概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嵇哲:《中國詩詞演進史》,臺北:啓明書局,1958。
黃拔荊:《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楊海明:《唐宋詞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吳梅:《詞學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宛敏灏:《詞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薛礪若:《宋詞通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
Kang-i Sun Chang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I: To 1375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六) 詩詞韻律與詞樂研究
明.萬樹撰:《詞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陳邦彥等編、淸水茂解說:《欽定詞譜》,京都:株式會社同朋社,1983。
清.陳廷敬、王奕清等編:《康熙詞譜》,長沙:岳麓書社, 2000。
王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
丘瓊蓀:《白石道人歌曲通考》,臺北:音樂出版社,1959。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new window
洛地:《詞體構成》,北京:中華書局,2009。
施議對 :《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孫霄兵:《漢語詞律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劉永濟:《宋詞聲律探源大綱.詞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鄭紹平、趙衛華、董昌武、劉中慶:《倚聲探源︰對宋詞本體的研究》,北
京:學苑出版社,2011。
龍榆生:《唐宋詞格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謝桃坊:《唐宋詞譜校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日)松浦友久著,石觀海、趙德玉譯:《節奏的美學》,瀋陽:遼寧大學出
版社,1990。
(日)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
社,1990。

(七) 詞學相關著作與論文集
王偉勇:《唐詩與宋詞對應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new window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吳熊和:《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吳熊和:《十大詞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吳世昌著、吳令華編:《吳世昌全集.詞學論叢》,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俞平伯:《清真詞釋》,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
夏承燾:《唐宋詞論叢》,香港:中華書局,1985。
夏承燾:《唐宋詞欣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徐安琪:《古典詩文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形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
梁麗芳:《柳永及其詞之研究》,九龍: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5。
梁榮基:《詞學理論綜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new window
施議對:《施議對詞學論集第一卷:宋詞正體》,氹仔:澳門大學出版中心,1996。
施蟄存:《詞學名詞釋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
袁向彤:《姜夔與宋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張惠民:《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孫虹:《北宋詞風嬗變與文學思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陳匪石編著、鍾振振點校:《宋詞舉》,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詹安泰:《詹安泰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論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楊柏嶺:《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合肥:黃山書社,2007。
趙仁珪:《論宋六家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趙曉嵐:《姜夔與南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樂黛雲、陳玨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1996。
鄧喬彬:《詞學廿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開明書店,1979。
繆鉞、葉嘉瑩著:《靈谿詞說》,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
劉少雄 :《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95。new window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 : 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new window
劉少雄:《學詞講義》,臺北:里仁書局,2006。
劉少雄:《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
蔣哲倫:《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錢鴻瑛:《周邦彥詞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
薛瑞生:《周邦彥別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鍾振振:《北宋詞人賀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嚴迪昌:《嚴迪昌自選論文集》,北京:中國書店,2005。
(日)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譯:《柳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8。
(日)松尾肇子:《詞論の成立と発展:張炎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東方書
店,2008。
(日)村上哲見、楊鐵嬰、金育理、邵毅平:《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12。
(美)孫康宜著、李奭學譯:《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美)劉若愚(James J.Y.Liu)著、王貴苓譯:《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
文化事業公司,1986。
(美)愛門森(J. Z Edmondson):《清空的渾厚:姜白石文藝思想縱橫》,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Grace S.Fong,Wu Wenying and the art of Southern Song Ci poet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八) 抒情傳統與美學相關著作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武漢:華中師範出版社,2011。
李貞慧主編:《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抒情美學專題》,新竹:清華大學
中文系,1999。
林明德策劃:《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臺北:立緒文化,2005。
林順夫:《透過夢的窗口》,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柯慶明:《境界的探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2006。new window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高友工:《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段煉:《詩學的蘊意結構 : 南宋詞論的跨文化硏究》,臺北:秀威資訊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
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出版公new window
司,2001。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北京:三聯書店,2013。
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
京:三聯書店,2014。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程抱一(Francois Cheng)著、涂衛群譯:《中國詩畫語言研究》,臺北:典藏藝
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
黃光男編:《文學與藝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蔡英俊編 :《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96。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 :「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new window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的抒情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6。
劉岱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89。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劉方:《宋型文化與宋代美學精神》,成都:巴蜀書社,2004。
鄧偉龍:《中國古代詩學的空間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new window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三
聯書局,2008。

(九) 西方文學理論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new window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陳振濂:《空間詩學導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法)米‧杜夫海納著,韓樹站譯,陳榮生校:《審美經驗現象學》,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法)西蒙.巴埃弗拉特,李鋒譯:《聖經的敘事藝術》,上海:華東師範大
學,2006。
(法)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法)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著:《敘事話語、新敘
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美)約翰.蘭色姆著,王臘寶、張哲譯:《新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
社,2006。
(美)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
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甘陽譯:《人論》, 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
(德)卡西勒(Ernet Cassirer)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臺北,聯
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德)斐利蘭德(Max J.Friedlander)著、梁春生譯:《藝術與鑑賞》,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1999。
(德)漢娜.阿倫特(Arendt, H.)編、張旭東、王斑譯:《啓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書店,2012。

(十) 其他
方聞著、李維琨譯:《心印─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研究》,西安:陝西人
民美術出版社,2004。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呂正惠:《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 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周裕楷:《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
周裕楷:《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胡才甫編注:《詩體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 臺北:華正書局,1984。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徐復觀:《中國文學精神》,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6。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黃侃著、周勛初導讀:《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
傅抱石選輯:《中國繪畫理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游汝杰:《游汝杰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2005。new window
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
人民出版社,2002。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鄧實輯:《中國美術叢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3。

二、 期刊論文(依年代先後排列)

(一)學位論文

楊晉綺:〈清真集文體風格暨詞彙風格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戴軍:〈張先詞論〉,鄭州: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蔚瑄:〈論南宋江湖詩人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以姜夔為考察中心〉,花蓮:國
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吳靜:〈從意象的營造看宋代詠物詞詞境的發展過程〉,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
論文,2007年。
陳煒敏:〈北宋前期的慢詞〉,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余佳韻:〈清代詞學的南北宋之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8年。
伍三土:〈詞的解構〉,揚州: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朱妤:〈張先及其詩詞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怡劭:〈論唐宋時期詞體婉約本色的建構〉,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11年。
黃建瑜:〈論姜夔詞題序的自傳性書寫〉,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
士論文,2012年。
馬寶蓮:〈兩宋詠物詞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1982 年。
黃雅莉:〈兩宋『詞人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研究—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
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霍明宇:〈宋代令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張曉寧:〈宋詞題序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趙桂芬,〈元代詠物詞論〉,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許銘全,〈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 臺new window
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林淑華:〈姜夔詞接受史〉,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年。

(二)單篇論文

吳梅:〈與龍榆生論急慢曲書〉,《詞學季刊》,1933年創刊號。
廖蔚卿:〈鍾嶸詩品析論〉,收入文學評論編輯委員會主編,《文學評論》第1
冊,臺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
梅祖麟、高友工:〈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上,《中外文學》4卷7期,new window
1975年12月,頁116-129。
梅祖麟、高友工:〈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中外文學》4卷8期,new window
1976年1月,頁66-84。
梅祖麟、高友工:〈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下,《中外文學》4卷9期,new window
1976年2月,頁166-190。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收入《中國古典文new window
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80。
劉揚忠:〈清真詞的藝術成就及其特徵〉,《文學遺產》,1982 年第3期。
周策縱:〈詩詞的當下美─論中國詩歌的抒情主流和自然境界〉,《聯合文學》第
1卷第8期,1985年6月,頁146-167。
張敬:〈從姜白石詞序論詞序的淵源〉,《臺大中文學報》第1期 1985年 ,new window
頁51-56。
林玫儀:〈敦煌曲在詞學研究上之價值〉,《漢學研究》第4卷2期,1986年12new window
月,頁173-197。
顧偉列:〈論清真詞的抒情結構〉,《文學遺產》第1期,1987年。
劉若愚著,陳淑敏譯:〈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21卷第
3期,1987年12月,頁13-35。(廖俊裕 2001, 黃麗貞 1988)50-52。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中外文學》18卷2期,1989年7月,new window
頁4-34。
高友工著、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下,《中外文學》18卷3期,1989年8月,new window
頁32-46。
劉少雄:〈從流浪意識看白石詞中的情〉,《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臺北:國立new window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9年,頁165-183。
劉學忠:〈宋代音樂與慢詞〉,《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1
期。
劉學忠:〈論詞體演進的兩度輪回〉,《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0
年第四期。
曾大興:〈柳永以賦為詞論〉,《江漢論壇》,1990 年第6 期。
陳滿銘:〈詞的章法與結構〉,收入尤信雄等著,《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臺北:new window
師大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0年。
易勤華:〈線型美與環型美─柳永、周邦彥詞結構型態比較〉,《懷化師專學報》
第13卷第3期,1994年。
方曉紅:〈論詠物詞的歷史流程及藝術特色〉,《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5期,1994年,頁108-11。
蔣哲倫:〈論領字及其與詞體建構的關係〉,《社會科學戰線》,第4期,1994年,
頁219-25。
蔣哲倫:〈談詞中領字〉,《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1994年11月。
王偉勇:〈賀鑄《東山詞》取材唐詩之方法〉《東吳中文學報》,1996年2月,new window
頁125-155。
李曉湘:〈論賀鑄詞的婉約風格〉,《中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頁47-53。
韓經太:〈宋詞:意境創造的兩種範式〉,《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高雄:
麗文文化公司,1996年。
蔣哲倫:《論周邦彥》,《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3期,高雄:麗文文化,1997
年9月,頁455-478。
李康化:〈從清曠到清空—蘇、姜詞學審美理想的歷史考察〉,《文學評論》,1997
年6月。
張玉璞:〈詞序與姜白石的詞序〉,《學術月刊》,1997年8月,頁64-68。
陳磊,〈從清真、白石詞看宋代詠物詞的嬗變〉,《復旦學報》,1998年第6期,
頁83-90。
李嘉瑜:〈論「以賦為詞」的形成-以柳永、周邦彥詞為例〉,《國立編譯館刊》
第29卷第1期,2000 年6 月。
張淑香:〈男性情色幻想的美典—溫庭筠詞的女性再現〉《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new window
17期:2000年9月。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
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孫維城:〈宋代詠物詞與賦比興〉,《文學評論叢刊》,第2期第2卷,2000年,頁
145-178。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new window
學報》,2000年7月,頁33-67。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new window
2007年9月,頁1-67。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
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47。
廖俊裕:〈由語法分析論柳永詞的一字豆領字的語法功能〉,《研究與動態》,2001
第3期,頁10-18。
吳惠娟:〈試論北宋詞發展的重要途徑-賦化〉,《中國韻文學刊》,2002年第
2期。
趙曉嵐:〈《白石道人詩說》與白石詩歌藝術〉》,《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2002
年,頁10-14+43。
趙曉嵐:〈論宋詞小序〉,《文學遺產》,第6期,2002年,頁38-49+143。
陳毓文:〈白石詠物詞的物我關係〉,《福州師專學報》,第4期,2002年,頁7-11。
許伯卿:〈論詠物詞創新的前提〉,《蘇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2年7月,
頁49-55。
許伯卿:〈詠物詞的界定及宋代詠物詞的淵源〉,《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
2003年,頁60-64。
賈立國:〈論清真詞的空間結構〉,《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5期,頁29-33。
趙曉輝:〈試論周邦彥詞中的敘事因素〉,《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第5
期,2003年,頁44-46。
謝桃坊:〈宋詞的音樂文學性質〉,《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
第4期。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國蘇軾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4年。
胡靜、鄧紅梅:〈試論姜夔詞過片的結構功能〉,《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80-84。
黃雅莉:〈宋末詞法的一脈相承與最終凝定——論張炎《詞源》對《樂府指迷》
的繼承與對《詞旨》的影響〉,《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7月,頁249-295。
王偉勇、趙福勇:〈詞體「領字」之義界與運用〉,《成大中文學報》第14期,new window
2006年6月,頁105-138。
勾煥茹:〈試論詞中領字的美學特徵〉,《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6
年,頁17-18、52。
楊柏嶺:〈論唐宋詠物詞的審美特徵〉《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第2期,2008年,頁20-24+29。
羅鳳珠、曹偉政:〈唐宋詞單字領字研究〉,《語言暨語言學》第9期第2卷,2008new window
年4月,頁189-220。
張仲謀:〈宋詞韻句結構分析〉,收入鄧喬彬編:《第五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
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頁431-442。
張仲謀:〈論宋代詠物詞的兩大創作範式〉,《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第4期,2009年,頁62-67。
楊宛:〈詞的起結與過片〉,《貴州文史叢刊》,2008年第4期,頁55-59。
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new window
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53-90。
李鍾振:〈關於柳永和周邦彥詠物詞相關性的探討〉,《中國韻文學刊》,第
23卷第1期,2009年3月,頁36-42。
柯慶明,〈抒情美典的起源與質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6月,頁new window
89-112。
蔡英俊,〈古典詩歌意義的構成方式〉,《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頁25-48。
蔡英俊,〈敘述的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new window
年6月,頁3-44。
龔鵬程:〈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抒情傳統〉,《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new window
年6月,頁113-154。
張麗萍、賈立國:〈論清真詞的多元化空間結構藝術〉,《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
第2期,2010年,頁45-46。
蕭振豪:〈從《白石道人歌曲》旁譜初探南宋江南方言聲調〉,收入中國音樂學研
究會編,《中國音韻學—中國音樂學研究會南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南
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林順夫:〈論南宋詞所展現的「物趣」、「夢境」與「空間邏輯」的文化意義〉,「南
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故宮博物院,2010.11.22)。
趙雪沛、陶文鵬:〈論唐宋詞起、結與過片的表現技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2期,頁99-106。
孫虹:〈論宋代詠物詞的修辭建構與夢窗範式〉,《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5期,2012年,頁50-55。
(日)小林春代:〈清真慢詞的網狀框架及其解讀〉,《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1年2月,頁67-71。
Ziporyn Brook, "Temporal Paradoxes: Intersections of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 in the Song Ci",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995) no. 17:89-1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