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應用擴增實境於自然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之影響--以國中電磁學為例
書刊名:人文社會學報.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作者:林志隆林芳如
作者(外文):Lin, Chih-lungLin, Fang-ju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6:4
頁次:頁345-367
主題關鍵詞:電磁學學習成效學習動機擴增實境ElectromagnetismAcademic achievementLearning motivationAugmented re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9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呂惠紅(20101200)。國小月相概念教學策略對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0,109-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珩(20051200)。從ARCS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19(2),89-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Yoon, S. A.、Wang, J.(2014)。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in science museums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s。TechTrends: Linking Research & Practice to Improve Learning,58(1),49-55。  new window
4.詹秀雯、張芳全(20140600)。影響國中生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28(1),49-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einer, Steven K.、吳鴻(2002)。擴增實境: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科學人雜誌,4,36-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茂在、吳敏而(2016)。科學素養與課程統整。教育脈動,5,5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賓靜蓀(2012)。PISA到底是什麼?。親子天下,35,168-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顯勝、陳俊臣、李鴻毅(20130700)。應用擴增實境技術建構互動學習環境--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教育科技與學習,1(2),153-181+183-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eller, John M.(1987)。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0(3),2-10。  new window
10.謝慶華、段曉林、靳知勤、陳淑貞(20160900)。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參與量表的發展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24(3),249-2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邵珍(2003)。運用ARCS動機設計模式之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4),5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十二年國教新挑戰:國中生學習力大調查--搶救「無動力世代」。親子天下雜誌,33,136-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含諭(20170300)。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與策略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187-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一珍(20180600)。學童使用擴增實境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研究--以八大行星學習為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Media Design,10(1),32-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明獻(20130800)。改進國中理化課程教學--趣味科學實驗。科學教育月刊,361,5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鍾廣翰(2018)。紙本教材導入擴增實境(AR)之應用--以國家文官學院教材為例。T&D飛訊,244,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Yuen, S. C. Y.、Yaoyuneyong, G.、Johnson, E.(2011)。Augmented reality: An overview and five directions for AR in educ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4(1),119-140。  new window
18.張靜儀、劉蕙鈺(20030800)。自然科教學引起動機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科學教育月刊,26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Estapa, A.、Nadolny, L.(2015)。The effect of an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d mathematics lesson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nnovations & Research,16(3),40-48。  new window
20.Azuma, Ronald T.(1997)。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Presence: Teleoperators & Virtual Environments,6(4),355-385。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Mekni, M.、Lemieux, A.(2014)。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trends。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Computer and Applie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5-214。  new window
2.Milgram, Paul、Takemura, Haruo、Utsumi, Akira、Kishino, Fumio(1995)。Augmented reality: A class of displays on the 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Proceedings the SPIE。SPIE。282-292。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聖彥(2012)。資訊融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提升國中學生電磁學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明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健泉(201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以磁場與電流磁效應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樂嘉文(2015)。擴增實境結合立體拼圖對國小地球科學學習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米芳純(2011)。擴增實境應用於國中教學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怡資(2014)。以ARCS動機模式與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地理科教學對國中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禹璁(2013)。國中學生使用擴增實境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評估--以天文學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勝賢(2010)。探討擴增實境融入行動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晉嘉(2011)。資訊融入5E探究式教學於國中電磁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簡涵依(2016)。運用多媒體融入國中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二年級理化科為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光晋(2017)。應用科技學科教學知識(TPACK)理論架構與ARCS動機模式發展擴增實境融入化學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中有機化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姿諭(2017)。多媒體呈現方式對不同空間能力九年級學生「電流磁效應」學習成效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志忠(2018)。以ARCS動機模式融入探究教學提升不同學業成就國中生科學知識、學習動機與探究能力(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旻儕、黃凱揚(2016)。AR擴增實境好好玩!結合虛擬與真實的新科技應用。臺北市:松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artin, M. O.、Mullis, I. V. S.、Foy, P.、Hooper, M.(2016)。TIMSS 2015 International Results in Science。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 Boston College。  new window
4.Stevens, J. P.(1990)。Intermediate statistics: A modern approach。New Yor, NY:Taylor & Francis Group。  new window
5.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韻齡(20161128)。TIMSS國際評比台灣學生數學、科學成績佳,熱情自信敬陪末座,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2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科技部(20161212)。科技部與教育部聯合記者會新聞資料--PISA 2015臺灣學生的表現,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l=ch&article_uid=57b7c383-4064-4300-b481-1a6231dfac3e&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new window
3.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00609)。關於PISA--計畫概述,http://pisa.nutn.edu.tw/pisa_tw.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Keller, John M.(1983)。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素養導向教學對國中生之地理科的學習成效、動機與多元文化素養之影響
2. 以混合方法探討心流經驗的中介效果對技術型高中學生專業英文詞彙競賽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
3. ARCS動機模式及專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社會心理學通識課程及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探討
4. 多元教學模式之設計--以經濟學課程為例
5. 大學劇本寫作課程融入遊戲化視訊會議Gather Town之研究:學習動機及個人、團隊寫作成效
6. 探究ARCS動機模式結合「配對合作學習」與「實作範例學習」對學習者學習動機與成效之影響
7. 雙語學習動機的成效評估:以ACT為架構
8. 探討擴增實境應用於休憩導覽系統之學生學習成效
9. 分組合作學習對大專生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響--以電路學課程為例
10. 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對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研究
11. 自主學習策略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領域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之行動研究
12. 融入教學創新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探討--以多準則決策分析與應用系列課程為對象
13. 学習モチベーションから分析する拡張現実(AR)学習デジタルゲームの影響
14. 國中體育班歷史課程融入檔案和探究式教學對於學習動機及成效之影響
15. 成長心態、成就目標與閱讀素養表現相關因素之探討:以PISA 2018臺灣資料為例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