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現代女性散文中「父親」意涵的改變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林念慈
出版日期:2014
卷期:20
頁次:頁72-88
主題關鍵詞:女性散文臺灣散文父女關係戀父情結自我重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
  • 點閱點閱:100
對於兒童的人格養成來說,雙親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兒時的滿足或者失落經驗,都將成為日後作家筆下的血墨。在重建自身歷史、後製記憶的過程裏,「父親」成為女兒「追索」的重要對象。男性能透過「成為父親」,進而修補、豐富自己與父親的關係,甚或「取代父親」,成為完整的自己;但,女性創作者卻因缺乏和父親共同的生命經驗,只好讓父親永遠成為「想像中」的符號,藉由人倫、英雄或宗教崇拜,折射父親形象,以滿足對父親的情感缺乏,或者將父親放大為「精神原鄉」、「國族之愛」,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戀父」等等。 總而言之,「人父」以現實或心靈任一模式「缺席」,比如離家、死亡、淡漠、無能,進而成為女兒逃離或遙拜的目標,經由各種「追尋」的儀式,重建自己的生命座標,並給予「人父」適當的對應位置,而非取代或者消滅。 本文將聚焦於台灣現代女性作家的散文作品,並列舉部分男性作家散文為參照,根據時代、性別或者省籍差異等,梳理出女性作家筆下的「父親」一詞,在意涵指涉上將如何變化,而女性又如何看待或重置父女關係、如何確立自我座標,亦是本論主要目的。當然,文學雖涉及心理學層面,終須回歸文學層面討論,筆者將以文化心理與審美的角度,探討散文作品中的主題關懷與形式表現如何互證互成,成就使人動容的生命記憶。
期刊論文
1.葉光輝、林延叡、王維敏、林倩如(20060300)。父女關係與渴望父愛情結。教育與心理研究,29(1),9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錦媛(19961200)。繞著地球跑--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12)=516,5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雅莉(20060100)。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從簡媜〈漁父〉論散文複雜內心世界的充分展示。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1),98-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梅如(20061200)。父女親情的知覺與情結。輔導季刊,42(4),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琬琦(2008)。臺灣女性與旅遊的對話--臺灣女遊書寫研究(1949-200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慈蓉(2006)。父女互動經驗對女性親密關係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惠菁(2001)。閉上眼睛數到十。台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常若松(200011)。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紅(1999)。生死場。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玉慧(1997)。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玉慧、陳義芝(200601)。陳玉慧精選集。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文音(1999)。寫給你的日記。臺北:大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天文(1996)。花億前身。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Andersen, Chiztopher P.、施寄青(199306)。父親角色。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Greene, Gayle、Kahn, Coppelia(1995)。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市:學欣經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eman, K.、黃佩玲(200203)。愛女兒愛爸爸--做女兒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三毛(1983)。送你一匹馬。台北市: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玉慧(2001)。你是否愛過。台北市: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曉風(1975)。黑紗。台北市:宇宙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曉風(199007)。玉想。台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輝誠(201106)。離別賦。台北市:INLK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照、馬家輝、胡洪俠(201209)。忽然,懂了--對照記®1963II。台北市:綠蠹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魯迅等(2004)。我的父親母親(父)。台北市: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鍾怡雯(2000)。漂浮書房。台北市: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文音(2006)。永遠的橄欖樹。台北市: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簡娟(199905)。紅嬰仔。台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簡娟(2002)。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簡媜(2013)。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INK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Assoun, Paul-Luarent(200207)。佛洛伊德與女性。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大春(2003)。聆聽父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簡媜(1986)。只緣身在此山中。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瑞芬(2007)。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鍾文音(2001)。昨日重現:物件和影像的家族史。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吳晟(2002)。不如相忘。臺北:華成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芬伶(2005)。母系銀河。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鍾怡雯(2007)。野半島。台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鍾文音(2005)。中途情書。中途情書。臺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希林(20050306)。女遊,走出一條自由的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惠菁(2001)。覆轍。閉上眼睛數到十。台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