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散文家國意識之記憶、拼貼與重構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柯品文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3
頁次:頁173-203
主題關鍵詞:戰後臺灣散文家國意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5
  • 點閱點閱:50
文學是時代的反映,在歷史的變化過程中,文學的變化亦有其複雜的過程,台灣文學自是無可避免的與中國歷史與文化息息相關。戰後中國國民黨播遷至台灣,兩岸分治,亦使台灣文學較完整脫離中國大陸成為獨立發展的線軸。但從日治時期即肇始的台灣新文學,與中國近代史與文化史事實上是息息相關,戰後台灣政府進入戒嚴時期,文學發展上分別經歷四、五O年代反共文藝、六O年代現代主義、七O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八O年代解嚴後的眾聲喧嘩,直到九O年代後的多元發展,台灣的散文書寫相較於小說與新詩而言,在台灣文學運動與文學論述主軸上相對處於邊緣地帶。值的注意的是「家國」的意識與記憶書寫與表現如何在散文中找到其呼應「台灣」相對於「中國」(或其他殖民地)存在的角色位置?筆者透過戰後台灣散文之「家國意識」的書寫表現,發現家國意識在家族(以文化為主體定義的民族)與國族(以政權為主體定義的民族)兩線軸的寫作思維,散文作品中台灣主體意識的形塑被散文家書寫表現在其作品中成為一種創作的論述與意識呈現,本文即試圖透過散文的書寫表現探究戰後台灣散文之家國記憶的懷舊、拼貼與重構。
期刊論文
1.柯品文(20080500)。細評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中陽光底下的陰影、死亡與失去。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3,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宗翰(20041100)。馬華文學在臺灣(2000∼2004)。文訊,229,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惠菁(1998)。流浪在海綿城市。台北:新新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萬壽(2004)。臺灣的文學。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媜(2002)。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嘵風(1993)。曉風散文集。臺北:道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三毛(1976)。撒哈拉的故事。臺北:皇冠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三毛(1982)。萬水千山走遍。臺北:皇冠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三毛(1982)。蘭嶼之歌。臺北:皇冠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永平(2002)。雨雪霏霏:婆羅洲童年紀事。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瑞騰(2008)。評論30家。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瑞騰(2008)。評論30家。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阿盛(2008)。散文30家。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阿盛(2008)。散文30家。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達然(1989)。臺灣當代散文精選(1945-1988)。臺北:新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達然(1989)。臺灣當代散文精選(1945-1988)。臺北:新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正平(2002)。煙火旅館。臺北:大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大爲、鍾怡雯(2001)。天下散文選(1) 1970-2000。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大爲、鍾怡雯(2001)。天下散文選(2) 1970-2000。臺北:天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大爲(2003)。句號後面。臺北:盪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貴興(2001)。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燿德、鄭明娳(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瑞芬(2006)。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瑞芬(2007)。狩獵月光 : 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瑞芬(2002)。未竟的探訪--遼望文學新版圖。臺北: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貴興(2000)。猴杯。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貴興(2002)。賽蓮之歌。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潘雨桐(2002)。河岸傳說。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Showaiter, Elaine(1982)。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from Charlotte Bronte to Dorisi Lessing。London:Virago。  new window
28.陳芳明、張瑞芬(2006)。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錦忠、黃錦樹(2004)。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說選(1997-2003)。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張瑞芬(2007)。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鍾文音(2001)。昨日重現:物件和影像的家族史。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錦樹(2001)。由島至島:刻背。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大為、鍾怡雯(2000)。赤道形聲:馬華文學讀本。臺北:萬卷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鄭明娳(198702)。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大爲、唐捐(200208)。當代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愛德華.薩依德、王志弘(2002)。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鄭明娳(1989)。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簡媜(1999)。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唐捐(1999)。大規模的沉默。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蔡源煌(1998)。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鄭明娳(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五)散文批評。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馬耀民、呂正惠(1991)。文學的後設思考。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張寶琴、邵玉銘、瘂弦(1994)。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鄭明娳(1993)。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齊邦媛(1983)。中國現代文學選集第三冊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Benjamin, Walter、許綺玲、簫永盛(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Hassan, Ihab、劉象愚(1993)。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鍾怡雯(2007)。野半島。台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鍾怡雯(2005)。聽說。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鍾怡雯(2008)。陽光如此明媚。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Williams, Raymond、羅鋼、劉象愚(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張錦忠(20030000)。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王浩威(1995)。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波特萊爾、胡品清(1973)。巴黎的憂鬱。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德威(20010000)。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汪民安(2006)。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鄭明娳(1992)。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張瑞芬(20070000)。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陳大為(1999)。流動的身世。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張小虹(19950000)。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朱立元(2005)。當代西方文藝理論。東華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芳明(2007)。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鼎鈞(1978)。紅頭繩兒。碎琉璃。臺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阿盛(1984)。廁所的故事。行過急水溪。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季(1976)。一個雞胸的人。夜歌。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柯品文(2007)。研究簡娟散文中「圖/文」的並置策略與其指涉意義。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大鵬(1989)。清明上河圖。追尋。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席慕蓉(1991)。風裡的哈達。江山有待。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芳明(1998)。相逢有樂町。夢的終點。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讓(2005)。旅人的眼睛。高速風景。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錯(1993)。懷舊。兒女私情。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瑞芬(2008)。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2000-2004年臺灣散文現象。評論30家。臺北:九歌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