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別、族群與階級之社會區隔:排灣族婦女的婚姻、工作與經濟生活
作者:周芬姿
作者(外文):Chou,Fen-Tzu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成露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排灣族婦女研究性別長嗣繼承制度工作性別化工作族群化儲蓄互助社合作經濟Paiwanwomen''s studygender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本文的分析以臺灣排灣族長嗣繼承制度為核心,進行性別體制之形成的研究。說明排灣族社會忽略性別、強調排行的財產繼承制,及以Vusam為核心的親屬稱謂體系、婚姻制度,如何塑造較平等性別關係,家庭內性別分工及夫妻權力關係的細緻內容,以及此一社會制度對族女性在工作選擇與對工作成就、學業成就的看法上的影響。
第二部分則針對該族原住民在經歷「平地化」與「工廠工作化」,將自己的勞動力「商品化」過程之後,由傳統社會制度與價值觀中承襲而來的行為模式,在現代社會中的衝擊與適應。說明在原漢的關係上,族群之間的隔離、加上社會網絡的隔離、以及漢人社會的男尊女卑的性別體制,三重的結構性壓力更加重了排灣族的婦女在進入漢人社會時所需要面對與解決的困局。文末並提出,原住民在現代社會中,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的相對匱乏,應該以「建立一以信任、互惠和合作為基礎的社會網絡」,透過非政府組織做好弱聯繫活化,替她/他們建立不同質的網絡群,或協助她/他們從其他網絡獲取資訊和資源為解決方案。
第三部分則檢視在資本市場的相對弱勢地位中,由原住民社會所發展出來的金融借貸機構─儲蓄互助社之特性與功能。並分析在這過程中婦女如何由核心位置逐漸退位,並附帶引入以漢人/男性為主導的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這個轉變可以呼應Boserup曾經提出,部分第三世界國家在西方的私有財產權、薪資勞動、技術、信用、及教育滲入之後,對當地婦女地位的不利發展。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以對該族的兩個部落的居民進行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所獲之資料,來闡述與說明以上的研究問題。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山海文化雜誌社
1993 <VuVu之歌: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歌謠與藝術> 山海文化雙月刊13。
王淑英 利格拉樂‧阿嗚
2001 <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史> 《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蔡明哲等著 pp.121-176 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王天佑
2000 <女性教育地位取得研究> 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 11:81-110 台灣:中央大學。
中國人權協會主編
1987 《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 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北:大佳。
石磊
1999 <從排灣族傳統的社會關係中觀察它們對人的看法> 《人觀、意義與社會》 黃應貴編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pp. 461-476
1976 <台灣土著血族型親屬制度---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群的比較研究>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十三
朱崇儀
1997 <性別/生態/環保--從依希迦黑的他者談起> 中外文學 26(7):6-20。
朱耀偉
1996a <從東方主義到文化帝國主義:Edward Said > 在其所編《當代西方批評論述中的中國圖像》一書中,第三章 台灣:駱駝。
1996b <後殖民論述:從范朗(Frantz Fanon)到巴巴 Homi Bhabha)> 在其所編《當代西方批評論述中的中國圖像》一書中,第四章 台灣:駱駝。
1996c <女性主義:第一世界-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第三世界--施碧佛(Gayatri Spivak)與鄭明河(Trinh T. Minh- ha)> 在其所編《當代西方批評論述中的中國圖像》一書中,第五章 台灣:駱駝。
亞榮隆•撒可努
2002 《山豬、飛鼠、撒可努─飛鼠大學招生囉》 台北:思想生活屋國際文化。
吳江波譯 Pieterse,Jan Nederveen Parekh,Bhikhu原著
1998 <意象的轉移--「解殖」、「自內解殖」、「後殖民情狀」> 香港嶺南翻譯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101-28 香港:牛津。
吳挺鋒
1997 《「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燕和
2001 <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台北:中央研究院。
宋踐等譯 米德,瑪格麗特原著
1993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 台北:遠流。
何穎怡譯 Nigel Barley原著
2001 《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 台北:商周。
李安宅譯 馬林諾斯基原著
1986 《兩性社會學》 北京:中國民間文藝。
李亦園 編
1982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文化》 臺北:聯經。
李莎莉
1993 《排灣族的衣飾文化》 臺北:稻鄉。
林秀麗
2000 《來去台灣洗BENZ─從台中地區菲籍女性家戶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實踐談起》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鐘雄
1987 《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 臺北:自立晚報。
林靄雲譯 Nandy,Ashis 原著
1998 <親內的敵人--殖民主義下自我的迷失與重拾(導論)> 香港嶺南翻譯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89-100 香港:牛津。
周華山
1995 《無父無夫的國度?--重女不輕男的母系摩梭》 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和鍾華
1996 《生存和文化選擇─摩梭母系制及其現代變遷》 中國:雲南教育出版社。
邱韻芳
1997 《部落、長老教會與本土化─東光布農人的信仰與認同》 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念祖
2000 《以工匠為師:對鹿港小木工匠的經驗考察》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柯志明、李悅端
1994 <小型企業的經營與性別分工:以五分埔成衣業社區為案例的分析>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7):41-81 臺北:臺灣社會研究社。
胡效群 譯 Smelser,Neil J. 原著
1979 《經濟社會學》 台北:國立編譯館。
唐佩玲
1998 《平和排灣族的家庭與教會》 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棣民(Thomas B. Gold) 艾思明譯
1987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臺灣奇蹟》 臺北:洞察。
黃洪 李劍明
2001 《香港「邊緣勞工」質性研究:困局、排斥與出路》 香港:樂施會。
黃美英主編
1996 《從部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淑玲
2000 <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1960-1998> 台灣社會學研究(4) PP.97-144。
黃德興、劉慧儀譯 Said ,Edward W. 原著
1998 <東方論述.導引--西方有關東方的概念> 香港嶺南翻譯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29-59 香港:牛津。
黃德興 譯 Said, Edward W. 原著
1998 <東方論述.後記> 香港嶺南翻譯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61-88 香港:牛津。
黃應貴
1990 <東埔社布農人的新宗教運動> 台社研季刊 3(2,3):1-31。
1984 <台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7:1-30。
黃應貴 編
1999 《人觀、意義與社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6 《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 臺北:聯經。
陳枝烈
2000 <排灣族神話與族群歷史> 第一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陳奇祿
1992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臺北:聯經。
許美智
1992 《排灣族的琉璃珠》 臺北:稻鄉。
梁麗真、樂濤、石濤譯 Paul Fussell 原著
1998 《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
2001 多元文化與城鄉差異座談會紀錄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14-33 台北: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編。
張京媛編
1995 《後殖民理論與殖民認同》 台北:麥田。
童春發
1998 <建構排灣族歷史─初探>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p.175-200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傅仰止 蔡明哲
1997 <北宜地區都市原住民採訪專輯>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第五輯 《台北地區排灣族都市原住民採訪錄》 pp.159-211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傅仰止
1995 <網絡中的公私領域特質:以東排灣城鄉移民為例> 發表於1995年5月26、27日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研討會。
楊士範
1999 《排灣族城鄉遷移者傳統文化與社會組織之持續─以平和村台灣北部移民群為例》 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玲
2001 <「女生當老師最好?!」--原住民女學生的經驗>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123-5 台北: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編。
劉進慶、若林正丈編 陳豔紅譯
1988 《中日會診臺灣--轉形期的經濟》 臺北:故鄉。
劉進慶著 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譯
1992 《戰後臺灣經濟分析》 臺北:人間。
熊瑞梅
1992 <快速成長的郊區之菁英影響力結構及居民社會> 國科會研究計畫
<社會網絡資料蒐集、測量及分析方法>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科技研討會。
廖守臣
1998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 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 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專刊。
廖炳惠
1994 《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 台北:麥田。
蔣文鵑
2001 《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斌
1996 <風行南台灣的排灣文化> 山海文化雙月刊 13:6-12. 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潘立夫
1998 《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一個沒有文字、金錢的社會》 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6 《排灣族文明初探》 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5 《排灣族採訪錄》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錦慧
性別/族群/階級交織下的婚姻與家庭:與榮民通婚與原住民女性
盧芙薩曼•烏米
2001 <「原住民性別研究」--一個生命史研究後的思考> 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82-5 台北: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編。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 臺北:自立晚報。
魏元良譯 Memmi,Albert 原著
1998 <殖民者與受殖者> 香港嶺南翻譯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三:1-27 香港:牛津。
英文部分
Ackers, H. L.
1993 “Racism, Sex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Dick Hobbs &Tim May ED. 《Interpreting the Field: Accounts of Ethnography》 Oxford: Oxford: Clarendun.
Anzaldua, Glorio Ed.
1990 《Making Face, Making Soul: Crea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by Women of Color》 CA: an aunt lute Foundation Books.
Apffel-Marglin,Frederique and Suzanne L.Simon
1994 in Wendy Harcourt Ed.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p.26-59 London: Zed.
Bandarage,Asoka
1984 《Women in Development: liberalism ,Marxism and Marxist-Feminis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5:495-515. London: Sage.
Beggs,John
1995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Race and Gender Inequality” ASR 60(4): 612-633.
Beneria,Lourdes &. Sen,Gita
1981 《Accumulation,Reproduction,and Wome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oserup Revisited》 Sign: (Winter):278-98.
Boserup ,Ester
1993 in Irene Tinker (ed.) 《Persistent Inequalities》Ch.2
1970 《Wome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Allen & Unwin. and NY:St. Martin’s Press,1974.
Bott,Elizabeth
1971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 Roles, Norms, and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n Ordinary Urban Families” NY: The Free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iton,Mary
1988 “The Social-Institutional Bases of Gender Stratification: Japan as an Illustrative Case” AJS 94(2): 300-334.
Cheng,Lucie and Hsiung,Ping-chun
1998 in Grahame Thompson (ed.) 《Economic Dynamism in the Asia-Pacific: the Growth of Integ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Ch.5: 112-136. London: Routledge.
1992 in Appelbaum , R.P. and Henderson,J.(Ed.) 《Stat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Pacific Rim》 London: Sage. Pp.233-65.
Coleman, Jame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JS 94:S95-S120.
Corcoran,Mary,Linda Datcher and Grey Duncan
1980 “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Networks in Labor Markets”pp.1-3 in Five Thousand American Families: Patterns of Economic Progress Vol.8 Edited by Gerg Duncan and James Morgan AnAarbor :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Crompton, Rosemary
1989 "Class Theory and Gender”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0(4): 565-87.
DiMaggio, Paul and Mohr, John
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JS 90(6): 1231-61.
Duesenberry,James
1949 《Income, Savings,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twisle, Barbara. Et al.
1996 “Gender and Family Businesses in Rural China”ASR 60(1): 36-57.Erickson, Bonnie H.
Erickson, Bonnie H.
1997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 AJS 102(1): 217- 251.
Ericksen, Eugene and William Yancy
1980 《The Locus of Strong Ties》 Mimeo. Department of sociology,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
Frank,Robert H.
1985 《Choosing the Right pond─Human Behavior and the Quest for Status》 U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enn, Evelyn Nakano
1991 “Racial Ethnic Women''s Labor: The Intersection of Race, Gender,and Class Oppression” Rae Lesser Blumberg Ed. 《Gender,Family,and Economy: The Triple Overlap》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ranovetter, Mark
1978 “Threshold Models of Collectiv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s of Sociology 83:1420-43.
----and Soong Roland
1992 “Th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bor Market analysis: A Social Structural View” pp.233-264.
1986 “Threshold Models of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nsumer Demand”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7: 83-99.
1985 “The Economic Action: Structural Embeddedness”AJS
1974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Hartmann, Heidi
1979 “Capitalism, Patriarchy, and Job Segregation by Sex” In Zillah R. Eisenstein edited,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Pp.206-47.
Jaquette,Jane S.
1982 “Women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 a Decade of Feminist Criticism” World Politics :267-284.
Katsilis, John and Rubinson, Richard
1990 “Cultural Capital,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in Greece” ASR 55(2): 270-279.
Lazsrfeld,Paul
1957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Business: Consumers and Managers” From《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n Business : Product and Potential》 Edited by Robert A. Dahl & Mason Haire & Paul F. Lazarsfeld pp.99-156 U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e, Ching-Kwan
1995 “Engendering the Worlds of Labor in China” ASR 60(3): 378-97.
Lim,Linda Y.C.
1990 in IreneTinker Ed. 《Persistent Inequalities: Women and World Development》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in June Nash and Maria Patricia, Fernandez- Kelly(ed.) 《Women,Me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
Lin, Nan
1998 “Persistence and Eros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Capit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n Taiwan” 收錄於《九○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上)》 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Marsden,Peter V. & Kareen E. Campbell
1984 “Measuring Tie Strength” Social Forces Vol.63: 2 pp.482-501.
Meszaros, Istvan
1998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Global zing Capital” Monthly Review 49(9): 27-37.
Mies,Maria
1986 《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London: Zed.
Momsen,J.Henshall
1991 《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Routledge.
Monhanty,Chandra Talpade
1991 in Chandra Talpade Mohanty , Ann Russo and Lourdes Torres (ed.) 《Third World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51-88.
Moore, Gwen
1990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Men’s and Woman’s Personal Networks” ASR 55(5): 726-735.
Parpart,Jane L.
1995 in Marianne H.Marchant and Jane L.Parpart (ed.)
《Feminism/Postmodernism/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1993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4:439-64.
Piven,Frances Fox & Richard A.Cloward
1998 “Eras of Power” Monthly Review 49(8): 11-23.
Portes,Alejandro & Walton,John
1981 《Labor,Clas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Y:Academic Press.
Ridgeway, Cecilia L.
1999 “Interaction and the Conversation of Gender Inequality: Considering Employment” ASR 62(2): 218-234.
Safa,Helen I.
1986 in Eleanor Leacock and Helen Safa (ed.) 《Women’s Development a Division of Labor by Gender》 NY: Bergin & Garvey.
Scott,Catherine V.
1995 《Gender and Developmen t》 UK: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Warren,Key B. and Bourque,Susan C.
1991 in Micaela di Leonard Ed. 《Gender at the Crossroads of Knowledge-Feminist Anthropol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ombart,Werner
1967 《Luxury and Capitalism》 U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tanding, Guy
1989 “ Global feminization Through Flexible Labor> World Development 17(7): 1077-95.
Stinchcombe, Authur L.
1990 “Segmentation of Labor Market” From《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spp》:240-273.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resa L. Amott & Julie A. Matthaei
1991 《Race, Gender & Work: A Multicultural Economic History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 South End Preset.
Uzzi, Brian
2000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The Network Effect” ASR61(August): 674-698.
Wood, Ellen Meiksins
1998 “Class Compacts, the Welfare State and Epochal Shifts” Monthly Review 49(8): 24-4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