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的上海記憶與上海建構
作者:許秦蓁
作者(外文):Chen-Chin Hsu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來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謝雪紅劉吶鷗林文月白先勇懷舊臺北記憶上海shanghaiTaipei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參考資料
(一)專書:
1.文學╱文本:
劉吶鷗《都市風景線》,上海:水沫書店,1930.04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臺北:大地,1985.06
李昂《殺夫──鹿城故事》,臺北:聯合報社,1986.01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臺北:洪範,1986.02
林文月《午後書房》,臺北:洪範,1986.02
林文月《遙遠》,臺北:洪範,1986.05
林文月《交談》,臺北:九歌,1988.02
李香蘭著,金若靜譯《在中國的日子──我的半生》,臺北:林白,1989.01
登琨艷《流浪的眼睛》,臺北:九歌,1991.10
逯耀東《已非舊時味》,臺北:圓神,1992.11
水晶《水晶之歌》,臺北:爾雅,1993.03
施蟄存《沙上的腳跡》,遼寧:教育,1995.03
蕭颯《霞飛之家》,臺北:聯經,1995.03
廖祥雄《日本人的這些地方很有趣》,臺北:稻田,1996.04
馬逢祥編《上海:記憶與想像》,上海:文匯,1996.05
登琨艷《臺北心上海情》,臺北:九歌,1996.10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1997.08
倪墨炎《現代文壇災禍錄》,上海:上海書店,1997.10
沈善增《上海人》,臺北:稻田,1997.11
余之、程新國《舊上海風情錄─上下》,上海:文匯,1998.09
林文月《擬古》,臺北:洪範,1999.03
林文月《飲膳札記》,臺北:洪範,1999.10
水晶《黃絨虎與西門町》,臺北:大地,2000.03
隱地《漲潮日》,臺北:爾雅,2000.11
楊斌華《上海味道》,長春:時代文藝,2001.01
魯迅等著《上海人北京人》,香港:三聯書店,2001.02
康來新、許秦蓁合編《劉吶鷗全集》,臺南縣文化局,2001.03
袁燕華《上海情人》,臺北:時報,2001.06
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東大,2001.08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02
張曉風編《九十年散文選》,臺北:九歌,2002.04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臺北:星月書房,2002.05
臺北文化局《回到中山堂──延平南路98號和周遭生活圈的故事》,臺北文化局,2002.06
陳義芝編《林文月精選集》,臺北:九歌,2002.07
藍懷恩《我愛上海牌男人》,臺北:正中,2002.10
2.歷史╱傳記╱民俗╱文化:
陳定山《春申舊聞》,臺北:晨光月刊社,1954
王韜《瀛壖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69.09
劉雅農《上海民俗閒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
費正清主編《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5
楊渡《強控制解體》,臺北:遠流,1988.03
蘇曉康、王魯湘《河殤》,臺北:金楓、風雲時代合出,1988.10
George Kerr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1991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臺北:前衛,1991.07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臺北:久大文化,1992.03
唐振常編《近代上海繁華錄》,臺北:商務印書館,1993.09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93.09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7.08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臺北:楊翠華出版,1997.12
彭文宇《閩臺家族社會》,臺北:幼獅文化,1998.06
薛理勇編著《上海舊影:老學堂》,上海:人民美術,1999.01
朱華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1999.03
鄭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學林,1999.04
黃仁編《何非光》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04
楊琦《中國雙城記──北京人和上海人趣談》,北京:金城,2000.09
楊彥騏《臺灣百年糖紀》,臺北:貓頭鷹,2001.07
3.理論╱研究: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08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1992.04
楊義《京派與海派比較研究》,西安:太白文藝,1994.09
Neil Postman、蕭昭君譯《童年的消逝》,臺北:遠流,1994.11
文建會等編《臺灣文學出版Ž》,臺北:行政院文建會、文訊雜誌,1995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人民,1995.02
許信良《新興民族》,臺北:遠流,1995.03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1996.03new window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麥田,1996.06new window
楊東平著《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臺北:捷幼,1996.06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04new window
劉國煒《老歌情未了──國語流行歌曲六十年》,臺北:華風文化,1997.05
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1998
李天綱《文化上海》,上海:教育,1998.03
馬國明著《班雅明》,臺北:東大,1998.09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10
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時代》,臺北:時報文化,1999.11
葉龍彥《紅樓尋星夢─西門町的故事》,臺北:博揚文化,1999.12
Earnest Hauser著、越裔譯《出賣上海灘--外人眼中的近代中國(Shanghai:City for sale)》,上海:上海書店,2000.01
曾慧佳《從流行音樂看臺灣社會的變遷(1945-1995)》,臺北:桂冠,2000.11
Zygmunt Bauman著、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臺北:群學,2001.06
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等譯《全球化與文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臺北:韋伯文化,2001.06
葉文心等著《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文化,2001.06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2001.12
薩依德《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臺北:立緒,2002.01
胡平生《抗戰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為中心的探索》,臺北:學生書局,2002.02
魏啟仁《世紀影歌星三角鼎──周璇、李香蘭、白光》,臺北:南天書局,2002.04
4.商業╱經貿╱手冊:
鄭竹園《臺灣經驗與中國重建》,臺北:聯經,1989.05
宋光宇編《臺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篇》,臺北:東大,1993
林滿紅《四百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臺北:自立晚報,1994.03
黃毓麟《雙城對決──臺北VS.上海》,臺北:書泉,1996.12
黃富三等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9.05
陳彬《移民上海──我的臺灣經驗,遇上海派作風》,臺北:商訊文化,2000.10new window
郾然《把家搬到上海去》,臺北:生活情報,2001.03
萬瑞君《搶攻上海金飯碗》,臺北:商智文化,2001.03
李道成等《經商中國》,臺北:商訊文化,2001.03
萬瑞君《前進中國找錢途》,臺北:商智文化,2001.03
劉心陽《上海股票一點通》,臺北:時報,2001.04
洪濬成《Billy遊上海》,臺北:新新聞,2001.07
李俊明《驚豔上海》,臺北:遠見,2001.07
金碧《客居上海──上海生活面面觀》,臺北:商訊文化,2001.07
陳婉瑜《工作在上海》,臺北:經典傳訊,2001.08
陳文彬《上海話-路通》,臺北:育智,2001.09
陳彬《大陸教育商機》,臺北:時報,2001.11
黃仁達《海城之風,食色之華──上海首選建築、店鋪與人情》,臺北:商智文化,2001.12
柯耀明《上海個體富》,臺北:匡邦文化,2001.12
郾然等《TO’GO上海吃喝玩樂──東方魅力哈上海》,臺北:生活情報,2002.02
5.工具書:
若林正丈等著《臺灣百科》,臺北:一橋,1996.09
熊月之等編《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上海:人民,1997.12
(二)期刊論文:
溫梓川〈漫談暨南的秋野社〉,《學府紀聞》,1986.06
王明珂〈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1993.11
許雪姬訪問〈藍敏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五期,1994.06
許雪姬訪問〈林坤鐘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五期,1994.06
許雪姬訪問〈吳金川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五期,1994.06
許雪姬訪問〈藍金塗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六期》,1995.07
楊長苓〈虛擬空間與情慾論述的流動〉,《第二屆性別研討會手冊》,1997.05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998.12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998.12
編輯部〈臺灣百年掠影回顧〉,《天下雜誌》,1999.06
林麗真採訪〈盡一個「人」的本份〉,《福運雜誌》,2000.01
林文月〈京都,我心靈的故鄉〉,《文訊雜誌》,2000.09
韓良露〈尋找新舊上海的味道〉,《媽媽咪呀》,2001.06
蔣勳〈母親與蝴蝶牌熱水瓶──我的一點上海記憶〉,《聯合文學》,2001.10
王佳煌〈從全球城市概念論上海的再起與轉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01.12
楮士瑩〈楮士瑩看上海〉,《TO’GO》,2002.02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臺灣文學評論》,2002.04new window
林麗如採訪〈文筆、譯筆與彩筆:專訪林文月教授〉,《文訊》,2002.07
林文月〈回家〉,《聯合文學》,2002.08
(三)報紙副刊╱雜誌:
魯迅〈「京派」與「海派」〉,申報,1934.02.03
王塵無〈清算劉吶鷗的電影理論〉,晨報‧每日電影,1934.8.21─24
黃鋼〈劉吶鷗之路報告(1-9)回憶一個『高貴』的人,他的低賤的殉身〉,大公報,1941.1.27─1941.2.7
徐宗懋〈我思我見〉,中國時報,1996.08.26
〈前進上海,房仲業發燒;房仲業,忙接待準客戶〉,經濟日報,2000.12.14
經濟日報〈臺灣服務產業,上海進占街頭〉,2000.12.16
夏鑄九〈上海摩登〉,中國時報,,2001.05.02
龍應台〈我所在意的〉,中國時報,2001.07.20
廖咸浩〈城市交流與全球化〉,中國時報,2001.07.21
林谷芳〈城市-一個文化交流基點的反思〉,中國時報,2001.07.22
黃惠娟等〈三十萬臺灣人移居上海大調查〉,商業電子週報,2001.09.28
〈來去上海,臺客今年破50萬人〉,勁報,2001.12.04
符立中〈從金大班到尹雪艷──探詢上海人的風塵身世〉,中央日報,2001.12.07
陳其澎〈衡陽路上〉,中國時報,2002.01.24
施鈺文〈蘇州河文化區,規劃八主題〉,中國時報,2002.02.11
馬家輝〈香港曾經擁有的眼神〉,中國時報,2002.03.09
周啟東〈外省第二代︰我的戰場在中國〉,商業周刊電子報,2002.03.6
白先勇〈臺北、上海:魂牽夢繞的「雙城」〉,人民網╱海峽兩岸,2002.03.21
楊孟瑜〈臺灣的「上海風」〉,BBC中文網,2002.05.08
陳文芬〈紀念張愛玲,上海首見專屬圖書館〉,中國時報,2002.06.16
李奭學〈評王文華著《蛋白質女孩》〉,中國時報,2002.08.19
卜大中〈上海馬子寧寧〉,中國時報,2002.08.30
卜大中〈阿霞與衛東〉,中國時報,2002.09.06
韓良露〈上海吃小吃鮮、吃刁〉,中國時報,2002. 09 10
林美璱〈澀女郎收視坐5望6,獲華視頒發百萬獎金〉,中國時報,2002.09.28
曾寶璐〈上海壽險教父徐正廣,打包回臺〉,商業週刊電子報,2002.10.01
符芝瑛〈上海─一張狗證的奮鬥史〉,中國時報,2002.10.2
侯孝賢〈臺北之家──愛麗絲的鏡子〉,中國時報,2002.11.10
符芝瑛〈麥太太的妄想症〉,中國時報,2002.11.18-20
林則宏〈世博效應,上海房地產至少熱十年〉,中國時報,2002.12.10
(四)學位論文: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臺作家之研究》,中央中文所碩論,1996
許秦蓁《重讀臺灣人劉吶鷗(1905-10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中央中文所碩論,1999
鄭雅文《戰後臺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中文所碩論,2000
遲□昌《從殖民城市到「哈日之城」:臺北西門町的消費地景》,臺大城鄉所碩論,2002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中文所博論,2001new window
(五)網際網路:
「蕃薯藤」網址:http://www.yam.com.tw/
「兩岸通」網址:http://china.yam.com/
「關於兩岸通」網址:http://china.yam.com/about/index.htm
「精彩上海─海上風情錄」網址:http://shanghai.online.sh.cn/index.htm
「上海與臺灣」網址:http://www.shanghai-taiwan.org/gb/big5_index.asp
「紅樓劇場」網址:http://www.redplayhouse.com.tw/
「大樣設計」網址:http://www.twdeco.com.tw/dsg/1130-1/web/index01.htm
「澀女郎」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cts.com.tw/prog/drama/cityladys/index.htm
(六)活動資訊:
1、2001年4─6月,「林文月手稿資料展」,臺灣大學主辦。
2、2001年6月23日─25日,「上海-臺北城市文化比較學術研討會」,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臺灣中央大學中文系、上海文匯報社主辦,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比較研究中心承辦。
3、2001年7月24─8月26日,「大上海百年風華」影像展,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
4、2001年9月29,「移民、淘金、上海夢!?」,文化研究學會。
5、2001年10月6日,「文學出版放大鏡──三城記」,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辦。
6、2002年3月6日─3月20日,「穠華風情─老月份牌特展」,臺北縣政府文化局藝文館、林本源園邸定靜堂合辦。
7、2002年9月21日,「雙城記─臺北、上海十年文化變遷系列講座」,臺北文化局、臺北國際藝術村合辦。
8、91年11月23日,「反思男性文化」系列講座,講題「尋找家庭桃花源─訂作我家的『上海牌男人』」,臺北正中書局舉辦。
(七)錄音╱訪談:
許秦蓁訪談錄音整理,「臺北和平東路訪作家張系國」,2002.07.09
許秦蓁錄音整理,「雙城記─臺北、上海十年文化變遷系列講座」,2002.09.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