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漢之際陰陽五行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李國璽
作者(外文):Guo-Xi Li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鼓應
杜保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陰陽五行Yin Yang Wu X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本文是以殷周以至秦漢的「陰陽五行」概念之源流及演變作為探討對象,以此一時期之史書、子部諸書、五經為經典資源,檢視「陰陽五行」一詞核心意涵,及其相關之概念。
首先是討論商周之際,「五行」一詞概念的起源,由於目前最早的文獻紀錄中,「五行」一詞在《尚書․周書․洪範》僅表示「金木水火土」的物質性意義,即為後世所稱的「五材」。然而在〈洪範〉篇之中,已與「五味」相結合,因此「五行」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字詞概念,然而及至春秋時期,「五行」擴及至一年之中季節劃分的概念,然而在眾多古籍之前,「五行」是為曆制的概念,迅速地為四季所取代,因此在眾多的古籍之中,「五行」仍然保留其為曆制的看法或類
似性敘述。本章主要是先行考證「五行」的本然性意義與「五材」之外,也將「五行」為曆制的觀念作一番探討與辨析,探討時期上自商周之際下至春秋,其主要探討的原始文獻為《尚書》、《大戴禮記․夏小正》等篇章。
而「五行」的概念自戰國而至秦漢之際,也開始言及「五星」,而「五星」之所以與「五行」之概念相結合,一方面固然是古代天文學的進步與發展所致,另一方面也與西周末年而至秦漢所提出的「陰陽之氣」與「五行之氣」有所關聯,而「氣」的觀點及至秦漢,已成為古人解釋天地萬物的一個最主要的哲學概念,職此之故,「五行」遂與「五星」相結合,基於古人向來有天地崇拜的自然觀,與效法古代聖王之政治觀,於是將「五行」與「五星」相互連結。
再者則是討論「五行無常勝」到「五德相勝」其中概念之相關與差異,並且說明其沿革。也承襲上一章節所言:古人認為「五星聚會」是表示朝代更迭的天文異象作為基礎,而後以《史記》記述之歷史為主要脈絡,與《呂氏春秋》所提出「五行氣勝」的概念,進而討論古代中國對於政權更迭,與古代政治上所謂之三皇五帝、三王五霸聖人政治觀等演變,並如何與鄒衍「五德相勝」之說連結。然後進而論述「五行」的概念如何作為「五德相勝」說的基礎與建構其體系,並
約略說明「五德」之說的政治理論對於正朔與服色等觀念的影響。而「五德」之說又如何產生了朝代更迭的政治預言觀,也進而確立了黃帝在中國歷史與政治上作為始祖的起源地位。
再者則是辨析古人如何以「氣」與陰陽五行,來解釋音樂概念中的自然發生觀,並且由古人對於音律的說明,討論人為所制定的音樂何以同於天地自然陰陽五行的規律,以及「數」的本身如何在古人的觀點中呈現某種自然規律性,如同天象曆法的往復規律性質般的視為某種上天意志的表徵,產生通貫事物原則的效用,並且成為建構音樂的核心元素,進而能夠呼應與調和天地自然,並且說明音律何以成為政治運作的制度。而此觀點在各家學者的闡述之下與發展,「五音」、
「五氣」、與「五行」至此於漢代完成聯繫,納入廣義「五行」的系統中,完成樂之終始法象於天,音律稟於天地陰陽之氣,由其數可推至星曆,其協同民人相和以致同心同德的和諧架構。
基於禮是政治制度最高的運作法則,因此樂與陰陽五行皆成為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元素;其特徵是由「樂」與「陰陽五行」之基本規範逐步擴充,構築成為天地人秩序的最高原則。是故其必須符合天地變化與生死的概念,並強調人類在此架構中的作用與價值。由於刑德制度仍不能避免災異的發生,所以生與死的概念也必然的建立於禮制之中而呈現出來。這種尊崇天地鬼神與表明順從天地之道的態度,也說明了人對天地自然規律的認知意義,與客觀規律的不可抗性。因而人的生死在此框架中,自是成為一個可以衡量客觀現象的向度。至此「禮」的內涵擴充至「樂」、「陰陽五行」與「刑德」,其中組成的元素之間,已然成為理論的並列前提,而不是相對而不可共融的概念,其相互之間甚至可以相輔相成,進而使得禮制的意涵豐富許多。
This thesis aims at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providing an insightful perspective into how the political thoughts, during the Chin and Han Dynasty, were derived from the
cosmological concept of Ying and Yang, as well as the five elements of Wu Xin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The motivation to initiate a research like this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concept of Ying Yang Wu Xin has been, commonly but unfortunately, regarded as nothing more but archaic superstition by acamedia (especially since the concept of empir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common belief is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academic analysis surrounding Ying Yang Wu Xin (mainly
since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 inclined to conclude that this cosmological system was obscure and absurd. It was not until roughly two decades ago that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Ying Yang Wu Xin was adopted by a number of sinologists who are convinced that the ancient cosmological system in China was not simply an archaic practice of superstition. Over the years, their research on Ying Yang Wu Xin offer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the system.
The path undertaken by those sinologists who adopt 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Ying Yang Wu Xin sheds further light on the mythical system. Based on the light they shed on, my research focus aims a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Ying Yang Wu Xin. In addition, the way this system evolved over time to be embedded into the political scheme during Chin and Han Dynasty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o fully comprehend the structure, this thesis consults back to a large number of primary sources documenting Ying Yang Wu Xin already existing in the Pre-Chin and Pre-Han eras. The primary sources will be examined chronologically, which makes this thesis different from many other studies on the same subject, since other studies tend to only concentrate on four books (呂氏春秋,淮南鴻烈,春秋繁露,白虎通義) in a non-chronological order. Examining the primary sources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documentation and the discourses on Ying Yang Wu Xin system are established by the aristocracy - the ruling class - which implies that Ying Yang Wu Xin actuall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olitics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Ying Yang Wu Xin will be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Wu Xin starts as the basis on which the earliest Chinese calendar was mad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calendar gave the ruling class a clear direction towards how a country should be managed and administrate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Wu Xin (Five Stars: Mercury,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 as well as the Plough (Dubhe, Merak, Phecda, Megrez, Alioth, Mizar,
and Alkaid) were later incorporated into the Wu Xin system to be transformed into one complete astronomical system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Ying and Yang.
The astronomical system gradually infiltrated through the religious system and eventually through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originate the principals of Wu De (Five
Morality) and the myths of San Huang Wu Di (Three Emperors and Five Kings).
The myths of San Huang Wu Di, in this regard,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early political establishment based on the astronomical system. More political administrative ideas
derived from the astronomical system were introduced afterwards, such as the idea of Wu Yin (Five ancient Chinese musical notes: Sol, La, Do, Re, Mi) to transform what had begun as an astronomical system into a major political scheme efficiently operated during the Chin and Han dynasty .
一、 中文部分
凡古書今刷者,一律列為古代著作,不論出版先後,以作者命名筆畫為排列順序。凡古書今註者或今人所著作者,一律以出版年份的先後順序排定。民國以前一律劃為古代,民國以來為現代。
(一)古代著作
經部: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正義,《十三經周易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 年)
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十三經尚書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年)
左丘明撰,杜預集解,孔穎達疏,《十三經春秋左氏傳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疏,《十三經毛詩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 年)
何晏注,邢昺疏,《十三經論語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 年)
郭樸注,邢昺疏,《十三經爾雅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 年)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1982)
鄭玄注,孔穎達疏,《十三經禮記注疏》(台灣:藝文印書館,1989年)
史部:
左丘明,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張守節《正義》,司馬貞《索隱》,《史記》(御製
重刻二十一史)(台灣:啟明書局,1959 年)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趙曄撰,周生春匯考,《吳越春秋輯較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張雙棣等譯註,《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陸費逵總勘,《逸周書》、《竹書紀年》、《越絕書》(台北:中華書局,1980 年)
子部:
文子,《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曹操等注,郭化若譯,《十一家注孫子》 (台北:里仁,1982 年)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灣:書銘出版社,1992年)
陳立,《白虎通疏證》(台北:中華書局,1986 年)
黃暉,《論衡校釋》(台北:中華書局,1986 年)
黃懷信,《鶡冠子匯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莊子,郭象注,《莊子》(台灣:藝文印書館,1973 年)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
蘇輿撰,鍾哲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 (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
墨子,孫詒讓著,《定本墨子閒詁》(台灣:世界書局,1986 年)
黎翔風,《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沈括著,張富祥譯注,《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現代著述:
丁原植主編,王博著,《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台灣古籍,2002 年)
于俊德、于祖培,《先周歷史文化新探》(蘭州:甘肅人民,2005 年)
王光祈,《中國音樂史》(台北:中華書局,1956 年)
王洪軍,《鐘律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7 年)
王國維,〈生霸死霸考〉《觀堂集林》(臺北,1975 年,卷一)
王毅,《中國皇權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年)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 第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初版2005 年二刷)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四川大學歷史系,《古文字研究 第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初版2005 年二刷)
丘瓊蓀校釋,《歷代樂志律志校釋-冊一》(北京:人民音樂,1999 年)
丘瓊蓀校釋,《歷代樂志律志校釋-冊二》(北京:人民音樂,1999 年)
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著,《宇宙體系論》(Exposition du Système du monde)(上海:上海譯文,2001)
向晉衛,《《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
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上海:上海教育,2000)
江曉原、紐衛星《中國天文史》(上海:上海人民,2005 年)
江曉原,《天學真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年)
吉聯抗 輯譯,《秦漢音樂史料》(上海:上海文藝,1981)
阿蘭․鄧迪思著,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
安東尼․紀登斯著,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2007 年)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上海:上海人民,2002 年)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灣: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年)
李約瑟著,范庭育譯,《大滴定-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李純一,《先秦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2005 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任劍濤,《倫理政治研究-以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長春:吉林出版,2007年)
列奧․施特勞斯著,彭剛譯,《自然權利與歷史》(台北:左岸,2005 年)
刑文編譯,《郭店老子與太一生水》(北京:學苑,2005 年)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中國大百科,1985)
呂思勉,《中國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2002 年)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2002 年)
呂靜,《春秋時期盟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7 年)
班大為著,徐鳳先譯,《中國上古史實揭密:天文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拉斯韋爾,《政治學》(紐約:麥格洛-希爾,1936 年)
金景芳、呂紹綱,《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 年)
金尚理,《禮宜樂和的文化理想》(成都:巴蜀書社,2002 年)
姜亮夫,《古史學論文集》 (上海:上海古籍,1996 年)
高平子,《高平子天文曆學論著選》(臺北: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1987 年)
高正海、高建國、孫關龍、張秉倫著,《中國古代自然災異》(安徽:安徽教育,2002年)
晁福林,《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
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 上》(台北:中華書局,1998 年)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台北:文津,1995 年)
馬德普主編,《中西政治文化論叢 第一輯》(天津:天津人民,2001 年)
馬空群,《尚書洪範五行正義》(台北:海獅,2001 年)
馬特,劉小楓、甘陽主編,《柏拉圖與神話之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
陶磊,《《淮南子 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山東:齊魯書社,2003 年)
孫森,《夏商史稿》(北京:文物,1987 年)
威廉․馮․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務出版社,2002 年)
張秋升,《天人糾葛與歷史運演-西漢儒家歷史觀的現代詮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年)
張一兵,《明堂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通往古代中國政治權威的途徑》(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年)
張晉藩、徐世虹,《中國法制通史 第二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
麥克爾․曼著,劉北成、李少軍譯,《社會權力的來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 上》(上海:上海人民,1978 年)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初探》(台北:文津,1992 年)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刑德》研究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年)
陸雲逵,《中國鐘磬律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7 年)
費正清,《劍橋中國晚清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年)
喬納森․H․納特著,邱澤奇、張茂元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北京:華夏,2006年)
黃亞平、孟華,《漢字符號學》(上海:上海古籍,2001 年)
莊國雄、馬擁軍、孫承叔,《歷史哲學》(上海:復旦大學,2005 年)
曾仰如編著,《形上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年)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2006 年)
雷蒙․潘卡尼著,思竹譯,《宇宙-神-人共融的經驗》(北京:宗教文化,2005 年)
楊權,《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經學今詮三篇,《中國哲學》,第二十四輯(遼寧:遼寧教育,2002 年)
詹姆斯,李曉東譯,《天體的音樂》(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福柯等著,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意的政治》(台北:正港,2000 年)
廖群,《中國審美文化史-先秦卷》(濟南:山東畫報,2000 年)
廖群,《中國審美文化史-秦漢魏晉南北朝》(濟南:山東畫報,2000 年)
赫治清,《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 年)
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 年)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年)
劉昭民編著,丁有存訂正,《中華天文學發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 年)
劉漢堯等,《彝族文化研究論文集》(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台北:大展,2005 年)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龍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四川:四川人民,2001 年)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2000 年)
謝謙,《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年)
默頓著,唐少杰等譯,《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2 年)
霍斯金(Michael Hoskin)著,江曉原譯,《劍橋插圖天文史》(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台北:台灣古籍,2002 年)new window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寶雞市社科聯,《姜炎文化論》(西安:三秦,2001 年)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海南:海南出版社,1945 年)
期刊:
王健文,〈兩漢律令與國家正當性-以律令中的”不道”為中心〉,《新史學》,第3卷第3 期(台北:三民,1992)。
王繼訓,〈先秦秦漢陰陽五行思想之探析〉,《管子學刊》,第1 期,2003 年。
田延峰,〈漢王朝的正統地位與炎帝傳說的流變〉,寶雞市社科聯,《姜炎文化論》(西安:三秦,2001)。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第5 期,1997 年。
李念莉,〈陰陽結構探微〉,《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第4 期,1999 年。
刑義田,〈月令與西漢政治-從尹灣集簿中的「以春令成戶說起」〉,《新史學》,第9 卷第1 期,1998 年。
刑玉瑞,〈陰陽五行學說與原始思維〉,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月第1期,2004 年。
成中英,〈易經哲學中的易與氣〉《哲學門》第14 期,2006 年。
沈冬,〈先秦律學考〉《臺大中文學報》4 期,1991 年。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
金春峰,〈《周官》與秦文化雜考〉,《新史學》,第2 卷第2 期,1991 年。
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年。
馬克,〈先秦歲曆文化及其在早期宇宙生成論中的功用〉《文史》第75 期,2006 年。
馬絳,〈神話、宇宙觀與中國科學的起源〉,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年)
郜積意,〈劉歆之學及後世的評述〉,《國學研究》,第19 卷,2007 年。
徐克謙,〈陰陽五行學說:中國古代的宇宙解釋系統〉,《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2 卷第4 期,1999 年。
陳良佐,〈《日書》與秦漢時代的吏治〉,《新史學》,第2 卷第2 期,1991 年。
陳良佐,〈從春秋到兩漢我國古代的氣候變遷—兼論《管子˙輕重》著作的年代〉,《新史學》,第2 卷第1 期,1991 年。
陳久金〈夏小正是十月太陽曆〉,《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 卷第4 期,1982 年。
陳寧,〈漢晉時其思想界的命運觀〉,《新史學》,第8 卷第4 期,1997 年。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 卷第2 期,2009 年。
武占江,〈四時與陰陽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條線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6 卷第3 期,2003 年。
孫湘云,〈天人感應的災異觀與中國古代救災措施〉,《中國典籍與文化》,第25 卷第5 期,2003 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68 年。
黃啟書,〈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之異同〉,《台大中文學報》第27 期,2007 年。
黃信陽,〈陰陽五行關係〉,《中國道教》,第4 期,2002 年。
葛志毅,〈重論陰陽五行之學的形成〉,《中華文化論壇》,第1 期,2003 年。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新史學》,第18 卷第4 期,2007 年。
鄭吉雄,〈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 期,2005 年。
翁銀陶,〈略論先秦兩漢的陰陽五行學說〉,《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4 卷第3 期,2003 年。
鮑立德,〈儒家背景下的美德倫理學:關於自我問題〉,《哲學門》第15 期,2006年。
趙東栓,〈陰陽五行-諸子前的「原初哲學」〉,《克山師專學報》,第2 期,2002 年。
閻步克,〈君臣通用與如王之服:《周禮》六冕的再考察〉,《國學研究》,第19 卷,2007 年。

外文資料:
Halliday, David & Resnick, Robert.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3rd edition. N.Y.:Wiley,
19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