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傳佛教禪修與軍事生活適應
作者:趙崇明
作者(外文):Zhao, Chong Ming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陸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漢傳佛教禪修軍事社會學適應Chinese BuddhismChan practicemilitary Chinese BuddhismChan practicemilitary Chinese BuddhismChan practicemilitary sociologyadap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本論文以質性研究中的深入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探索漢傳佛教禪修活動對軍人的軍事生活適應產生的意義,因此被定位為探索性研究。
  國內外有關禪修對修行者影響的學術研究相當多,其中以採取科學實驗法為主流,根據這些研究所得的結論,顯示禪修活動對修行者個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許多正面的影響。這些以科學實驗做出的學術研究,揭示了禪修對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的影響,相當具有實用價值與說服力,然而普遍的缺點是太過專注在個人「禪定」的身心狀態,從而忽略了做為一個體系的宗教修行在整個社會情境脈絡之下,對人所蘊含的意義。本文以深入訪談及參與觀察作為研究的主要工具,即在試圖填補這方面的不足。
  根據本文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對修行方法的練習之後,禪修者多可以明顯感受到一些身、心方面的具體改變,這些改變成為軍人禪修者適應其生活的特殊能力。本文歸納十種特殊能力對軍人禪修者的生活適應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這特別突顯在他們面對困境挑戰的時候。
This thesis used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wo methods of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 Chan practice of Chinese Buddhism to the military personnel’s adaptation of military life. Therefore, this thesis were presume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and the international, the research about the effect of Chan practice to the practicer are very much,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are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n these work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se works, Chan practice exercise many positive influence over the practice. These research, exercised the method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shows the effects of Chan practice to the people’s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has many practical values and are convincing. But their general defect was just concentrated on personal’s mental and physical status while meditation, then leave it out of consideration that religionary practice’s containing of meaning to human as a system of religion in an entire social context. The reason why This thesis used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is that to make up a deficiency.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after practice Chan a period of time, Chan practicer could obviously experience some concrete change of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ese change become some special capability that could help military Chan praticer adapt themself to military life. This thesis induced ten special capability that has quite positive meaning to the life adaptation of military Chan practice, espically when they are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and challenge.
中文及日文譯本部份:
一行禪師。2003。《正念的奇跡》。北京市:宗教文化。
丁福保。2008。《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電子版)。上海:上海書店。
三枝充惪 著。黃玉燕 譯。2003。《佛教入門》。台北市:東大圖書。
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09a。<第五課 十二因緣(一)>。 中台世界。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2_b05.htm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5日)。
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09b。<靜坐指導>。 中台世界。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1_frame.htm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7日)。
中國文化大學。2004。<十誡>。《中華百科全書:典藏版》。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25&htm=01-051-0051十誡.htm (存取日期: 2010年5月23日)。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2008。《俗語佛源》。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Ver.2。第九冊》。臺南縣永康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市:桂冠圖書。new window
方立天。2000。<申論--佛教教育的未來展望>。《佛藏》。第16期。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364(存取日期: 2010年5月23日)
司馬遷。1977。《史記(本紀-卷三)》。台北市:鼎文。
玉城康四郎 著。許洋主 譯。1985。《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開展》。台北市:幼獅文化。
皮朝綱。1998。<禪淨合流與明代禪宗美學思想的走向>。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 58-69。
任繼愈。1999。<漢傳佛教與東方文化>。 《中華佛學學報》12: 11-16。new window
佛光山。2009。<認識佛光山>。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fgs/fgs_introduction.aspx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6日)。
佛光山禪淨法堂。2004。《佛光禪入門》。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吳錦松。2008。<影響軍官軍中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陸軍官校政治系畢業生為例>。《黃埔學報》。73-84。new window
宋光宇。2000。<從中國宗教活動的三個主要功能看20世紀中國與世界的宗教互動>。 《世界宗教研究》3: 76-91。
李少兵。2000。<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佛教界抗敵思想研究>。 《史學月刊》4: 66-72。
李祖發。2003。<論宗教與戰爭>。 《世界宗教研究》4: 1-10。
沈家楨。1987。《緣起性空與人生》。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辛菲。2006。<專訪余英時: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與發展>。 大紀元 12月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8/n1549511.htm (存取日期: 2009年5月23日)。
店老闆。2007。<禪七小品(一) 前言>。 果貿二村七號 3月27日。http://janinearticle.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27.html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7日)。
法鼓山。2009。<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禪修推廣中心-精進禪修活動簡介。http://chan.ddm.org.tw/OC_Content.aspx?webid=16&cateid=617&contentid=3746#2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7日)。
阿部肇一 著。關世謙 譯。1994。《中國禪宗史》。台北市:東大圖書。
南懷瑾。1983。《佛教的孝道思想》。臺北:十方叢林書院。
星雲大師。1999。《宗派概論》。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出版社。
星雲大師。2000。《六祖壇經講話》。臺北市:香海文化。
洪修平。1991。《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市:佛光出版社。
洪修平。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市:文津。
孫敏華、許如亨。2001。軍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孫敏華。1999。《役男軍中適應之研究》。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孫敏華。1983。<軍中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8(2):59-74。new window
孫藩聲。1978。<佛教十宗概要>。 於 《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 張曼濤 編, 144-214。台北市:大乘文化。
張春興。1992。《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曼濤。1978。<中國佛教的思維發展>。 於《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 張曼濤 編, 27-118。台北市:大乘文化。
張慈媛。2007。<【禪七心得】禪七。最好的心理治療>。 法鼓雜誌。
惟覺法師。2009。<中道實相觀--九十七年夏季學界精進禪七開示>。 中台世界。http://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42.htm (存取日期: 2009年6月16日)。
章英華、傅仰止 編。2005。《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第五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揚炯。2000。《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
黃春和。1999。<中國佛教禪宗的特質>。《佛藏》。1999年4月。
黃霈。1988。<認知與適應部隊生活—做個快樂的大兵>。《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14-41。
楊政河。1983。<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1983年1月:83-101。new window
溫金玉。2000。<自力與他力之融合>。 《佛藏》 第16期。
溫惠雯、程淑華。2006。<新世紀的國軍心輔工作—國軍幹部身心適應模式探討>。《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政戰學校。443-474。new window
聖嚴法師。1996。《正信的佛教》。台北: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a。《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b。《禪門修證指要》。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c。《禪鑰》。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d。《戒律學綱要》。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e。《佛教入門》。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1999f。《學佛群疑》。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 著。梁永安 譯。2002。《牛的印跡》。台北市:商周出版。
聖嚴法師。2004。《聖嚴法師教默照禪》。台北市: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2009。《聖嚴法師教話頭禪》。台北市:法鼓文化。
道安法師。1980。<空的哲理>。於《道安法師遺集-第三冊》。作者:道安法師。41-42。台北:道安法師紀念會。
劉宇榮、張凱元。<以西方心理學詮釋、定義、活用「禪」>。《玄奘社會科學學報》。93年8月:1-50。new window
慧日法師。2009。<慈悲禪法修持>。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cultivation/fgu-chan/07-preach/06.htm (存取日期:2009年6月16日)。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蕭玉煌等。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戴康生、彭耀。2006。《宗教社會學》。台北縣永和市:宗博出版社。
韓廷傑。1997。《三論宗通論》。臺北市:文津。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new window
釋大常。2004。《智者大師判釋【三藏教】之研究》。台北市:法鼓文化。
釋太虛。1984。《佛教各宗派源流》。台北市:大乘精社。
釋太虛。2002。《佛學入門》。杭州市:淅江古籍。
釋昭慧。2007。<《金剛經》人間佛教思想對洪州禪的影響與發展>。《禪與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釋昭慧。1998。<「以戒為師」之意旨>。《法光學壇》。14-37。
釋慈怡 編。2002。《佛光大辭典》。台北縣三重市:佛光。
釋慧敏。2003。<21世紀社會變遷與漢傳佛教教育之發展>。 兩岸第二屆佛學教育座談會。北京:兩岸第二屆佛學教育座談會。
釋慧皎。1966。《高僧傳》。板橋市:藝文。
釋繼程。2008。《小止觀講記》。台北市:法鼓文化。
釋繼程。2009。《六妙門講記》。台北市:法鼓文化。
靈鷲山佛教教團。<靈鷲山-宗風>。靈鷲山全球資訊網。2010年4月29日。http://www.093.org.tw/content/about/about02.asp(存取日期:2010年4月29日)。

英文部份
Adler, Patricia. A. and Peter Adler. 1987. Membership Roles in Fiel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Backer, Patricia R., and Judith M. Orassanu. 1992. "Stress and Performance Trai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Military Application."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 Arria: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35.
Bogdewic, Stephen P. 199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eds. Benjamin F.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Dept. of the Army. 1974. 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Chaplain Corps. Washington, D.C.: Dept. of the Army..
Derlega, Valerian J. and Louis H. Janda著。林彥妤等 譯。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台北市:桂冠。
Dukas, Helen, and Banesh Hoffmann. 1979. 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 : new glimpses from his archiv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omm, Erich and Suzuki Daisetsu, 1960. Zen Buddhism &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Harper.
Gergen, J. Kenneth. 1994.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61.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Goleman, Daniel. 1997. Healing Emo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 Emotions, and Health. Boston: Shambhala.
Jorgensen, Danny L.著。喬金生、王昭正、朱瑞淵 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市: 弘智。
Junker, Buford H. 1960. Field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fland, John and Lyn H. Lofland著。任凱、王佳煌 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市:學富文化。
Markus, H. “Self-schemata and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 63-78.
Markus, Hazel. 1977. “Self-schemata and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5: 63-78.
Marshall, Catherine, and Gretchen B. Rossman著。李政賢 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
Miles, Matthew B. and Michael Huberman著。張芬芬 譯。2005。《質性資料分析》。台北市:雙葉書廊。
Neuman, Lawrence W.著。朱柔若 譯。2000。《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志智化。
Patton, Michael Quinn著。吳芝儀、李奉儒 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 濤石文化。
Punch, Maurice. 1986. The Politics and Ethics of Fieldwork.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Rahe, Richard H. 1968. "Life-change measurement as a predictor of illnes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61: 1124-1126.
Ritchie, Jane and Jane Lewis.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Ritchie, Jane and Jane Lewis。藍毓仁 譯。2008。《質性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Schatzman, Leonard and Anselm L. Strauss. 1973. Field Research: Strategies for a Natural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ilverman, David著。田哲勞、司徒懿 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Solis, Shirley A. 1988. Psychosocial stress in male and female Marine Corps officers.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Westman, Mina & DaIia Etzion. 1994. "Social Support and Sense of Control as Moderators of the Stress-Burnout Relationship in Military Career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9: 639-6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