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層女性教保工作者社會實踐之研究
作者:蔡曉玲
作者(外文):Tsai,Hsiao L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何青蓉 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教保工作者社會實踐工會托育服務政策幼兒教育及照顧法child edu-care workerssocial praxisunionday care system and policythe Law of child education and c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3
本研究的出發點是希望從自身作為教保工作者,在台灣教保政策變動的年代,回溯我與我的五位參與教保人員工會組織的夥伴們,在社會實踐行動經驗的探究,希望可以發展基層女性較保工作者的社會實踐知識。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採用實踐取向,並立足於女性主義觀點的敘說研究方法。
文本的內容分為四大部分
第一部份 回觀我們的童年與家庭經驗,看見我們如何在傳統的家庭主義、父權制度,教保工作市場自由化下與國家政策法令變動下,如何掙扎奮鬥成為一個教保工作者。
第二部份 描述教保工作職場的地景,討論父權制度如何使教保工作場域成為母職體制化的歷程;教保工作追求專業化建制的過程如何影響教保工作者的工作權益,以及資本主義造成私有化的教保工作職場,如何擠壓教保工作者的生存。
第三部份呈現教保工作者在勞動職場的生存樣貌,並討論工會組織如何面對教保工作者勞動權益的討論,如何從個別爭議到集體行動。
第四部份則討論教保工作者如何從被動回應國家政策法令,到主動迎向政治參與討論的過程,其中包含著教保工作在政策參與過程當中的焦慮、掙扎與學習的歷程。
最後,嘗試建構教保工作者社會實踐的知識圖樣。
In Taiwan, because the education policy of government ,we have two different systems to educare our children. One is childhood education system --it means kindergarten or preschool, and other system is child welfare system--it means day care center.Because of Government policy , we have very complicate ways to became teachers.
There four goals in this study. First, we hope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working situation of this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we try to help teachers to tell their story, and have a position to voice. Second, when teachers start to voice, they can feel empower and recognize themselves; third, we hope help other teachers they will have courage to teach again by sharing these stories. Last, we hope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working situation of this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e will share six childhood educators’ life stories by narrative analysis.
There are fours parts in this story:
1. Childhood and family experiences: wanted to be a teacher;
2. Background of childhood education histories and polices; Learning to be a teacher: the multiple and complex paths;
3. The teacher is an educating labor: their real lives in childhood education working place.
4. The story about how they struggle in social changes,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tart to act.
參考書目
Bauman,Z(1998)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王志弘譯(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高雄:復文。
Freire,P(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30th Anniversary Edition)。NY:Continuum. (Translated by Myra Bergman Ramos)
Gilligan,C(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王雅各譯(2002) 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台北:心理。
hooks ,b.(1989)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 MA: South End Press.
Johnson,A. G.(1997)The fForest and the tTrees :s Sociology aAs lLife, pPractice, and pPromise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 (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社會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群學。
Katz,L.G. (2002) Talks with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a collection。廖鳳瑞譯(2002)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台北:信誼基金會。
Nancy Folbre(2001)The Invisible hHeart: eEconomics and fFamily vValues. New York: New Press。許慧如譯(2002) 心經濟、愛無價。台北:新新聞文化。
楊幸真 (2002)。由女性主義觀點探究女性研究生在課堂裡沉默的真相。謝臥龍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之探究與實踐,頁215-256。台北:五南。
王淑英、孫嫚薇(2003)。托育照顧政策中的國家角色。國家政策季刊:2(4)。頁147-174。
王淑英、張盈堃(1999)托育工作女性化及相關政策檢視。婦女與兩性學刊:10。頁 167-194。new window
王淑英、張盈堃(2000)多元文化與托育服務:政體中心的觀點,收錄自蕭新煌、林國明主編(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309-340。台北:巨流。
王淑英、賴幸媛(1997)台灣的教保困境與國家的角色。收錄於劉毓秀主編(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性學學會。
王舒芸(2007)向左走?向右走?兒童照顧政策之「去」或「再」家庭化初探。收錄於教育部訓委會、內政部、台灣女性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主辦:2007台灣女性性學暨記高師大40周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靜珠(1988)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之課程。教育資料集刊,13。頁65-96。new window
王麗雲((2003)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3)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卯靜儒(2003) 重構女性教師的「主體性」研究:女性主義研究觀點的探索。收錄於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辨之「教育研究方法論」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6-227。
幼托整合委員會(2003) 幼托整合規劃結論報告書(草案)簡明版。台北:教育部。網址: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98b6a2e5-df56-419e-98dc-294b7a0f4e32.doc
成令方(2004)口述史/訪談與性別研究。當代:202期。頁38-41。
江文瑜(1996)口述歷史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何明修(2004)台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收錄於林本炫、鄒川雄編(2004)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頁81-113。
何明修(2005) 台灣工人運動中的男子氣概。教育社會學通訊,65期。,頁3-9。new window
何明修(2005)台灣工人運動中的男子氣概.教育。社會學通訊,56期。頁3-9 。new window
吳秀瑾(2006)關懷倫理的道德蘊涵:試論女性主義的道德知識生產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6期。頁107-162。new window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收錄於劉毓秀主編(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性學學會。new window
周芬姿(2003)尊容的專業者面容-托育人員史料田野調查心得。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主辦:連結與對話-托育政策與婦女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07。
周芬姿(2004)。集體凝聚的公共財—口述史/訪談與性別的社會實踐。當代:202期。頁42-49。
林玉珮(1999) 21世紀台灣幼教怎麼走?天下雜誌,特刊27。頁202~207。
林佩蓉(1994)幼師薪資福利制度之探討。收錄於信誼基金會主編(1994)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台北:信誼基金會。
林津如(2005)新移民女性之組織工作-- 一個跨領域的實踐嘗試。收錄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第二屆跨界流離國際學術研討會:公民身分、認同與反抗論文集抽印本 。new window
林萬億(1998)照顧工作家庭化與商品化對女人的剝削。第三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上網時間:2005年06月01日。網址:http://taiwan.yam.org.tw/nwc/nwc3/papers/
邱志鵬(2006)台灣地區幼兒教育與照顧服務的社團影響力之研究。台中: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計畫。
邱育芳(1995)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務葵、王慧婉(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收錄於夏林清主編(1999)應用心理研究,1。頁,p.99~128。
洪敏中 (2003)台灣保母專業化之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塘忻(2003)喧嘩劇場—國小女教師聲音之敘說性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福財(1999)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台北。new window
洪福財(2000)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
胡紹嘉(2001)書寫與行動1900-九0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的態度轉折及其意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范雲(2002)從政治人到階級人: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工運領導。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2002)台灣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出版社。頁177-230。new window
范雲(2003)連結運動者與變動的政治結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個案研究。收錄於張茂桂、鄭永年(2003)兩岸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頁137-173。new window
唐文慧、王怡君(2000)父權國家VS母系社會。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編(2000)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收錄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2003a)發展工人社群的文化行動。收錄於新光關廠抗爭戰友團、勞工教育資訊發展協會(2003)那年冬天我們埋鍋造飯-新光士林廠關廠勞工生命故事及抗爭實錄。台北市: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夏林清(2003b)社會力場中的對抗點~啟動人的發展完成式。收錄於泛華心理學研究的切 磋與交流:第四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士研討會論文集。上網時間:2007年04月22日。網址http://pugec.org/blogs/ssleng/files/B032.pdf。
夏林清(2007)另謀出路(Alternatives) ~ 拮抗空間的協作關係。教育與文化論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論文集抽印本。new window
孫嫚薇(2004)我們不是雇嬰仔的查某人—教保人員的生命敘說。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嫚薇、王淑英(2004)我不會ABC,但我會教孩子:全美語幼兒園中的幼兒教師圖像。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頁261--286。new window
孫嫚薇、王淑英(2007)台灣基層教保組織女性幹部的口述歷史。收錄於輔英科技大學主人文教育中心主辦:2007年全國關懷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301-318。
秦夢群(2002)市場機制或社會正義:教育券政策走向之分析研究。教育政策論壇,5:2。,頁25-42。new window
翁麗芳(1998)台灣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
常建國(2004)看見教師的勞動世界。應用心理研究:21期。頁137-139。new window
張如慧(2000)女性教師與教育改革。收錄於何春蕤編(2000)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頁335-354。
張育華(2005)移動的疊影--我在低地蜿蜒前行的實踐歷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7)友善教保服務實驗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統計(97年版)之12):各級學校女性教師人數及所佔比率。台北:教育部。上網時間:2008年6月1日。網址: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7edu_108.xls
教育部統計處(2002)九十一學年幼稚園概況。上網時間:2008年6月1日。網址:網站:http://www.edu.tw/statistics/。
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2000)婦女政策白皮書。臺北: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
陳淑琦(1995)托育服務。收錄於周鎮歐(1995)兒童福利。台北:巨流。頁275-302。
陳靜雯(2004)母職鬆綁之後的女性情誼-以台中縣一個媽媽土風舞班的成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蕃瀛、王增勇(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30期。頁201-224。new window
彭靜萍(2005)我國小學女性教師參與教師會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程祺(2005)幼托整合政策對私人業者、私立托教人員及家長之衝擊與因應。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順(2004)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之間?ㄧ個行動研究者的反省。應用心理研究,21期。頁91-111。new window
黃怡貌(1994)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之研究(1945-198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慧芳(2000)幼稚園教師對參與教師會的看法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綉婷(2005)台灣幼兒教育制度之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彥與簡瑞連(2004)教保人員工作現況調查報告。高雄市勞工局、高雄市輔育人員職業工會主辦:社會變遷下托育工作者的勞動世界研討會論文集。頁1-3。
葉郁菁主編(2006)托育服務。台北:心理。
詹火生、林玉潔、王芯婷(2002)。我國兒童照顧政策分析。國政研究報告,六月號。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廖鳳瑞(2002)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之譯者序。收錄於Katz,L.G. (2002) Talks with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a collection。廖鳳瑞譯(2002)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台北市:信誼基金會。
趙剛(2008)工運與民主—對遠化隊員化工公會組織過程的反思。摘錄於丘延亮主編(2008)運動作為社會自我教習(上冊)。頁70-99。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new window
蔡春美(1988)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師資之培養。教育資料集刊,13,pp. 41-65。new window
蔡春美(1989)台灣大區幼稚園教師離職狀況調查研究。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七十七年度幼兒教育師資資料學術研討會。
蔡春美、楊淑朱(1999)我國幼教師資培育現況與問題探究。收錄於台中師範學院: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論文集。,頁p2457-2651。
蔡淑玲(1987)職業隔離現象與教育成就:性別之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學刊,第11期。頁61-91。
蔡曉玲(2003)女性、托育工作者與工會組織發展。收錄於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主辦:連結與對話-托育政策與婦女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5~178。new window
蔡曉玲與楊秀彥(2010) 另類專業發展—具社會意識教保人員的生成。收錄於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主辦:2010生命探究與專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抽印本。頁1-14。
黃士玲(2009)。逃避/面對-一位幼教逃兵的自我敘說。收錄於樹德科技大學主辦:2009年家庭本位服務與專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黃士玲(2010) 逆風而行的力量-一位女性專業助人工作者培力與職涯轉銜之自我敘說。高雄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孫志慧(2000)一九八O年代以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民主編(2000) 台灣福利運動。台北:巨流。new window
賴誠斌、劉蔚萍(2007)「對人不對事」的專業--從督導者的返身回觀重新思考幼保專業。收錄於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中心主辦:大專院校生命教育學術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64。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南大學報,39:2。頁19-24。new window
謝子元(2005)近代台灣幼教政策發展之研究—比較福利國家觀點。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怡之(2001)幼托人員整合與人員素質提升之政策分析。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