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雙向搏鬥的韌力:邊陲位置的教育實踐
作者:鄭曉婷
作者(外文):CHENG, HSIAO-TI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夏林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批判教育日常生活原住民教育偏鄉學校文化政治行動研究身體知識親師關係代理教師多元文化教育critical pedagogydaily lifeindigenous educationrural schoolcultural politicsaction researchembodied knowledgeparent-teacher relationsubstitute teachermulticultural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2
  本論文從偏鄉校園空間及原住民部落的日常生活,分析文化政治及教育系統的權力運作關係,探究成人與兒童所發展出回應處境的方式,以及教育行動者的介入與影響。
  研究者使用實踐取向研究方法,以自身作為代理教師的現場教育行動以及在不同教育體制的經驗為引線,描繪探究位置的移動及實踐路徑知識的發展。教育現場中許多教師與家長的衝突來自於功能性的認識,因此,需以日常互動、身心感知,並從階級、文化的社會距離,作為相互理解的方法,發展橫向連結的親師協作。
  研究發現真實生活中的成人與兒童,面對僵化的系統規範,會啟動自身的拚鬥能量,進行各種嘗試以轉變處境的條件,扭轉被壓制的關係結構。具有文化政治意識的教育者,必須承擔著雙向搏鬥的責任,一方面對自身所在的實務現場保有批判意識及面對關係的自省覺知,發展具體可行的策略。另一方面朝向參與社會結構的變革,開創更有彈性的發展空間。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remote school spaces and tribal daily life.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al system power, explores reactions of adults and children, and discovers an educator’s intervention and influence.
  As a substitute teacher, the researcher adopts praxis-oriented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path, which is derived from her past experience. In schools, many conflicts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are from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school functions. Therefore, they need more interactions in daily life experiences, connected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perception, in order to cross the gaps among social class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Furthermore, they can develop mutu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transversal connection in parent-teacher cooper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finds that parents and students develop energy of fighting back the obstacles in daily lives, try various ways to reverse the oppressed social structure, and transform their life situations. As a result, educators with culture politics consciousnes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wo-way fighting against the oppressive social condi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y need to reflect on soci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deeply embedded in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y need to maintain critical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find feasible strategie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should participate in reform of social structure to develop more flexible possibilities.
壹、中文部份

Apple, M. W.(1989)。意識型態與課程(王麗雲譯)。臺北市:桂冠。(原著作出版年:1979)
Barry Kanpol(2005)。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彭秉權譯)。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原著出版年:1997)
Carspecken, P. F. (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鄭同僚審訂)。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1993)
Edward, W.(2004)。知識分子論(單德興譯)。麥田。
Erikson, E. H. (1989)。青年路德(康綠島譯)。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58)
Freedman, J., & Combs, G.(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出版。
Freire, P.(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74)
Freire, P.(2011)。希望教育學-重現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洪雯柔、楊洲松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2)
Fromm, E.(1984)。逃避自由(莫廼浈譯)。新潮文庫。(原著出版年:1941)
Giroux, H. A.(2006)。教師是知識份子(陳儒晰譯,莊明貞審閱)。台北:高等教育文化。(原著出版年:1988)
Habermas, J. & Haller, M. (2003)。作為未來的過去-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章國鋒譯)。台北:先覺。
Habermas, J. (2002)。後形而上學思想(曹衛東、傅德根譯)。南京:鋒林出版社。
Highmore, B.(2009)。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周群英譯)。台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Holzman, L.(2015)。成長的校園(李易昆、陳惠雯、廖新春譯)。台北:導航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97)
Horkheimer, M.(1997)。啟蒙的概念(渠東譯)。收於曹極東編選,霍克海默集。上海:遠東。
Kanpol, B. (2004)。批判教育學導論(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宋文理審訂)。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
Lareau, A.(2000)。不平等的童年(張旭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Lareau, A.(2015)。家庭優勢(李怡慧譯)。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2000)
McLaren, P.(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蕭昭君、陳巨擘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8)
Mead, G. H.(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胡榮、王小章譯)。台北:桂冠。
Mead, G. H.(2003)。現在的哲學(李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Nandy, A.(2015)。再建/見童年:成年意識形態的批判(張馨文譯)。人間思想,9,89-106。(原出版年2004)
Schön, D. A.(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夏林清譯)。台北:遠流出版。(原著出版年:1983)
Shor, I. & Freire, P.(2008)。解放教育學:轉化教育對話錄(林邦文譯)。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87)
Touraine, A. (2003)。我們能否共同生存?(狄玉明、李平嘔譯)。北京:商務。
Touraine, A.(2002)。行動者的歸來(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台北:麥田。
Wink J. (2005)。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紀錄(黃柏叡、廖貞智譯,2005)。台北:巨流。(原著出版年:2000)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23-57)。台北市: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方永泉(2012)。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師哲學。台北:學富文化。
王秋絨(1988)。包魯‧弗雷勒的對話教育思想評析。社會教育學刊,17,147-172。
王嘉陵(2006)。國小場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王慧婉(1998)。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輔大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反壓迫的民主教育論述和多元實踐。載於李錦旭、王慧蘭(編),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60-94)。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王麗雲(1990)。艾波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乎南”女烏"莉(2015)。宰制教育與原住民身份認同:信義鄉布農族回鄉者之自我書寫。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卯靜儒(2014)。改革即改變嗎?教育改革理解路徑之探索。教育學刊,42, 1-37。new window
朱筱琪(2015)。參與式藝術行動計畫之實踐與反思-以新屋藝家人為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建昌(2010)。自在的山中老師:創造一個「半調子」的社會生活空間。國立東華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何欣穎(2012)。偏遠地區學校創新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軒(2016年5月9日)。20萬孩子等待失敗,台師大急提教育建言。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90452
宋文里(1995)。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通識教育季刊,2(4),1-15。new window
宋文里(2006a)。「批判教育學」的問題陳顯。載於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3-21)。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宋文里(2006b)。批判教育學與三種創意教學(的可能)。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319-345)。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宋岳庭(2003)。Life's a struggle。收錄於Life's a struggle【CD】。台北:原動力文化。
宋麗貞(2012)。原住民地區家庭文化資本及學校文化資本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富(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奉儒(1991)。哈伯瑪斯對早期實證論的批判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現代教育,6(7),61-72。
李奉儒(2006)。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的探索與反思。載於李錦旭、王慧蘭(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95-136)。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李奉儒(2008)。中央集權與教育市場:英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55-82。new window
李瑛(2000)。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族教育-教育決策倫理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7(4),349-361。new window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臺北:心理。new window
杜伊涵(2014)。新北市七星分區偏遠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水珍(2009)。原住民民族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三所原住民小學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于仙(2012)。看見威權主義與權威之間的擺盪-國小級任教師一日學校生活的自我敘說。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元婷(2010)。偏遠小校的再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希望國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宏(2011年8月17日)。小檔案/2688專案。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516959
林明哲(2012)。輔導國小低學業表現原住民學生學習之行動研究--以參與部落格徵文比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芝宇(2015)。「認識二二八事件及其女性受難家屬」課程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春香(2003)。我是誰?原住民女教師Nikar的生命故事。國立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new window
林香君(2015a)。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化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81-212。new window
林香君(2015b)。置身處境、在地實踐:走一條主體性的專業發展道路。應用心理研究,63,51-104。new window
林紋琪(2015)。就地戰鬥,與障礙同行:帶著社會情感與身心量覺之實踐行動。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慧絢(2015)。重看兒童學習:在影像課程中的接合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1,207-240。new window
林靜宜(2012)。臺南市偏遠小學面臨裁併校危機之經營策略個案研究-以開心國小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務葵(2008)。踏上未竟之路:發展教師專業社群行動研究。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務葵、王慧婉(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1,99-128。new window
倪美貞(2002)。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31,201-239。new window
夏林清(2007)。卡榫〜行動研究者的勞動田野與手工知識。發表於「行動研究在台灣---社會田野中的實踐者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夏林清(2008)。另謀出路:結抗空間的協作關係。載於張盈堃主編,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27-40)。台北:師大書苑。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導航。
翁偉榕(2015)。國民小學小校整併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嘉玲(2014)。我是誰?ima lalu su?-一個原住民女教師尋求認同的書寫行動。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建成(2014)。 再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60,3,111-128。new window
張盈堃(2013)。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朝向文化研究取向的可能new window
性。教育資料與研究,111,29-53。
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2005)。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台北:洪葉文化。
張盈堃、陳慧璇(2004)。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21,35-61。new window
張素蓮(2010)。花蓮縣原住民重點小學「校本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15)。教育部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stats.moe.gov.tw/
梁家福(2015)。國小六年級學生網路識讀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1,17-56。new window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8,57-90。new window
郭瑞坤(2005)。去言存生:思考教育中的沉默文化, 載於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合著,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45-65)。臺北:洪業文化。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8)。原住民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2),1-14。new window
陳伯璋(2009)。當前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與省思-間論新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教育與多元文化,1,1-16。new window
陳伯璋、張盈堃主編(2007)。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宛宜(2014)。宜蘭縣國小六年級學生文化資本對數學素養之影響:原漢比較。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師大書苑。
陳姿穎(2011)。國民小學廢校政策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如(2000)。從多元文化教育論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的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5,173-202。new window
陳美珍(2015)。原住民學童家庭教養與學業成就表現之探討~以大武山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淩琪(2014)。雲林縣偏鄉弱勢學童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敏(2005)。來自邊緣的聲音-一位女性教師的敘事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儒晰(2004)。資訊科技與學校教育的批判教育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馮朝霖(2006)。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旭、王慧蘭(編),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137-167)。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馮靖惠(2016年5月10日)。搶救弱勢學習 許添明:非分數霸凌。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885/1683923
黃麗華(2012)。美國史上最大教育醜聞!老師學生一起作弊。全球中央雜誌,37,76-79。
廉兮(2008)。越界生活-理解編圓處境的教育敘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2,98-118。
廉兮(2012)。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3,21-45。new window
廉兮(2013)。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1,1-31。new window
楊偉琳(2013)。宜蘭縣原住民地區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富榮(2009)。小型規模國民小學整併之研究-教育人員觀點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芳敏(2011)。偏遠地區小型學校教育困境與學校行銷策略關係之探討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瑪達拉‧達努巴克(2014)。找路‧回家:不再「靠勢」的原住民同志教師。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翟本瑞(2008)。將文化、社區及個人帶回教育場域。載於張盈堃主編,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教育(3-26)。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蔡中蓓(2005)。向上提升/趨附霸權?再思台灣的語言政治及英語教育。載於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合著,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245-262)。臺北:洪業文化。
蔡佩蓉(2015)。導師工作類社工化:一位偏鄉國小教師的在地經驗。國立東華大學。
蔡瑞君(2005)。成為一個「被認可的」教師:三位國小教師的敘說分析。。載於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合著,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221-241)。臺北:洪業文化。
鄭語謙(2016年5月9日)。未達基本學力 20萬中小學生「等待失敗」。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885/1682343
鄭曉婷(2006)。學校外,放學後—社區圖書館的自主學習。論文發表於「青年學子教育論壇(一)主題:學校教師的日常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理論與實務」,淡江大學,台北。
鄭曉婷(2008)。行走中的認識-活化生命的書寫行動。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曉婷(2009)。且戰且走,且慢-書寫行動中的主體化歷程。論文發表於「第二屆海協兩岸行動研究研討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錢清泓(2007)。小學校園裡的瘋狂囈語:試探批判教育學與基層教師交會之可能性。載於陳伯璋、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125-147)。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謝如欣(2015)。從政治性劇場到使劇場政治性:波瓦被壓迫者劇場的實踐與歷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謝卓君(2005)。對師資培育政策中市場化論述的批判反省。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19-157。new window
謝明杰(1998)。知識\權力的空間:對一所學校課外活動實施的個案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武晏(2013)。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與族群內階級差異性的反思:階級流動、風險考量與文化。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慧恩(2015)。遷移、斷裂,與雙重階層化:原住民教育優惠政策的建制民族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瑞連(2015)。跨越泥地:女性社區托育工作者的生命與社會實踐。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闕河嘉(2006)。「台灣族群意識的想像」:論述形成的迷思。載於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 臺灣的探索(347-376)。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貳、英文部份

Arendt 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原著出版年:1958)
Freire, P. (1970). Cultural Action and Conscientization. How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0(3), 452-477.
Guba, E. ed. (1990). The Paradigm Dialog. Newbury Park, CA: Sage.
Harding, S. (1987). Feminism & Methodology: Social Science Issu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ather, P. (1986). Research as Praxi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6(3), 257-277.
Lien, H. N. (2001). Teaching at the Crossroads of School Reform: A Case Study in a Urban Middle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diana.
Sapir, E. (1994) .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A Course of Lectures.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