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黃帝內經》「生」問題研究
作者:黃翔
作者(外文):Huang Shia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丁原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古典哲學人文陰陽五行養生classical philosophyhumanismqiyin-and-yangfive elementsregime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3
摘要
本論文探討中國古典哲學思潮之下的《黃帝內經》。中國古典哲學即是一般所謂的先秦哲學,是「中國」為「場域」的思辯性哲學,探討自三代以來的人文思想發展議論「天下」之事。同時也是對周文禮制建構的反思,重新建立人文之始源問題,進而展現人文之探索的方式。《黃帝內經》以「養生」為歸結,正為古典哲學發展從西周晚期經春秋以至秦漢的哲學發展,吾人「生」問題之種種探索之方向。《黃帝內經》處置「人」之問題,重新建立起「人」存在的真實義。因此,「人」之於「生」則包括人的身體結構、人與萬物、人與天地的所共同構成一大存在活動,此存在活動便是我們所說的實質「生」的結構性。在《黃帝內經》之中我們可以整理「生」的問題意識含藏生命活動之意義,它藉助陰陽、五行、氣哲學觀念所形成「養生」觀念。本論文歸納五種面向說明以「生」為核心觀念所形成的五種形態的思考。
(一)、生之氣:以精血氣神為存在的本質要素。
(二)、生之體:以臟象經絡為身體的基本結構。
(三)、生之命:以陰陽互換為始源的生命形態。
(四)、生之理:以五行規律為基礎的生命原理。
(五)、生之養:以長生久視為目的的養生之道。
基於此五種面向為,從字源義考察其人文發展,以建構人存在始源之意義。並依古典哲學三元結構,有別於周禮人文建構,遵循天地自然運行之軌則,重視個體藏象經脈運作的陰陽模式,使身體內在精氣神之飽滿不失,才能達到延續壽命,以至於不死不生的境地。
《黃帝內經》回溯於上古時代的養生方式,假託黃帝與岐伯的對話,針對於存在的個體,提出如何把握陰陽變化的道理,延長壽命。《黃帝內經》將人義區分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種等級,並以「養生」為其思想之歸結。顯然將道家之真人、至人與儒家之聖人、賢人融合之說。《黃帝內經》基於中國古典哲學於「人存」現實實情之回應,雖是有限之人生,然而寄望無限生命之廣遠思想,把握現存生命之實際意義,勾勒出遠古「養生」之義。
關鍵詞:古典哲學、人文、氣、陰陽、五行、養生。
The study is to probe “Huang Di Nei Jing”, an ancient medical text in the scholar’s surge of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which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so-call “Pre-Qin-Philosophy”. The philosophy dealt with “area and space” in China, discussed the humanism of three ancient dynasties, and addressed the events “around the world.” Meanwhile, it was also a reaction to Chou’s mechanism based on bureaucracy and rites, a new founder of the origins of humanism, and furthermore an exhibition of new ways to explore the humanism. Concluded by “regimen”, “Huang Di Nei Jing”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philosophy from late West-Chou dynasty to Chin-Han dynasties, showed various directions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people’s “Life”. It dealt with issue of “People” and redefined the true meaning of human “being”. Therefore, “people” in the “life”, including people’s body structure, people and other creatures, people and the world, was a collection of “beings’” activities which was namely the structure of physical “beings”. We could get meaning of “life”, connoting living activities, through “Huang Di Nei Jing”, and the concept of “regimen” by the ideas of yin-and-yang, five elements, and qi. Consequently, from the kernel concept of “life”, the study induces five aspects of thinking:
1. Qi of life: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stamina and spirit.
2. Body of life: a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internal organs and body channels.
3. Origin of life: a beginning of life from the interchange of yin-and-yang.
4. Rules of life: a set of principles run by the patterns of five elements.
5. Regimen of life: a sustainable way to achieve longevity.
We could construct the meaning and the origin of human “beings” by these five aspects and by the etymology of humanism. According to the trio of classical philosophical structures, instead of above-mentioned Chou’s mechanism, we could follow the law of nature, and emphasize the body organs and channels operated by the mode of yin-and-yang in order to keep our three vital energies full in body, to achieve longevity, and even to be immortal.
The study is concluded by “regimen”. Tracing back to the ancient ways of regimen, feigning a dialogue between Yellow Emperor and Qibo, “Huang Di Nei Jing”, concluded by regimen as well, proposed a sustainable way to longevity by mastering the interchange of yin-and-yang for individual beings. And 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real persons, perfect persons, saints, and sages. Obviously, “Huang Di Nei Jing” merged Taoist’s real persons and perfect persons with Confucian’s saints and sages. Based on the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but responding to realistic human “beings”, it was to picture a profile of the ancient meaning of regimen,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current life, and to expect an unlimited life in the commodious thoughts within a limited life though.
壹、專著
一、傳統文獻(依四庫全書書目先後排列)
(一) 經、史、子古藉類
《周易》,《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毛詩》,《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尚書》,《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周禮》,《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禮記》,《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左傳》,《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論語》,《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孟子》,《十三經注疏》,清.阮元,藝文印書館。
《史記》,司馬遷,臺北市:臺灣商務,2010。
《漢書》,班固撰 顏師古註,臺北市:臺灣商務,2010。
《國語》,易中天注譯古籍今注新譯,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5。
《孫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管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韓非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墨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呂氏春秋》,《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淮南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老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列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莊子》,《新編諸子集成》,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二)黃帝內經註解類(依古藉年代先後排列)
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6。
隋‧楊上善注,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台南:王家出版社,1995年。
隋‧楊上善注、楊明濟補注:《黃帝內經太素補注》,漢口:漢口餘生印刷社,1935年。
隋‧楊上善:《黃帝內經明堂》: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出版社,1970。
唐‧王冰注,宋‧林億、高保衡等校正:《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台北:文光圖書公司出版社,1992年。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附靈樞》,台北:文光圖書公司出版社,1970年再版。
唐.王冰註解 宋.林億補注《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6。
晉.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臺南市:綜合出版社,2000。
唐.啟玄子:《素問六氣玄珠密語》,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出版社,1962。
宋.史崧:《靈樞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4。
宋.劉溫舒:《素問入式運氣論奧》,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出版社,1962。
宋.劉溫舒:《黃帝內經素問遺篇》,臺北縣板橋市:藝文出版社,1962。
元.滑壽輯/明.汪機續註:《讀素問鈔/補遺》,臺南縣柳營鄉 : 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
明‧馬蒔注,田代華等點校:《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
明‧馬蒔注,王洪圖、李硯青點校:《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吳崑注,孫國中、方向紅點校:《黃帝內經素問吳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明‧張介賓:《意釋黃帝內經運氣》,日本:筑地書館,1973年。
明‧張介賓:《張氏類經‧張氏類經圖翼》,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明‧張介賓:《類經圖翼》,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明‧張介賓:《仲景全書》,宋趙刻本,台北:集文書局,1983年。
明‧張介賓著,郭教禮主編:《類經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研究院,1996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南:世一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社,2000年。
明.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5。
明‧李念莪原輯,張瑞璋編校:《內經知要》,台北:立得出版社,1994年。
明‧汪機:《續素問鈔》,收錄《汪石山醫書八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點校本。
明.丁瓚:《素問抄補正》,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
明.李中梓輯注:《內經知要》,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素問集註》,台南:王家出版社,1996年。
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靈樞集註》,台北:牛頓出版社,1990年。
清.孫詒讓:《素問王冰注校》,收錄陸拯:《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上海: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清.顧觀光:《素問校勘記》、《靈樞校勘記》,收錄陸拯:《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上海: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清.胡 澍:《內經素問校義》,收錄陸拯:《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上海: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清.于 鬯:《香草續校書‧內經素問》,收錄陸拯:《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上海: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清‧張琦注,王洪圖點校:《素問釋義》(據道光十年刻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
清‧高世宗:《黃帝內經素問直解》,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2
年鉛印本。
清‧陳念祖:《靈樞素問節要淺注》,收錄《陳修園醫書十五種》,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年校注本。
清‧黃元御:《素靈微蘊》,收入孫洽熙編:《黃元御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清.俞 樾:《讀書餘錄‧素問篇》,收錄裘慶元輯:《三三醫書‧第二集》,杭州:三三醫社出版社,1924年。
清.吳昆:《黃帝內經素問吳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
清.高士宗:《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三版。
清.胡澍:《黃帝內經素問校義》,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清.汪昂:《廣注素問靈樞類纂》,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社,1932。
清.張琦:《素問釋義》,北京市 : 北京出版社,2000。
(三)相關醫學類
戰國秦越人.扁鵲:《黃帝八十一難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4。
顧成章:《周禮醫官詳說》一卷,1893年。
二、近人論著專書(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一)《黃帝內經》解註類
劉衡如:《靈樞經》(劉衡如校勘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4年。
張善忱:《內經針灸類方語釋》,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
郭靄春:《黃帝內經素問校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
王琦等:《素問今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梁運通:《黃帝內經類析》,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今庸:《新編黃帝內經綱目》,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
張繼有等編審:《黃帝內經素問吳注評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年。
王洪圖:《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春秋出版社,1988年。
沈祖綿:《讀素問臆斷》,收錄陸拯:《近代中醫珍本集‧醫經分冊》,上海: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陳太曦、莊宏達編:《黃帝內經素問新解》,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5年。
楊維傑編譯:《黃帝內經太素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
徐大椿:《內經詮釋》,《徐靈胎醫學全書》,收錄劉洋:《明清名醫全書大成》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
陳九如編:《黃帝內經今義》,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9年。
楊維傑:《黃帝內經靈樞譯解》,台北:志遠書局出版社,1999年。
李玉清等:《滑壽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
山東中醫學院等:《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河北醫學院:《靈樞經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丹波元堅:《素問紹識》,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
丹波元簡:《素問識》、《靈樞識》,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
徐芹庭:《細說黃帝內經》,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8。
張登本、孫理軍主編:《全注全譯---黃帝內經》,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二)《黃帝內經》研究類
王琦:《黃帝內經專題研究》,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2。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new window
任秀玲:〈中醫理論範疇:《黃帝內經》建構中醫黃論的基本範疇〉,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1.9。
王慶其 周國琪:《黃帝內經考題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新華出版社, 2002。
孫國中 方向紅:《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6。
王洪圖主編:《內經》,〈中醫藥學高級叢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張登本主編:《內經的思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二版。
姚春鵬:《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9再版。
張登本 孫理軍主編:《黃帝內經話養生》,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6。
張景明 陳震霖編著:《天人合一的時空觀---中醫運氣學說解讀》,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何平叔編著:何平叔解讀《黃帝內經》---古中醫學的人體疾病觀,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1。
周海平 申洪硯編著:〈《黃帝內經》書名與成書年代考證,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2。
班兆賢:〈《黃帝內經》修辭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9.2。
施連芳 高桂蓮編著:《黃帝內經》與陰陽養生之道,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4。
牛實為:《內經生態觀》,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2。
(三)中醫學思想研究類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魏子孝 聶莉芳:《中醫中藥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
邱鴻鍾:《醫學與人類文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張煒:《商代醫學文化史略》,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2005。
王育林:《中醫古籍考據例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李良松 郭洪濤:《出入命門—中醫文化探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李建明:《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
張其成:《易學與中醫》,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7。
廖育群:《岐黃醫道》,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5。
鄧鐵濤 鄭洪 主編:《中醫五臟相關學說研究---從五行到五臟相關》,廣州:廣東科技,2008.9。
駱傳祖 劉明智:《試分類〈黃帝內經素問〉一書的氣》,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第29卷第10期總第366期,2008.10。
常秉義:《周易與中醫》,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9.3。
程雅君:《中醫哲學史—先秦兩漢時期》第一巻,成都:巴蜀書社,2009.3。
王磊:《中醫病因學史論》,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
(四)經學類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1。
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
劉起釪:《尚書研究要論》,濟南:齊魯書社,2007.1。
吳前衡:《《傳》前易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
(五)子學類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經憨山註》,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74。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出版社,1985。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市:萬巻樓圖書有限公司出版社,1998。new window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習館,2000。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市:臺大出版委員會:臺大文學院發行,2001。new window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5。
張連偉:《管子》哲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12。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
楊義:《老子還原》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11.3。
黃柏青 朱登武:《莊子的氣論及其哲學、美學意義》,湖南工程學報,2004.6。
方勇 陸永品:《莊子詮評》,成都:巴蜀書社,2007.5。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5。
杜維明主編:《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4。
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5。
(六)古代宗教類
趙容俊:《殷商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3.7。
陶磊:《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6。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4。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9.10。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2011.1。
(七) 中國天文學類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市:萬巻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new window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1。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
陳曉中 張淑莉:《中國古代天文機構與天文教育》,北京,中國科學技術,2008.12。
(八) 中國思想史類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巻二,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5.3,三版。
龐樸:《稂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new window
劉蔚華 苗潤田:《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馮友蘭:《中國哲學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第一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2。
顧頡剛等編著:《古史辨》第五冊,海口市 : 海南出版社, 2005。
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5。
小野澤精一 福永光司 山井湧:《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葉志衡:《戰國學術文化編年》,杭州:江大學出版社,2007.6。
王沛:《黃老“法”理論源流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卓廉士編著:《天人合一》,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2009.1。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4。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市:五南,2010.10。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2011,二版。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2011.3。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5。
(九) 陰陽五行思想類
艾蘭 汪濤 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江蘇古藉出版社,1998.6。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市:五南,2009.1。
(九)其他類
郭沫若:《青銅時代.宋鈃尹文遺著考》,文治出版社,1954.3。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1983,5冊。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出版社,1982。
劉志基:《漢字體態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王宇信、楊升南所著《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宋鎮毫:《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巻),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李建民:《中國早期數術通考》,中華科技史同好會會刊第二卷第一期,2001.3。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馬如森:《殷商甲骨學---帶你走進甲骨文的世界》,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1。
劉長林:《中國象科學觀---易、道與兵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3。
貳、近人論著期刊(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丁原植:〈老莊哲學中「有」「無」概念之辯證開展〉,《哲學論集》第十五期,輔仁大學哲學系所,1982.7。new window
丁原植:〈中庸哲學基本結構之形上探析(一)〉,《哲學論集》第十八期,輔仁大學哲學系所,1985.8。new window
丁原植:〈中庸哲學基本結構之形上探析(二)〉,《哲學論集》第十八期,輔仁大學哲學系所,1985.9。new window
張運華:〈先秦思想史中的“氣”與宇宙本體〉,管子學刊1993年第4期。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5期。
丁原植:〈從出土《老子》文本看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哲學論集》第卅二期,輔仁大學哲學系所,1999.6。new window
劉澄中:〈大陸經脈史學研究的新檢討—從經脈現象、出土脈書與經脈木人說起。〉,新史學十一卷二期,2000.6。new window
嚴健民:〈答馬玉寶教授“商榷”—兼論秦漢經脈學說起源、演繹、繼承“求同”〉,醫學與哲學2005.11,第26巻第11期。
陳麗桂:〈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以《淮南子》、《老子指歸》、《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為核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三十九期,2006.6。
王曉波:〈「道生法」-《黃帝四經》的道法思想和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三十二期,2006.10new window
李晟:〈論神仙思想的起源地〉,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1期。
張登本:〈《內經》陰陽理論的研究〉,陝西: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9。
陳淼和 陳怡帆:〈臟象論等非屬五行學而是臟腑之五類規範--其非關診療故不能作為中醫理論〉,中醫藥研究論題,2009.2。
莊庭蘭:〈論五行學說在《素問》中的式構建〉,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五期。
松永樹浩 許筱穎 鄧小峰 袁衛玲 顧曉靜 郭霞珍:〈《黃帝內經》對人體生命時間結構的研究〉,吉林中醫藥,2009.8,第29巻第8期。
雲玉芬 王琦 張其成:〈從《黃帝內經》看“氣”的本質屬性〉,山西中醫,2009.11,第25卷第11期。
喻陽興:〈中醫陰陽的現代解讀〉,中醫雜誌2009.12,第50卷增刊。
潘秋平 段曉華 梁吉春:《黃帝內經》藏象學說淵源考證,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第33巻第2期,2010.2。
馬香品:〈淺議黃帝內經生命析學之氣論思想〉,西安社會科學,第28卷第1期 2010.2。
劉傑:〈論神仙思想的產生與形成〉,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李潔 馬會霞 路振宇 姚榮妹 董曉鵬 包巨太:〈《黃帝內經》中「陰陽思維模型」簡析〉,中醫雜誌2010.4第51卷第4期。
李建光:〈論《淮南子》神仙與陰陽匯流的神仙道家思想〉,湘潭職業技術學院,職大學報,2010年第4期。
蘇克強:〈先秦儒家、道家養生思想比較研究〉,泰山學院體育科學系農村經
楊紅梅:〈殷墟婦好墓玉陰陽人文化蘊含初探〉,河南:殷都學刊,2011。
方滿錦:〈近二十年研究《黃帝內經》與先秦諸子學說關係之文獻述評〉,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參、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黃蕙棻:〈《內經》運氣醫學現代觀的研究〉,台灣大學中國醫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王敏弘:〈《黃帝內經》有關神的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蕭進銘:〈《內經》認識論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裘 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96。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的運用〉,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國財:〈《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new window
陳韻雯:〈《黃帝內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東海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1。
劉寶義:《陰陽五行原理與藏象經絡實質初探》,出東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9。
陶功定:〈《黃帝內經》生態醫學思想的現代意義研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4。
董家榮:〈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莊明仁:〈靈樞經水篇十二經水之研究〉,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琳:〈《黃帝內經》與《淮南子》比較研究,遼寧中醫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
呂枝:〈先秦道家與《黃帝內經》兩者相關養生思想之研究〉,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韶堯:〈黃帝內經運氣學研究〉,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許玉娟:〈《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十二官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羅金發:〈《黃帝內經》養生思想初探〉,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蘇瓊芬:〈《黃帝內經》研究--以倫理思想為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
張仕麟:〈《黃帝內經》之生命倫理學〉,東海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5。
趙憶祺:〈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申詠秋:〈《黃帝內經》醫學人文精神研究〉,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5。
孫非:〈《黃帝內經》年代學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5。
劉冠顯:〈《黃帝內經》熱病類的文獻學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2008。
李韶堯:〈《黃帝內經》氣化宇宙論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徐月英:〈《黃帝內經》象數思維模式〉,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4。
陳定旭:〈《黃帝內經》“治末病”理論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8.5。
龔謹:〈《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的文獻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
趙鴻君:〈“五經“、《爾雅》與《黃帝內經》病症名詞的比較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
李建國:〈《周易》與《黃帝內經》學術思想的比較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
劉朝貴:〈海峽兩岸《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
方滿錦:〈《黃帝內經》中和思想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4。
陳曦:〈《黃帝內經》氣化理論研究〉,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學位論文,2009.5。
劉耀崬:〈《黃帝內經》與《針灸大全》針灸禁忌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非醫攻博),201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