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家有學齡前幼童母親在教養環境中母職的建構歷程-社會工作的視角
作者:黃俐婷
作者(外文):LI-Ting Hua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簡春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母職學齡前幼童教養環境社會建構個人建構motherhoodpre-school childrenparental environmentsocial constructionpersonal 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6
在建構母職角色的過程中,母親們大抵出現角色模糊、角色衝突、
角色負荷與角色挑戰等困難,這些困難皆隱含著,母職角色與他人互動
後缺乏主體性的問題。所以,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母親如何與他人互動以
建構其母職角色。
本研究採用自然探究法,以理論抽樣為原則,抽樣對象包括新竹苗
栗地區的六家幼稚園與兩家社會福利機構的母親們,共計十八位。本研
究的資料分析方法,以質性研究的歸納性分析方法為基礎。
研究發現指出,母親與他人互動後建構出五種類型的自我,包括
「娘家我」,「婆家我」,「孩子我」,「權衡我」,「規範我」五類
1.「娘家我」指的是以娘家的教養經驗為主要意義.2.「婆家我」指
的是以婆家的教養參與為主要意義。3.「孩子我」指的是以不同孩子
的特質為主要意義。4.「權衡我」指的是以社會比較為主要意義。
5.「規範我」指的是以社會規範為主要意義。
「娘家我」、「婆家我」、「孩子我」此三者的建構主要在情感型
信任,「權衡我」的建構主要在認知型信任,「規範我」的建構主
要在制度型信任。
本研究建議,社會工作者的專業任務為致力於協助母親們,成
為主動親和型、信服資源型與自我轉換型。期待本研究可提供
家庭社會工作、幼童福利服務以及差異性觀點的參考。
關鍵字:母職、學齡前幼童、教養環境、社會建構、個人建構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otherhood, mothers
always meet with some difficulties, such as role ambivalence,
role conflict, role overloading and role challenge.
These difficulties imply the mother’s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and seem to be the lack of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the mothers interact with others to construct the
motherhood roles.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naturalistic inquiry, and uses
the theoretical sampling as the principle. And the interviews
are responded by eighteen mothers,their children
in six indergartens
and two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inductive data
analysis as the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thers interact with
others to construct five kinds of "Self" including
“Birth Family Self", "Conjugal Family Self”,“Child Self”,
"Trade-off Self” and “Regulation Self”. In the research,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main construction of “Birth Family Self”, “Conjugal Family Self” and “Child Self”
is affection-based trust, the main construction of “Trade-off Self”is cognition-based trust,and the main construction of “Regulation Self” is institution-based trust.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social workers should
enhance mothers to learn to be an active-intimate mother,
to be an admired resource mother, and to be a
self-transformation mother. The reflexive approaches are
family social work, pre-school children welfare services,
and diversity perspective.
Keywords:motherhood,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al environment,social construction,
personal construction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內政部兒童局 (2005)。中華民國九四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教育部 (2003)。幼托整合政策規劃結論報告。台北:內政部、教育部。
行政院主計處 (2007)。95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家庭生活 。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王文瑛、張耐 (1995)。使用函授推廣社區親職教育之研究。靜宜人文學報,6,115- 133。new window
王文瑛 (2009)。建構終身學習社會工作繼續教育制度:論校外學習成就認證的運用。new window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23。
王篤強 (2009)。台中縣民間福利服務部門眼中的貧困家戶服務:一項焦點團體的初步分
析與感想。社區發展季刊,124,116-132。
王春源、錢淑芬 (1995)。對角色性格差異、角色壓力、工作投入與滿意度之關聯研究。
中山人文社會學刊,4(1),121-185。
王順民 (1999)。我國托育服務的轉型與賡續-以台北市公立托兒所為例。華崗社科學
報,13,123-137。
王麗容 (1999)。婦女二度就業之檢視與政策建議。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3(2),new window
181-226。
王麗容 (1995)。婦女與社會政策。台北:巨流。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 (2006)。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25,199-242。new window
王孟平、張世澤 (2007)。移民社會學觀點下外籍新娘問題的省思。北台灣學報,30,71-new window
287。
王光宗 (2007)。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6,24-
52。
王魯梅 (2006)。運用充能概念探討多媒體互動式光碟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照顧、無力感
及生活品質促進之成效。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
王秀絨 (2000)。死亡與創造-兼論藝術治療之應用。東海社會科學學報,19,1-23.
方美玲 (1998)。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嘉義:南華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沙依仁 (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宋麗玉 (2002)。女性主義與社會工作。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合著,社會工
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宋鴻燕 (2000)。新世代父母教養觀。應用心理學,7,30-34。new window
何芝君 (2005)。社會工作的反思:身處社會文化脈絡的個人。何芝君、麥萍施主編,本
質與典範-社會工作的反思。香港:八方。
何雪貞 (2002)。國立大學人事人員角色知覺、角色壓力與壓力反應之研究。台北: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曾媛琪 (2000)。從社會工作的兩極化看社會工作的本質。何芝君、麥萍施主編,本質
與典範-社會工作的反思。香港:八方。
余漢儀 (2002)。兒童福利服務。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余漢儀 (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new window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 (1991)。田野研究法與護理學之應用。台北:巨流。
李美玲 (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發表於「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
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
李宗文 (2003)。城鄉幼兒母親教養型態及相關變項之比較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4new window
(2),173-196。
李青松 (2000)。家庭親子間關係的變遷:社會創新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換影new window
響。應用心理學研究,5,43-45。
李宗文 (2002)。Baumrind的教養方法和中國教養方法探討。國教之聲,34(2),8-13。
李貴花 (1990)。從成年初期、中期探討台北地區雙生涯婦女之心理壓與與工作、婚姻及休閒間的適應。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昱欣 (2008)。罪惡感訴求與產品類型對善因行銷效果的影響。國立高雄大學經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慧娟、高員仙 (2002)。教保人員專業構念系統之個案研究。德育學報,17,69-88。
呂信慧 (2002)。家中手足比較訊息與手足關係研究-以學業表現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呂翠夏 (2002)。學齡前幼兒家庭之共親職與其相關因素:婚姻關係與性別角色態度。台南師院學報,36,1-18。new window
利翠珊 (2007)。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4),357-386。new window
利翠珊 (2002)。婆媳與母親: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79-218。new window
利翠珊 (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new window
利翠珊 (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26。new window
沈慶鴻 (2001)。由代間傳遞的觀點探索婚姻暴力對目睹兒童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5-86。new window
沈麗盡 (2003)。早期療育專業團隊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社會福利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月清 (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new window
周月清 (2000)。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周曉虹 (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學研究,4,29-56.new window
余致力、劉麗貞 (2005)。幼兒教育卷政策評估。理論與政策,18(1),29-50。
何青蓉 (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林惠娟 (2001)。「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因素之探討。
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淑玲 (2000)。台灣地區親子互動的真面貌:期許研究觀點的突破。應用心理學研究,7,7-9。new window
林惠雅 (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30。new window
林雅萍 (2005)。父母共親職動力歷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林慧芬 (2004)。大台北地區母親對「兒童自主」教養信念之詮釋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2),229-260。new window
林文瑛 (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new window
林文瑛、王震武 (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new window
林佩瑩 (2001)。系統性護理指導對診斷性先天性心臟病童母親不確定感影響之探討。台北: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以正 (1999)。華人的社會比較:比較什麼?與誰比較?為何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11,93-125。new window
林如萍 (2001)。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生活科學學報,7,181-208。new window
林耀盛 (2001)。非此非彼:心理學的人論及其意義。應用心理學研究,9,55-85。
林崇逸 (2006)。幸福與財富:幸福感影響因素之探討。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鉦棽、蕭淑月、何慧清 (2005)。社會交換理論觀點下組織支持、組織知識分享行為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信任與關係為分析切入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1),77-110。
武自珍、李淑潔、蘇映依、陳怡真 (2004)。五個大陸與外籍配偶的婚姻故事-婚姻幸福感之初探。社會工作論文發表會
暨台中縣政府外籍配偶在台生活初探性研究成果發表會,133-152。台中:東海大學。
吳秀照 (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new window
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
吳芝儀、李奉儒合譯 (1995) 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承珊 (1999)。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趙淑珠 (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new window
吳嘉瑜 (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new window
邱貴玲 (2003)。托育服務的國際觀:從丹麥經驗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01,266-275.new window
邱惟真 (2002)。虛構的自我還是建構的自我-從大腦科學到社會建構論。暨大學報,6(1),129-144。
施教裕 (2002)。社會工作理論的比較。。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台北:洪葉。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 (1996)。焦點團體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俞彥娟 (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20,1-40.new window
彭淑華 (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new window
洪瑩潔 (2003)。學齡前兒童家長教育選擇權與選擇行為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怡君 (2005)。父母對幼兒的學校準備度觀點與其教養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洪淑敏 (2003)。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栩隆、張利中 (2005)。面對臨終病人之角色扮演課程對醫學院學生個人死亡建構之影響。醫學教育,9,162-174。new window
洪栩隆、鍾秉穎、張利中 (2006)。醫學系學生之死亡概念。醫學教育,10(3),51-59。new window
姜義雯 (2004)。影響台灣階層化因素、生活機會與五個貧窮家庭比較研究。台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連惠君 (1999)。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富珍 (1998)。社會比較的效果:對個人情感、認知及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易男 (2004 )。依附理論及其對家長教養與教師教學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163-175。
徐雪真 (2006)。母親與祖母對「幼兒自主性」教養信念之比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
夏曉鵑 (2005)。尋照光明:從「識字班」通往行政院的蜿蜒路,於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文化,12-48.new window
莊耀嘉 (1999)。家庭中人際互動結構與運作模式。本土心理學研究,12,3-46.new window
莊雪芳 (2007)。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典型相關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new window
許靖敏 (2002)。發展遲緩兒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雅 (2007)。兒童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之探討。諮商與輔導,257,28-32。
陸 洛 (1997)。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8(1),115-137。
陸錦英 (2001)。一位華裔母親的教養觀。屏東師院學報,14,325-342。new window
陳惠娟、郭丁嫈 (1998). 「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7(41),73-101.new window
陳韻如 (1995)。父母發展概念之理論初探:「一般性」或「特定性」。中壢: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盈文 (2006)。接受東西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教養模式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立容 (2004)。學齡前兒童之母親遊戲行為與依戀關係、文化因素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琳 (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以台北縣幼兒母親為例。輔仁學誌,35,51-78。
陳若琳 (2003)。雙薪家庭幼兒母親的婚姻情感與配偶共同育兒對教養品質影響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4,1-14。
陳富美 (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1),47-64。new window
陳富美、利翠珊 (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new window
陳冠中 (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靜慧 (2006)。癌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的不確定感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雁 (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如 (2007)。從政策網絡理論看我國幼兒教育卷政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2,23-45。new window
陳建志 (2002)。人力資本差異或性別歧視?就業市場性別階層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363-407。new window
陳佩鈺 (2004)。僧侶自我轉化經驗及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所碩士論文。
陳佩鈺、林杏足 (2006)。自我建構的多元開展-從個體、關係到脈絡。輔導季刊,42(1),35-46。new window
陳琇惠 (2001)。繳費制與非繳費制給付之本質、意涵及其關聯性。社區發展季刊,95,96-110。new window
陳彩鳳、曾信超 (2006)。信任危機。護理雜誌,53(1),10-16。new window
彭淑華 (2006)。發展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模式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彭淑華 (2005)。婆家?娘家?何處是我家?女性單親家長的家庭支持系統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197-262。new window
彭懷真 (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懷真 (2003)。為什麼沒有男性福利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1,129-134。new window
彭懷真 (2004)。兩岸通婚與中國現代化:從文化角度思考社會工作的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5,298-308。new window
馮 燕 (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態系統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1-35。
翁麗芳 (2004)。「新台灣之子/女」的托教問題:多元教養文化研究。北縣成教
郭靜晃 (2002)。兒童托育與福利服務照顧方案。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主編,當代台灣地區青少年兒童福利展望。
台北:揚智。
郭靜晃 (1999)。托育服務工作專業及專業倫理。社區發展季刊,86,143-147。new window
郭靜晃、薛慧平 (2004)。外籍配偶家庭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
郭丁熒 (2002)。小學教師面對角色知覺差距的情緒感受:類型建構與量表編製。new window
應用心理學研究,14,191-220。
郭怡欣 (2006)。婦女參與讀書會的學習歷程及自我建構之研究-以主婦聯盟讀書會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豔秋 (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愛迪、招雁翔 (2005)。從敘說中開展的自我建構歷程。應用心理學研究,28,223-252。
張瀞文 (2004)。台灣近二十年來幼兒階段親子教養研究歸類與分析-生態系統論的觀點。兒童發展與教育創刊號,49-68。
張玉雪 (2006 )。從父母親的教養態度看幼兒教育的問題。幼教資訊,190(1),56-57。
張齡友 (2004)。早期家庭經驗對於柬埔寨擊母親學齡前子女教養之個案研究。幼兒保育學刊,2,139-164。
張惠華 (1995)。精神分裂病人對疾病的自我標籤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琇珺 (2000)。國小學童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張美娟、段慧瑩 (2005)。花蓮地區母親對幼兒托育服務選擇理由、重要程度及托育滿意度之探討。醫護科技學刊,7(1),106-120。new window
張宏哲 (2002)。社區老人使用福利服務的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縣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8,183-232。new window
張嘉玲 (2005)。台中市獨居老人社會福利使用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碧如 (2007)。從社會階層論探討外籍配偶生活適應及其子女教育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91-102。new window
張艾寧 (2007)。影響社區成年智障者及其家庭使用福利服務之相關因素探討-以新竹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淑青 (2006)。顧客忠誠驅動因子之研究-顧客知覺價值的關鍵角色及顧客滿意與信任的中介影響。輔仁管理評論,13(1),107-132。new window
黃聖桂 (2008)。『中立』立場的干擾-就一位系統論婚姻治療者來說。輔導季刊,39(1),50-56。new window
黃囇莉 (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3-62。new window
黃俐婷 (2004)。家庭支持的結構與功能分析。社區發展,105,367-380。new window
黃明慧、黃宗堅 (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療癒歷程:以Bowen代間系統理論之處遇為例。輔導季刊,40(2),42-53。new window
黃依茹 (2006)。職業婦女知覺與娘家母親對幼兒的共教養感受及行為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黃家齊 (2002)。組織公正與組織公民行為-認知型與情感型信任的中介效果。台大管理論叢,12(2),107-141。new window
黃建銘 (2005)。外籍配偶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幼托園所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蓉慧 (2004)。由個人自我構念價值看中國、香港與台灣之文化趨向及爭辯行為。new window
新聞學研究,80,51-87。
葉光輝 (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new window
葉郁菁 (2005)。英國與台灣家庭式托育服務制度之比較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9,109-128。new window
葉肅科 (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台北:學富。new window
楊曉苓、段慧瑩 (2008)。 0-2歲嬰幼兒適性發展學習活動綱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九六年度研究成果發表會「托育服務」論文集,台中。new window
楊曉苓、胡倩瑜 (2005)。台北市合格家庭保母托育現況及托育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8,1-32。new window
楊凰嬿 (2003)。性別、性別角色態度與家務工作參與對就業市場階層化影響之探討。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 惠 (2006)。祖母和幼兒母的教養參與及兩代共教養之關係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劉珠利 (2001)。依賴-一個該被貶低的特質?社會工作學刊,7,75-100.
劉珠利 (2003)。台灣年輕女性的兩性關係-從「關係中的自我」理論的觀點來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56-69.new window
劉惠琴 (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new window
劉慈惠 (2006)。學前幼兒被期待學些什麼?-以兩所幼稚園家長為例。師大學報,51(1),131-158。new window
劉慈惠 (200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15,383-427。new window
劉慈惠 (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new window
劉慈惠 (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new window
劉靖國 (2004)。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社會學分析-以結構功能理論、衝突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為分析架構。
學校行政雙月刊,30,59-68。
劉麗雯、關華山 (2001)。社會網絡理念與機構式老人居住空間設計。當代社會工作學刊,4,56-92。
鞏美娟 (1993)。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蔭萍 (2004)。全台保母托育問題大調查。育兒生活雜誌,174,1-2.
蔡玉青、呂翠夏 (2006)。祖父母親職參與和幼兒社會情緒行為之關係。兒童與教育研究,2,43-84。new window
蔡維欣 (2006)。父母教養行為、依附關係與成年雙胞胎個人化之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育琦 (2004)。初次入學幼兒之園所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嫦娟、張碧如 (2003)。家長對家庭保母之選擇及關係之建立-兼談證照與非證照保母之比較。兒童福利期刊,4,new window
133-155。
蔡晶晶、陳若琳 (2004)。雙薪家庭幼兒母親對婆婆參與教養正向感受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5,61-74。
蔡佳穎 (2004)。應用Bass Model架構探討關係生命週期中之自主性與依賴性。台中: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聯仁 (1998)。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
潘淑滿 (2006。平等或差異?-母親身份與母性政策的論述。社區發展季刊,114,219-238。new window
潘淑滿 (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歐陽儀 (199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賴文誠 (2005)。特質焦慮、父母期望和教師期望和升學焦慮感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鄭美君 (2004)。台灣當代女性作家「母職角色」主題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 (2002)。家庭社會工作。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鄭麗珍 (2002)。馬克斯主義與基變觀點。宋歷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
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鄭子見 (2007)。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手足關係與社會智能之相關研究。嘉義: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仁偉、林秀霞、郭智輝、劉麟書 (2006)。人際信任的理論性構念詮釋。台中:台中技術學院學報,7(2),1-28。new window
鄭家雯 (2004)。走出心靈迷霧:諮商師調適與因應接案無力感經驗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論文。
魏世台 (2005)。家庭研究中生態理論之概念建構及其對父母教養研究之影響。new window
東南學報,28,379-392。
魏世台 (2002)。中國文化中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宜蘭技術學報人文及社會專輯,9,341-369。
魏世台、王銘光 (2005)。父母關愛特質及教養方式對子女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東南學報,29,101-116。new window
簡春安、鄒平儀 (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new window
簡春安、趙善如 (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
簡志娟 (1995)。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簡晉龍 (2002)。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融和諧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一中 (2002)。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蕭伊珊 (2004)。幼兒氣質發展歷程形成脈絡之系統尋繹個案研究。台中: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奕蕙 (2000)。性別角色期待的枷鎖:擺盪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女性公務人員。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文青 (2004)。Bronfenbrenner「發展過程生態學」在台灣幼教相關研究之評析。
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6,157-184。
萬育維 (2001)。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謝秀芬 (2002)。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謝美娥 (2007)。一個對台灣照顧住宅使用的質化觀點。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65-94。new window
(二)英文書目
Adams, R., Dominelli, L. & Payne, M. (2002). Social work: themes, issues and critical debates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Alcock,Erskine,and May (2006) 利他主義、互惠與義務(李易駿、邱汝娜譯)於解讀社會政策(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
(李易駿等人合譯) 台北:群學出版社.
Alcock,Erskine,and May (2006) 女性主義的觀點 (鄭怡世譯)於解讀社會政策(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
(李易駿等人合譯) 台北:群學出版社.
Adrienne S. Chambon, Allan Irving&Laura Epstein Belsky,J. (2005). 傅柯與社會工作( Reading Focault for Social Work.)
(王增勇校閱)。台北:心理出版社。
Allan (2004). Mothering blaming : a covert practice in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Australian Social Work,57,1,57-70.
Bronfenbrenner,U. (1958).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orugh time and space.In E.E. Maccoby ,T.M.Newcomb,&E.L.Hartley(Eds.),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Henry Holt&Co.
Bronfenbrenner,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umrin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4(1),1-103.
Baumrind (1989). Rearing competent children. In W.Damon(Ed.). Child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orrow.(pp.349-378).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Inc.
Babbie ( 2002) The Basic of Social Research. CA: Thomson Learning.
Carpenter, D. (1996). Constructivism and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 Turner, F.J.(ed.).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4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Chen,F.M. (1998). Authoritative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of mother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in Taiwa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Chiu,L.H. (1987). Child-rearing attitudes of Chinese-American, and Anglo-American mot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2,409-419.
Cowdery & Knudon-Martin (2005). The Consturction of Motherhook: Tasks,Relational Connection, and Gender Equality.
Family Relations,54,335-345.
Collins,Jordan&Coleman (2009).家庭社會工作(Family Social Work)(魏希聖譯)。台北:洪業。
Denzin (2000) 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張君玫譯)。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Dorcera E. Taylor (2000). The Rise of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Paradigm-Injustice Farm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3(4),508-580.
Davis (1979). Role Theory. In Turner, F.J. (ed.).(1986).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3th ed.)(541-563)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evore&Schlesinger (1999). Ethnic-Sensitive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rlandson, D.A., Harris, E.L., Skipper, B.L., and Allen, S.D.(1993).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Eamon.M.K. (2001). 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n 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is,Social Work,46(3),p.256-266.
Elizabeth,A, Segak,Karen E. Gerds&Sue Steiner(2007) 何謂社會工作?(高迪理譯)於 社會工作概論-成為一位改變者(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of Social Work Becoming a Change Agent)(曾華源、高迪理主編) 台北:洪葉出版社。
Payne (199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Modern social work:A critical introduction)(周玟琪、葉琇姍等譯)。台北:五南。
Patton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合譯)。台北:桂冠。
Skidmore (2002).社會工作概論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沈瓊桃、詹宜璋校閱、古允文審訂)。台北:學富。
Schwandt (2000). 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for Qualitaitve Inquiry. In Denzin&Lincoln. Qualiti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Franklin, C. (1995). Expanding the vision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debates: creating relevance for
practitioners, Family in Society, 76, 395-406.
Featherstone (1999). Taking mothering seriously :
the implications for child protection.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4,43-53.
Germain, C. B.& Gitterman, A. (1980) The Life Mode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ermain, C. B.& Gitterman, A. (1986) The Life Model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Revisited. In Turner, F.J. (ed.).
(1986).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3th ed.)(618-643)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reene (1996). “Ecological Perspective:An Eclec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s”,In R.R.Greene,ed.,Human behavior theory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2nd ed.),p1-30. NY:Aldine de Gruyter.
Greeno&Simon (1988).Problem solving and reasoning.
In R.C. Atkinson,R.J. Herrstein,G.Lindzey,&R.D. Luce(Eds.),Stevens’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New York:John Wiley&Sons.
Glenda Cleaver (1994). Mothers and their pre-school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04,35-51.
Gergen (2001).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Thousand Oaks.
Ho,D.Y.F.,&Kang,T.K. (1984). Intergenerational comparisons
of child-rearing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in Hong Ko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004-1016.
Hannigan,J.A.(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New York:Routledge.
Hadfield,Rudoe&Sanderson-Mann (2007). Motherhood,choice
and the British media: a time to reflect. Gender and
Education,19(2),255-263.
Johanna Sheppard (2000). Learning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reflections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mothers in child and family car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14(1),37-50.
Jose、Craig&Kathy (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Hun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張宏哲、林哲立譯)。台北:雙葉。
Lincoln, Y.S. & Guba, E.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Mishel.M.H. (1981). The Measurment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Nursing Research,30(5),258-283.
Mishel.M.H.&Braden,C.J.(1988).Finding Meaning:Antecedent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Nursing Research,37(2),97-127.
Kelley,M.L.&Tseng,H.M. (1992).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ld rearing:A comparison of immigrant Chinese and American mother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3(4),444-455.
Kohn M.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A study in values.Homewood,I11:Dorsey Press.
Kohn M.L. (1977). Class and conformity:A study in values.With a reassessment. Homewood,I11:Dorsey Press .
Minahan,A. (1981).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Purpose and Objectives of Social Work Revisited. Social Work,22,341-346.
Power&Parke (1984). Social Network Factors and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Sex Roles,10,949-972.
Pillari (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u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洪貴真譯)。台北:洪葉。
Rodwell, M.K.(1998). Social Work Constructivist Research.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Robert &Greene (1999). Social Constructions. In Greene(1999).
Human Behviour Theory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Skidmore (2002).社會工作概論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沈瓊桃、詹宜璋校閱、古允文審訂)。台北:學富。
Skidmore (1998).社會工作行政(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蔡啟源譯)。台北:雙葉。
Sarantakos (2005) Social Research(3th ed.).Palgrave Macmillan.
Schwandt (2000) 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for Qualitative Inquiry. In Denzin,N.K.& Lincoln, Y.S.(eds.)(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 (Two Volumes) (Seco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Turner,F.J.,ed. (1986).Social Work Treatment: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3th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right,J.D.,&Wright,S.R. (1976). Social class and parental value for children: A partial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Kohn the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4,527-53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