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許衡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
作者:馬行誼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ng-Yi Ma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文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倫理道德價值體系內聖外王自然觀心性論格致論知行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許衡是元初大儒,他成功地引進程朱理學,奠定了理學在元代的重要地位,此外,許衡積極投身政治實踐之中,時刻以經世濟民為念,故為後世所推崇。本文認為許衡在吸收前代學者的思想精髓,以及適應時局的變化後,以倫理道德為價值判準,發展出一套思想體系,試圖藉此實現其「內聖外王」的理想境界。在理論的建構上,他從「自然觀」到「心性論」的認識中,建立了其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基礎,又聯繫到「格致論」與「知行觀」的部分,藉以全面性的醞釀此倫理道德的價值體系,這兩個部分完成之後,許衡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已然成形。本文所架構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中,許衡將「道德修養工夫」做為基礎,發展到「政治思想與實踐」與「教化的志業」兩方面,此即為其「內聖」到「外王」理想的具體展現。
本文先從歷來評論許衡的文獻開始探討,藉此提出了方法論的基本立場是:學術傳承與時代影響合論;概念分析與系統架構兼具;歸納與演繹兩法並重。接下來就是概略地討論許衡的生平與經歷,並依次介紹其倫理道德價值體系的基礎、醞釀、建構、完成的發展順序。本文的論述過程中,廣泛地觸及前代對許衡諸如「仕隱」、「夷夏」、「易簡」、「粗跡」、「治生」、「科舉」、「心」的詮釋與「和會朱陸」等的兩極化論斷,並試圖從其倫理道德價值體系的發展中,給予公允的評述。本文的結論是許衡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乃是順承儒家的大傳統,並由兩宋理學家的啟發,所成立的一套因應時局的策略,在許衡眼中,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並不迂闊,尤其在亂世之中,儒家倫理道德觀念所衍生的安邦定國之道,尤其是他所致力傳承與發展的重點。
一、古籍專書部份(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王夫之撰(民73)。讀通鑑論(四部刊要)。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王夫之撰(民77)。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王安石撰(民77)。王臨川全集(中國學術名著)。台北:世界書局。
王先謙著(民77)。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叔岷撰(民77)。莊子校詮。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所。
王弼注,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勘(民44)。周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民69)。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惲撰(民78)。秋澗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上海:上海書店。
王陽明著,葉紹鈞點註(民80)。傳習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孔安國注,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勘(民44)。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札奇斯欽(民68)。蒙古黃金史註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札奇斯欽(民68)。蒙古秘史新譯並註釋十卷,續卷二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札奇斯欽(民68)。蒙古黃金史註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多桑、馮承鈞撰(民90)。多桑蒙古史。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
安井衡纂詁(民67)。管子纂詁。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永瑢,紀昀等撰(民72)。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修生主編(民87)。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朱師轍撰(民68)。商君書解詁定本。台北:鼎文書局。
朱熹撰(民54)。朱子大全(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朱熹撰,張伯行集解(民60)。四書集注、小學集解。台北:世界書局。
朱熹撰(民79)。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濂撰,翁獨建點校(民?)。元史(百衲本)。北京:中華書局。
余闕撰(民73)。青陽先生文集(四部叢刊)。上海:上海書店。
孟軻撰,趙岐注,孫奭疏(民72)。孟子注疏(四庫全書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祇遹撰(民62)。紫山大全集(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寶瑔著(民79)。周子全書。台北:武陵出版社。
柯劭忞撰(民71)。新元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姚燧撰(民74)。牧庵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耶律楚材撰(民77)。湛然居士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
孫承澤撰(民73)。元朝人物略(元明史料叢編)。台北:學海出版社。
孫承澤撰(民73)。元朝典故編年考(元明史料叢編)。台北:學海出版社。
孫詒讓著(民76)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
馬敘倫著(民63)。老子校詁。北京:中華書局。
郝經撰(民62)。陵川集(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夢華撰(民76)。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黃暉撰(民54)。論衡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邦瞻(民78)。元史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
陳亮撰(民74)。龍川文集(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陳淳撰(民54)。北溪字義(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張載撰(民67)。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店。
張履祥撰(民84)。楊園先生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陸九淵撰,王宗沐編(民79)。陸象山全集。台北:世界書局。
陸世儀撰,張伯行編(民72)。思辨錄輯要(四庫全書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陶宗儀撰(民74)。輟耕錄(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許衡撰(民62)。魯齋遺書(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許衡撰,郝綰編集、何塘校正(民80)。魯齋全書、魯齋心法。台北:廣文書局。
屠寄撰(民67)。新校本蒙兀兒史記。台北:鼎文書局。
脫脫撰(民77)。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脫脫撰(民77)。金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元本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民65)。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程端禮撰(民21)。畏齋集六卷(四明叢書)。四明張氏約園刊本。
程顥、程頤撰(民72)。二程集(四部刊要)。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黃宗羲著(民54)。明夷待訪錄(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黃宗羲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民75)。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葉子奇撰(民48)。草木子(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董仲舒撰(民55)。春秋繁露(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
賈誼撰,盧文弨校(民74)。新書(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楊奐撰(民61)。還山遺稿(百部叢書集成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楊維楨撰(民79)。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翼著(民81)。精校標點二十二史劄記。台北:廣文書局。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勘(民44)。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民75)。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劉因撰(民77)。靜修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
劉祁撰(民72)。歸潛志(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劉寶楠編,劉恭冕續編(民45)。論語正義。台北:世界書局。
盧文弨撰(民69)。韓非子校正。台北:成文書局。
韓愈撰,馬通伯校注(民61)。韓昌黎文集校注。香港:中華書局。
魏初撰(民?)。青崖集(四庫善本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
蘇天爵輯撰,姚景安點校(民85)。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華書局。
蘇天爵撰(民61)。滋溪文稿(百部叢書集成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蘇天爵編(民72)。元文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蘇軾撰(民77)。東坡全集(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
顧炎武著(民67)。日知錄(人人文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現代專書暨單篇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王明蓀(民81)。元代的士人與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王明蓀(民65)。早期蒙古游牧社會的結構。台北:嘉新水泥文基會。
王炳照,閻國華主編(民83)。中國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炳照(民87)。中國古代書院。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炳照、郭齊家(民89)。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開府(民75)。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健文(民84)。奉天承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民79)。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
方克立(民71)。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
方東美(民78)。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云峰(民83)。中國元代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札奇斯欽(民81)。蒙古文化與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伍振鷟(民84)。中國教育思想史(兩宋部分)。台北:師大書苑。
古清美(民85)。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書店。
田浩著,姜長蘇譯(民86)。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發行。
牟宗三(民76)。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民77)。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民78)。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民79)。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民79)。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牟宗三(民82)。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民85)。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朱漢民、李弘棋主編(民86)。中國書院。湖南教育出版社。
Friedrich Paulsen(德)著,何懷宏,廖申白譯(民78)。倫理學體系。台北:淑馨出版社。
李申(民88)。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杜(民81)。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李澤厚(民79)。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杜維明(民81)。人生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杜維明(民86)。儒家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杜維明主編(民86)。儒學發展的宏觀透視。台北:正中書局。
杜維明著,段德智譯(民88)。論儒學的宗教性。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余英時(民65)。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
余英時(民69)。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余英時等(民81)。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則芬(民78)。元史新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李志林(民79)。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上海:學林出版社。
林安梧(民85)。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台北:幼獅文化公司。new window
金觀濤、劉青峰(民76)。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天山出版社。
周少川(民75)。元代史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康燮主編(民64)。元代社會經濟史論集。香港:崇文書店。
金永炫(民76)。元代「北許南吳」理學思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姚大力(民87)。漠北來去--元朝興衰啟示錄。台北:年輪文化出版。
姚從吾(民66)。遼金元史講義─乙金朝史。台北:正中書局。
姚從吾(民66)。遼金元史講義─丙元朝史。台北:正中書局。
姚從吾(民66)。遼金元史論文(上、中、下)。台北:正中書局。
南京大學歷史系元史研究室編(民73)。元史論集。南京:人民出版社。
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民86)。宋明理學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施湘與(民70)。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胡美琦(民79)。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
姜一涵(民70)。元代奎章閣及奎章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姜法曾(民80)。中國倫理學史略。北京:中華書局。
唐君毅(民75)。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民75)。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民78)。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
唐君毅(民78)。心物與人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民82)。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韋政通編(民82)。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韋伯(Weber,Max)著、簡惠美譯(民85)。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出版社。
韋政通主編(民81)。中國哲學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孫克寬(民57)。元代漢文化之活動。台北:台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孫廣德(民88)。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高明士(民88)。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徐復觀著,蕭欣義編(民77)。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民88)。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袁冀(民67)。元史論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郭齊家(民79)。中國教育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黃清連(民66)。元代戶計制度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new window
畢誠、程方平(民85)。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來(民79)。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來(民82)。宋明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公司。
陳正夫、何植靖(民84)。許衡評傳(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喜忠(民83)。中國元代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陳垣(民89)。元西域人華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俊民(民83)。中國哲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榮捷(民77)。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陳榮捷(民83)。中國哲學論集。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new window
黃光國(民84)。知識與行動:中國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黃俊傑主編,劉岱總主編(民71)。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殷鼎(民83)。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許凡(民76)。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
清華大學歷史所、行政院蒙藏委員會主辦(民88)。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
勞思光(民79)。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
張立文(民82)。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張立文主編(民83)。氣(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台北:漢興。
張立文主編(民83)。理(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台北:漢興。
張立文主編(民83)。道(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台北:漢興。
張立文(民85)。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立文(民85)。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岱年(民71)。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岱年(民80)。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張豈之(民81)。中國儒學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張德勝(民7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洪葉文化公司。
傅佩榮(民77)。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曾昭旭(民74)。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出版社。new window
曾春海(民81)。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台北:文津出版社。
馮耀明(民78)。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葛榮晉(民82)。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
葛榮晉(民83)。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承彬(民67)。中國知行學說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楊訥,陳高華主編(民74)。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楊儒賓、黃俊傑編(民85)。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楊晉龍主編(民89)。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楊慧傑(民75)。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楊樹藩(民76)。元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瀚平(民86)。儒家心性與天道。台北:商鼎文化。
蒙思明(民69)。元代社會階級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蒙培元(民78)。理學的演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蒙培元(民79)。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蒙培元(民82)。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
鄧克銘(民82)。宋代理概念之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箭內亙著,陳捷、陳清泉譯(民52)。元代蒙漢色目待遇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仁厚(民79)。儒家心性之學論要(鵝湖學術叢刊)。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蔡元培(民85)。中國倫理學史(民國學術經典文庫)。北京:東方出版社。
樊和平(民84)。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錢穆(民60)。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
錢穆(民7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錢穆(民79)。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錢穆(民80)。朱子學提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錢穆(民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五)。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錢穆(民85)。宋代理學三書隨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錢穆(民85)。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錢穆等(民87)。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盧雪崑(民80)。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鵝湖學術叢刊)。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蕭公權(民77)。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蕭啟慶(民88)。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蕭啟慶(民83)。蒙元史新研。台北: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蕭啟慶主持(民87)。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國科會專案編號:NSC86-2411-H007-010。
蕭啟慶(民72)。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鍾彩鈞主編(民91)。朱子學的開展。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韓儒林編(民72)。元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
薩孟武(民78)。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
羅旺扎布等編(民81)。蒙古族古代戰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龔道運(民74)。朱學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龔鵬程(民90)。儒學反思錄。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二)單篇論文
丁崑健(民72)。元代許衡的教育思想。〈華學月刊〉第一三五期。
丁崑健(民72)。元世祖時代的儒學教育(上、下)。〈華學月刊〉第一三六、一三七期。
丁崑健(民88)。元代游士之風。收入〈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學會。
于金生(民82)。元代的地方學官及其社會地位。〈內蒙古社會科學〉第三期。
毛子水(民71)。「治知在格物」:一句經文說解的略史。〈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十一期。
王明蓀(民72)。元代的儒吏之論與儒術緣飾吏治。〈華學月刊〉第一三九期。new window
王明蓀(民72)。略述元代朱學之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六卷十二期。new window
王明蓀(民77)。宋元時期的分裂、統一與正統。〈歷史月刊〉第五期。
王忠閣(民84)。元初儒學與文學思潮。〈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五卷四期。
王甦(民73)。儒家的知行觀。〈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十一期。new window
王爾敏(民82)。近代中國思想研究及其問題之發掘。收入〈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new window
朱嵐(民85)。儒家內聖外王學說簡論。〈孔孟月刊〉第三十四卷七期。new window
艾爾曼著,呂妙芬譯(民89)。南宋至明初科舉科目變遷及元朝在經學歷史的角色。收入〈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余英時(民73)。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第六十期。
狄百瑞著,施寄錦譯(民72)。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中、下)。〈思與言〉第二十一卷一、二、三期。new window
邱樹森、王頲(民72)。元代戶口問題芻議。收入〈元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
李涵(民73)。蒙古前期的斷事官、必闍赤、中書省和燕京行省。收入〈元史論集〉,南京:人民出版社。
李景旺(民90)。論許衡。〈新鄉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十五卷二期。
林安梧(民87)。三論「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問題。〈鵝湖〉第二十三卷九期。
林安梧(民82)。「以理殺人」與道德教化─環繞戴東原對於朱子哲學的批評而展開對於道德教育的一些理解和檢討。〈鵝湖學誌〉第十期。new window
到何之(民73)。關於金末元初的漢人地主武裝問題。收入〈元史論集〉,南京:人民出版社。
周良宵(民72)。元代投下分封制度初探。收入〈元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
周良宵(民73)。李壇之亂與元初政治。收入〈元史論集〉,南京:人民出版社。
周良宵(民88)。元代皇權與相權。收入〈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學會。
姚大力(民72)。金末元初理學在北方的傳播。收入〈元史論叢〉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
胡其德(民88)。蒙古碑刻文獻所見統治者的宗教觀念與政策。收入〈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學會。
洪金富(民76)。從投下分封制度看元朝政權的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4分。new window
袁國藩(民60)。元許魯齋風範之評述。〈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一卷第一期。
唐君毅(民80)。陽明學與朱子學。收入〈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徐復觀(民82)。研究中國思想史的方法與態度問題。收入〈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孫劍秋(民82)。從〈讀易私言〉看許衡的處世之道。〈中華學苑〉第四十三期。
夏傳才(民88)。元代經學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程朱之學的發展。〈貴州文史叢刊〉第四期。
徐子方(民90)。與道共進退--許衡及其心態。〈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七卷第一期。
黃俊傑(民71)。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中山學術論叢〉第三期。
黃俊傑(民89)。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三期。new window
崔永東(民79)。孔學的經世風格及其對中國知識份子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第一二六期。
康中乾(民83)。論宋明理學的邏輯發展。〈人文雜誌〉第二期。
許總(民89)。論宋明理學形成及其歷史必然性。〈齊魯學刊〉總一五八期。
張灝(民78)。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再認與反省(上、下)。〈歷史月刊〉第十三、十四期。new window
張家成、李班(民86)。論宋明理學的道德修養途徑與方法。〈浙江大學學報〉第十一卷三期。
曾昭旭(民68)。朱子、陽明與船山格物義。〈鵝湖〉第五卷六期。
曾昭旭(民76)。論知識與德行的相契之道。〈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五期。new window
曾昭旭(民80)。論儒家工夫論的轉向─從王陽明到王船山。〈鵝湖〉第十七卷五期。new window
楊祖漢(民85)。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鵝湖〉第二十一卷十期。new window
馮耀明(民85)。儒學的理性重建與典範轉移。〈人文中國學報〉第五期。new window
福田殖著、金培懿譯(民87)。關於許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二期。new window
葉愛欣(民89)。中州文士對元代儒學的貢獻。〈殷都學報〉第二期。
劉述先著、黎登鑫譯(民77)。論儒家內聖外王之理想。〈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二期。new window
劉君燦(民80)。關聯與和諧-影響科技發展的思想因素。收入〈中國文化新論-科技篇-格物與成器〉,台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鄭素春(民88)。元代全真教主與朝廷的關係。收入〈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學會。
蔡仁厚(民77)。陸王一系人性論之省察--「本心即性」下的道德實踐之工夫與境界。〈鵝湖學誌〉第二期。new window
魏崇武(民84)。趙復在北方傳播理學的意義和貢獻。〈殷都學刊〉第二期。
羅光(民69)。許衡的哲學思想。〈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九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