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走向現代:晚清中國劇場新變
作者:鍾欣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oscha C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賴聲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中國現代劇場演劇助賑戲劇改良學生演劇上海新舞臺王鐘聲世界劇場Modern Chinese TheatreFamine ReliefReform of DramaThe New StageWang ZhongshengTheatrum Mund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8
這份論文研究晚清公共劇場的重要變革,利用以報刊為主的一手史料,重新檢視1870年代至民國成立間,中國劇場以上海為中心的現代化歷程。全文除緒論、結論外,共計六章,分別從「演劇助賑」、「戲劇改良」、「學生演劇」、「新式劇場」、「鐘聲新劇」以及「世界劇場」六個層面,探討清朝末年中國公共劇場經歷的轉變,並將這些變化視為中國現代劇場的起源。
所謂「中國現代劇場」,指稱的內容同時涵蓋話劇此一新興劇種與傳統戲曲的現代化,也包括劇場硬體設備的求新求變。本文認為,中國現代劇場發端於變動劇烈的清朝末年,當時劇場中許多破舊立新的開創性作為,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社會吸收的大量新知,一方面也為日後中國劇場的發展立下重要範例。
中國現代劇場的源起,與報刊媒體、新式學堂等機構共同開創的知識空間關係密切。報刊的傳播能量為劇場帶來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與內容,學堂培育的新興社群則為劇場提供了不同於過去的創作人才。劇場工作者既可從報刊上的時事尋找創作素材,他們編演的新劇也得以透過媒體的報導與評論傳佈四方。如果說以文字為媒介的報刊可不受空間的限制,劇場中的演出則可透過與受眾同處一室,製造更大的情緒張力;兩者的互動與互補,是形塑中國現代劇場的關鍵性作用。
檢視中國劇場始於晚清的現代性特質,無法規避一定程度的工具論傾向。但所謂的工具,不僅僅是上層社會試圖「啟蒙」下層民眾的媒介,也是位於社會底層的演員渴望突破自身地位的管道。進入二十世紀後,中國現代劇場從未停止參與政治社會大事,其中並不缺少劇場從業人士主動投身其間,以求取權力機制認可的動機。這是中國劇場特殊「現代性」的一面。
中國現代劇場的源起,無法只用「啟蒙」的概念加以理解。以劇場施行社會教育固然是戲劇改良言論人士的理想,但真正落實在劇場裏,卻很難不受到商業運作的影響。至於學生演劇與鐘聲新劇所進行的藝術實驗,距離啟蒙下層社會的企圖更遠,世界劇場在題材上展現的新視野,也已超越了戲劇改良言論的設想。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crucial innovations of late Qing public theatre and sees these changes 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Theatre. Based on contemporar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t re-examine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theatre which mainly took place in Shanghai. The six numbered chapters discuss respectively the six aspects of the new trends of Chinese public theatre from 1870s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in 1912: theatre for famine relief; reform of traditional theatre; students’ theatre activities; establishment of new theatre buildings; Wang Zhongsheng’s new plays; and the staging of foreign stories.
In contrast to ‘modern Chinese drama’, which has become equivalent to the spoken drama (Huaju), the term ‘modern Chinese theatre’ also includes the modernization of Xiqu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formance venue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history, modern Chinese theatre germinated during the severely changing period of late Qing. On the one hand, the ground-breaking theatre innovations reflect the massive amount of new knowledge which was being absorbed into Chinese society; on the other, they also set important examples for later developments.
The germination of modern Chinese theatre heavily relates to the knowledge sphere created by media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mass communicative energy of Newspapers and other periodicals offered theatre unprecedented contents and forms, while communities bred by the new schools provided talent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artists. In the new media, modern Chinese theatre practitioners find their creative sources and, once their works are reported or received criticism, they become more influential than ever. While printed words in the periodicals may travel to distanced places, theatre performances are able to evoke great emotional flows through simultaneous existence with the audience. The complementary and stimulat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riodicals and the public theatre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theatre.
報刊史料:
《二十世紀大舞臺》。微卷版。
《人鏡畫報》。影印版(台北:中國研究資料中心,1967)。
《女子世界》。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或原刊。
《大公報》(L'' Impartiale Tien Tsin)。影印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上海新報》。影印版(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五十九輯。沈雲龍主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
《大陸》。微卷版。
《小說七日報》。微卷版。
《小說月報》(Short Story Magazine)。微卷版。
《中外日報》(Universal Gazette)。微卷版。
《中國白話報》。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或微卷版。
《月月小說》(All-Story Monthly)。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1980)。
《太平洋》雜誌(The Pacific Ocean)。
《天足會報》。微卷版。
《天津白話報》。影印版(收於《中國早期白話報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9)。
《天鐸報》(Teen Doh Pao)。微卷版。
《世界繁華報》。微卷版。
《北京醒世畫報》。影印版(收於《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民立報》(Min Li Pao)。微卷版或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民立報》附刊《民立畫報》。收於《辛亥年畫報拾零》(出版資料不詳)以及吳新苗2011:599-706。
《民呼日報》(People’s Wail)。影印版(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民興報》。微卷版。
《民權報》附刊《民權畫報》。微卷版。
《申報》。微卷版,或影印版(上海:上海書店,1986)。
《同文滬報》。微卷版。
《同文滬報》附刊《消閒錄》。微卷版。
《安徽俗話報》。影印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自由雜誌》。收於「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江蘇》。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83)。
《快活世界》(The Happy World)。收於「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京話日報》。微卷版。
《東方雜誌》。(Eastern Miscellany)
《法政學交通社雜誌》。微卷版。
《社會月報》。
《直隸教育官報》。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
《采風報》(Chafungpoa)。微卷版。
《俄事警聞》。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83)。
《南方報》(South-China Daily Journal)。微卷版。
《南洋七日報》。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
《約翰聲》(St. John’s Echo)。
《時事采新彙選》。影印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時事新報》(China Times)。微卷版。
《時務報》(Chinese Progress)。
《時報》(Eastern Times)。微卷版。
《浙江日報》。微卷版。
《浙江教育官報》。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
《浙江潮》。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或原刊。
《真相畫報》(True Record Illustrated Magazine)。
《神州日報》(National Herald, Shanghai)。微卷版。
《笑林報》。微卷版。
《啟蒙畫報》。影印版(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6)。
《國華報》(1908)。微卷版。
《國聞報》。微卷版。
《庸言》(The Justice)。
《晨報副鎸》(The Morning Post, Supplement)。影印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清議報》(China Discussion)。影印版(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惠興女學報》。微卷版。
《湖北學生界(漢聲)》。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游戲報》。微卷版。
《順天時報》(Shun Tien Shih Pao)。微卷版。
《新小說》。
《新民叢報》(Sein Min Choong Bou)。影印版(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或原刊。
《新朔望報》。
《新聞報》(Sin Wan Pao)。微卷版。
《新劇雜誌》。微卷版,或影印版(收於《全國珍稀短刊斷刊˙上海卷51》。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出版,2006)。
《萬國公報》(A Review of the Times)。影印版(台北:華文出版社,1968)。
《遊戲雜誌》(Pastime)。
《圖畫日報》。影印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圖畫旬報》。
《圖畫劇報》。微卷版。
《寧波白話報》。
《漢口中西報》(Hankow Times)附刊《漢口見聞錄》(Hankow Journal)。微卷版。
《廣益叢報》。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或原刊。
《寰球中國學生報》(World''s Chinese Students'' Journal)。微卷版。
《學部官報》。影印版(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
《學報》。
《醒獅》。微卷版。
《戲劇》。
《戲劇月刊》(Theatre Monthly)。
《戲雜誌》。
《點石齋畫報》。重印本(上海,1983)。
《競業旬報》。
《覺民》。收於「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
《警鐘日報》(Alarming Bell Daily News)。影印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83)。
Boston Daily Globe. From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a’s Young Men, New Series. Microfilm.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務雜誌》)From “China: Trade, Politics and Culture 1793-1980” Databse. (SOAS) or Microfilm.
Chinese Student in Japan.(《中國留東學生》)
Chinese Students'' Bulletin.(《美國學生界》)Microfilm.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中國留美學生月報》)Microfilm.
Harvard Crimson. Microfilm or online database.
Manchester Times.
New York Times. Microfilm or From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New-York Tribune. From “Chronicling America: Historic American Newspapers” Database.
North-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報》)Microfilm.
North-China Herald.(《北華捷報》)Microfilm.
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 1785-1985.
Yale Daily News. Microfilm.
(日本)《早稻田文學》。
(日本)《歌舞伎》。
(日本)《演藝畫報》。

其他史料:
《大清新編法典》。1987 [1904]。台北:文海出版社。
《江蘇學務文牘》。第一、二、三編。江蘇學務公所刷印。1910年11月。
《江蘇學務文牘》。第四編。江蘇學務公所刷印。1911年5月。
丁守和主編。1999。《中國近代啟蒙思潮》(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大錯述考,德福正曲,鈍根編次,振之校訂。1924。《戲考》第九冊。再版。上海:中華圖書館。
上海市檔案館編。《工部局董事會會議錄》(The Minutes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上海通社編。1935。《上海研究資料》。(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四編第80冊)
上海環球社編。1909。《世界新劇之一:二十世紀新茶花》。上海環球社發行。
上海圖書館編。1998。「消逝的建築:海上尋蹤系列」明信片集。上海:上海集郵總公司。
──。2008。《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孔尚任。1994。俞為民校註。《桃花扇校註》。台北:華正書局。
方豪編。1974。《英斂之先生日記遺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王韜。年份不詳。《漫遊隨錄》。上海點石齋印行。複印本。
包天笑。1990 [1971]。《釧影樓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
朱雙雲。1914。《新劇史》。上海新劇小說社。
──。1942。《初期職業話劇史料》。重慶:獨立出版社。
竹莊(蔣維喬)。1904。〈記日本娼婦安藤夭史事〉。《東浙雜誌》1。「女界」欄。
佚名A編。1978 [1910]。《清末各省官自費留日學生姓名表˙各校各生履歷清冊》。《中國近代史料續編》第494册。沈龍雲主編。永和:文海出版社。
佚名B輯。光緒年間。《蒙學讀本全書三編》。
吳稚暉。1969。〈南洋公學記事稿〉。《吳稚暉先生全集》卷二。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85-99。
吳蔭培。1999。《嶽雲盦扶桑遊記》。《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王寶平主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761-794。
李玉坤。1992。〈1912年:上海劇壇的改良新戲──摘自《麗麗所劇評》〉。《戲曲研究》42:200-217。
李伯元。1988 [1906]。《文明小史》。台北:三民書局。
李叔同。2007 [1900]。〈《李廬印譜》序〉。《李叔同談藝》。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28。
汪笑儂。1957。《汪笑儂戲曲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沙新編。1958。〈春柳集〉。《戲劇學習》(學習彙編)3:190-232。
阿英編。1960a。《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
──。1960b。《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北京:中華書局。
──。1962。《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北京:中華書局。
邱園撰。1988。《黨人碑》。《琥珀匙、黨人碑》。張樹英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5。
周振鶴主編。1999。《上海歷史地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華斌、朱聯群編。2003。《中國劇場史論》下卷。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林紓。1923 [1906]。〈公祭潘烈士文〉。《畏盧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73-74。(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四編94冊)
林樂知著譯,蔡爾康篆輯,上海廣學會譯。1896。《文學興國策》。上海:廣學會。
波多野乾一著,鹿園學人(沈葦窗)譯。1974 [1926]。《京劇二百年歷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范石渠。1914。《新劇考》。第一集。上海:中華圖書館。
洪鈐編。2005。《洪深文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哀梨老人。1923 [1904]。《同光梨園記略》。《樂府新聲》。上海:國華書局。1-165。
胡適。1986 [1933]。《四十自述》。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月珊等編演。1992 [1912]。〈黑籍冤魂〉。《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戲劇集一》。張庚、黃菊盛編。上海:上海書店。677-705。
孫丹林。1963。〈山東辛亥革命之經過〉。《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324-341。
孫家振(孫玉聲)。1988。《海上繁華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續海上繁華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孫默。2011 [1876-1877]。《梨園聲價錄》。收入《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貳》。傅謹全編主編,谷曙光單卷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55-101。
孫寶瑄。1983。《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徐珂。1983a [1916]。《清稗類鈔˙優伶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b [1916]。《清稗類鈔˙戲劇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c [1916]。《清稗類鈔˙音樂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半梅。1945a。〈中國話劇誕生史話(上)〉。《雜誌》15, 1(4月10日):20-25。
──。1945b。〈中國話劇誕生史話(中)〉。《雜誌》15, 2(5月10日):95-99。
──。1957。《話劇創始期回憶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徐時棟。1988。《煙嶼樓筆記》。《筆記小說大觀》三十編七卷。寧波鈞和聚珍版。台北:新興書局。4367-4566。
時事新報館編。1911。《中國革命記》第九冊。上海:時事新報館。
康有為。1935。《大同書》。上海:中華書局。
──。1976。《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十一):日本書目志》。台北:宏業出版社。
張伯苓。1944。〈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南開四十年》。
張春帆。1984。《九尾龜》。台北:廣雅出版社。
張修平。1994。〈先父張聿光生平紀事〉。《盧灣史話》4:179-187。
崔國良、崔紅編。2004。《張彭春論教育與戲劇藝術》。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崔國良主編。2009。《南開話劇史料叢編3:編演記事卷》。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捫虱談虎客(韓文舉)編。1986a [1904]。《近世中國秘史》第一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五輯。沈雲龍主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1986b [1904]。《近世中國秘史》第二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六輯。沈雲龍主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梁啟超。1932a。《飲冰室合集專集第二十冊──桃花扇註(上)》。上海:中華書局。
──。1932b。《飲冰室合集專集第二十一冊──桃花扇註(下)》。上海:中華書局。
──。1966 [1904]。《新大陸游記》。《新民叢報》第九卷。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8 [1904]。〈中國之武士道〉。《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376-1423。
──。1999 [1900]。〈夏威夷遊記〉。《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217-1222。
梅蘭芳遺稿。1961。〈戲劇界參與辛亥革命的幾件事〉。《戲劇報》1961 (17&18):1-17。
章天覺。1980。〈回憶辛亥〉。《辛亥革命史叢刊》2:154-166。
陳大悲。1922。《愛美的戲劇》。北京:晨報社。(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四編63冊)
陳玲、王迦南、蔡小麗編著,林婉媚翻譯。2005。《洋人眼中的清末中國:1898-1908年在華西方人明信片解讀》。香港:中華書局。
尊聞閣主人編,吳友如繪製。1981 [1884]。《申江勝景圖》。台北:廣文書局。
曾國藩。1989。《曾國藩全集˙日記(三)》。長沙:岳麓書社。
吳新苗單卷主編。2011。《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陸》。傅謹全編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鈍根編輯。1925。《戲考》第二冊。再版。上海:中華圖書館。
黃帝子孫之一人(黃藻)。《黃帝魂》。1968 [1904]。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畹香留夢室(黃協塤)編。1985 [1883]。《淞南夢影錄》。台北:新興書局。
聖約翰大學五十年史略出版委員會。1972 [1929]。《聖約翰大學五十年史略》(St. John’s University 1879-1929)。台北:台灣聖約翰大學同學會。
葛元煦。2003 [1876]。《滬遊雜記》。收入《中國風土志叢刊》44。揚州:廣陵書社。
新聞畫社。1907。〈萬國賽珍鬥寶大會陳列全圖〉。http://www.archives.sh.cn/docs/200806/d_199776.html
瀏覽時間:2011年1月17日。
廖光珩等修,周贇等纂。1985 [1892]。《青陽縣志》。光緒十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
漱石生(孫玉聲)。1925。《退醒廬筆記》。上海:上海圖書館。
劉木鐸。1983。〈回憶我的父親──劉藝舟〉。《戲曲研究》8:207-219。
劍影客。2011 [1909]。《天津名伶小傳》。收入《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貳》。傅謹全編主編,谷曙光單卷主編。南京:鳳凰出版社。417-445。
慕優生。1911。《海上梨園雜誌》。振瞶社。
歐陽予倩。1933。《自我演戲以來》。上海:神州國光社。
──。1957。〈回憶春柳〉。《戲劇論叢》第三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43-68。
──。1985 [1958]。〈談文明戲〉。《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47-106。
──。1990 [1929]。《自我演戲以來》。台北:龍文出版社。
蔡元培。1995 [1940]。〈自寫年譜〉。《蔡元培文集˙卷一》。台北:錦繡出版。15-117。
鄭正秋主編。1919。《新劇考證百出》。上海:中華圖書集成公司。
魯迅。2006。〈致蔣抑卮〉。《魯迅書信集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4。
穆藕初。1989。〈藕初五十自述〉。《李平書七十自述、藕初五十自述、王曉籟述錄》。方爾同、陳正書標點。上海古籍出版社。97-165。
鴻年。1922。〈二十年來之新劇變遷史〉。《戲雜誌》嘗試號:38-40。
魏紹昌編。1962。《〈孽海花〉研究資料》。北京:中華書局。
蘇公雋。1996。〈我所了解的聖約翰大學〉。《縱衡》1996 (11):48-51。
“Playbill of Theatre Royal, Shanghai.” 5th May, 1858. The John Johnson Collection, Bodle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Oxford. http://johnjohnson.chadwyck.co.uk/marketing.do
Accessed on July 21, 2011.
Chinese Students’ Club of Yale University. 1907. Program Book of “Chinese Entertai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the Famine Sufferers in China.” May 10 and 11, 1907. Yale University, The Chinese Students’ Club. Manuscripts and Archives Department, 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 1921. “Mu Lan: A Chinese Play.” Program Book. The Hyperion Theatre, May 8, 1921.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The Chinese Students’ Club. Manuscripts and Archives Department, 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Darwent, C. E. 1904. [?] Shanghai: A Handbook for Travellers and Residents. Shanghai: Kelly and Walsh.
Haggard, Henry Rider(哈葛德)原著,林紓、魏易譯述。1914 [1905]。《迦茵小傳》。上海:商務印書館。
Richard, Timothy(李提摩太)原著,李憲堂、侯林莉譯。2005。《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Stowe, Harriet Beecher(斯土活)原著,林紓、魏易同譯。1990 [1901]。《黑奴籲天錄》。台北:魏惟儀。
--------,林紓、魏易同譯。吳芝瑛圈點,廉泉校閱。1905。《黑奴籲天錄》。上海:文明書局。
Hung, Shen(洪深)1921a. Letter to Professor Baker. January 7, 1921. Item No. 6, Folder: Hum-Hun, Box “Correspondences,” The Baker Papers. Harvard Theatre Collection.
-------- 1921b. Letter to Professor Baker. March 9, 1921. Item No. 7, Folder: Hum-Hun, Box “Correspondences,” The Baker Papers. Harvard Theatre Collection.
L. D., ed. and arr. 1903. Recollections of a Chinese Official (Shen Tun-ho), with Some Sidelights on Recent History. Shanghai: Reprinted from the “North-China Herald.”
Lyon, D. Willard(來會理)著。年份不詳。《中國基督教青年會歷史》。上海檔案館全宗號U120-0-64。
Wright, Arnold, ed. 1908.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lishing Company.

中文論著:
丁淑梅。2008。《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小谷一郎原著,小松嵐譯。1997。〈田漢與日本〉。《田漢在日本》。小谷一郎、劉平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459-549。
么書儀。2006。《晚清戲曲的變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海圖書館編。2008。《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中村忠行原著,陳凌虹譯。2004。〈春柳社逸史稿(一)──獻給歐陽予倩先生〉。《戲劇》2004 (3):32-45。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1993。《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1996。《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
方平。2007。《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理嘉。1999。〈從官話到國語和普通話──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及其發展〉。《語文建設》1999 (6):22-25。
王雪芹。2011。〈「新舞台」的劇場變革及其文化變遷〉。《戲劇》139:102-110。
王爾敏。1982。〈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之自覺及國語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13-45。new window
王鳳霞。2008。〈王鐘聲新考〉。《戲劇藝術》146:73-80
王德威。2010。〈現代中國文學理念的多重緣起〉。《政大中文學報》13:1-20。new window
──。2011。《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王學鈞。2003。〈李伯元與白雲詞人談小蓮〉。《明清小說研究》68:224-236。
王樹槐。1986。〈江蘇鐵路風潮──一個社會運動的實例〉。《中國歷史論文集》。許倬雲等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355-370。new window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1999。《中國京劇史》(上卷)。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左鵬軍。2009。《晚清民國傳奇雜劇史稿》。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石子政。2007。〈對〈1905年大鬧會審公堂案始末〉的補正〉。《檔案春秋》2007 (9):41-43。
石婉舜。2008。〈川上音二郎的《奧瑟羅》與臺灣──「正劇」主張、實地調查與舞臺再現〉。《戲劇學刊》8:7-30。
──。2010。〈搬演「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
田本相。2007。《中國話劇百年圖史》上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中國話劇藝術通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田仲一成原著[1981],布和譯。2008。《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田根勝。2005。《近代戲劇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1986。《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吉田千鶴子著,劉曉路譯。2001。〈上野的面影──李叔同在東京美術學校史料綜述〉。《弘一大師藝術論》。曹布拉主編。杭州:西泠印社。90-100。
朱恒夫、厲暉。2008。〈中國早期新劇的演出組織──上海ADC劇團〉。《戲劇藝術》144:63-70。
朱滸。2006。《地方性流動及其超越──晚清義賑與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北 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吳淳邦。2008。〈新發現的傅蘭雅(John Fryer)徵文小說《夢治三癱小說》〉。《第三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蔡忠道主編。台北:里仁書局。177-205。
吳億偉。2006。〈近代上海畫報戲劇畫之研究(1884-1912)〉。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吳潤凱。2006。〈復仇與革命──清末「暗殺潮」透析〉。《二十一世紀》98:66-75。 
呂承煥。2008。〈清末上海丹桂茶園變遷考〉。《戲劇藝術》141:42-49。
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宮明。1990。《近代中國災荒紀年》。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李平秀。2009。〈天地會的入會儀式和戲劇〉。《晚清改革與社會變遷》。鄒東濤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813-831。
李任仁。1961。〈同盟會在桂林、平樂的活動和廣西宣布獨立的回憶〉。《辛亥革命在廣西》(上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僮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寧: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出版社。43-62。
李向玉。2006。《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李孝悌。1998 [1992]。《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二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2001。〈中國近代大眾文化中的娛樂與啟蒙──以改良戲曲為例〉。《「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下)》。張啓雄主編。台北:中研院近史所。965-994。
李亞娟。2007。〈楊月樓與同光時期的南北京劇〉。《戲劇藝術》140:77-84。
李長莉。2001。〈從「楊月樓案」看晚清社會倫理觀念的變動〉。《近代史研究》2001 (1):82-118。
──。2007a。〈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閒」與「公共時間」〉。《史學月刊》2007 (11):82-89。
──。2007b。〈晚清上海的新知識空間〉。《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李長莉、左玉河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22-237。
李春芬主編。198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上海市》。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婉薇。2007。〈晚清粵劇改良先聲──論梁啟超的《班定遠平西域》〉。《第七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2006)論文選集》。胡春惠、唐啟華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87-99。
李玲。2007。〈日本明治時代天覽劇研究〉。《戲曲研究》74:324-337。
李菲。2002。〈論近代上海新式劇場的沿革及其影響〉。《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 5:25-32。
李楠。2006。《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插圖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5。《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定盧。1989。〈新舞台研究新論〉。《戲劇藝術》1989 (4):59-68。
──。1990。〈清末上海的舞台燈彩〉。《中華戲曲》9:238-251。
──。1991。〈清光緒十年至十八年間上海曲壇概況及書場經營方式〉。《戲劇藝術》53:58-69。
沈國威。2003。〈康有為及其《日本書目志》〉。《或問》5:51-68。
沈駿。1990。〈民國初年劉藝舟的革命和演劇活動〉。《戲曲研究》35:213-220。
沈繼生。1998。〈弘一大師與李芳遠〉。《弘一大師有關人物論文集》。陳慧劍主編。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301-322。
周芷穎。1985。〈成都話劇發展的點滴〉。《成都文史資料選輯》8:159-168。
周秋光。2000。〈晚清時期的中國紅十字會述論〉。《近代史研究》2000 (3):134-192。
周漢光。1985。〈清末至抗戰勝利前國語教育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報》13, 2:1-15。
孟兆臣。2005。《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子青。1944。《弘一大師年譜》。上海:中日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分會。(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三編第77冊。)
林幸慧。2005。〈《申報》戲曲廣告所反映的上海京劇發展脈絡:1872-189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松浦恆雄著,張新民譯。2005。〈文明戲的實像──中國戲劇的近代自覺〉。《城市知識分子的二重世界──中國現代性的歷史視域》。高瑞泉、山口久和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53-304。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毓生原著,穆善培譯。1988。《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河竹繁俊著,郭連友等譯。2002。《日本演劇史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阿英。1958。《晚清文藝報刊述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2003。《小說閒談》。《阿英全集》第七卷。柯靈主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208。
洪長泰。2001。〈生與死的節日:中共的通俗政治文化〉。《「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張啓雄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879-920。new window
洪佩君。2009。〈華燈初上:上海新舞臺(1908-1927)的表演與觀看〉。埔里: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相田洋著,張剛譯。1990。〈清代演劇與民眾運動〉。《戲曲研究》34:168-185。
紀華。1981。〈天津商會談往〉。《天津文史資料選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44-60。
祝均宙。1988。〈上海小報的歷史沿革(一)〉。《新聞研究資料》42:163-179。
胡素萍。2006。〈李佳白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專門史博士論文。
胡瑜。2009。〈近代戲曲家談小蓮事跡考〉。《文教資料》2009 (18):167-169。
胡懷琛。1935。《上海的學藝團體》。上海:上海市通志館。
唐力行。1997。《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夏志清。1998。《人的文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夏曉虹。2004a。〈舊戲臺上的文明戲──田際雲與北京「婦女匡學會」〉。《現代中國》5:28-47。
──。2004b。《晚清女性與現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梁啟超曲論與劇作探微〉。《現代中國》7:1-22。
──。2007。〈王鐘聲與《惠興女士》新戲〉。《文藝研究》2007 (10):151-154。
──。2009。《晚清上海片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容世誠。1997。《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台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徐友春主編。1991。《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徐以驊主編。2009。《上海聖約翰大學(1879-195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以驊、韓信昌。2003。《海上梵王渡》。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桑兵。1995。《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三聯書店。
──。2006。〈天地人生大舞臺──京劇名伶田際雲與清季的維新革命〉。《學術月刊》38, 5:113-119。
──。2007。《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袁光大。2003。〈清末民初的上海戲曲表演──以「新舞臺」(1908-1927)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省達。1978。〈申報《自由談》源流〉。《新文學史料》1978 (1):245-258。
袁國興。1993。《中國話劇的孕育與生成》。台北:文津出版社。
袁進。2008。〈試論西方傳教士對中文小說發展所作的貢獻〉。《第三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蔡忠道主編。台北:里仁書局。415-425。
高友工。2004。〈中國之戲曲美典〉。《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333-352。new window
高瑞泉。2005。《中國現代精神傳統──中國的現代性觀念譜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高義龍、李曉主編。1999。《中國戲曲現代戲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馬長林。2007。〈1905年大鬧會審公堂案始末〉。《檔案春秋》2007 (4):44-49。
區文鳳。1995。〈木魚、龍舟、粵謳、南音等廣東民歌被吸收入粵劇音樂的歷史研究〉。《南國紅豆》1995 (S1):29-40。
梁淑安、姚柯夫1996。《中國近代傳奇雜劇經眼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張仲民。2009。〈清末報刊上改良小說和戲曲論述篇目(1900-1911)〉。《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硏究中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442-452。
張仲禮。2008 [1990]。《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840-1949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張志偉。2010。《基督化與世俗化的掙扎: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研究(1900-1922)》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伯苓。1944。《南開四十年˙四十年大事記》。出版資訊不詳。
張建俅。2000。〈中國紅十字會的起源(1904-1912)〉。《政大史粹》2:57-97。new window
張若谷編。1939。《馬相伯先生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收入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二編第97冊)
張軍。2006。〈上海學生劇與「話劇」的浮現〉。《戲劇藝術》134:58-65。
──。2007。〈梁啟超戲劇的話劇化傾向及與日本的關係〉。《「春柳社百年紀念國際シソポヅウム」予稿集》。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2007年2月3-4日。49-68。
──。2008a。〈子虛烏有的早期話劇開山之作:《官場醜史》──兼論以南洋公學為中心的上海初期學生劇活動〉。《戲劇》2008 (3):72-82。
──。2008b。〈從甲午到戊戌:近代戲劇觀念的萌芽與大眾啟蒙規劃的出臺──以傅蘭雅、王韜、康有為、梁啟超為例〉。《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97:25-32。
張軍、裘思樂。2009。〈《黃蕭養回頭》作者為歐榘甲考——兼論歐榘甲在前期《新小說》作者群中的重要地位〉。《戲劇藝術》147:29-35。
張偉。2007。〈東瀛飛來的珍貴紙片:春柳社明信片發現記〉。《中國收藏》78:51-53。
──。2008。〈春柳社《茶花女》紀念品的發現與考釋〉。《嘉興學院學報》20, 1:23-27。
──。2009。《紙韻悠長──人與書的往事》。台北:秀威資訊。
張偉然。1996。〈太平天國服儀文化及其與戲劇賽會的關係〉。《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 (3):72-77。
張樞。2000。〈橫濱中華學院前期校史稿〉。《橫濱中華學院百週年院慶紀念特刊》。王良主編。橫濱:橫濱中華學院。43-51。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1995。《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崔志海。1993。〈論清末鐵路政策的演變〉。《近代史研究》1993 (3):62-86。
梅士敏。1988。〈崗頂劇院一百二十年〉。《文化雜誌》4:93-95。
章士釗。1961。〈疏《黃帝魂》〉。《辛亥革命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許慧琦。2003。《「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new window
連燕堂。1991。《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革命》。桂林:灕江出版社。
陳文勇。2011。〈改良戲曲尋常事,燈彩誰家比得來──試論上海「新舞台」的戲曲改良運動〉。《戲劇》139:111-120。
陳平原。2005。《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玉申。2003。《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陳白塵、董健主編。1989。《中國現代戲劇史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陳芳。1988。《晚清古典戲劇的歷史意義》。台北:學生書局。
──。2002。《清代戲曲研究五題》。台北:里仁書局。
──。2007。〈京劇「汪(笑儂)派」探賾〉。《花部與雅部》。台北:國家出版社。389-441。
陳勇新。2005。《龍舟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陳建華。2000。《「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美英編著。1993。《洪深年譜》。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義敏。1985。〈京劇改良家汪笑儂〉。《戲曲研究》15:206-215。
陳翹。2008。〈福建話劇運動歷史述略(1907-1945)〉。《戲劇學刊》8:91-111。new window
陳佑愼。2010。〈革命與暗殺──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政治暴力的初步考察〉。《國史館館刊》25:1-36。
陳俊啟。2002。〈重估梁啟超小說觀及其在小說史上的意義〉。《漢學研究》20,1:309-338。new window
孫宜學。2006。〈晚清戲曲與晚清大使〉。《戲劇》122:35-40。
郭長海、金菊貞。2000。〈李叔同事跡繫年〉。《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0 (7): 38-43。
傅秋敏。1988。〈論汪笑儂的戲曲改良活動〉。《戲劇藝術》43:45-54。
傅謹。2005。《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台北:國家出版社。new window
湯志鈞。1990。《乘桴新獲──從戊戌到辛亥》。〔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黃文德。2004。《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合作在中國──華洋義賑會在中國》。台北:秀威資訊。
黃延復。1981。〈洪深學生時代的戲劇活動〉。《戲劇報》1981 (8):62-63。
黃書光。2004。《國家之光,人類之瑞──復旦公學校長馬相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黃愛華。2001a。〈李叔同早期戲劇活動考論〉。《戲劇藝術》101:50-58。
──。2001b。《中國早期話劇與日本》。湖南:嶽麓書社。
──。2006。《20世紀中外戲劇比較論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黃賢強。1995。〈華僑馮夏威與一九○五年抵制美貨運動〉。《海外華人研究》3:195-210。
黃錦珠。2005。《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飯塚容。2007。〈從《杜司克》到《熱血》與《熱淚》──日中兩國早期話劇界對一部法國戲劇的改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 (2):3-25。
飯塚容著,梨繼德譯。2009。〈《血蓑衣》的來龍去脈──村井弦斋《兩美人》的變形〉。《中國現代文學論叢》4, 1:114-122。
楊劍利。2000。〈晚清社會災荒救治功能的演變──以「丁戊奇荒」的兩種賑濟方式為例〉。《清史研究》2000 (4):59-64。
葛一虹主編。1990。《中國話劇通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董上德。2003。〈《黨人碑》傳奇佚出、佚曲略考〉。《中囯文学論集》32:88-92。
葉凱蒂。1996。〈清末上海妓女服飾、家具與西洋物質文明的引進〉。《學人》9:381-406及附圖。
葉漢明、蔣英豪、黃永松編。2007。《〈點石齋畫報〉通檢》。香港:商務印書館。
鄒振環。1996。《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實藤惠秀原著,譚汝謙、林啓彥譯。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熊月之、周武主編。2007。《聖約翰大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熊月之。1996。〈張園:晚清上海一個公共空間研究〉。《檔案與史學》。1996 (6):31-42。
熊佛西研究小組。1985。〈熊佛西傳略〉。《現代戲劇家熊佛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7-52。
趙山林。2008。《中國近代戲曲編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樹貴。2005。《江西教案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劉曉路。2000。〈青春的上野:李叔同與東京美術學校的中國同窗〉。《弘一法師藝術論》。曹布拉主編。杭州:西泠印社。101-105。
潘少瑜。2008。〈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硏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蔡祝青。2009a。〈舞臺的隱喻:試論新舞臺《二十世紀新茶花》的現身說法〉。《戲劇學刊》9:51-101。new window
──。2009b。〈譯本外的文本:清末民初中國閱讀視域下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新莊: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樽本照雄編。2002。《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
謝依均。2009。〈吳梅研究──兼論近代戲曲學術的興起(1884-1939)〉。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謝瑛華。2005。〈上海「新舞台」:1908-1927年〉。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
鍾欣志。2010。〈晚清現代劇場的社會動力──以春陽社及其《黑奴籲天》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10》。台北:文化大學戲劇系。177-203。
鍾欣志、蔡祝青。2008。〈百年回顧:春柳社《茶花女》新考〉。《戲劇學刊》8:257-281。new window
賴進興。2005。〈晚清江南仕紳的慈善事業及其教化思想──以余治為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光熙。1961。〈陽春社演《黑奴籲天錄》〉。《新民晚報》1961年9月15日第三版。
瞿駿。2007。〈入上海與居上海──論清末士人在城市的私誼網絡(1895-1911)〉。《史林》2007 (3):100-113。
魏兵兵。2010。〈「風化」與「風流」:「淫戲」與晚清上海公共娛樂〉。《史林》。2011 (5):1-9。
魏揚波(Jean-Paul Wiest)。2002。《馬相伯:中國教育改革的先驅》。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瀨戸宏。1994。〈文明戲的一張《肉券》(《威尼斯商人》)〉。《上海戲劇》1994 (6):52-53。
顧文勳。2008。〈「春柳社友」林天民的新劇活動與劇本創作〉。《中國話劇研究》11:63-73。
龔義江。1989。〈南方京劇旦角改革的先驅者馮子和〉。《上海文史資料選輯》61:164-172。
Cohen, Paul A.著,雷頤、羅檢秋譯。2006。《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Edgerton-Tarpley, Kathryn(艾志瑞)著,丁蕊、朱滸譯。2007。〈晩清中國的災荒與意識形態──1876-1879年「丁戊奇荒」期間關於災荒成因和防荒問題的對立性闡釋〉。《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李文海、夏明方編。北京:三聯書店。509-536。
Eisenstadt, Shmuel. N.著,曠新年、王愛松譯。2006。《反思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
Esherick, Joseph(周錫瑞)著,張俊義、王棟譯。1995。《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Goodman, Bryna(顧德曼)著,宋鉆友譯。2004。《家鄉、城市和國家──上海的地緣網絡與認同,1853-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Habermas, Jurgen(哈伯瑪斯)著,曹衛東等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出版社。
Kung, Philip A.(孔復禮)著,李孝悌、沈松僑譯。1992。〈公民社會與體制的發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3:77-84。
Reynolds, Douglas R.(任達)原著,李仲賢譯。2006。《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二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Wagner, Rudolph G.(瓦格納)著,徐百科譯。2001。〈進入全球想像圖景:上海的《點石齋畫報》〉。《中國學術》8:1-96。
Wang, David Der-Wei(王德威)著,宋偉杰譯。2005。《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Wang, Guanhua(王冠華)著,劉甜甜譯。2008。《尋求正義:1905-1906年的抵制美貨運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外文論著:
Bard, Soloman, selected and annotated. 2002. Voices from the Past: Hong Kong 1842-1918.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ll, Catherine. 1997. 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jamin, Walter. 200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Second Versio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 Edited by M. Jennings et al, translated by E. Jephcott et al.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Calinescu, Matei. 1987.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Chen, Xiaomei. 2002. Occidentalism: 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2nd edition.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Chesneaux, Jean. 1971. “The Modern Relevance of Shui-Hu Chuan: Its Influence on Rebel Movements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3: 1-25.
Cohen, Paul A. 1997.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elho, Rogerio Beltrao. 1994. “Dom Pedro V Theatre: A Troubled History.” Macau. Special Issue. 81-85.
Dolby, William. 1976. A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London: Paul Elek.
Fairbank, John K. and Kwang-Ching Liu, eds. 1980.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11: Late Ch’ing, 1980-1911, Part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Lichte, Erika. 1998. Semiotik des Theaters: eine Einfuhrung. Bd. 1: Das System der theatralischen Zeichen. 4. Auflage. Tubingen: Gunter Narr Verlag.
Fundacao Oriente. 1993. Teatro D. Pedro V. Macau: Fundacao Oriente.
Garrett, Shirley. 1973. Social Reformers in Urban China: The Chinese Y. M. C. A., 1895-1926. 台北:虹橋書店。
Goldstein, Joshua. 2003. “From Teahouse to Playhouse: Theaters as Social Texts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2, 3: 753-779.
--------. 2007. Drama Kings: Players and Publics in the Re-creation of Peking Opera, 1870-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odman, Bryna. 1995. (顧德曼)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odrich, Joseph King. 1911. The Coming China. Chicago: A. C. McClurg & Co.
Gratton, Frederick M. 1900. Freemasonry in Shanghai and Northern China. 2nd Edition. Shanghai. Publisher not given.
Haan, J. H. 1989. “Thalia and Terpsichore on the Yangtze: A Survey of Foreign Theatre and Music in Shanghai 1850-1865.”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9: 158-251.
Hanan, Patrick. (韓南) 2004. Chinese Fiction of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rd, Ruth Anne. 2001.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Shimpa’ Drama on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arly Modern Drama.” D.Phil. Thesis, St. Cross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
Holdsworth, Nadine. 2010. Theatre and Na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Howard, Richard C. 1967. “Japan’s Role in the Reform Program of K’ang Yu-wei.” K’ang Yu-wei: A Biography and a Symposium. Ed. with translation by Jung-Pang Lo.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80-312.
Howes, Frank. 2001. Entry of “Goddard, Arabella.”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nd edition. Volume 10. Ed. by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70.
Hsiao, Kung-Chuan. (蕭公權) 1975. A 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K’ang Yu-wei, Reformer and Utopian, 1858-1927.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u, Ying. (胡纓) 2000. Tales of Translations: Composing the New Woman in China, 1899-191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 Chung-zen. (黃均人) 1997. “Traveling Opera Troupes in Shanghai: 1842-1949.” Ph.D. Dissertation,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Izumida, Hideo. 1991. “Scottish Architects in the Far East: 1840-1870.” Architectual Heritage 2: 93-98.
Karl, Rebecca. 2002a. Staging the World: 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2002b. “Race, Colonialism and History: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hilosophies of Race and Ethnicity. Eds. by Peter Osborne and Stella Sandford. New York: Continuum. 97-113.
Kaske, Elizabeth. 2008.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Chinese Education, 1895-1919. Leiden: Brill.
Kenrick, John. 2003. “A History of Musicals: Minstrel Shows Part II: Minstrel Program.” Musicals 101.com: The Cyber Encyclopedia of Musical Theatre, TV and Film. http://www.musicals101.com/minstrelb.htm
Accessed on 16 June 2010.
Kirby, William. 1995. “China Unincorporated: Company Law and Business Enterprise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4: 1: 43-63.
Kōji, Toita. 1956. “The Kabuki, the Shimpa, the Shingeki.” Japanese Music and Drama in the Meiji Era. Ed. by Toyotaka Komiya, trans. and adapt. by Edward G. Seidensticker and Donald Keene. Tokyo: Ōbunsha. 177-325.
Kruger, Loren. 1992. The National Stage: Theatre and Cultural Legitimation in England, France, and Americ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mberton, Mary. 1955. St. 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 1879-1951. New York: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Lee, Leo Ou-Fan (李歐梵). 1999.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e, Ou-fan Leo and Andrew J. Nathan (黎安友). 1985. “The Beginnings of Mass Culture: Journalism and Fic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Beyon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0-395.
Levenson, Joseph R. 1971. Revolu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The Western Stage and the Chinese Stag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 Chun. (李俊) 1974. “The Kung-ssu-lu of 1904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Company Law.” 《政大法學評論》10:171-222。
Li, Hsio-t’i. (李孝悌) 1996. Opera, Society and Politics: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Popular Culture, 1901-1937.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Liu, Siyuan. 2006. “The Impact of Shinpa on Early Chinese Huaju.”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2009. “Paris and the Quest for a National Stage in Meiji Japan and Late-Qing China.” Asian Theatre Journal 26, 1: 54-77.
Luo, Liang.(羅靓) 2006. The Theatrics of Revolution: Tian Han (1898-1968) and the Cultur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Mackerras, Colin Patrick. 1976. “Theatre and the Taipings.” Modern China 2, 4: 473-501.
Meer, Sarah. 2005. Uncle Tom Mania: Slavery, Minstrelsy and Transatlantic Culture in the 1850s. Athens, G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Meng, Yue (孟悅) 2006. Shanghai and the Edges of Empires.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owell, Brian. 2002. Japan’s Modern Theatre: A Century of Change and Continuity. London: Japan Library.
Prażmowska, Anita J. 2004. A History of Poland.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Rankin, Mary Backus. (蘭金) 2002. “Nationalistic Contestation and Mobilization Politics: Practice and Rhetoric of Railway-Rights Recovery at the End of the Qing.” Modern China. 28, 3: 315-361.
Riis, Thomas L. 1986. “The Experience and Impact of Black Entertainers in England, 1896-1920.” American Music 4, 1: 50-58.
Rowell, George. 1978. The Victorian Theatre 1792-1914.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id, Edward W. 1983.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1994.
Salz, Jonah. 1993. “Intercultural Pioneers: Otojirō Kawakami and Sada Yakko.” The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20: 25-74.
Singer, Ben. 2001. Melodrama and Modernity: Early Sensational Cinema and Its Contex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mith, Arthur H. (明恩溥) 1899. Village Life in China: A Study in Sociology.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Smith, Carl T. 1971. “The Emergence of a Chinese Elite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11: 74-115.
--------. 1982. “The Hong Kong Amateur Dramatic Club and its Predecessors.”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2: 217-251.
Steen, Shannon. 2010. Racial Geometries of the Black Atlantic, Asian Pacific and American Theatre.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Toll, Robert C. 1974. Blacking Up: The Minstrel Show in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mpkins, Jane. 1985. “Sentimental Power: Uncle Tom’s Cabin and the Politics of Literary History.” Sensational Designs: The Cultural Work of American Fiction, 1790-1860.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2-146.
“Trial by Jury.” The Gilbert and Sullivan Archive. http://math.boisestate.edu/gas/trial/html/index.html
Page updated on November 19, 2010. Accessed on August 1, 2011.
Tschanz, Dietrich. 1999. “The New Drama before the New Drama: Drama Journals and Drama Reform in Shanghai befor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ater Insight 10, 1 (Spring): 49-59.
Wagner, Rudolph G., ed. 2007. Joining the Global Public: Word, Image, and City in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1870-1910.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ng, Guanhua. (王冠華) In Search of Justice: The 1905-1906 Chinese Anti-American Boycot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Waterhouse, Richard. 1989. “Minstrel Show and Vaudeville House: The Australian Popular Stage, 1838-1914.” Australian Historical Studies 93: 366-385.
Watson, James. L. 1988.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19.
Ye, Weili. 2001. 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00-192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e, Xiaoqing. (葉曉青) 1995-96. “Unacceptable Marriage and the Qing Legal Code: The Case of Yang Yuelou.”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 27-28:195-212.
Yeh, Catherine Vance. (葉凱蒂) 2003. “A Public Love Affair or a Nasty Game? The Chinese Tabloid Newspaper and the Rise of the Opera Singer as Star.”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3: 13-51.
-------- 2004a. “The Press and the Rise of Peking Opera Singers to National Stardom: The Case of Theater Illustrated (1912-1917).” East Asian History 28: 53-86.
-------- 2004b. “Where is the Center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ise of the Actor to National Stardom and the Beijing/Shanghai Challenge (1860s-1910s).” Late Imperial China 25, 2: 74-118.
-------- 2006.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2007. “Shanghai Leisure, Print Entertainment, and the Tabloids, xiaobao小報.” Joining the Global Public: Word, Image, and City in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1870-1910. Ed. by Rudolph G. Wagner.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233.
陳來幸。1983。《虞洽卿について》。京都:株式会社同朋舎出版。
関肇。2010。〈商品としての「乳姉妹」〉。《国語国文》79, 1 (905):1-19。
吉川良和。2007。〈王鐘声事蹟二攷〉。《一橋社会科学》2:69-126。
白川宣力編。1993。〈明治期西洋種戯曲上演年表(一)──明治五年~明治四十年〉。《演劇研究》17:49-86。
平林宣和。1995a。〈茶園から舞台へ──新舞台開場と中国演劇の近代〉。《演劇研究》19:53-66。
──。1995b。〈上海と「看戯」──京劇近代化の一側面〉。《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紀要˙文学芸術学編》別冊21:133-145。
中村忠行。1956。〈「春柳社」逸史稿(一)──欧陽予倩先生に捧ぐ〉。《天理大学学报》22:17-34。
鈴木直子執筆。2011。《「中国人留学生と新劇展」図録》。東京:早稲田大学坪內博士記念演劇博物館。
魏名婕。2009。〈春柳社の本郷座公演から見た中国近代劇のスタンス──『黒奴籲天録(こくどゆてんろく)』を再論して〉。《文明戯研究の現在 - 春柳社百年記念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論文集》。飯塚容、瀨戶宏、平林宣和、松浦恆雄編著。303-335。
瀨戸宏。1988a。〈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上)〉。《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29卷第1号:113-122。
──。1988b。〈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中)〉。《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29卷第2号:209-218。
──。1989。〈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下の一)〉,《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30卷第2号:333-340。
──。1990。〈申報所載春柳社上演広告(下の二)〉。《長崎総合科學大學》第31卷第2号:235-242。
──。2001。〈新民社上演演目一覽〉。《摄大人文科學》9:1-14。
──。2003。《民鳴社上演演目一覽》。名古屋:翠書房。
──。2005。《中國話劇成立史研究》。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店。

線上資料庫:
「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http://www.dachengdata.com/
「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上海圖書館製作。http://www.cnbksy.com/ShanghaiLibrary/pages/jsp/fm/index/index.jsp
China: Trade, Politics and Culture 1793-1980. Published by Adam Matthew Digital.
http://www.amdigital.co.uk/collections/China-Trade-Politics-and-Culture-1793-1980.aspx
Chronicling America: Historic American Newspapers. Publishe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chroniclingamerica.loc.gov/
Harvard Crimson. Publish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http://www.thecrimson.com/archives.aspx
The John Johnson Collection of Bodleian Library, University of Oxford. Published by VADS: The Online Resource for Visual Arts. Available through cooperation of the library with ProQuest.
http://johnjohnson.chadwyck.co.uk/marketing.do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Published by ProQuest.
http://www.proquest.com/en-US/catalogs/databases/detail/pq-hist-news.shtml
The Times Digital Archive.
http://gale.cengage.co.uk/times.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