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研究--以林紓與周瘦鵑為中心
作者:潘少瑜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aw-Yu P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柯慶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林紓周瘦鵑近代翻譯文學言情小說浪漫愛鴛鴦蝴蝶派Lin ShuZhou Shoujuanmodern literary translationromanceromantic love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1) 博士論文(7)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8
本論文旨在以林紓和周瘦鵑為焦點,探討清末民初的翻譯言情小說之內涵意義,為近現代中國文學之研究提供一新途徑,不僅以大量的原始資料彌補學界對此課題認識之不足,同時也在中西文化和文本的對照之中,反省中國傳統言情小說和婚戀觀念的特色,了解近代中國言情文學以及婚戀觀轉變的軌跡。
綜觀清末民初的中國小說界,啟蒙理想與商業營利可謂兩股主要的影響力量。在清末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為求國家富強,積極向西方學習,他們原先的目標在於軍事科技、法政方面,而甲午戰爭失敗的慘痛教訓,使得他們逐漸了解到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重要性,轉而多引進人文思想方面的著作。梁啟超提出「小說界革命」的呼籲,希望能夠經由通俗易懂的小說來啟迪民智、推廣新學,在此情況下,小說被視為一種「蒙學教科書」,而站上了中國文學舞台的中心。梁啟超的論點得到當時大多數知識分子的支持,他們大量譯介外國小說,希望以此教育民眾,並作為中國作家創作小說的範本。
新興的現代都會上海,以其龐大的閱讀人口、先進的印刷技術、較為寬鬆的言論自由空間、繁榮的新聞出版事業,成為清末民初時期生產小說的大本營。清末民初的翻譯小說多採用意譯方式,此種做法隱含了一種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意識和力求通俗易懂的目的,忠實地再現外國文本並非清末小說翻譯者致力的主要目標,他們真正要追求的,乃是迅速而大量地生產讀者容易消化理解的譯本,並且獲取高額的利益。從清末民初的小說讀者群構成分子來看,「小說界革命」的啟蒙理想遭遇了挑戰。梁啟超、康有為等人心目中的「新小說」的「擬想讀者」為亟需教育改造的下層階級老百姓,然而實際上具有足夠的教育程度能夠閱讀「新小說」的讀者,卻都是社會的中上階層人士。
古文家林紓熱烈響應梁啟超的理念,翻譯了一百六十餘種外國小說,這些譯書廣受讀者歡迎,其中佔最大宗者為言情小說,它們是一批最能凸顯啟蒙理想和商業營利之間複雜關係的文本。這些以愛情為標榜的「文化暢銷名牌產品」,多半是由極具商業性格的當代外國暢銷書翻譯而來,作者的原意雖未必在於教育大眾,然而書中所夾帶的種種關於西方社會文化的知識和觀念,以及男女戀愛過程和婚姻生活細節的描寫,卻隨著它們而進入了中國讀者的視野之中。對那些對西方文化和新式的「自由結婚」感興趣的讀者而言,翻譯言情小說不啻為一種娛樂性極高的婚姻戀愛的「啟蒙教材」。
在清末的社會文化脈絡中,愛情不僅是一種促銷小說的商業手法,更成為中國與西方溝通的重要媒介。林紓的第一部翻譯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經由此書的影響,中國讀者逐漸開展了世界性的眼光,了解到西洋人的「心」。《茶花女》一方面符合中國傳統小說裡士與妓的戀愛故事典型,配合清末上海對妓女生活的關注興趣,為中國讀者提供了足夠的熟悉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又以描寫異國的繁華世界引起讀者的好奇,原本具有威脅性的西方文化,在此成了無害的消費商品,讀者對西方的焦慮和恐懼因而獲得緩解。林譯《茶花女》的成功,不但提高了小說和小說家在中國的身價地位,也引發了言情小說的創作熱潮,後續模仿之作層出不窮,許多學者把《茶花女》看作是近代言情小說的濫觴,也是新舊文學轉變的關鍵。
林譯言情小說意外地衝擊了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其中尤以《迦茵小傳》為最。相對於包天笑譯本的巧為彌縫,林紓忠實譯出《迦茵小傳》故事女主角未婚懷孕情節的做法,引起了衛道人士強烈的不滿。這部通俗言情小說以愛情挑戰傳統禮教的枷鎖,它對青年學子的影響,未必在於鼓勵情欲的放縱,而是激起一種對於為愛犧牲或為情而死的嚮往。這種精神在哈葛德的《紅礁畫槳錄》裡也可見到:此書一方面歌頌精神戀愛的高尚純潔,另一方面譴責以獲取財富地位為目的的婚姻觀,許多探討婚姻與愛情之衝突的鴛蝴派小說,實可謂脫胎於此。林譯言情小說的女主角們自我犧牲的愛情,使得她們「因愛成聖」,對她們而言,愛情不僅是一種崇高的生活價值,甚至帶有宗教意涵。這種愛情觀乃是西方十九世紀以來發展出的浪漫愛,透過暢銷的林譯言情小說,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讀者,並成為日後社會改革的先聲。《不如歸》將愛情和愛國情操結合的話語模式,成為中國言情小說作家的靈感泉源,它上接清代俠義小說「兒女英雄」的想像,下開鴛蝴派言情小說的靈感,其影響力未必在《茶花女》之下。
林紓的小說創作模仿了部份的翻譯小說情節,但卻又因為中國文學傳統的制約,而將悲劇故事改寫為大團圓的喜劇,並且摒棄時興的書信體或日記體敘事手法。相對而言,林譯小說對其他作家的影響則要大得多:他們以書信體或日記體來實驗第一人稱敘事的寫作技巧,用三角戀愛的情節來暗喻在中西文化中左右為難的心境,而《不如歸》書中「以殉國為殉情」的主題,更是給予他們極大的啟發。林譯小說抒情敘事的高超技巧影響了許多鴛鴦蝴蝶派作家,這些後生晚輩對林紓十分敬重,他們之間也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繫。不論是從文學風格、作品的發表園地、私人的交情等各方面來看,晚年的林紓與鴛鴦蝴蝶派都可說是同路人,他們也都是五四文人亟欲打倒的對象。
傳統才子佳人的喜劇故事在清末民初逐漸失去對讀者的吸引力,鴛蝴派作家們體認到,小說中的有情人不必終成眷屬,悲劇性的愛情本身即有特殊之美感和韻味,足以讓人低迴不已。鴛蝴派大量創作「純情」的哀情小說,他們筆下的男女主角們皆能潔身自好,這種「精神戀愛」未必代表作家們的膽怯或迂腐心理,而是一種新的對愛情的認識,顯示了西方浪漫愛情觀的影響。
鴛蝴派「哀情巨子」周瘦鵑對當代流行文化和出版市場有著高人一等的掌握能力,他透過大量的短篇言情小說翻譯和創作,影響了不計其數的青年男女對愛情的看法,而他所編輯的刊物,也為讀者提供一個跟當代西方交流對話的虛擬平台。周瘦鵑的著譯言情小說是跟他個人的情感創傷與浪漫愛情觀緊密相關的,對照他的翻譯和創作小說,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二者之間的密切呼應與聯繫:在翻譯小說方面,周瘦鵑為了建構一個浪漫的哀情世界,大刀闊斧地刪改那些不符合他的愛情觀的段落,修飾人物個性,同時使用色彩豐富強烈的形象、誇大而感傷的語言,以及即興的評論,來增加讀者閱讀的趣味。周瘦鵑的翻譯哀情小說為中國小說引進了勇於為愛犧牲的男性人物典型、戲劇化的死亡場景,以及「為情而死」的浪漫想像,一方面強調個人自主的意志,展現一種對獨立主體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則翻轉了中國傳統的倫理位階,將愛情視為生命意義之最終寄託。在創作小說方面,周瘦鵑則塑造了為情瘋狂的「情癡」形象,歌頌男女之間高尚純潔的精神戀愛,並且採用基督宗教的意象和觀念來作為小說的點綴。在周瘦鵑創作的言情小說中,「情死」的場景展現出一種迥異於中國傳統的精神內涵,對他而言,世俗的倫理道德不過是陪襯,而愛情才是最高的「道德」和救贖,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價值觀,早在五四前夕的周瘦鵑的著譯言情小說裡,即已做了「通俗劇」式的呈現。
以林譯和周譯為代表的清末民初翻譯言情小說的社會文化意義,主要在於以愛情為最高的生活價值、釐清愛情和婚姻的關係、結合愛情與愛國論述等方面,而這些言情小說中所描寫的淒美「情死」場景,以及媒體對「同命鴛鴦」新聞的關注,則間接助長了將私人的戀愛悲劇當作一種公眾「表演」的風氣。愛情的神聖化和商品化之間的弔詭結合,成為林譯小說、鴛蝴派文學、乃至於現當代的通俗言情文學與消費文化得以繁榮興盛的不二法門,值得我們深思探討。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love stories that Lin Shu and Zhou Shoujuan rendered during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specially the period before 1919. My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tex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and the original texts, I refl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omance and ideas of marriage and love, along with traces of their transformation.
Both the ideal of enlightenment and commercial benefit were crucial aspects to the publication of Chinese fiction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Liang Qichao argued that fiction should be enlightening and use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is the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Fiction” won the support of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who took fiction as a kind of “textbook for the masses” and translated numerous foreign works in order to set examples for Chinese writ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wer of economics on the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of literature can be observed in Shanghai, the center of fiction production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It shows a power that was stronger than the lesson that Liang preached and turned the development of fiction into something that was motivated more by financial interest. Liang’s ideal of the “Revolution of Fiction” was also challenged by the fact that the readers of these texts were highly educated instead of the illiterate people who desperately needed to be enlightened.
Most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during this perio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ense for sense,” instead of “word for word.” The translators’ strategy implies a Chinese-centered mentality and a wish for popularization: they wanted to produce translations that we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erefore profitable.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or of fiction in the late Qing, Lin Shu rendered over 160 foreign novels and short stories into Chinese, about a quarter of them romances. These foreign love stories are the best demonstrations of the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the enlightenment ideology and the desire for commercial profit. Most of them were translated from contemporary best-sellers, and though the authors’ intentions may not have been educational, the trivial messages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descriptions of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and marriage in these books were eye-opening to many Chinese readers. In other words, these translated works offered an alternative enlightenment and became a kind of “textbook” for readers who were concerned about “free marriage.”
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late Qing China, romantic love was not only an efficient way of selling book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d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La Dame aux camélias, the first novel that Lin Shu translated, was immensely influential. It helped readers turn their eyes to world literature and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Westerners’ “heart.” On the one hand, this love story corresponds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del of a “scholar and prostitute love affair,” so it could provide readers with a certain sense of familiarity and security; on the other, it describes an exotic European world and transforms the threatening Western culture into a commercial product that could be easily consumed, so that the readers’ anxiety could be resolved. According to many literary historians, the success of La Dame improved the social status of novelists in China and opened a new era of romance writing.
The most controversial romantic novel that Lin Shu translated was Haggard’s Joan Haste. Unlike Bao Tianxiao, the first translator of this story, Lin translated it loyally, and therefore it struck many conservative critics as being immoral, because the heroine conceived an illegitimate baby. However, the major influence that this novel exerted on the young generation was not necessarily a loose attitude towards premarital sex, but a desire to sacrifice for romantic love. The same idea can be detected in another Haggard novel, Beatrice. This story celebrates the wonders and purity of spiritual love and condemns any marriage that is merely a trade. Most of the heroines in Lin Shu’s translated romances are self-sacrificial and are therefore “canonized for love” – in other words, love has such a great value in their lives that it even becomes a “religion” for them. This idea of romantic love was developed 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the West and promoted by Lin’s translations in China; it eventually influenced thousands of Chinese readers and provoked a social reform. As for the Japanese novel Nami-Ko, its integration of a patriotic spirit into a romance inspired many modern patriotic love stories.
Lin Shu and the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writers are closely related in many ways, including their literary styles, their choice of certain foreign stories to be translated, the magazines that publish their works, etc. Lin was highly respected by the Butterfly writers, and the Butterfly magazines provided Lin with a secure space for his works after the May Fourth literary movement. The dynamics among Lin, the Butterfly writers and the May Fourth writers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most interesting case is Zhou Shoujuan, the so-called “master of melancholy romance.”
Zhou Shoujua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Lin Shu’s translations, he inherited and expanded Lin’s territory in his own translation career and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young generation of the early Republican years. Zhou’s writings and translations corresponded to his own traumatic experience of love. The idea of romantic love dominates Zhou’s numerous translations and writings and created a fashion of love-worship. By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adapting the original texts, modifying the characters, embellishing the erotic-sentimental ambience, hyperbolizing descriptions, and adding exclamations, along with melodramatic presentations of love and death, Zhou created a highly charged fictional world of romantic passions and beauty that was extremely attractive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readers. Zhou’s translations of melancholy romance introduced a new vision of love: here, love is exalted above traditional Chinese morality and ethics, and thus represents a deep longing by the individual for his own independent subjectivity. In this sense, Zhou’s idea of love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May Fourth writers.
To conclude, Lin Shu and Zhou Shoujuan’s translations of foreign love stories show a high regard for romantic love. They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love and marriage and integrate the idea of romantic love and patriotic discourse. The fantastic scenes of “dying for love” in these stories, along with the contemporary media’s interests in “fate-bound mandarin ducks,” promoted the practice of “performing love” in public. The paradoxical combination of the sanctific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romantic love was the major reason why Lin Shu’s translations of romance, Butterfly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 popular romance flourished.
林紓傳記資料與著譯書目彙編:
(佚名),〈嚴幾道與林琴南〉,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一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35-39。
孔慶茂,《林紓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
左舜生,〈記林琴南〉,收入所著《中國現代名人軼事》,九龍:自由出版社,1951年,頁11-14。
朱羲冑述編,〈春覺齋著述記〉,收入《民國叢書》第四編,綜合類94冊,據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竹坡,〈林紓與福建文人之爭〉,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一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67。
邵祖恭,〈林紓〉,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三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23-31。
馬泰來,〈林紓翻譯作品全目〉,收入錢鍾書等著,《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頁60-103。
馬泰來,〈林紓飜譯作品原著補考〉,《清末小說》16號,1993年12月,頁114-122。
馬泰來,〈林譯提要二十二則〉,收入陳炳良主編,《馮平山圖書館金禧紀念論文集(1932-1982)》,香港: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1982年,頁109-123。
高拜石,〈畏廬老人佚傳〉,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一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5-10。
張君夏,〈文壇外紀:胡適,林紓,馬君武〉,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三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76。
張俊才,〈林紓年譜簡編〉,收入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11-64。
張俊才,《林紓評傳》,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俊才編,〈林紓著譯繫年〉,收入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431-610。
陳小蝶,〈林畏廬先生遺事〉,收入范煙橋,《中國小說史》,台北:長安出版社,1977年,頁231-233。
陳衍,〈林紓傳〉,附於林紓,《春覺齋論畫》,收入楊家駱主編,《畫論叢刊》下編,台北:鼎文書局,1972年,頁626-627。
寒光,《林琴南》,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
曾憲輝,〈林紓傳〉,收錄於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3-10。
曾憲輝,《林紓》,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碧森,《女國男兒淚——林琴南傳》,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
肇怡,〈徐樹錚與林紓〉,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一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69。
豂子,〈畏廬師近事〉,《禮拜六》153期,1922年3月19日,頁39-40。
蘇雪林,〈林琴南先生〉,收入朱傳譽主編,《林琴南傳記資料》第三冊,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頁7-8。

林譯小說:
(日)德富健次郎著,鹽谷榮英譯,林紓、魏易重譯,《不如歸》,台北:魏惟儀,據191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
(法)小仲馬著,冷紅生(林紓)、曉齋主人(王壽昌)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上海:文明書局,1906年。
(法)小仲馬著,林紓、王慶通譯,〈血華鴛鴦枕〉,《小說月報》7卷8-12號,1916年。
(法)小仲馬著,林紓、王慶通譯,《鸚鵡緣續編》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年。
(法)沛那著,林紓、李世中譯,《愛國二童子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法)老昔倭尼著,林紓、王慶通譯,〈情鐵〉,《中華小說界》1卷1-5期,1914年1-5月。
(法)海斯班著,〈白夫人感舊錄〉,林紓、王慶通譯,《小說月報》8卷11-12號,1917年。
(法)森彼得著,林紓、王慶驥譯,《離恨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美)巴蘇謹著,林紓、陳家麟譯,《橄欖仙》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美)斯土活著,林紓、魏易譯,《黑奴籲天錄》,台北:魏惟儀,據清光緒27年(1901)武林魏氏刊本影印,1990年。
(英)司各德著,林紓、魏易譯,《劍底鴛鴦》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英)司各德著,林紓、魏易譯,《撒克遜劫後英雄略》,台北:魏惟儀,據民國3年(1914)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
(英)卡扣登著,林紓、陳家麟譯,《蓮心藕縷緣》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陳家麟譯,《璣司刺虎記》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玉雪留痕》,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洪罕女郎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橡湖仙影》三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鍾乳髑髏》,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述,《紅礁畫槳錄》二冊,台北:魏惟儀,據1916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再版影印,1990年。
(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述,《迦茵小傳》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
(英)威利孫原著,林紓、力樹萱譯,《情窩》,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英)約克魁迭斯著,林紓、陳家麟譯,《西樓鬼語》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
(英)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塊肉餘生述》,台北:魏惟儀,據民國年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本影印,1990年。
(英)馬尺芒忒著,林紓、陳家麟譯,《黑樓情孽》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再版。
(英)參恩女士著,林紓、陳家麟譯,〈桃大王因果錄〉,《東方雜誌》14卷7號至15卷9號,1917年7月-1918年9月。
(英)莎士比著,林紓、魏易譯,《英國詩人吟邊燕語》,台北:魏惟儀,據清光緒32年(1906)上海商務印書館說部叢書本影印,1990年。
(英)幾拉德著,林紓、魏易譯,〈花因〉,《中外日報》1907年3月16日至4月23日。
(英)賴其鏜女士著,林紓、陳器譯,《癡郎幻影》三冊,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英)鎖司倭司女士著,林紓、陳家麟譯,《薄倖郎》二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10月再版。
(英)鶻剛偉著,林紓、胡朝梁譯,〈雲破月來緣〉,《小說月報》6卷5-9號,1915年。
林紓譯,李家驥主編,《林紓翻譯小說未刊九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林紓作品:
〈方望溪集選序〉,收入(清)方苞著,林紓選評,《方望溪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頁1-2。
〈示兒書〉,收入林紓,《畏廬續集》,民國叢書第四編,綜合類94冊,據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冷紅生傳〉,收入林紓,《畏廬文集》,民國叢書第四編,綜合類94冊,據商務印書館1923年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利俾瑟戰血餘腥記》跋〉(1904),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38-139。
〈林琴南先生墨蹟(與一鴈書)〉,《半月》2卷13號,1923年3月。
〈柳河東集選本序〉,收入(唐)柳宗元著,林紓選評,《柳河東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頁1-2。
〈《深谷美人》敘〉(1913),收入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頁269-271。
《文微》,朱羲冑纂述,潛江朱氏刻本,乙丑六月(1925年)。
《劫外曇花》,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519-575。
《京華碧血錄》,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297-425。
《金陵秋》,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大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427-518。
《春覺齋論文》,范先淵校點,與(清)劉大櫆《論文偶記》、(清)吳德旋《初月樓古文緒論》合刊,(出版地不詳):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頁37-137。
《畏廬漫錄》,近代筆記大觀,據商務印書館1922年初版影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畏廬瑣記》,近代筆記大觀,據商務印書館1922年初版影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冤海靈光》,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韓柳文研究法》,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3版。

周瘦鵑傳記資料與著譯書目彙編:
(王)鈍根,〈周瘦鵑小史〉,原載《社會之花》1卷1期(1924年1月5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351。
王智毅,〈周瘦鵑年譜〉,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9-62。
王智毅,〈周瘦鵑著譯書目〉,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580-625。
王智毅,〈周瘦鵑著譯繫年〉,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351-579。
王智毅,〈周瘦鵑傳略〉,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3-9。
周瘦鵑,〈筆墨生涯五十年〉,原載香港《文匯報》(1963年4月24、25日),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70-279。
周瘦鵑,〈筆墨生涯鱗爪〉,原載香港《文匯報》(1963年6月16、17日),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79-286。
范伯群,〈著、譯、編皆精的「文字勞工」——周瘦鵑評傳〉,收入所編《哀情巨子—鴛蝴派開山祖—徐枕亞》,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頁163-180。
許廑父,〈周瘦鵑〉,原載《小說月報》(1923年1月1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350-351。
嚴芙孫,〈周瘦鵑〉,原載《全國小說名家專集》(1923),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538-539。

周瘦鵑翻譯之小說:
〈Faith〉(家庭小說,譯自美國《考司馬波立頓雜誌》),《女子世界》4期,1915年4月。
〈一見〉,法國Jeaw Rameaw(疑為Jean Rameau之誤)原著,《小說月報》11卷6號,1920年6月25日,頁12-15。
〈三百年前之愛情〉(哀情小說),原名“Old-fashioned Fidelity”,英國曼麗柯麗烈Marie Corelli原著,《女子世界》6期,1915年7月6日,頁36-54。
〈五十年前〉(寫情小說),《禮拜六》7期,1914年7月18日。
〈井底埋香記〉(哀情小說),《小說新報》3年7-12期,1917年。
〈心照〉(言情小說),法國毛柏桑Guy de Maupassant原著,《小說大觀》12集,1917年12月,頁1-6。
〈心碎矣〉(悲慘紀事),《禮拜六》10期,1914年8月8日,頁34-43。(後收入《紫羅蘭言情叢刊》)
《心弦》,上海:大東書局,1925年。
〈奴隸〉,瑞典史德林堡August Strindberg原著,收入《紫羅蘭外集》上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
〈回首〉,原名“Benighted Travellers”,英國湯麥司哈苔Thomas Hardy原著,收入周瘦鵑譯述,《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上卷,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四版,頁144-178。
〈多情卻是總無情〉(孽情小說,又名〈情歟孽歟〉),《游戲雜誌》11期,英國柯南達利Sir Arthur Conan Doyle原著,1914年,頁41-51。
〈至情〉(言情小說),原名“The Battle of Life” (1846),英國卻爾司狄根司原著,《小說大觀》6集,1916年6月。
〈自殺日記〉(與紫鴛合譯),《小說大觀》3集,1915年9月。
〈自殺俱樂部〉,法國莫泊三Guy de Maupassant原著,收入廣文書局編輯,《當代名人新小說集》,上海:廣文書局,1922年6月三版,頁91-101。
〈別一世界中〉,英國許麗南女士Olive Schreiner原著,《良友》畫報6期,1926年7月15日。
〈孝子碧血記〉(短篇名譯),俄文豪某原著,《小說時報》15期,1912年4月5日。(偽翻譯)
〈妻〉(名家短篇哀情小說),原名“The Californian’s Tale”,美國馬克吐溫Mark Twain原著,《小說大觀》1集,1915年8月1日,頁1-9。
〈孤島哀鶼記〉(哀情短篇),原名“The House of Waiting”,英國C. C. Andrews原著,《小說季報》1集,1918年8月。
〈盲虛無黨員〉,英國拉惠克原著,《小說時報》18期,1913年5月。(偽翻譯)
〈玫瑰一枝〉(歷史小說),法國大小說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原著,《小說大觀》10集,1917年6月。
〈玫瑰有刺〉(怨情小說),原作者不詳,《禮拜六》41期,1915年3月13日。(後收入《紫羅蘭言情叢刊》)
〈芳塚〉(哀情小說),法國毛柏桑Guy de Maupassant原著,《小說新報》4年1期,1918年,頁1-4。
〈待郎草堂〉,原名 “The House of Waiting”,英國C. C. Andrews原著,收入周瘦鵑譯,《世界名家短篇小說全集》第三冊,上海:大東書局,1947年,頁361-396。(按:此文為〈孤島哀鶼記〉之白話重譯。)
〈美人之頭〉(慘情小說),原名“Solange”,法國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原著,《禮拜六》31期,1915年1月2日,頁13-27。
〈紅樓翠幙〉(哀情小說),原名 “The Blue Curtains”,英國哈葛德氏原著,《禮拜六》39期,1915年2月27日,頁1-21。
〈郎心何忍〉(苦情小說),原作者不詳,《禮拜六》4期,1914年6月27日。
〈香夢(一名美人夢中之拿破崙)〉(寫情小說),《禮拜六》75期,1915年11月6日,頁14-28。
〈恩歟怨歟〉,原名“A Patch of Nettles”,法國保羅鮑葉德Paul Bourget原著,收入周瘦鵑譯述,《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中卷,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四版,頁165-184。
〈胭脂血〉,法國費奈原著,《婦女時報》10期,1913年5月,頁65-71。
〈帷影〉(哀情小說),原名“The White Old Maid”,美國南山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原著,《禮拜六》78期,1915年11月27日,頁17-29。
〈情人歟祖國歟〉(愛國小說),《禮拜六》50期,1915年5月15日,頁1-12。
〈情苗怨果〉,美國近世女文學家哀麗娜格林Elinor Glyn原著,《春聲》2集,1916年2月。
〈情書一束〉,匈國名家姚開氏Maurus Jokai原著,收入周瘦鵑,《紫羅蘭外集》下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按:即Jókai Mór)
〈情場俠骨〉(俠情小說),原名“The Sexton Hero”,英國賈斯甘爾夫人Mrs. Gaskell原著,《中華小說界》3卷4期(1916年4月)。
〈這一番花殘月缺〉(名家短篇哀情小說),原名“The Pride of the Village”,美國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原著,《禮拜六》60期,1915年7月24日,頁5-14。
〈無可奈何花落去〉(哀情小說),法國施退爾夫人Madame de Staël原著,原名Corinne,《禮拜六》20期,1914年10月17日,頁17-29。
〈黃葉〉,法國盎利梅爾伊Henry Murger原著,《小說月報》11卷2號,1920年2月。
〈愛之花〉(法蘭西情劇),《小說月報》2年9-12期,1911年。
〈愛夫與愛國〉(愛國小說),《禮拜六》44期,1915年4月3日,頁1-16。
〈慈母〉,美國名家歐文Washington Irving原著,收入周瘦鵑,《紫羅蘭集》上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
〈愛河雙鴛〉,英國卻而司佳維Charles Garvice原著,《小說時報》22-24期,1914年5月。
〈罪歟〉(社會小說),英文名“The Substitute”,法國柯貝François Coppée原著,《小說大觀》9集,1917年3月。
〈頑劣的孩子〉,俄國柴霍甫原著,《紫羅蘭》4卷1號,1929年7月1日。
〈綠衣女〉(義俠小說),英國亨梯爾著,《婦女時報》9期,1913年2月,頁65-89。(偽翻譯)
〈銀十字架〉(哀情小說),收入胡寄塵編,《小說名畫大觀》中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7月,頁1371-1386。
〈蝴蝶〉,匈牙利喬治華士伯爵Count George Wass原著,《禮拜六》104期,1921年4月9日,頁36-44。
〈賣花女郎〉,意大利賴莽脫原著,《婦女時報》6期,1912年5月,頁57-66。(偽翻譯)
〈噫!祖母〉(短篇哀情小說),英名 “Grandmother”,丹麥亨斯克立司金盎特遜Hans Christian Andersen原著,《禮拜六》64期,1915年8月21日,頁17-20。
〈噫!斜陽下矣〉(短篇哀情小說),原作者不詳,原名“Sunset”,《禮拜六》64期,1915年8月21日,頁30-35。
〈噫!最後之接吻〉(短篇哀情小說),原名 “The Farewell Kiss”,《禮拜六》64期,1915年8月21日,頁20-24。
〈噫!歸矣〉(短篇哀情小說),美國茀朗昔司白來脫哈脫Francis Bret Harte原著,原名 “The Man of No Account”(年代不詳,應為1902年以前),《禮拜六》64期,1915年8月21日,頁24-30。
〈鴛鴦血〉(短篇名譯),英國達維遜原著,《小說時報》14期,1912年1月。(偽翻譯)
〈隱情〉,英國名小說家科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原著,收入周瘦鵑,《瘦鵑短篇小說》下冊,上海:中華書局,1918年,頁68-90。
〈纏綿〉(名家短篇言情小說),原名“Sweethearts”,英國科南達利Sir Arthur Conan Doyle原著,《禮拜六》57期,1915年7月3日。
〈鐵血女兒〉,法國毛柏霜氏Guy de Maupassant原著,《小說時報》18期,1913年5月。(偽翻譯)
〈鐵血皇后〉,美國摩爾拔克氏原著,《婦女時報》8期,1912年9月25日,頁35-40。
〈戀人之尸〉,法國名家毛柏桑Guy de Maupassant原著,英名“The Tomb”,《半月》4卷24號,1925年11月30日,頁1-5。
〈戀者帝〉(哀情小說,原名“A Wooing of Romantic Days”),美國挨金生女士Eleanor Atkinson原著,《女子世界》1期,1914年12月10日,頁28-44。
〈戀愛之花〉(林肯之情史,原名Lincoln’s Love Story),美國挨金生女士Eleanor Atkinson原著,《婦女時報》8期,1912年9月25日,頁25-35。

周瘦鵑作品:
〈《半月》之一年回顧〉,原載《半月》2卷1號(1922年9月6日),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28-236。
〈《美人關》之回憶〉,原載《上海畫報》326、327期(1928年),收入王智毅編,《周瘦鵑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頁237-239。
〈《新家庭》出版宣言〉,《新家庭》1卷創刊號,1931年1月。
〈「穿珠集」識語〉,《良友畫報》5期,1926年6月15日,頁18。
〈Waiting〉(哀情小說),《禮拜六》25期,1914年11月21日。
〈大漠懺愛記〉,《紫蘭花片》18集,1923年12月,頁1-9。
〈五十年後之重逢〉(苦情小說),《小說大觀》2集,1915年6月。
〈不祥的美〉,《紫蘭花片》12集,1923年5月。
〈不閉之門〉(言情小說,本影戲 “The Open Gate”),《禮拜六》59期,1915年7月17日,頁14-28。
〈心血〉,收入所著《紫羅蘭菴言情叢刊》,上海:時還書局,1935年五版,頁43-57。
〈午夜鵑聲〉(苦情小說),《禮拜六》38期,1915年2月20日,頁9-18。
〈心靈之香〉,《紫蘭花片》18集,1923年12月,頁28。
〈世界思潮〉(四之前二,包括〈阿母之墓〉和〈彼何人斯〉),《禮拜六》65期,1915年8月28日,頁1-10。
〈此恨綿綿無絕期〉(哀情小說),《禮拜六》16期,1914年9月19日,頁1-9。
〈自由〉,收入所著《紫羅蘭外集》上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按:此篇曾收入《南社小說集》。)
〈行再相見〉(倫理小說),《禮拜六》3期,1914年6月20日。
〈西子湖底〉(哀情小說),《小說大觀》7集,1916年10月。
〈我翻譯西方名家短篇小說的回憶〉,《雨花》1957年6月,頁45。
〈私願〉(哀情小說),《禮拜六》83期,1916年1月1日,頁1-7。
〈良心〉(言情小說),《小說月報》9卷5號,1918年5月。
〈周瘦鵑為《半月》雜誌徵求讀者〉,《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1年7月27日。
〈盲異〉(言情小說),《小說新報》4年4期,1918年4月。
〈空墓〉,《禮拜六》116期,1921年7月2日,頁1-8。
〈玫瑰小築〉(哀情小說),《申報.自由談》,1920年4月1-4日。
〈花開花落〉(寫情小說),《禮拜六》8期,1914年7月25日,頁33-41。
〈阿父之懺悔〉(言情小說),《禮拜六》55期,1915年6月19日,頁1-17。
〈恨不相逢未嫁時〉(寫情小說),《禮拜六》9期,1914年8月1日,頁20-31。
〈為情而死〉,《紫蘭花片》14集,1923年8月,頁39-42。
〈英國女小說家喬治哀列奧脫女士傳〉,《婦女時報》2期,1911年閏6月,頁45-48。
〈英雄〉,收入所著《紫羅蘭集》上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
〈珠珠日記〉(別裁小說),《禮拜六》73期,1915年10月23日,頁1-13。
〈留聲機片〉,《禮拜六》108期,1921年5月7日,頁1-10。
〈真〉(言情小說),《禮拜六》115期,1921年6月25日,頁24-31。
〈鬼之情人〉(言情小說),《禮拜六》46期,1915年4月17日,頁4-23。
〈將次就緒之《半月》〉,《禮拜六》121期,1921年8月6日,頁61。
〈情〉,《春聲》4集,1916年5月。
〈悼亡之作〉,《紫蘭花片》1集,1922年6月,頁86-92。
〈情天不老〉(奇情小說,與丁悚合著),《禮拜六》38期,1915年2月20日,頁43-56。
〈情死方法之研究〉,《紫蘭花片》18集,1923年12月,頁47-51。
〈情書話〉,《紫羅蘭》2卷13號,1927年7月13日。
〈情場之拿破崙—英國大詩人擺倫之情史〉,中華圖書館《女子世界》1期,1914年12月。
〈情場慘話〉,《紫蘭花片》18集,1923年12月,頁15-20。
〈情彈〉,收入所著《紫羅蘭菴言情叢刊二集》,上海:時還書局,1931年,頁38-61。
〈貧富之界〉(社會小說),《先施樂園日報》,1918年8月26日2、3版。
〈魚〉(苦情小說),《禮拜六》61期,1915年7月31日,頁10-24。
〈畫裡真真〉,收入所著《紫羅蘭菴言情叢刊二集》,上海:時還書局,1931年,頁73-87。
〈紫羅蘭庵隨筆〉,《先施樂園日報》,1918年11月17日2版。
〈紫蘭小築九日記〉,原載《紫羅蘭》4期(1943年7月14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613-624。
〈嗚呼情〉,《紫蘭花片》1集,1922年6月,頁95-98。
〈愛之犧牲〉(俠情小說),《禮拜六》37期,1915年2月13日。
〈愛是甚麼〉,《紫蘭花片》18集,1923年12月,頁10。
〈愛國花〉,《婦女時報》3期,1911年8月,頁43-47。
〈落花怨〉(短篇小說),《婦女時報》1期,1911年5月,頁65-73。
〈聖賊〉,《禮拜六》134期,1921年11月5日,頁1-8。
〈說觚〉,原載《小說叢談》(大東書局,1926年),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44-59。
〈樂園小誌〉,《紫蘭花片》22集,1924年8月,頁36。
〈編輯室燈下〉,《紫羅蘭》1卷1期,1925年12月。
〈噫!失望〉,《禮拜六》63期,1915年8月14日,頁29-34。
〈噫!最後之手筆〉,《禮拜六》63期,1915年8月14日,頁25-29。
〈噫!無處投遞之書〉,《禮拜六》63期,1915年8月14日,頁16-20。
〈噫!遲矣〉,《禮拜六》63期,1915年8月14日,頁21-24。
〈噫之尾聲〉,《禮拜六》67期,1915年9月11日,頁13-27。
〈積極進行中之《半月》〉,《禮拜六》120期,1921年7月30日,頁62。
〈臨去秋波〉,收入所著《紫羅蘭菴言情叢刊》,上海:時還書局,1935年五版,頁71-92。
〈隱慝〉(哀情小說),《小說大觀》13集,1918年3月。
〈斷腸人語〉,收入所著《紫羅蘭外集》上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
〈斷腸日記〉(苦情小說),《禮拜六》52期,1915年5月29日,頁25-48。
〈斷頭台上〉,《游戲雜誌》5期,1914年,頁87-101。
〈禮拜六舊話〉,原載《工商新聞》副刊「禮拜六」(1928年8月25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231-233。new window
〈鏡中白髮〉,《紫蘭花片》13集,1923年7月。
〈懸崖〉,收入所著《紫羅蘭集》下冊,上海:大東書局,1922年。
《簫心劍氣錄》(俠情小說),上海:墨緣編譯社,1917年。
周瘦鵑編,《香艷叢話》,上海:中華圖書館,1914年。
周瘦鵑選,錢釋雲著,〈說海珠璣〉,收入周瘦鵑、駱無涯編,《小說叢譚》,上海:大東書局,1926年,頁92-101。

其他譯者翻譯之小說:
(丹麥)安徒生原著,葉君健譯,〈祖母〉,收入楊豫馨主編,《安徒生故事全集》(四),台北:遠流出版,1999年,頁79-82。
(日)菊池幽芳(1870-1947)原著,東莞方慶周譯述,我佛山人(吳趼人)衍義,知新主人(周桂笙)評點,《電術奇談》(一名《催眠術》),收入王繼權等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37卷,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1-187。
(法)小仲馬著,李玉民譯,《茶花女》,台北:商周出版,2006年。
(法)威斯脫原著,齲僧譯,〈英鳳笯〉(慘情小說),《禮拜六》30期,1914年12月26日,頁15-30。
(法)居伊.德.莫泊桑原著,王宜平譯,〈墳墓〉,收入桂裕芳主編,《莫泊桑小說全集》第七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242-246。
(法)居伊.德.莫泊桑原著,萬美君譯,〈旅途上〉,收入桂裕芳主編,《莫泊桑小說全集》第五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479-486。
(法)亞林森德著,繭翁譯,〈情殉〉,《春聲》4集,1916年5月。
(法)囂俄Victor Hugo原著,平情居士譯,〈噫有情〉,原名“Les travailleurs de la mer”,《小說時報》7-9期,1910年11月2日-1911年4月18日。
(美)歐文原著,覺民譯,〈耐寒花傳〉,原名“The Wife”,《婦女時報》2期,1911年7月,頁57-63。
(美)華盛頓歐文著,覺民譯,〈桃李鴛鴦記〉(奇情小說),原名“The Spectre Bridegroom”,《小說月報》5號,1910年12月26日。
(美)馬克多槐音Mark Twain原著,日本抱一庵主人譯,錢塘吳檮重演,〈山家奇遇〉,原名“The Californian’s Tale”,《繡像小說》70期,1906年3月。
(英)Bram Stoker著,詩屏、谷蘋合譯,〈護花旛〉,《小說叢報》22期,1916年7月。
(英)巴達克禮著,息影廬主(陳梅卿)譯述,(羅普評點),《紅淚影》(哀情小說)四冊,上海:世界書局,1927年五版。(原作者疑即Bertha Clay)
(英)笠頓Lord Edward Bulwer-Lytton原著,(日)抱一庵主人譯,冷血(陳景韓)重譯,〈聖人歟盜賊歟〉,原名Eugene Aram,《新新小說》1年1-3號,1904年9月10日-1904年12月7日。
[(英)哈葛德著],蟠溪子譯、天笑生參校,《迦因小傳》,上海:文明書局,光緒二十九年(1903)。
包天笑譯,〈古王宮〉(言情小說),《月月小說》22、24號,1908年11月、1909年1月。
知新室主人(周桂笙)譯述,吳趼人評,〈自由結婚〉(劄記小說),《月月小說》2年2期(14號),1908年3月。
程瞻廬著,〈療愁花〉(長篇名譯),《小說時報》23期,1914年9月。
(程)小青(譯),〈犧牲〉(言情小說),《小說大觀》4集,1915年12月。(按:此故事同於Bram Stoker著,詩屏、谷蘋合譯之〈護花旛〉)

其他作家之作品:
(唐)蔣防,〈霍小玉傳〉,收入汪辟疆校錄,《唐人小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頁92-100。
(明)湯顯祖,《牡丹亭》三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明)馮夢龍評輯,周方、胡慧斌校點,《情史》,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第七冊,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收入《晚清小說大系》,台北:廣雅出版社,1984年。
(清)吳趼人,《劫餘灰》,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全集》第一輯,晚清小說全集第37冊,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再版。
(清)吳趼人,《恨海》,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全集》第一輯,晚清小說全集第10冊,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再版。
(清)曹雪芹,《紅樓夢》(上下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7年六版。
(清)劉鶚撰,田素蘭校訂,繆天華校閱,《老殘遊記》,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再版。
(清)魏秀仁著,趙乃增校注,《花月痕》,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姚)鵷雛,〈十五年前〉(奇情小說),《小說大觀》9集,1917年3月。
(姚)鵷雛,〈他=勃拉克〉(言情小說),《小說大觀》15集,1918年9月。
(姚)鵷雛,〈夢棠小傳〉(言情小說),《小說大觀》10集,1917年6月。
(姚)鵷雛,〈賓河鶼影〉,《春聲》1集,1916年2月。
(張)冥飛,〈真正之愛情〉(愛情短篇),《民權素》11集,1915年10月,頁8-12。
包天笑,〈飛來之日記〉,收入胡寄塵編,《小說名畫大觀》中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7月,頁1437-1447。
包天笑,〈冥鴻(一)〉(哀情小說),《小說大觀》2集,1915年6月。
包天笑,〈冥鴻(二)〉(哀情小說),《小說大觀》4集,1915年12月。
包天笑,〈補過〉(言情小說),《小說大觀》8集,1916年12月。
包天笑,《留芳記》第一、二集,上海:中華書局,1925年再版。
江紅蕉,〈代人受過〉,《半月》1卷13號,1922年3月13日。
李定夷,〈自由毒〉,收入所著《定夷叢刊二集》,上海:國華書局,1919年四版。
徐枕亞,《玉梨魂》,收入《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第十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頁147-383。
徐枕亞,《情海指南》,台北:廣文書局,1980年。
猶太遺民萬古恨著,震旦女士自由花譯,《自由結婚》,收入《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第六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頁279-484。
張碧梧,〈誤會〉,《禮拜六》115期,1921年6月25日,頁60-66。
曼殊上人(蘇曼殊),〈非夢記〉(言情小說),《小說大觀》12集,1917年12月。
符霖,《禽海石》(哀情小說),收入《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第八冊,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頁137-224。
曾樸著,葉經柱校注,《孽海花》,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毅述,憶潤,〈情不死〉(紀實小說),《小說大觀》4集,1915年12月。
豁公,〈愛河潮(一)〉(言情小說),《申報》,1920年4月1日第四張。
鍊塵,〈飛鴻悲影〉,《小說大觀》13集,1918年3月。
鍾心青,《新茶花》,曹立責任編輯,收入《中國近代孤本小說精品大系》第六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蘇曼殊,〈碎簪記〉,收入《曼殊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頁61-95。
蘇曼殊,〈斷鴻零雁記〉,收入《曼殊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頁97-192。
李定夷、李涵秋、周瘦鵑、許指嚴編,《奇談大觀》,上海:國華新記書局,1930年再版。

外文小說:
Andersen, Hans Christian. “Grandmother.” In Erik Christian Haugaard trans. The Penguin Complete Fairy Tales and Stories of Hans Andersen.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 Penguin Book, 1985.
Andersen, Hans Christian. “Grandmother.” In H. W. Dulcken trans.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Stories for the Household.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and sons, 1866. Pp. 153-155.
Andersen, Hans Christian. Trans. Jean Hersholt. The Complete Stories. London: British Library, 2005.
Andrews, C. C. “The House of Waiting.” The Strand Magazine Vol. 32 (Aug. 1906): 57-67.
Atkinson, Eleanor. “A Wooing of Romantic Days.” The Ladies’ Home Journal (July, 1910): 5-6, 41-42.
Atkinson, Eleanor. Lincoln’s Love Story. New York: Doubleday, Page & Company, 1909.
Corelli, Marie. “Old-Fashioned Fidelity: A Love Story of Long Ago.” The London: A Magazine of Human Interest (Nov. 1905): 362-375.
Dickens, Charles.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David Copperfil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Dumas, Alexandre. La Dame aux camélias. Trans. by David Cowar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Haggard, Henry Rider. “The Blue Curtains.” In Henry Rider Haggard, Smith and the Pharaohs and Other Tales.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1921. Pp. 89-131.
Haggard, Henry Rider. Beatrice. New York: Harper, 1890; Salt Lake City, UT.: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2006 release.
Haggard, Henry Rider. Joan Haste. Elibron Classics Replica Edition (unabridged facsimile of the edition published in 1895 by 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2005.
Harte, Bret. “The Man of No Account.” In Bret Harte, 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Wyatt. Selected Stories and Sketch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74-78.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White Old Maid.” In Nathaniel Hawthorne, Twice-Told Tales.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370-382.
Irving, Washington. “The Pride of the Village.” In Irving, 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 New York: Heritage Press, 1939. Pp. 334-344.
Maupassant, Guy de. “A Traveler’s Tale.” In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Guy de Maupassant. Garden City, New York: Hanover House, 1955. Pp. 1276-1279. (Translator unknown)
Maupassant, Guy de. “The Tomb.” In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Guy de Maupassant. Garden City, New York: Hanover House, 1955. Pp. 785-787. (Translator unknown)
Tokutomi, Kenjiro. Nami-Ko: A Realistic Novel. Trans. Sakae Shioya & E. F. Edgett. Tokyo: Yurakusha, 1905.
Twain, Mark. “The Californian’s Tale.” In Twain, The $30,000 Bequest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103-114.

相關中文文獻:
(漢)〈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收入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283-286。
(明)周銓,〈英雄氣短說〉,收入朱劍心,《晚明小品選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台一版,頁12-14。
(明)詹詹外史,〈序〉,(明)馮夢龍評輯,周方、胡慧斌校點,《情史》,收入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第七冊,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3。
(明)歸有光,〈書張貞女死事〉,收入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90-92。
(明)歸有光,〈書郭義官事〉,收入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89-90。
(明)歸有光,〈張貞女獄事〉,收入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92-94。
(清)王韜著,陳尚凡、任光亮校點,《漫遊隨錄.扶桑游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眠鶴道人,〈《花月痕》後序〉,收入(清)魏秀仁著,趙乃增校注,《花月痕》,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頁1。
C.S.,〈雜譚〉,《文學旬刊》49期,1922年9月11日。
(方)秩音,〈愛情與戰死〉,《先施樂園日報》,1919年4月17日。
西(鄭振鐸),〈消閒?!〉,《文學旬刊》9期,1921年7月30日。
西(鄭振鐸),〈悲觀〉,《文學旬刊》36期,1922年5月1日。
玄(沈雁冰),〈這也有功於世道麼?〉,《文學旬刊》9期,1921年7月30日。
(佚名),〈殉情者的絕命書〉,《半月》2卷6號,1922年2月。
(佚名),〈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原載《時報》乙巳(1905年)五月二十七、六月初八日,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67-170。
(金)松岑,〈論寫情小說於新社會之關係〉(1905),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70-172。
(美)高曼女士(Miss Goldman)著,震瀛譯,〈結婚與戀愛〉,《新青年》3卷5號,1917年7月1日。
(王)鈍根,〈序〉(1917),見周瘦鵑譯述,《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上卷,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四版,頁1-2。
(作者不詳),〈半月優待讀者〉,《半月》1卷12號,1922年2月27日。
(惲)鐵樵,〈論言情小說撰不如譯〉,《小說月報》6卷7號,1915年7月。
上海大東書局《戀愛之花》廣告,《半月》1卷1號,1921年9月。
公奴(夏頌萊),〈金陵賣書記〉(1902),收入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頁384-402。
少年中國之少年(梁啟超),〈《十五小豪傑》譯後語〉(選錄),原載《新民叢報》2號(1902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64。
天虛我生(陳蝶仙),〈序〉(1917),見周瘦鵑譯述,《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中卷,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四版,頁1-3。
王敬軒、劉半農,〈文學革命之反響〉,《新青年》4卷3號,1918年3月,頁265-285。
史別抱,〈自由戀愛之真諦〉,《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1年11月10日。
平襟亞,〈「鴛鴦蝴蝶派」命名的故事〉,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179-181。
仲密(周作人),〈中國小說裡的男女問題〉,原載《每周評論》第7號(1919年2月),收入嚴家炎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80-83。
如如郎,〈說《禮拜六》〉,《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1年9月2日。
朱憲英,〈談情〉,《紫羅蘭》1卷6號,1926年2月27日。
朱雙雲編,《新劇史》,上海:新劇小說社,1914年。
老棣(黃伯耀),〈文風之變遷與小說將來之位置〉(1907),原載《中外小說林》1年6期,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25-228。
余我空,〈(補白一)〉,《半月》2卷7號,1922年12月18日。
余我空,〈(補白二)〉,《半月》2卷7號,1922年12月18日。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第一冊,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吳靈園,〈茶花女叢話〉,《半月》2卷6號,1922年2月。
沈政,〈禮拜六造孽〉,《禮拜六》161期,1922年5月13日。
沈雁冰,〈《愛情與結婚》譯者按〉,原載《婦女雜誌》6卷3期(1920年3月),收入《茅盾全集》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頁131-132。
沈雁冰,〈自然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1922),收入鄭振鐸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頁378-391。
沈雁冰,〈所謂女性主義的兩極端派〉,原載《民國日報.婦女評論》(1921年10月26日),收入《茅盾全集》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頁281-288。
沈雁冰,〈愛倫凱的母性論〉,原載《東方雜誌》17卷17號(1920年9月),收入《茅盾全集》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頁164-173。
沈雁冰,〈解放與戀愛〉,原載《民國日報.婦女評論》(1922年3月29日),收入《茅盾全集》14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頁323-324。
侗生,〈小說叢話〉,原載《小說月報》第二年第三期(1911),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388-390。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兒童文學小論;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知堂回想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宗天風,《若夢廬劇談》,上海:泰東圖書局,1915年。
披髮生(羅普),〈《紅淚影》序〉(1909),見英國巴達克禮著,息影廬主(陳梅卿)譯述,(羅普評點),《紅淚影》(哀情小說)卷一,上海:世界書局,1927年五版,頁1-4。
杭鐵頭,〈一位管理先生〉,《禮拜六》174期,1922年8月12日。
知新室主人(周桂笙),〈《毒蛇圈》譯者識語〉,原載《新小說》8號(1903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11。
金君玨,〈禮拜六〉,《禮拜六》126期,1921年9月10日。
邱煒萲,〈茶花女遺事〉,原載《揮麈拾遺》(1901),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45-46。
俠民,〈《新新小說》敘例〉(1904),原載《大陸報》2卷5號,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40-141。
俞慕古,〈禮拜六〉,《禮拜六》120期,1921年7月30日
拜花,〈禮拜六的回想〉,原載《工商新聞》副刊「禮拜六」(1928年8月25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233-234。new window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收入《胡適文存》第二集•第二卷,台北:遠流出版,1988年。
范煙橋,〈小說話〉,《半月》3卷7號,1923年12月22日。
范煙橋,〈小說與自殺〉,《紫羅蘭》3卷12號,1928年9月14日。
范煙橋,〈民國舊派小說史略〉,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268-363。
郁達夫,〈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收入《郁達夫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頁336-342。
孫郎,〈我與禮拜六〉,《禮拜六》147期,1922年2月4日。
孫綺芬,〈新小說雜評〉,《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1年10月19日。
孫綺芬,〈論情〉,《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1年6月22日。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節錄)〉,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71-574。
徐卓呆譯,〈日本名小說家有島武郎情死之真相〉,《半月》3卷1-3號,1923年9-10月。
記者,〈編輯室燈下〉,《半月》1卷19號,1922年6月10日。
記者,〈編輯室燈下〉,《半月》2卷21號,1923年7月14日。
記者,〈戀愛結婚成功史〉,《婦女雜誌》8卷3號,1922年3月,頁8-10。
馬絳士譯編,〈不如歸〉,收入陳革彥編,《中國早期話劇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9年,頁345-416。
馬鵑魂,〈品蘭小語〉,《半月》2卷11號,1923年2月16日。
商務印書館主人,〈本館編印《繡像小說》緣起〉(1903),原載《繡像小說》1期,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68-69。
寅半生,〈讀《迦因小傳》兩譯本書後〉(1907),原載《遊戲世界》11期,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49-251。
康有為,〈《日本書目志》識語(節錄)〉(1897),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29。
張恨水,〈我的小說過程〉,收入所著《寫作生涯回憶》,太原市:北岳文藝出版社,1993年,頁1-7。
張慧劍,〈市樓瑣記〉,《紫羅蘭》4卷16號,1930年2月15日。
張潛鷗,〈小說閒話〉,《上海先施樂園日報》,1922年2月17日。
梁啟超,〈《蒙學報》、《演義報》合敘〉(1897年),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131。
梁啟超,〈告小說家〉,原載《中華小說界》第二卷第一期(1915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10-512。
梁啟超,〈無欲與多欲〉(1899年),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376-377。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1902年),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884-886。
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1898年),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172。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新政詔書恭跋》(1898),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190-207。
梁啟超,《變法通議.論譯書》(1896年),收入《梁啟超全集》第一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44-50。
章太炎,〈與人論文書〉,收入所著《太炎文集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許昂若,〈民眾文學的討論.二〉,《文學旬刊》26期,1922年1月21日。
許廑父,〈言情小說談(一)〉,原刊載於《小說日報》1923年2月16日,收入芮和師、范伯群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頁38-39。
陳小翠,〈近代小說品〉,《紫羅蘭畫報》4號,1926年1月28日。
陳西瀅,〈妙論〉,收入《西瀅閒話》,上海:新月書店,1931年3版,頁56-58。
郭沫若,〈我的童年〉,收入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文學編1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頁5-159。
陳南鷗,〈禮拜六豔話〉,《禮拜六》162期,1922年5月20日。
陳獨秀,〈絳紗記.序二〉(1915),收入蘇曼殊著,《曼殊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頁3-6。
幾道(嚴復)、別士(夏曾佑),〈本館附印說部緣起〉,原載《國聞報》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八日,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17-27。
菊屏,〈說苑珍聞〉,收入柳亞子編,《蘇曼殊全集》第五冊,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頁260-262。
費哲民,〈震動日本的有島武郎情死事件〉,《婦女雜誌》9卷10號,1923年10月,頁50-58。
逸瀛,〈禮拜六和父親〉,《禮拜六》162期,1922年5月20日。
飲冰(梁啟超)等,〈小說叢話〉,原載《新小說》第二十號(1905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81-103。
新小說報社,〈中國唯一之文學報《新小說》〉,原載《新民叢報》14號(1902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8-63。
葉甄,〈禮拜六害我種種〉,《禮拜六》185期,1922年10月28日。
葉繼源,〈課餘雜筆〉,《禮拜六》170期,1922年7月15日。
樊增祥,〈九疊韻書感〉,收入樊增祥著,涂曉馬、陳宇俊校點,《樊樊山詩集》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頁1411。
編者(惲鐵樵),〈答某君書〉,《小說月報》7卷2號,1916年。
鄭逸梅,〈民國舊派文藝期刊叢話〉(1961),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364-533。
鄭逸梅,〈姚鵷雛的《飲粉庵筆語》〉,收入《學林漫錄》10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267-271。
鄭逸梅,〈稗品〉,原載《紅雜誌》70期(1923年12月21日),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199-200。
魯迅,〈《域外小說集》序〉,收入所著《魯迅全集》第十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頁176-179。
魯迅,〈上海文藝之一瞥〉,收入《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總編注,《魯迅全集》第四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頁298-315。
魯迅,〈祝中俄文字之交〉,收入《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總編注,《魯迅全集》第四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頁472-479。
魯迅、周作人,〈魯迅、周作人對本書的評語〉,原載《教育公報》4年15期(1917年11月30日),收入周瘦鵑譯,蔚庭標點,《歐美名家短篇小說》,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頁1。
樹珏(惲鐵樵),〈再答某君書〉(節錄),原載《小說月報》7卷3號(1916年),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66-568。
燕南尚生,〈《新評水滸傳》敘〉(1908),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358-359。
戴楨清輯,《哀感筆記精華》,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史料續編》第十六冊,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濤園居士,〈《埃司蘭情俠傳》敘〉(1904),收入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頁282-283。
繆賊菌,〈禮拜六之新讀者〉,《禮拜六》113期,1921年6月11日。
羅蔭棠,〈禮拜六造孽〉,《禮拜六》170期,1922年7月15日。
嚴芙孫等,〈民國舊派小說名家小史〉,收入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頁534-597。
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365。
嚴復,〈論世變之亟〉(1895),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1-5。
覺我(徐念慈),〈余之小說觀〉,《小說林》9、10期,1908年。
覺我,〈丁未年小說界發行書目調查表〉,《小說林》9期,1908年。
鬘紅女史,〈《霣玉怨》評語(選錄)〉,原載上海國華書局版《霣玉怨》(1914),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06-507。

相關研究書籍:
(日)樽本照雄編,《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紅鈞譯,《小說的興起—笛福、理查遜、菲爾丁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英)紀登思(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
(德)Ulrich Beck、Elisabeth Beck-Gernsheim原著,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文化,2000年。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現代話劇圖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年。
王本朝,《20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王曉平,《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new window
李偉,《中國近代翻譯史》,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乃慧,《林琴南及其翻譯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new window
林薇,《百年沈浮——林紓研究綜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邵雍,《中國近代妓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姚公鶴著,惲樹珏校訂,《上海閒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柳珊,《在歷史縫隙間掙扎——1910-1920年間的〈小說月報〉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
范伯群,《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插圖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范伯群主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上、下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范煙橋,《中國小說史》,台北:長安出版社,1977年。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載平、徐瑞芳著,《清末四十年申報史料》,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年。
袁國興,《中國話劇的孕育與生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袁進,《中國文學的近代變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袁進,《中國文學觀念的近代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
袁進,《近代文學的突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袁進,《鴛鴦蝴蝶派》,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訂版)》,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
張元濟著,張人鳳整理,《張元濟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台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
張靜廬,《中國小說史大綱》,上海:泰東圖書局,1921年3月再版。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啟業書局,1972年台一版。new window
許正林,《中國現代文學與基督教》,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大康,《中國近代小說編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2年。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收入所著¬《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中)》,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頁582-917。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夏曉虹主編,《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年。
陳宇航,《譯介、歐化與國化——20世紀20年代初翻譯文學進入中學國語教科書的進程及其作用》,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陳伯海、袁進主編,《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
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延禮,《中國前現代文學的轉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英輝,《維多利亞文學風貌:小說、詩歌及散文作家群像》,台北:書林,2005年。
陳衍著,鄭朝宗、石文英校點,《石遺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陳偉華,《基督教文化與中國小說敘事新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96年。new window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董健主編,《中國現代戲劇總目提要》,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鄒振環,《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2刷。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年。
熊月之主編,《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趙孝萱,《民初〈禮拜六〉雜誌言情小說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蔣英豪,《近代文學的世界化——從龔自珍到王國維》,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民國叢書第一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合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謝慶立,《中國近現代通俗社會言情小說史》,北京:群眾出版社,2002年。
韓洪舉,《林譯小說研究——兼論林紓自撰小說與傳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顏廷亮,《晚清小說理論》,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Bloom, Clive. Bestsellers: Popular Fiction Since 1900.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Chen Jianhua (陳建華). “A Myth of Violet: Zhou Shoujuan and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Shanghai, 1911-1927.”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02.
Chow Rey (周蕾).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Toward A Rewriting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h.D. Di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6.
Compton, Robert William.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Lin Shu, 1852-1924.” Ph.D. Di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71.
Damon-Moore, Helen. Magazines for the Millions: Gender and Commerce in the Ladies’ Home Journal and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1880-1910.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Fuchs, Barbara. Romance.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4.
Gelder, Ken. Popular Fiction: The Logics and Practices of a Literary Fiel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Gilmour, Robin. The Victorian Period: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English Literature, 1830-1890.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3.
Hu Ying (胡纓). Tales of Translation: Composing the New Woman in China, 1899-191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Leavis, Q. D. Fiction and the Reading Public.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 1965.
Lee Haiyan (李海燕). 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 1900-195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Lee Haiyan Festa (李海燕). “In the Name of Love: Virtue, Ident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 Cornell University, 2002.
Lee, Leo Ou-fan (李歐梵).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Lewis, C. S. The Allegory of Love: A Study in Medieval Tra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Link, E. Perr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Los Angeles &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Liu, Jianmei (劉劍梅). Revolution Plus Love: Literary History, Women’s Bodies, and Thematic Repeti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Liu, Lydia H (劉禾).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ott, Frank Luth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Magazines: 1885-190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Reed, David. The Popular Magazine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880-1960. London: The British Library, 1997.
Singer, Irving. The Nature of Love, Vol. 1: Plato to Luther.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Singer, Irving. The Nature of Love, Vol. 2: Courtly and Romantic.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Solomon, Robert C. Love: Emotion, Myth, and Metaphor.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1990.
Sutherland, John. The Stanford Companion to Victorian Fiction.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Tompkins, Jane P. Sensational Desig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Watt, Ian. The Rise of the Novel: Studies in Defoe, Richardson and Fielding. London: Hogarth Press, 1995.
Wheeler, Michael. Death and the Future Life in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Yeh, Catherine Vance (葉凱蒂).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單篇研究論文:
(日)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譯小說——經日本傳到中國的翻譯小說〉,收入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151-171。
(美)林培瑞(Perry Li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