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討不同學習方式與快樂指數的學生在微積分學業成就的情形
書刊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丁慕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ing, Mu-yu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7:2
頁次:頁95-110
主題關鍵詞:學習方式快樂指數學業成就Learning styleHappinessLearning achie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9
  • 點閱點閱:16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公佈「台灣民眾快樂分數」大調查,2006年台灣民眾平均快樂分數爲6.08分,從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快樂的感受,屬於「中間偏正面」。但台灣高等教育相關研究指出,台灣師生「很不健康」。大學生涯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進入一個嶄新的學習及生活環境,大學生必須面對許多攸關未來發展的抉擇,這在表現上會出現焦慮不安等,而導致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產生重重困擾,以致於產生不快樂的情形,而目前學生學習微積分的學習成就日益低落,顯示學生的學習效率不佳,因此本研究希望能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快樂的情形,及探討以不同教學方式對於學生微積分之學習成效的影響情形。本研究針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96學年度四技一年級三班與95學年度四技暑假重(補)修微積分上冊的學生蒐集資料,由個人基本資料與快樂量表等問卷,分別對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快樂情形與學生微積分成就等做分析與比較。所蒐集資料分別以變異數分析、t考驗等方法分析後,有以下結論:(一)樣本已具有相當高的同質性,適合進行統計推論。(二)不同組學生在父親教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三)不同組學生在母親教育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四)不同組學生在社經地位等級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五)混合式網路教學班比電腦輔助教學班快樂,達顯著差異。(六)混合式網路教學班比傳統教學班快樂,達顯著差異。(七)混合式網路教學班比暑修班快樂,但未達顯著差異。(八)傳統教學班比電腦輔助教學班快樂,但未達顯著差異。(九)混合式網路教學班快樂的情形與微積分學業成就間達顯著相關。(十)電腦輔助教學班快樂的情形與微積分學業成就間達顯著相關。(十一)傳統教學班快樂的情形與微積分學業成就間未達顯著相關。(十二)暑修班快樂的情形與微積分學業成就間達顯著相關。由此看來網路教學不僅與戴爾等理論相吻合,學生相對地也樂於積極參與學習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希望對修微積分的學生能有多一份的瞭解,並提出數點教育或輔導上的建議。
This study is aimed at exploring Happiness of E-Learning in the design of calculus tutorial website.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happy E-Learning into Calculus teaching in university and to assess its effectiveness upon the Calculus learning of the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 students. The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happiness of the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Blended E-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202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take in the Calculus course,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distinguished differences in parent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family econom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Happiness" between Blended E-learn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Happiness" between Blended E-learning.
期刊論文
1.鍾思嘉(2000)。快樂第一扇門;你快樂嗎?。父母親月刊,185,3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倚瑜(2003)。學生品格教育大調查,超過半數國中生:作弊沒關係。天下雜誌,257,3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reagust, D. F.(1988)。Evaluating students's misconception by means of diagnostic multiple choice items。Research in Science Edication,16(1),199-207。  new window
4.Dalton, D. W.、Hannafln, M. J.(1988)。The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and traditional master methods on computation accuracy and attitud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r,82(1),322-342。  new window
5.繆龍驥(19910500)。大學微積分課程中的一些問題。科學發展月刊,19(5),614-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譚康榮(2004)。誰家小孩學習成就最高?哪群學生心理最不健康?「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初步發現。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13(1),8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秉燁、鍾靜蓉(20020800)。資訊化教學系統設計之模型建置。資訊與教育,90,72-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怡如、何信助、廖年淼(20040200)。提升數學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師友月刊,440,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Treagust, David F.(1988)。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0(2),159-169。  new window
10.吳正己、邱貴發(19960600)。資訊社會國民的電腦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73,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建文(19800600)。兒童及青少年焦慮情緒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85-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全世(200012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秉恆、詹勳國、黃天佑(2002)。影響國小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因素量表發展與信效度檢定。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賴妙理、涂志銘、鄭湧涇(2001)。符合建構論者理念的教學策略對生殖與遺傳槪念學習成效之影響。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科技工藝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潘愛珍(2006)。數位學習應用在會計學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盧荻元(1993)。微積分學習的困難與情況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百恩(2007)。Excel輔助微積分學習之教學實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秉恆(2002)。國小六年級學生運用網路數位學校學習柱體與錐體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文祥(2000)。學習評量和適性教學應用於電腦輔助教學--以國中電磁教學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銀旺(2002)。網路教學系統課程體與評量之設計與建置--以高職經濟學為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毛治婷(2000)。網路型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及成效分析--以國中電磁教學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艷靜(2003)。網路學習(e-Learning)環境對國中生學習生物之成效分析--以生物界分類:「植物界」與「動物界」分類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偉然(2007)。數位學習系統應用在國小音樂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俊賢(1994)。大學生之快樂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育東(1999)。多變量統計方法應用於行動電話消費者購買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勻翔(2002)。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之幸福觀--由「幸福」與諸概念的關係談起(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駕鋅、陳騰祥、張德榮、李永吟(1983)。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探究。台北:復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月華(1997)。快樂自己求。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line, Morris、方祖同(1984)。新數學為何失敗。台北市:科學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清華(1994)。電腦輔助教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松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生傳(1990)。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lavin, Robert E.(1990)。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Prentice-Hall。  new window
9.張世忠(20000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照順(1999)。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榮桂(1997)。我國電腦輔助教學的發展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符碧真(2007)。大學教學與評量方式之研究,https://www.cher.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file/epaper/old/issue_10.pdf, 2012/11/22。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靜吉(1990)。你快樂嗎?快樂如何追尋。快樂如何追求。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ale, Edgar(1969)。The cone of experienc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Hinsdale, IL:The Dryden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