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
書刊名:生死學研究
作者:陳佳銘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a-mi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9
頁次:頁45-80
主題關鍵詞:意義治療弗蘭克孔子孟子義命分立LogotherapyViktor E FranklDestinyConfuciusMeng-tzu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stice and f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20
  • 點閱點閱:39
本文〈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是欲通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論,來探討孔子、孟子論命的思想,以建立—儒家式的意義治療學。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是強調在於人們有一種「求意義的意志」,而此意義的欲求,是在於面臨生命的痛苦、人生的苦難之中,即可彰顯而出。而且,此意義是為上天給予我的獨一無二的使命,吾人必須負起責任以完成此使命。如此,就是展現了一種「態度的價值」,亦為能完成「終極的意義」。本文以為孔子的「知天命」與孟子的「立命」之意,正符合於弗蘭克意義治療學的理念。孔、孟皆是從人生的遭遇中,去感受「天生德於予」、「天將降大任於是人」,有一種得自天的使命感。只是,孔、孟所彰顯的終極意義,是在專注於德性生命或道德本心的昂揚,其人生目標即在於成德、成聖。
圖書
1.Frankl, Viktor E.(1967)。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Penguin Books。  new window
2.Fmnkl, V. E.、趙可式、沈錦惠(2006)。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市:光啟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岐、孫奭、李學勤(2001)。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rankl, Viktor E.、Lascb, Ilse(1967)。MEN'S SEARCH FOR MEANING。台北:敦煌書局。  new window
5.Frankl, Viktor E.、Richard、Winston, Clara(1973)。The Doctor and the Soul。New York:Vintage。  new window
6.何晏、邢昜、朱漢民(2001)。論語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牟宗三(199605)。心體與性體。臺北縣:中正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熹(199810)。新編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市: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rankl, Viktor E.、黃宗仁(1977)。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臺北:杏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仁厚(1994)。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勞思光(1991)。新編中國哲學史。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果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維克多.弗蘭克、游恆山(199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牟宗三(1996)。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啟屏(20070000)。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祖漢(19980000)。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君毅(1992)。中國哲學原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