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治身到治國的完美體現--《老子河上公注》義理析論
書刊名:宗教哲學
作者:張鴻愷
出版日期:2008
卷期:46
頁次:頁189-211
主題關鍵詞:老子老子河上公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63
  • 點閱點閱:96
期刊論文
1.鄭燦山(19990900)。老子河上公注長生思想析論。孔孟學報,77,175-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燦山(20001200)。《河上公注》成書時代及其思想史、道教史之意義。漢學研究,18(2)=37,85-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明恩(20030400)。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哲學與文化,30(4)=347,77-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俊宏(20031200)。氣、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9,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肇嘉(20000600)。從工夫論角度看「老子」的「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6,3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文星(20030900)。「管子」的精氣說。宗教哲學,29,164-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戈國龍(2000)。論"性命先後"與"性命雙修"。宗教哲學,6(4)=24,134-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基良(20021200)。氣化論初探。空大人文學報,11,22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谷方(1982)。河上公《老子章句》考證--兼論其與《抱朴子》的關係。中國哲學,7,4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鴻愷(20030900)。從郭店竹簡《老子》不非「仁」「義」「禮」「樂」論早期之儒道關係。宗教哲學,29,175-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麗桂(20060800)。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8)=387,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玉麟(20070800)。道器之間:《淮南子.天文訓》以「氣」為樞的道物歷程。哲學與文化,34(8)=399,85-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麗桂(20000300)。《老子河上公章句》所顯現的黃老養生之理。中國學術年刊,21,177-210+5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俊宏(20011200)。「莊子」的語言、知識與政治。政治科學論叢,15,101-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俊宏(19990600)。「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政治科學論叢,10,171-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國榮(199309)。從董仲舒看儒學價值的衍化。中國哲學,199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運華(1995)。《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特色。宗教學研究,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運華(1997)。《老子河上公章句》與道家思想的世俗化。江西社會科學,19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馮浩菲(1999)。論孟子性善學說的思想體系。歷史文獻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樓宇烈(2005)。老子『道』的原意及其理論和實踐意義。哲學門,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豐楙(1995)。敦煌道經寫卷與道教寫經的供養功德觀。全國敦煌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5年11月)。嘉義: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燦山(2000)。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慧娟(2005)。《老子河上公注》氣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江佳蒨(2001)。《老子河上公注》思想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佩玲(2004)。「老子河上公注」思想探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豐楙(1987)。不死的探求 : 抱朴子。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管仲、房玄齡、中華書局編輯部(1966)。管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祖謙(1990)。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經。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仲舒(1966)。春秋繁露。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王先謙(1972)。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198809)。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兩漢魏晉隋唐篇。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成海(1978)。老子河上公注疏證。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德有(1987)。道旨論。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永瑢、王雲五(196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老子、河上公、王清祥(1994)。《老子河上公注》之研究 : 道家思想基本探討。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沬若(1957)。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魏徵、楊家駱(1980)。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來(2002)。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皇甫謐(1985)。高士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任繼愈(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篇)。河北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復觀(198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熊十力(1973)。韓非子評論。三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明(1984)。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湯一介(19880000)。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復觀(1976)。增訂兩漢思想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昉(1959)。太平御覽。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勞思光(1971)。中國哲學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魯、饒宗頤(1991)。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楠山春樹(1979)。老子傳說の研究。創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5)。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金岳霖(1988)。論道。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河上公(1965)。老子河上公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麗桂(1995)。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linowski, Marc(1995)。馬王堆帛書《刑德》試探。華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相武(1999)。關於《河上公注》成書年代。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勝惠(1999)。《黃庭內景經》的神之像與氣--上清派傳統中內在超越的體內神。道家文化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