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神域與國魂--日治到戰後臺灣都市地景塑造與都市圖像中的國家意識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留啟群
作者(外文):Liu, Chi-chu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82
頁次:頁22-39
主題關鍵詞:國家神道神社忠烈祠地景塑造都市意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7
  • 點閱點閱:110
摘要 台灣在進入日治時期之後,經過殖民政府有計劃的都市建設,台灣的都市逐漸蛻變為近代都市的樣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的「市區改正計畫」及後期「台灣都市計畫令」此二階段對台灣都市樣貌影響深遠的都市建設政策之中,神社的建設及其在都市中的空間位置皆是都市計畫中極為重視的考量因素。日治時期,神社不論是作為都市空間規劃的地景塑造或都市形象的象徵符號,都在都市的視覺象徵系統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戰後此一特殊場域的空間特性仍繼續被接收利用,然而換上的是必須承載中原道統的中國意象。披上中國宮殿建築外貌的圓山飯店及各都市忠烈祠,與象徵日本皇室及國家神道精神的神社,在同一空間中相互重疊,雖然使用不同象徵符號,但同樣是以偏執的意識形態進行都市的空間改造,塑造出符合政治正確的都市地景與都市形象。
期刊論文
1.蔡錦堂(20010300)。日本治臺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雜誌,50,3-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翼漢(20040400)。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18(2),7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錦堂(200406)。「國殤聖域」忠烈祠建立的歴史沿革。國史館館刊,36,4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姚村雄(2009)。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臺灣圖像」符號研究(博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南萱(2000)。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榮任(2001)。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性建構--從台灣日治時期神社到戰後忠烈祠(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鸞鳳(2006)。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世翠(2007)。高雄市壽山地區土地利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錦堂(1994)。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同成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大園市藏(198503)。台湾始政四十年史。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據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朝卿(19930000)。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臺北:南天。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台湾神社社務所編纂(1916)。台湾神社誌。台北:台湾神社社務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8)。台灣鐵道案内。台北:台灣日日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正宗敦夫(1930)。日本書記。東京:日本古典全集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村上重良(1982)。国家神道と民眾宗教。東京: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堀田典裕(2009)。吉田初三郎の鳥瞰図を読む。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寶瑜(1975)。建築‧造景‧計劃。台北:大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呂紹理(2003)。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娟英(1995)。台灣早期西洋美術史的發展。台灣視覺文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llen, Joseph R.、楊美櫻(2007)。台灣的神馬與意識形態。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