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存在主義觀點看一位高中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敘說
書刊名: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作者:林義淳程瑞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i-tsunChen, Jui-f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7:2
頁次:頁1-21
主題關鍵詞:敘說探究生命故事存在主義生涯發展Narrative inquiryLife storyExistentialismCareer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26
  • 點閱點閱:73
期刊論文
1.陳韻如(2011)。未婚成年男性眼中父子關係之現象詮釋。家庭教育與諮詢學刊,11,53-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injerski, V.Skrypnek, B. J.(2008)。Four paths to spirit at work: Journeys of personal meaning, fulfillment, well-being, and transcendence through work。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56,319-329。  new window
3.黃月美(20050200)。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130,30-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月純(20011000)。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5,219-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育光(200012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奕樺(2009)。一位華人長子宿命的傳承與轉化。耕莘學報,7,117-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家棟(2003)。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父子關係及詮釋的面向--從'父爲子隱。子爲父隱'説起,5,9-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淑慧(2005)。全人生涯發展模式之構思。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57-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素淳(2007)。一位國民小學男性教師性別角色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丕信(2008)。國民中學男教師生涯發展中的性別情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佑任(2002)。他們的故事:三位國小男性教育人員的生命史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俊崑(2011)。特教男教師生涯發展之敘說探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景方(2005)。打開生命的禮物—幸福生涯之建構與追尋歷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志文(2005)。生涯追尋,杏壇揚芬:四位國小菁英教師的生命故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民凱(2011)。生涯發展歷程中真實自我的發現與實踐(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傳德(1999)。一位國小校長的生命史(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曉江(2005)。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勇智、鄧明宇、Riessman, C. K.(2003)。歲說分极。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邦雄(1991)。中國人的生命長河。中國人的生命長河--反思與安頓。臺北:張老師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應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鴻榮、Nietzsche, F.(1885)。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市: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畢恆達(1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臺北:學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祥美、松浪信三郎(1962)。存在主義。臺北市: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cAdams, D. P.(1990)。Unity and purpose in human lives: The emergence of identity as a life story.。Studying persons and lives。NY:Teacher College Press。  new window
9.Schopenhauer, A.、劉大悲(1974)。意志與表象的世界。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itchcock, G.、Hughes, D.(1989)。Research and the teacher: A qualitative introduction to school-based research。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11.沈清松(199610)。追尋人生的意義--自我、社會與價值觀。臺北市: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段德智、陳修齋(1994)。死亡哲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oodson, I. F.、Sikes, P. J.(2001)。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Learning from Lives。Ope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5.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向明(2002000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McAdams, D. P.、Ochberg, R. L.(1988)。Psychobiography and life narrative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