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殖民.自主書寫.解放--多重層傳播帝國主義宰制下的原住民族傳播論述
書刊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作者:以撒克.阿復
作者(外文):Isak Afo
出版日期:2014
卷期:4:2
頁次:頁93-120
主題關鍵詞:傳播帝國主義原住民族傳播論述後殖民自主書寫解放Communication imperialismIndigenous people communication discoursePostcolonialSelf-writingEmancip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83
  • 點閱點閱:110
觀察目前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的發展脈絡,當前原住民族電視台是基於多元文化主義傳播權的精神設置的,而且原民台將在2014年1月1日開始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自主經營管理,雖仍有不逮和待改進之處,但形式上象徵原住民族媒體所有權、參與權和內容權的逐步滿足,原住民族傳播發展要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然而,更為根本性且最重要的議題,即原住民族傳播自主論述的建構,仍未有更完整深入的論述。筆者認為若要形構原住民族傳播自主論述需要認清當前台灣傳播環境是在所謂的多重層傳播帝國主義所宰制,若要形構原住民族自主性傳播論述,必須首先對當前的傳播環境有所分析,並進而形構具後殖民、自主書寫、解放意涵的原住民族自主傳播論述。
The build of 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 (TITV) is based on the spirits of the right of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digenous Peoples Culture Foundation manages independently from January 1 2014. In this situation, there is something must to improve, but it symbolizes the indigenous people gradually satisfied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However,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issue is there is no full-depth discourse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In my opinion, only face nowadays media environment in Taiwan is under the dominance of so-called hierarchical media imperialism; we can construct indigenous communication self-discourse. Only analysis nowadays media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 indigenous people self-communication discourse including those perspectives of postcolonial, self-writing, and emancipation, we just can construct indigenous people self-communication discourse.
期刊論文
1.陳偉智(19970900)。「殖民地統治、人類學與泰雅書寫」--1895年田代安定的宜蘭調查。宜蘭文獻雜誌,29,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以撒克.阿復(20130300)。阿美族的主權--主權運動與阿美族社會改造工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1),37-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以撒克.阿復(20080600)。紀念作為文化抵抗--大港口事件作為「危險記憶」的解放意涵。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187-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以撒克.阿復(20110300)。原住民族電視臺vs.公廣價值?--原視法與原住民族獨立自主電視臺之建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1),67-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正鋒(20130900)。原住民族知識生產與研究倫理。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3),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殷曉蓉(2005)。『媒介帝國主義』和『數位鴻溝』:概念內涵及其時代意義的分析比較。中國傳媒報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鴻邦(20120700)。再思考臺灣原住民族傳播研究:原住民知識作為研究轉向。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2,88-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心雅(2003)。美國原住民女性書寫中的族群醫療:鄂翠曲、席爾柯與安莎杜娃作品裡的女性醫學。中外文學,31(10),147-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明峻、許介鱗(20000600)。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政治科學論叢,12,161-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正鋒(20110300)。由族群研究到原住民族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1),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心雅(20061000)。「現代性」與臺灣原住民文學:以夏曼.藍波安與利格拉樂.阿(女烏)作品為例。中外文學,35(5)=413,81-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福岳、陳楚治(20080300)。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59-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福岳(2010060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臺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131-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紀駿傑(20050900)。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新煌(20050600)。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一香(19990100)。媒介多元化意涵之初探。新聞學研究,58,141-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剛(20060600)。「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2,147-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心雅(20090600)。美國原住民的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荷根與安娺姿為例。歐美研究,39(2),253-2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叡人(20061000)。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3,9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以撒克.阿復(2012)。原住民傳播エ作者的認同政治及其實踐: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族傳播櫂。2012年原住民族新聞與傳播研討會,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2/06/26)。台北: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宜澤(2008)。從抵抗到模擬--什麼是原住民族電視台的「風格」?。2008文化研究學會「樂.生.怒.活:風格運動、生活政治與私眾社會」年會,文化研究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8/01/29-01/30)。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會議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mith, Linda Tuhiwae(1999)。Decolonising Methodologies: Research and Indigenous Peoples。London:Zed Books。  new window
2.Liebe, Tamar、Katz, Elihu、劉自雄(2003)。意義的輸出--〈達拉斯〉的跨文化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teven, Peter、孫憶南(2006)。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娜(2009)。歐美公共廣播電視危機與變遷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書藏(2011)。衝突、妥協與均衡:英國公共廣播電視體制的生成探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福岳(2013)。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族之傳播主體發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arnham, Nicholas、李嵐(2005)。解放.傳媒.現代性--關於傳媒和社會理論的討論。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urran, James、朴明珍、盧家銀(2011)。去西方化媒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Edmondson, J. Z.、越晶晶(2009)。歐美傳播與非歐美傳播中心的建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Ginsburg, Faye D.、Abu-Lughod, Lila、Larkin, Brian、楊雅婷、李顯立、孫百儀、黃慧敏、楊曉憶、林明玉、洪凌(2008)。媒體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Jansen, Sue Curry、曹晉(2007)。批判的傳播理論:權力、媒介、社會性別與科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all, Stuart、徐亮、陸興華(201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erman, Edward、McChesney, Robert、甄春亮(2001)。全球媒體: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傳教士。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Lash, Scott、Lury, Celia、要新樂(2010)。全球文化工業:物的媒介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McPhail, Thomas L.、鄭植榮(1992)。電子殖民主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McQuail, Denis、陳芸芸、劉慧雯(2008)。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Mattelart, Armand、朱振明(2007)。傳播的世界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eyer, Thomas、劉寧(2009)。傳媒殖民政治。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Said, Edward、Barsamian, David、梁永安(2004)。文化與抵抗:『巴勒斯坦之音』的絕響。台北:立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陳永國(2006)。從解構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parks, Collin、劉坷、常怡如(2009)。全球化、社會發展與大眾媒體。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Schiller, Herbert I.、劉曉紅(2006)。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Deger, Jenifer(2006)。Shimmering Screens: Making Media in an Aboriginal Communit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24.李少南(2002)。國際傳播。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孫榮光(2010)。客家.媒體.再現。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寶強、羅永生(2004)。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體帝國主義。台北:亞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Fortner, Robert S.、龐文眞(1996)。國際傳播:歷史、衝突、和全球城市的掌控。台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Klima, Ivan、景黎明、景凱旋(2003)。布拉格精神。台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Stevenson, Nick、顧宜凡(2006)。媒介的轉型:全球化、道德和倫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Tomlinson, John、馮建三(1994)。文化帝國主義。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謝世忠(200405)。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Young, Robert J. C.、周素鳳、陳巨擘(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Mattelart, Armand、陳衛星(2005)。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思想與戰略的歷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Mosco, Vincent、馮建三、程宗明(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Tully, James、黃俊龍(2001)。陌生的多樣性:歧異時代的憲政主義。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O'Sullivan, Tim、楊祖珺(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Chomsky, Noam、江麗美(2003)。媒體操控。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陳清河(2001)。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廣播電視媒體運作機制分析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錦華(19970000)。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Ashcroft, Bill、Griffiths, Gareth、Tiffin, Hellen、劉自荃(1998)。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和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Bourdieu, Pierre、蔡筱穎(2000)。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韋伯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李金銓(19870000)。傳播帝國主義。臺北:久大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Riggins, Stephen Harold(1992)。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49.Wolf, Eric R.、賈士蘅(2003)。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Young, Iris Marion(1990)。Justice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1.宋國誠(20030000)。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擎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詹姆斯.羅爾、董洪川(2012)。媒介.傳播.文化:一個全球性的途徑。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孫大川(2008)。被綁架的主體?--台灣原住民族當前法政發展的檢討,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2036, 2008/0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國誠(2005)。作為文化抵抗的傳播論述:關於傳播民主化的問題意識--一個後殖民批評的觀點,http//cc.shu.edu.twfgioc/download/940506speech.doc, 2005/05/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曉楠,邱金英(20050610)。文化帝國主義理論的特征、實質與內在矛盾,http://spark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0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正鋒(2004)。從多元文化主義看客家電台,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conference-papers/20041012.htm, 2014/0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鴻邦(20130713)。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設置之政治與論述,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532&P_YEAR=2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以撒克.阿復(2000)。記憶與救贖:苦難記憶敘事(把共構)的解放意涵。真實邦查:阿美影展手冊。台北:阿美影展策展小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秀蕙(2001)。原住民節目的經營與定位:主體性之建立與雙元論述的可能性。新視野公共電視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airns, Alan C.、王小章(2007)。公民權與印地安人:內部殖民主義的曖昧遺產。公民權研究手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oyd-Barrett, J. Oliver.(1979)。Media Imperialism: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Media System。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London:Armold。  new window
5.傅大為(2003)。百朗森林裡的文字獵人--試讀台灣原住民的漢文書寫。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世忠(19900000)。「第四世界」的建構--原住民世界的契機與危機。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