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念陷溺--唐君毅與陽明學者「惡」的理論研究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作者:陳志強
作者(外文):Chan, Chi Keu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47
頁次:頁91-136
主題關鍵詞:唐君毅王陽明陽明學者人性論元氣Tang JunyiWang YangmingTheory of human nature yuanqiPrimordial vital energyEEvi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76
  • 點閱點閱:244
期刊論文
1.林永勝(20100900)。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個思考。漢學研究,28(3)=62,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光(19980500)。佛學的認識論。哲學與文化,25(5)=288,402-405+4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建德(20140500)。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臺大文史哲學報,80,145-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鵬(2008)。論陽明的「善惡只是一物」。理論界,2008(4),11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月惠(20040300)。劉蕺山「慎獨」之學的建構--以《中庸》首章的詮釋為中心。臺灣哲學研究,4,87-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月惠(19970200)。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菴「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鵝湖,22(8)=260,28-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永勝(20121200)。反工夫的工夫論--以禪宗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大佛學研究,24,123-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君毅(1976)。病裡乾坤。鵝湖月刊,2(1),2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志強(20150100)。陽明與蕺山過惡思想的理論關聯--兼論「一滾說」的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3,149-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ai, Karyn L.(2012)。Knowing to Act in the Moment: Examples from Confucius' Analects。Asian Philosoph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of the East,22(4),347-364。  new window
11.李明輝(20011200)。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19(2)=39,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儒賓(20070600)。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25(1)=50,247-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海煙(19990300)。莊子論惡與痛苦。鵝湖,24(9)=285,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敏浩(2013)。氣質惡性與根本惡--儒學在現代發展之一例。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圳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3/01/18-01/20)。深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儒賓(2002)。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67-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如心(1995)。唐君毅的道德惡源論(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僧伽提婆、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中阿含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Zimbardo, Philip G.、孫佩妏、陳雅馨(2008)。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臺北:商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君毅(1984)。病裡乾坤。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君毅(2001)。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陽明(1992)。傳習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史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殷海光(1990)。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振綱(2000)。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2003)。佛性與般若。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2003)。圓善論。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濂溪(1985)。周濂溪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查鐸(1985)。水西會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君毅(2005)。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克爾羅斯基、唐君毅(2003)。愛情之福音。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宗羲(1933)。明儒學案。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唐君毅(2005)。人生之體驗續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宗周、戴璉璋、吳光(1997)。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勞思光、劉國英、張燦輝(2001)。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李明輝(2008)。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唐君毅(2005)。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唐君毅(2005)。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宗義(2009)。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牟宗三(200304)。心體與性體。臺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唐君毅(2005)。道德自我之建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韋政通(1989)。儒家與現代化。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陸九淵(1962)。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奧古斯丁、周士良(1963)。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畿、吳震(2007)。王畿集。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程顥、程頤、王孝魚(2004)。二程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羅洪先、徐儒宗(2007)。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彭國翔(2005)。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唐君毅(1990)。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羅汝芳、方祖猷、梁一群、李慶龍(2007)。羅汝芳集。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牟宗三(2003)。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荀卿、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1988)。荀子集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東方朔(1997)。劉宗周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載、章錫深(2006)。正蒙。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宗義(2014)。惡之形上學--順唐君毅的開拓進一解。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志強。論孔孟的過惡思想。儒家文化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穎瑜(2014)。唐君毅文化哲學中的「理性」概念--兼論其哲學中的「證立」問題。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葛榮晉(1994)。晚明王學的分化與氣學的發展。明代思想與中國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宗義(2009)。明儒羅整庵的朱子學。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戴震(1995)。[戴震全書]緒言。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