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朝同於趙宋」--十八世紀朝鮮儒者對宋代中華秩序的詮釋
書刊名:成大歷史學報
作者:蔡至哲
作者(外文):Tsai, Chih-che
出版日期:2021
卷期:61
頁次:頁131-172
主題關鍵詞:宋代中華秩序後三代許稠朝鮮世宗十全武功The China order of Song DynastyThe second three-dynastyHan-Tang-SongHeo JoSejong the GreatTen great campaig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35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葛兆光、高翔飛(20060600)。地雖近而心漸遠--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的中國、朝鮮和日本。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275-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兆光(2006)。從「朝天」到「燕行」:17世紀中葉後東亞文化共同體的解體。中華文史論叢,81,29-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英時(20080100)。我與中國思想史研究。思想,8,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姜智恩(20170600)。朝鮮儒者中華認同的新解釋--「天下」與「國家」的整合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6,3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遠義(20061200)。試論黃宗羲政治思想的歷史意義--中西公私觀演變的一個比較。臺大歷史學報,38,65-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春海(2015)。「一遵華制」語境下的《大明律》:論朝鮮太宗時期《大明律》的適用。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4),128-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崑將(20090500)。十六世紀末中韓使節關於陽明學的論辨及其意義--以許篈與袁黃為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70,5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春海(2012)。論朝鮮王朝前期的「華化」與「土俗」之爭。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137-15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김문식(1999)。『송사전』에 나타난 이덕무의 역사인식。한국학논집,33,2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허태용(2007)。英.正朝代 中華繼承意識의 강화와 宋.明 역사서의 편찬。조선시대사학보,42,237-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范永聰(2009)。事大與保國:元明之際的中韓關係。香港: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書局(1986)。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森(2006)。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滉(1996)。退溪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元震(1998)。南塘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郝經(1973)。陵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子安宣邦(2003)。漢字論:不可避の他者。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展良(20070000)。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子龍(2002)。皇明經世文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俊傑(20070000)。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圭景(1959)。五洲衍文長箋散稿。東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俊傑(20100000)。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方回(1970)。桐江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孟森(2006)。明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丁若鏞(2002)。與猶堂全書。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錢穆(1995)。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顏元(2009)。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衛國(2007)。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1637-1800)。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玄相允(1982)。朝鮮儒學史。玄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廷玉(1988)。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靜菴論叢刊行委員會(1999)。靜菴道學研究論叢。首爾:靜菴論叢刊行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Deuchler, Martina(1992)。The Confucian transformation of Korea: A Study of Society and Ideolog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5.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朝鮮王朝實錄。首爾:國史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俊傑(20160000)。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申欽(1991)。象村稿。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柳重教(2004)。省齋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安鼎福(1999)。順菴集。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이동준(2007)。16세기 한국 성리학파의 철학사상과 역사의식。서울:심산출판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飛凌(2018)。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八旗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葉泉宏(1991)。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一三六八-一四八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俊傑(20140000)。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睟光(2006)。芝峰類說。北京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柳壽垣(1971)。迂書。首爾大學古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宋秉璿(2004)。淵齋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夫之(1956)。黃書。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朴趾源(1997)。燕巖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成大中(2001)。青城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珥(1999)。栗谷全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祘(2001)。弘齋全書。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景奭(1996)。白軒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洪樂仁(2010)。安窩遺稿。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趙光祖(1996)。靜菴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鄭澔(1997)。丈巖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장지연、이민수(2009)。조선유교연원。명문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朱熹、陳俊民(2000)。朱子文集。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