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在風頭水尾的教育實踐與省思-- 一位偏遠地區的女性教育工作者與傅雷葉的對話
作者:楊恩慈柯伯儒
書刊名: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陳伯璋, 張盈堃 (主編)
頁次:181-204
出版日期:2007
出版項:臺北:師大書苑
主題關鍵詞:風頭水尾教育實踐偏遠地區女性教育工作者傅雷葉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
Other
1.單德興(1991)。知識份子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黃筱慧(2000)。女性、陰性論述與書寫的誕生。哲學雜誌,33,50-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育忠(200401)。朝向教育研究中認識論立場之轉變--主體性的認識論立場及其教育研究取向的相關發展。教育研究,117,46-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誠斌、丁興祥、郭家佑(200502)。啟智班教師的生命敘說與行動--凝視生命後的力氣。教育研究,130,67-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chran-Smith, M.、Lytle, S.(1990)。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research: The issue that divide。Educational Research,19(2),2-11。  new window
5.劉千美(20000800)。在重立差異的藝術語言裡尋覓女性的蹤跡。哲學雜誌,33,2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秀瑾(20000800)。從「自己的房間」到「自己的身體」--論女性與哲學。哲學雜誌,33,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范信賢(20050200)。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130,4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馮朝霖(20040500)。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121,5-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奉儒(20040500)。閱讀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的發軔與理論主張。教育研究,121,2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奉儒(20030900)。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宋文里(20021200)。敘事與意識--另一個對話的位置。應用心理研究,16,157-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明貞(20050200)。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林清(20021200)。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16,119-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博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志行(1998)。解放式教育。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出版工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ulailei, Paoluo、顧建新、趙友華、何曙榮(2001)。被壓迫者教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tkins, Susan Alice、Rueda, Marisa、Rodriguez, Marta、朱侃如(19951020)。女性主義。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文堂(2002)。真理之光--費希特與海德格爾論SEIN。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reire, P.、Ira, S.(1987)。A pedagogy for lie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aing education。MA:Bergin and Garvey。  new window
6.方永泉、Freire, P.(2003)。弗雷勒與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理論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hite, M.、Epston, D.、廖世德(1990)。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Barker, Chris、羅世宏(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Freire, P.(1998)。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New York, NY。  new window
11.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洪漢鼎(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rossley, Michele L.、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2005)。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與批判教育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琳達.諾克林、游惠貞(2005)。女性,藝術與權力。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arr, David(1986)。Time, Narrative, and History。Bloomington,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6.Freire, Paulo(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New York:Seabury Press。  new window
17.嚴平(1997)。高達美。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學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Giroux, H. A.、Simon, R. I.(1989)。Popular culture: Schooling and everyday life。Bergin & Garvey。  new window
20.van Manen, Max、高淑清、連雅惠、林月琴(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科學。濤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沈清松(20000000)。呂格爾。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錦昌(1992)。以現象學作爲社會學基礎的奠基者--舒茲。社會思想巨擘。臺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