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
書刊名:中華佛學學報
作者:王順民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5
卷期:8
頁次:頁315-343
主題關鍵詞:社會變遷宗緣福利佛教人間化宗教志願部門創造性轉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7) 博士論文(8) 專書(7) 專書論文(6)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4
  • 點閱點閱:74
期刊論文
1.梅高文(19940300)。公民意識與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65,5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惠南(1988)。臺灣佛教的出世性格與派系紛爭。當代,30,75-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etting, F. Ellen(1984)。Church-related Agencies and Social Welfare。Social service Review,58(4),405-420。  new window
4.王順民(1993)。還原宗教『人文主義』的面目。當代,85,138-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賢宗(19940300)。人間佛教的宗教社會學與現代性問題--以太虛、印順的問詮釋差異為線索。思與言,32(1),233-2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順民(19931200)。「宗教福利圖象」之初探--佛學院學生與一般大學生社會福利態度的比較。思與言,31(4),6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順民(19940300)。自願性行動與社會--理論觀點的探究。社區發展季刊,65,6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秀蓉(19801100)。清代慈善事業之意理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6,435-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順民(1993)。民間信仰的初步考察--以台南市開隆宮『七娘媽』 為例。台灣文獻,44(2/3),7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ai, Whalen(1992)。Chinese Buddhist and Christian Charities : A Comparative History。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12(1),1-33。  new window
11.楊惠南(19930400)。臺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當代,84,28-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詹火生(19870600)。宗教倫理與社會福利。社區發展季刊,38,24-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文里、李亦園(19880600)。個人宗教性:臺灣地區宗教信仰的另一種觀察。清華學報,18(1),113-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光弘(19830600)。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茂桂、林本炫(19931100)。宗教的社會意像--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課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95-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姚麗香(19880000)。臺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輔仁學誌. 法管理學院之部,20,229-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偉勳(1987)。從終極關懷到終極承諾─大乘佛教的真諦新探。當代,11,1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坪井俊映(1992)。戒律與社會倫理:不殺生戒的現代意義。中國佛教,36(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瞿海源(1986)。現代人的宗教與態度。中華文化復興,19(1),6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Khinduka, S. K.(1971)。Social Work and the Third World。Social Service Review,45(1),62-73。  new window
21.Leiby, James(1984)。Charity Organization Rconsidered。Social Service Review,58(4),523-538。  new window
22.Wilson, Bryan(1975)。The Secularization Debate。Encounter,45(4),77-83。  new window
23.藍吉富(1987)。臺灣佛教發展的回顧與前景。當代,11,47-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順民(1994)。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濟爲例。佛教社會福利與現代社會研討會。台北:中華慧炬佛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圓光佛學院(1988)。第一屆全國佛學院院務研習會專刊。第一屆全國佛學院院務研習會。中壢:圓光佛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本炫(1993)。宗教與社會福利。民間社會福利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ubinstein, Murray A.(1987)。Pattern of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 in Modern Taiwan。Taipei。359-374。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瞿海源(1989)。宗教法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海源、張珣(1989)。民間信仰與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內政部統計處(1993)。中華民國八十一年臺灣地區宗教團體調查報告。臺北:內政部統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瞿海源(1991)。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二期第一、二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曼玲(1993)。都市地區佛教團體活動多元化及選擇性提供模式之探索性分析--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順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嘉檣(1991)。臺灣宗教信仰的認同與身分--個初探(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麗香(1984)。台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文饒(1993)。志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德會為例,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清霞(1993)。自原性福利資源之探討,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瞿海源(1992)。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培士、萬育維(1993)。台灣地區聯合勸募有效做法之探析。中華民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汝鈞(1992)。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釋聖嚴(1989)。戒律學綱要。臺北:東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邢福泉(1981)。臺灣的佛教與佛寺。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美容(199103)。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釋慈怡(1987)。佛教史年表。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維憲(19900000)。變遷中臺省寺廟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道端良秀、關世謙(1986)。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江燦騰(19930000)。臺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村元、余萬居(1993)。中國佛教發展史。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榮捷、廖世德(1987)。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偉勳(1990)。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其昌(1977)。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江燦騰(1992)。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詹火生(19880000)。社會福利理論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auss, Marcel、汪珍宜、何翠萍(1989)。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其昌(1994)。世界佛教通訊錄。世界佛教通訊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馮手繞(1993)。慈濟委員手冊。慈濟委員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會研究所(1991)。臺灣地區社會意向八十年六月專題調查報告。臺灣地區社會意向八十年六月專題調查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會研究所(1992)。臺灣地區社會意向八十年八月定期調查報告。臺灣地區社會意向八十年八月定期調查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其昌(1986)。世界佛教通訊名錄。世界佛教通訊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朱其昌(1988)。世界佛教通訊名錄。世界佛教通訊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其昌(1992)。世界佛教通訊名錄。世界佛教通訊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其昌(1994)。世界佛教通訊名錄。世界佛教通訊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華梵佛學研究所(1982)。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合刊。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合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華梵佛學研究所(1983)。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合刊。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專輯合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圓光佛學院(1990)。第二屆全國佛學院院務研習之專刊。第二屆全國佛學院院務研習之專刊。中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蕭新煌(1991)。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國璠(1976)。臺灣的宗教與俗信。臺灣史蹟研究資料輯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亦園(1978)。宗教與迷信問題。臺灣當前社會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曼濤(1979)。中國佛教史論集(第八冊)。中國佛教史論集(第八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譯學到大乘佛教。從創造的詮譯學到大乘佛教。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惠南(1990)。老母親與新生兒之爭。中國時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2)。兩岸宗教現況與展望。兩岸宗教現況與展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Boudon, Raymond(1986)。Theories of Social Chang: A Critical Appraisal。Theories of Social Chang: A Critical Appraisal。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8.Hage, J.、Powers, Charles H.(1992)。Post----Industrial Lives: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21th Century。Post----Industrial Lives: Roles 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21th Century。  new window
39.Johnson, Norman(1987)。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  new window
40.Kamerman, Sheial B.、Kahn, Alfred J.(1989)。Priva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Priva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new window
41.Rose, Richard(1985)。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Welfare Mix,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No. 140。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Welfare Mix, Studies in Public Policy No. 140。Glasgow。  new window
其他
1.內政部(1994)。全國性宗教團體名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瞿海源(1981)。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Jones, Andrew M.、Posnett, John W.(1993)。The Economics of Charity。Current Issues in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N. Y.: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3.吳蓮進、郭文般(1986)。現代化對民間宗教信仰與行為的影響。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瞿海源(1989)。解析新興宗教現象。臺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瞿海源、姚麗香(19860000)。臺灣地區宗教變遷之探討。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