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
作者:梅家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4
出版項:臺北:里仁
ISBN:9867908430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4) 博士論文(11) 專書(1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期刊論文
1.馬森(1992)。中國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列女傳》的意義。國魂,555,84-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友工(1989)。中國語言文字對詩歌的影響。中外文學,18(5),4-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錫壬(1974)。世說四科對論語四科的因襲與嬗變。淡江學報. 文學與商學部門,12,10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虹(1981)。世說新語作者問題商榷--附:劉義慶年譜。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4(1),8-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承基(19730900)。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國立編譯館館刊,2(2),4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昭旭(19830700)。中國文化傳統下的婚姻觀。鵝湖,9(1)=97,3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友工(19790400)。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及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7(11),4-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19630800)。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新亞學報,5(2),23-77+左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勇(19700700)。世說新語「書名」「卷帙」「板本」考。東方文化,8(2),276-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靜佳(1989)。六朝形神思想與審美觀念(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虹(1982)。A Study of SHIH-Shuo Hsin-Yu(博士論文)。雪梨大學,雪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家玲(1991)。《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蓓蓓(1983)。漢晉人物品鑒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毛亨、鄭玄、孔穎達(1979)。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Ingarden, Roman、Grabowicz, George(1973)。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orderlines of Ontology, Logic, and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法爾布、龔淑芳(1985)。語言遊戲。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義慶、劉孝標(1984)。世說新語。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震谔(1987)。世說新語校箋。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ather, Richard B.(1978)。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7.(1979)。尙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逯欽立(1988)。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詒讓(1971)。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光潛(1962)。詩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光潛、臺灣開明書店(1958)。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秉愉(1987)。中國文化新論: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魯迅(1996)。中國小說史。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聖沖(1984)。呂格爾的象徵哲學。臺北:光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桑塔亞納、王濟昌(1987)。森塔亞那美學箋註。臺北:金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agan, M.、凌繼堯、金亞娜(1986)。藝術形態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熹、竹添光鴻(1961)。論語會箋。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長孺(1978)。魏晉南北朝史論叢。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慶炳(1978)。中國文學史。臺北:弘道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蘇紹興(1987)。兩晉南朝的世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葉維廉(1980)。飮之太和。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澤厚(1991)。美的歷程。臺北: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詠聰(1995)。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新觀念。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紀昀(1981)。四庫全書總目。樹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溥(1986)。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范曄、楊家駱(1980)。後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劭(1988)。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Ingarden, Roman、陳燕谷、曉未(1988)。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何晏、邢昺(1979)。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呂叔湘(1977)。中國文法要略。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蕭統、李善(1975)。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勰、黃叔琳(1978)。文心雕龍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Booth, Wayne C.、華明、胡蘇曉、周憲(1989)。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德威(1986)。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慶萱(19920600)。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沙.巴利、阿.薛斯藹、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又寧、張玉法(1981)。中國婦女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壽、裴松之、楊家駱(1980)。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宗白華(198708)。美從何處尋。臺北:洪範書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Martin, Wallace、伍曉明(1990)。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杜芳琴(198810)。女性觀念的衍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徐復觀(1984)。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何啟民(1982)。中古門第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田餘慶(1989)。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段玉裁(1971)。說文解字注。台北, 台灣:蘭臺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徐復觀(198403)。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司馬遷、楊家駱(1980)。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朱謙之(1985)。老子校釋。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望道(1989)。修辭學發凡•積極修辭四。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牟宗三(1983)。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滕守堯、李澤厚(1987)。審美心理描述。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房玄齡、楊家駱(1980)。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劉義慶、余嘉錫、劉孝標(1984)。世說新語箋疏。臺北:仁愛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杜預、孔穎達(197903)。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鄭玄、孔穎達(1979)。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趙岐、孫奭、阮元(1979)。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唐君毅(1984)。中國哲學原論。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左丘明、韋昭(1983)。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俞建章、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Kenney, William、陳迺臣(1977)。小說的分析。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朱立元(1989)。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王夢鷗(1971)。文藝美學。臺北市:新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班固(1980)。漢書。台北: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楊勇(1974)。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毛漢光(19880000)。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李澤厚、劉綱紀(1987)。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干寶、汪紹楹(1982)。搜神記。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陳鵬(1990)。中國婚姻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歐陽詢(1969)。藝文類聚。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何啟民(19900000)。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嚴可均(197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姚一葦(19780000)。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顏元叔(1978)。西洋文學術語叢刊。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1979)。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奕珍(2003)。論世說新語中以自然意象爲主的人物比喻。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茲韋坦•托多洛夫(1985)。敘事作爲話語。美學文藝學方法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梅祖麟、高友工、黃宣範(1976)。唐詩的語意研究。翻譯與語意之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逯耀東(1979)。《世說新語》與魏晉史學的關係。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