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住民族百年發展--族群關係觀點
作者:高德義
書刊名: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上冊
頁次:341-374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族群關係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王甫昌(19981200)。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ker, Donald G.(1978)。Raceand Power: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Race Relations。Ethnicand Racial Studies,1(3)。  new window
3.Noel, Donald L.(1973)。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s。Social Problems,16,157-172。  new window
4.紀駿傑(20050900)。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翁佳音(19960600)。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5-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雅萍(2005)。臺灣原住民族史的研究回顧。臺灣原住民研究:日本與臺灣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詹火生、楊銀美(20020530)。我國原住民社會福利政策--以國家干預觀點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心怡(2001)。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之研究(1945-2000)權力關係與政策選擇觀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素娟(1986)。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隆志(1990)。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幼蘭(1995)。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豪(1951)。臺灣民族運動小史。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省文獻會(1976)。臺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南投: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史式、黃大受(2006)。臺灣先住民史。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文誠(2010)。簡明臺灣史。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伊能嘉矩(1973)。臺灣蕃政誌。臺北:祥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壬癸(2003)。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移。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筱峰、林呈蓉(2007)。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媽利(2010)。我們流著不同血液: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臺灣各族群身世之謎。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正鋒(2005)。臺灣原住民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敏麟(1972)。臺灣省通誌44,卷八同胄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明士(2006)。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德義(2009)。解構與重構--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延以(1970)。臺灣史事概觀。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輝中(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建樾(2009)。臺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鴻圖(2010)。臺灣史。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溫吉(1957)。臺灣番政誌。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源協、莊正中、童伊迪、侯建州(2008)。建立原住民族社會安全體系之規劃。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樹民、章英華(2010)。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潘英(2000)。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潘繼道(2004)。臺灣的歷史。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薛化元(2001)。臺灣歷史。臺北:大中國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藤井志津枝(2005)。臺灣原住民政策史:日據時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Goehring, B.(1993)。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Thei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Sakatoon:Purich Publishing。  new window
27.Marger, Martin N.(2008)。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Routledge。  new window
28.李壬癸(20000000)。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益昌(1996)。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施正鋒(2008)。原住民族人權。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康培德(19990000)。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柯志明(20010000)。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萬億(2006)。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李明政(20030000)。文化福利權。臺北:松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甫昌(20030000)。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溫振華(2007)。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編(二)-清治時期。南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益昌(20020000)。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尹章義(1994)。臺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增勇(2006)。原住民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阮昌銳(2006)。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灣先住民史。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孫大川(1995)。從言說的歷史到書寫的歷史--臺灣原住民歷史的建構與相關問題檢討。百年來的臺灣。前衛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應貴(2002)。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會合--一個人類學的觀點。人類學的評論。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i, Yih-yuan(1989)。Four Hundred Years of Ethnic Relationsin Taiwan。Ethnicity & Ethnic Groups in China。Don Bosco。  new window
7.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