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龍華派普渡儀式之研究--以埔里地母廟為例-
作者:梅慧玉
書刊名:劉枝萬與水沙連區域研究;潘英海 (主編)
頁次:485-513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新北:華藝學術
主題關鍵詞:龍華派普渡儀式埔里地母廟
學門:區域研究及地理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張崑振、徐明福(19990400)。臺灣龍華派齋堂儀式空間之研究:齋堂神聖空間模型的建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5,53-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梅慧玉(20061200)。社會記憶的書寫與實踐:一個地方版廟誌的產生。民俗曲藝,154,77-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仁傑(20050900)。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臺灣宗教研究,4(2),5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吉發(19950300)。「真空家鄉無生父母」--民間秘密宗教的社會功能。歷史月刊,86,5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吉發(19870400)。清代民間宗教的寶卷及無生老母信仰。大陸雜誌,74(4),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光宇(19810900)。試論「無生老母」宗教信仰的一些特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3),559-5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美容(19950800)。臺灣齋堂總表。臺灣史料研究,6,26-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燦騰、王見川(1994)。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淺井紀(1994)。臺灣齋教的《龍華科儀》與靈山正派的教義演變。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7-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美容、祖運輝(19940000)。在家佛教:臺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派齋教現況。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臺北:新文豐。191-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崑振(1999)。台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Yang, C. K.(1994)。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台北:南天書局。  new window
2.鄭志明(1988)。中國善書與宗教。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志明(1985)。無生老母信仰溯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丸井圭治郎、臺灣總督府(1993)。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志宇(19970000)。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見川(19960000)。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林怡資(2008)。武乩的產生--埔里受鎮安採乩儀式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育陞(2008)。勸化與關懷--埔里鸞堂的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見川(1996)。龍華派齋堂的個案研究--安平化善堂。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