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都市阿美族人的音樂生活:以溪州部落為例
書刊名: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作者:洪偉毓
出版日期:2014
卷期:16
頁次:頁95-126
主題關鍵詞:當代原住民地方認同感當代原住民音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31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王櫻芬(20121200)。導言:錄音科技與臺灣音樂--近年研究回顧。民俗曲藝,178,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俊斌(20121200)。「民歌」再思考:從《重返部落》談起。民俗曲藝,178,207-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俊彥(20110300)。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為例。民俗曲藝,171,65-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俊斌(20090400)。「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臺灣山地民謠」為例。臺灣音樂研究,8,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俊斌(20090200)。從「蘭嶼之戀」的跨部落傳唱談陸森寶作品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東臺灣研究,12,5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剛(19980100)。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65-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柯裕棻(20080300)。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〇年代臺灣的電視設置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9,10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裕棻(20121200)。臺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華傳播學刊,22,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巴奈.母路(20100900)。十首豐濱阿美族豐年祭歌的分析研究。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3),197-2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臺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一個徵兆性的考察。臺灣產業研究,3,149-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俊斌(20101200)。談臺灣原住民卡帶文化的混雜性。關渡音樂學刊,13,27-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彥廷(2011)。文化「傳統」如何落腳異鄉?--權力與象徵在溪洲部落阿美族豐年祭之變遷與重塑(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孟融(2005)。阿美族皈依天主教及其適應之研究--以太巴塱部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芳誠(2009)。穿梭現代與過去以都蘭部落為例談阿美族年齡組織Pakalungay的文化重建(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蕙千(2009)。紅了阿妹之後?台灣原住民通俗音樂的生產場域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曉琪(2011)。社區性老人卡拉ok活動的現象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至和(2000)。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阿洛‧卡力亭‧巴奇辣(2008)。族群音樂與認同:以花蓮高寮部落阿美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郁婷(2007)。臺灣原住民創作歌謠之研究-以已出版的阿美、卑南、鄒族之影音資料為例(1945-2007)(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明哲(2001)。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世忠(2007)。移民、返鄉與傳統祭典:北臺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儀參與及文化認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心純(20120000)。未褪色的金碧輝煌 : 緬甸古典音樂傳統的再現與現代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鈺秀(20030000)。臺灣音樂史。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段義孚、潘桂成(198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孟樊(20010000)。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Appadurai, Arjun、鄭義愷(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群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宣衛(20080000)。阿美族。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宣衛、羅素玫(20010000)。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櫻芬(20080000)。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錘寬(2007)。臺灣傳統樂概論.器樂篇。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靖修(2011)。唱我們的歌:太魯閣族(Truku)可樂社區卡拉OK文化研究。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鑄九、王志弘(1988)。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俊斌(2013)。臺灣原住民音樂的後現代聆聽:媒體文化、詩學/政治學、文化意義。臺北藝術大學: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士範(2008)。漂流的部落(niyaro'):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士範(2010)。成為板模師傅--近五十年臺北縣都市阿美族板模工師傅養成與生命史。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嵩山(20010000)。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江冠明(19990000)。臺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 : 現代後山創作音樂調查計畫。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士範(20060000)。阿美族都市新家園:近五十年的臺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正鋒(2005)。臺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Cresswell, Tim、徐苔玲、玉志弘(2008)。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何貽謀(2002)。臺灣電視風雲錄。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士範(2009)。聽見「那魯灣」--近五十年臺北縣原住民民謠的形成與流傳文化史。唐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信來(1979)。臺灣阿美族民謠研究。東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