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梁啟超晚年(1918-1929)學術思想研究─以清代學術研究、先秦諸子研究為例
作者:方俠文
作者(外文):Shia-Wen F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長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梁啟超清代學術先秦諸子Qi-Chao LiangChin Dynasty academic researchPre-Ching King’s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梁啟超早年有志於科第帖括之學。他16歲中舉,17歲赴京參加會試,18歲進入萬木草堂拜康有為為師,從此,思想觀念遂發生重大的轉變,他從一個孜孜於學業仕進的學子轉而投身政治舞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民國成立之後,梁啟超兩度出任閣員,先司法,後財政,並經歷了與袁世凱合作時代,護國之役時代,以及復辟事件,實現了他多年以來從政報國的理想。然而,梁啟超卻於1917年年終之際,逐漸退出政壇,結束了他的「正面政治生涯」,並於隔年的12月底,與研究系諸位好友,一同前往歐洲遊歷、考察,在親身體驗西方文化之後,梁氏一掃過去崇拜西方學說、批判傳統文化的態度,轉而肯定、發揚傳統文化的精神與價值,並進而嘗試在中西文化的特殊背景之中,試圖創造出一種新的綜合學術思想體系。雖然,梁啟超晚年所欲建構的中西融合學術觀,粗疏、籠統,不具系統,但是,他對西方學術中所具有的「思想自由」以及「科學精神」則極為肯定。從他對西方學術思想價值核心觀念的肯定,反映出梁啟超晚年在回歸傳統學術思想的治學取向。從學術思想的角度來說,梁啟超晚年思想的轉變,不僅僅是他從政治轉移到學術文化,更重要的是他在回歸傳統文化以後,從傳統學術過渡到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承先啟後的關鍵性角色。因此,本文嘗試從梁啟超晚年學術思想的兩個重心─清代學術和先秦諸子進行探討,並具體說明梁啟超晚年對當代學術界的貢獻和影響。
Qi-Chao Liang had set his mind on studying to become the Honorable National Number One Scholar. When he was 16 years old, he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t age 17, he went to Beijing and attended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assembly. When he turned 18, he joined Wan-Mu-Chao Academy and sought You-Wei Kang as his mentor. Thereafter, his philosophy of thinking had transformed greatly. He changed from a studious student to a political figure, who devoted on the political arena riding the whirlwind in the histor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republic country, Qi-Chao Liang was appointed to be the cabinet member in charge of justice and finance. He achieved his many-year dreams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he had been through the era cooperating with General Shi-Kai Yuan, era of National Protection Battle and restoration of a dethroned monarch. However, at the end of year 1917, Qi-Chao Liang gradually stepped out of the politics and ended his “positive political career”. By next December, he accompanied by several good friends and traveled to Europe. As soon as he personally experienced the western culture, Qi-Chao Liang put both his devotion on western beliefs and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back of his mind. He was then become positive and acclaimed the spirit and value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from the special mix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background that he attempted to create a new kind of assorted academic thinking system. Even though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ixed academic philosophy, which he created at his later years, was still rough and too general at the time that it could not be called a system, he appraised a great deal of the “freedom of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spirit” associated within the western academics. From his affirmation for the core principal value in the western academics, it reflects that Qi-Chao Liang’s later years were reverted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thinking. From the academic thinking perspective, Qi-Chao Liang’s transformation at the later years not only is transiting from politics to academic culture,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is his delivery role of the process changing traditional academics to modernization. Thus, this report is founded based on this thinking background to explore Qi-Chao Liang’s uniqueness in academic thinking after reverting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report is focused primarily on Qi-Chao Liang’s academic philosophy researches on Chin Dynasty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e-Ching King’s research. Furthermore, it studies the uniqueness of Qi-Chao Liang’s academic philosophy during his later years, and its impact to nowadays academic studies.
參 考 文 獻

本目錄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梁啟超本人著
作及近人相關著述,主要依據類別、時間先後排
列。第二部分為古典文獻,依經、史、子、集四
部排列。第三部分為民國以後主要研究之相關論
著,依據類別、時間先後排列。第四部分為期刊
論文暨學位論文部分。

第一部分:梁啟超本人著作及近人相關著述
一、梁啟超本人著作部分
梁啟超著、林志鈞編:《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第1版。
梁啟超著、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梁啟超著、吳松等點校:《飲冰室文集》,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梁啟超著、夏曉虹編:《飲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梁啟超:《梁任公近著第一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15年4月3版。
梁啟超:《梁啟超學術論叢》,臺北:南嶽出版社,民國67年3月。
梁啟超著、葛懋春、蔣俊編選:《梁啟超哲學思想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
夏曉虹編:《梁啟超文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8月。
馬勇編:《梁啟超語萃》,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9月北京第1版。
李占領編:《梁啟超未刊書信手迹》(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1月第1版。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梁啟超知交手札》,臺北:民國84年6月出版。
梁啟超著、夏曉虹編:《梁啟超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
梁啟超著、夏曉虹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梁啟超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梁啟超著、陳引馳編校:《梁啟超國學講錄二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6月。
梁啟超著、陳引馳編:《梁啟超學術論著集》(文學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梁啟超著、陳引馳編:《梁啟超學術論著集》(傳記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梁啟超:《飲冰室主人自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夷夏編:《梁啟超講演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第1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3年10月。
梁啟超著、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梁啟超著、朱維錚導讀:《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梁啟超原著、賈馥茗標點:《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2年10月3版。
丁文江編:《梁任公年譜長編初稿》,臺北:世界書局,民國61年10月再版。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任公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楊克己:《民國康長素先生有為 梁任公先生啟超師生合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8月2版。
吳天任:《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7年7月初版。

二、近人相關著述
王森然等著:《近代二十家評傳》,北平:杏巖書屋,民國23年6月。
吳澤:《康有為與梁啟超》,上海:華夏書店,民國37年11月初版。
陳晉:《梁啟超與胡適》,《自刊本》,民國57年3月。
李文蓀著、張力譯:《梁啟超》,台南:長河出版社,民國67年初版。
Joseph R. Levenson 著、劉偉等譯:《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臺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9月出版。
毛以亨:《一代新銳梁啟超傳奇》,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8年臺排印初版。
朱傳譽主編:《梁啟超傳記資料》,臺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8年11月。
孟祥才:《梁啟超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此書後由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出版,並分為「救國篇」與「學術篇」)
張江明等著:《論戊戌維新運動及康有為、梁啟超》,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
李國俊:《梁啟超著述系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鍾珍維、萬發雲:《梁啟超思想研究》,廣東: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胡平生:《梁啟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8月4版。
潘強恩、吳申元、童麗:《被歷史「遺忘的角落」─梁啟超的新民學說與經濟思想》,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董方奎:《梁啟超與立憲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董方奎:《曠世奇才梁啟超》,武漢:武漢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易新鼎:《梁啟超和中國學術思想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易新鼎:《博學多變的人生─梁啟超的讀書生活》,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9年。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臺北:漢生出版社,民國81年11月3版。new window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8年6月2版。new window
李喜所、元青:《梁啟超傳》,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李喜所、胡志剛:《百年家族─梁啟超》,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年9月初版。
李喜所主編:《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耿雲志、崔志海:《梁啟超》,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崔志海編:《梁啟超自述》,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劉邦富:《梁啟超哲學思想新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2月出版。
陳錫忠、陳占標:《一代宗師梁啟超傳奇》,臺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7月初版。
楊天宏:《新民之夢─梁啟超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吳廷嘉、沈大德:《梁啟超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陳其泰:《梁啟超評傳─筆底波瀾 石破天驚》,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夏曉虹編:《學者追憶叢書─追憶梁啟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宋文明:《梁啟超的思想》,臺北:宋氏照遠出版社,民國86年7月初版。
李平、楊柏嶺:《梁啟超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王勛敏、申一辛:《梁啟超傳》,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
王心裁:《梁啟超讀書生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王心裁:《梁啟超的治學方法》,臺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2月初版。(以上兩書係同一書)
陳鵬鳴:《梁啟超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周維亮:《梁任公治學繫年》,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9月臺1版。
羅檢秋:《新會梁氏─梁啟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黃敏蘭:《梁啟超》,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吳銘能:《梁啟超研究叢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2月初版。
蔣廣學:《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
蔣廣學:《梁啟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吳荔明:《百年家族─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年12月初版。
宋德華:《嶺南維新思想述論─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月第1版。
郭長久編:《梁啟超與飲冰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楊曉明:《梁啟超文論的現代性闡釋》,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兩代知識份子學思歷程的比較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吳其昌:《梁啟超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金雅:《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第1版。
板野長八:《梁啓超の大同思想》,《東洋史論叢:和田博士還暦記念》,大日本雄弁會講談社,1951年。
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研究室編:《中国の思想家:宇野哲人博士米壽記念論集》(下卷),勁草書房,1963年。
坂田吉雄、吉田光邦編:《世界史のなかの明治維新:外國人の視角から》,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3年。
木原勝治:《梁啓超における「開明専制論」の成立》,《芦屋女子短期大學開學二十周年記念論文集》,文雅堂銀行研究社,1979年。
木原勝治:《清末における梁啓超の近代国家論》,《東洋史論叢:三田村博士古稀記念》,立命館大學人文學會,1980年。
阿部賢一:《梁啓超の啓蒙活動の一端について:中國史における乱の構圖》,《筑波大學創立十周年記念東洋史論集》,雄山閣出版,1986年。
狹間直樹編:《共同研究梁啓超:西洋近代思想受容と明治日本》,みすず書房,1999年。
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李曉東:《近代中國の立憲構想:嚴復・楊度・梁啓超と明治啓蒙思想》,法政大學出版局,2005年。

第二部分:古典文獻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4年4月初版,《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4年4月初版,《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禮記鄭注》,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81年8月初版。
漢•戴德:《大戴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四部叢刊》本。
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日•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明達出版社,民國75年10月出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民國85年11月出版。
清•林春溥:《孔門師弟年表》,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0年,《竹柏山房家刻》本,收入《叢書集成續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民國78年9月出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史學出版社,民國66年。
宋•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史學出版社,民國63年5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2月2版。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12月出版。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9年9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民國67年10月5版。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6年3月初版。
清•孫詒讓:《孫籀廎先生集》,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2年4月初版。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5年7月再版。
明•凌汝亨輯評:《管子輯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8年12月。
清•錢熙祚校:《尹文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第1版,《諸子集成》第六冊。
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收入《二十二子》,臺北:先知出版社,民國65年10月台景印初版。
漢•高誘注:《淮南子》,收入《二十二子》,臺北:先知出版社,民國65年10月台景印初版。
漢•陸賈:《新語》,收入《百子全書》,臺北:古今文化出版社,民國52年9月台初版。
漢•王充:《論衡》,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9年9月臺4版。
唐•馬總:《意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諸子集成續編》十六。
明•宋濂著、顧頡剛標點:《諸子辯》,香港:太平書局,1962年9月版。
唐•余知古:《渚宮舊事》,臺北:新興書局,民國67年,《筆記小說大觀》二十四編。
顧炎武:《亭林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4年臺1版,《四部叢刊》本。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
戴震:《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大化書局,民國76年4月再版。
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3月。
武億:《授堂文鈔》,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6年,收入《粵雅堂叢書》。
江藩:《漢學師承記》,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6月北京第1版。
魏源:《海國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徐繼畬:《瀛寰誌略》,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馮桂芬:《校邠廬抗議》,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章學誠:《校讎通義》,臺北:廣文書局,民國56年11月初版。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2年8月初版。
張之洞著、陳居淵編:《書目答問二種》,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香港第1版。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4年9月初版。
蔣貴麟主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臺北:宏業書局,民國65年9月出版。
康有為:《萬木草堂遺稿》,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7年4月初版。
蔣貴麟編:《萬木草堂遺稿外編》,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7年4月初版。
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長興學記 桂學答問 萬木草堂口說》,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第1版。
康有為:《大同書》,臺北:龍田出版社,民國68年12月。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康有為著、朱維錚、廖梅編校:《新學偽經考》,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7月第1版。
康有為著、樓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第1版。
陳振孫:《直齊書錄解題》,臺北:廣文書局,民國68年5月再版。
汪中:《述學》,臺北:廣文書局,民國59年12月初版。
蘇輿輯:《翼教叢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民國59年12月出版。

第三部分:民國以後主要研究之相關論著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
章太炎:《國學講演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章炳麟:《太炎先生自定年譜》,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11月初版。
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第1版。
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第1版。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民國74年。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6年4月初版。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4年4月。
李帆:《劉師培與中西學術:以其中西交融之學和學術史研究為核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萬仕國編著:《劉師培年譜》,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8月第1版。
王國維:《王國維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有限公司,民國65年7月初版。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6年10月2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11月臺1版。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2版。
田漢雲:《中國近代經學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9年10月初版。
周康燮主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香港:崇文書店,1971年6月。
周康燮主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二編》,香港:崇文書店,1971年10月。
周康燮主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三編》,香港:崇文書店,1972年3月。
周康燮主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思想論集四編》,香港:崇文書店,1973年3月。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6年9月初版。
羅炳綿:《清代學術論集》,臺北:食貨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7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民國72年9月3版。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3年8月初版。new window
孫春在:《清末的公羊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2月初版。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3年12月初版。
陳鼔應、辛冠潔、葛榮晉:《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第1版。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79年3月出版。new window
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0年12月初版。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9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0年2月初版。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11月第1版。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3月初版。
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4月初版。
陳祖武:《清初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與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初版。
王爾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初版。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初版。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みずず書房,1984年。
小野川秀美:《晚清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5年。
方祖猷:《清初浙東學派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5年7月初版。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美•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郭康松:《清代考據學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01年8月第1版。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初版。
祈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初版。
鮑國順:《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9月1版。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臺北:里仁書局,民國92年1月出版。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1月第1版。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初版。new window
陳垣:《校勘學釋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北京第1版。
王德昭:《文藝復興》,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3年10月再版。
蔣方震:《歐洲文藝復興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8年8月臺1版。
Jacob Burckhardt著、羅漁譯:《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8年5月初版。
王任光:《文藝復興時代》,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68年10月初版。
佛固生著、涂永清譯:《文藝復興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6年6月再版。
王錦園、盛志光:《精神世界壯麗日出的畫卷─布克哈特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5年6月臺1版。
錢穆:《莊老通辨》,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46年10月初版。
錢穆等著:《中國學術史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社,民國52年2月3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69年3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5年2月臺北東大初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10月臺10版。
錢穆:《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1年1月3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4年8月。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初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10月初版。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9月初版。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4年12月初版。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5月初版。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6月北京第1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5月初版。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5年6月第1版。
呂思勉:《經子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5月臺2版。
梁啟雄:《荀子簡釋》,臺北:華正書局,民國63年10月臺1版。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2年11月。
王桐齡:《儒墨之異同》,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民國叢書》第四編。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墨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臺1版。
譚戒甫:《墨辯發微》,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6月第1版。
方授楚:《墨學源流》,上海:中華書局、上海書店聯合出版,1989年2月第1版。
楊俊光:《墨經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任繼愈主編:《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鄭杰文:《20世紀墨學研究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鄭杰文:《中國墨學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彭漪漣:《中國近代邏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修訂本),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10月第1版。
陳啟天:《中國法家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9年2月初版。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6年8月初版。
朱師轍:《商君書解詁》,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5年7月再版。
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列子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0年10月初版。
王啟湘:《周秦名家三子校詮》,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5月第1版。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民國73年10月2版。
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第1版。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0年4月初版。new window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專刊,民國81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臺北:崧高書社,民國74年6月出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2年10月再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4年8月增訂8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7月北京第1版。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8月北京第1版。
姜廣輝主編:《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中國哲學》第二十輯。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民國74年5月初版。
沈雲龍:《康有為評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8年10月初版。
沈雲龍:《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0年9月。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1年3月初版。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5月初版。new window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姜義華、吳根梁編校:《康有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1月初版。
何一民:《維新之夢─康有為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康有為著、朱維錚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康有為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馬洪林:《康有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湯志鈞:《康有為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0月初版。
湯志鈞編:《戊戌變法人物傳稿》,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月初版。
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8月第1版。
吳廷嘉:《戊戌思潮縱橫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
廣東康梁研究會編:《戊戌後康梁維新派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
亓冰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80年。new window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69年6月初版。
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69年6月初版。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輯:《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康有為、梁啟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 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民國89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12月第1版,《民國叢書》第二編。
崔志海、聞黎明編:《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5月北京第1版。
耿雲志、歐陽哲生編:《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耿雲志:《耿雲志文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歐陽哲生:《新文化的傳統─五四人物與思想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徐雁平:《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胡華主編:《五四時期的歷史人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版。
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
舒衡哲:《中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7年。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年8月初版。
蔣百里著、蔣復璁、薛光前主編:《蔣百里全集》,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6月初版。
楊永乾:《張君勱傳》,臺北:唐山出版社,1993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0年3月初版。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孫常煒編:《蔡元培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3月初版。
孫常煒編:《蔡元培先生全集》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0年4月初版。
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12月第1版,《民國叢書》第二編。
高平叔編著:《蔡元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2月第1版。
左舜生:《萬竹樓隨筆》,香港:自由出版社,民國43年12月修正版。
左舜生選輯:《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6年10月臺4版。
吳相湘:《民國百人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1月初版。
陳映襄主編:《民國文人》,台南:長河出版社,民國66年6月。
張錫勤:《中國近代思想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2年3月初版。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陳國慶主編:《中國近代史》,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郭沫若:《少年時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3月北京第1版。
張立文、默明哲編:《中國近代著名哲學家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8月第1版。
張豈之主編:《民國學案》,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民國63年10月再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2年9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1月。
侯外廬:《侯外廬史學論文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林尹:《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8月修訂版。new window
馮天瑜等編著:《中國學術流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張林川、周春健編:《中國學術史著作序跋輯錄》,武漢:崇文書局,2005年12月第1版。
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楊向奎:《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劉太希:《無象庵雜記》,臺北:正中書局,民國45年2月臺初版。
張君勱等著:《科學玄學論戰集》,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69年3月出版。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5月初版。new window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臺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0年9月初版。new window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郭穎頤著、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美•本杰明•史華茲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劉夢溪:《傳統的誤讀》,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new window
徐雁主編:《傑出人物與中國思想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陳兵、鄧子美:《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4年4月修訂本臺6版。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
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三),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3月初版。new window
鄭良樹:《古籍辨偽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5年8月初版。
顧頡剛等著:《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民國叢書》第四編。
鄭家棟:《現代新儒學概論》,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 1990年12月第1版,《民國叢書》第二編。
張其昀等著:《中國文學史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47年4月初版。
德雷克:《徐繼畬及其瀛寰志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第1版。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12月第1版。
新會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新會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
王徳毅:《中國歷代名人年譜總目增訂版》,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1月增訂1版。

第四部分:期刊論文暨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部分
素癡:〈近代中國史上之梁任公先生〉,《學衡》第67期,民國18年1月。
繆鳳林:〈悼梁卓如先生(1873-1929)〉,《學衡》第67期,民國18年1月。
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大學生活》第2卷第9期,民國46年1月。
劉太希:〈記梁任公〉,《暢流》第17卷第2期,民國47年3月。
劉太希:〈談談梁任公〉,《暢流》第29卷第6期,民國53年5月。
劉太希:〈記梁啟超先生〉,《暢流》第40卷第7期,民國58年11月。
超觀:〈記梁任公先生軼事〉,《民主中國》復刊第2卷第1期,民國48年1月。
李達生:〈我看梁任公〉,《大學生活》第7卷第23期,民國51年4月。
陶元珍:〈送壬寅年迎癸卯年懷梁任公〉,《新中國評論》第24卷第2期,民國52年2月)。
訒甫:〈梁任公及其行年簡譜〉,《古今談》第1卷第1期,民國54年3月。
左舜生:〈梁啟超生平及其思想與著作〉,《新中國評論》第30卷,2-6期;第31卷,1-3期,民國55年2月。
梁容若:〈梁任公的生平與文學〉,《文壇》第68期,民國55年2月。
魯莨:〈梁任公治學繫年〉,《古今談》第51-60期,民國58年5月-59年2月。
吳蕤:〈神童梁啟超〉,《暢流》第45卷第12期,民國61年8月。
馬國維:〈梁任公遺文〉,《珠海學報》第6期,民國62年1月。
黃公偉:〈現代思想先驅者梁啟超的貢獻〉,《新時代》第13卷第3期,民國62年3月。
郭湛波:〈梁啟超的時代及其思想〉,《哲學論集》第2期,民國62年6月。new window
周億孚:〈梁啟超先生著作考〉(上、中),《珠海學報》7、8期,民國63年4月、64年9月。
陳敬之:〈梁啟超〉(上、中、下),《暢流》第50卷,第5-7期,民國63年10月、11月)。
耿心:〈梁啟超功過是非〉,《中外雜誌》第20卷第6期,民國65年12月。
馬五:〈梁啟超的是非功過〉,《藝文誌》第146期,民國66年11月。
費海璣:〈梁啟超的一首詩〉,《廣東文獻》第7卷第3期,民國66年9月。
費海璣:〈談梁啟超先生〉,《交通世界》94期,民國67年10月。
黃寶實:〈梁任公年譜長編初稿糾謬〉,《民主評論》第12卷第8期,民國72年4月。
高信:〈梁啟超先生及其家鄉新會茶坑鄉〉,《逢甲學報》第22期,民國78年11月)。
黎東方:〈梁啟超的生平與學術〉,《文星》復刊創刊號99期,民國79年9月。
馬以君:〈梁啟超佚札十七封〉,《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廣東省新會縣梁啟超研究會編:〈梁啟超佚札十四封〉,《梁啟超研究》第7期,1990年11月。
康保延:〈梁啟超先生廿歲遺札〉,《梁啟超研究》第8期,1991年12月。
蔣英豪:〈梁啟超的名號〉,《人文中國學報》第2期,1996年1月。new window
容肇祖:〈學海堂考〉,《嶺南學報》第3卷第3期,民國23年6月。new window
佛朗:〈學海堂志略〉,《廣東文獻》第2卷第3期,民國61年9月。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一八九一~一八九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民國61年12月。
林光灝:〈康有為與萬木草堂學風〉,《廣東文獻》第5卷第1期,民國64年3月。
胡平生:〈梁啟超與湖南時務學堂〉,《幼獅月刊》第39卷第2期,民國63年2月。
王先漢:〈張繼與梁啟超〉,《暢流》第14卷第9期,民國45年12月。
王德昭:〈黃遵憲與梁啟超〉,《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1期,民國58年。
王德昭:〈評梨文生:《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思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卷,1968年9月。
于文:〈康梁分道記〉,《廣東文獻》第4卷第3期,民國63年9月。
陳鵬鳴:〈梁啟超對康有為的師從與叛逆〉,《河北學刊》2000年第6期。
亓冰峰:〈清季梁啟超的言論及其轉變〉,《幼獅學誌》第4卷,民國54年12月。
郭馳:〈也論梁啟超的「流質易變」〉,《學術月刊》1992年第7期(總第278期)。
黃柏軍:〈試論梁啟超思想之多變〉,《梁啟超研究》第9期,1993年8月。
林家有:〈論梁啟超由擁袁到反袁思想的演變〉,《文史哲》1994年第4期。
張朋園:〈梁啟超--一個知識份子的典型〉,《大學雜誌》第61期,民國62年元月。
張朋園:〈梁啟超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大學雜誌》第68期,民國62年9月。new window
張朋園:〈梁啟超在民國初年的師友關係〉,《歷史學報》(師大)第3期,民國64年2月。new window
張朋園:〈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現代化─嚴復、梁啟超的進化觀〉,《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民國68年12月出版。new window
張朋園:〈梁啟超與胡適─兩代知識分子的親和與排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民國75年12月。new window
張朋園:〈研究生活的回顧─従梁啟超到現代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3期,民國86年3月。
項維新:〈梁啟超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時與潮》,復刊第249期,民國56年10月。
宋文明:〈梁啟超對儒家思想的基本態度〉,《自由青年》第4卷第2期,民國57年7月。
江燦騰:〈讀梁啟超的「儒家哲學」〉,《史學會刊》(師大),第25期,民國70年9月。
Joseph Levenson:〈重返故國的梁啟超〉,《仙人掌雜誌》第1卷第2號,民國66年4月。
元青:〈梁啟超歐游歸來後的文化思想芻議〉,《中州學刊》1993年第3期。
李大華:〈梁啟超文化觀尋迹與反思〉,《江漢論壇》1994年第4期。
阮煒:〈回到梁啟超─敬以此文紀念戊戌變法一百週年暨梁啟超誕生一百二十五週年〉,《中國文化月刊》第209期,1997年8月。
阮煒:〈梁啟超的中西文化觀〉,《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4期,1998年11月。
李喜所:〈剖析梁啟超晚年的思想走向─《歐游心影錄》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5期。
李喜所:〈梁啟超晚年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光明日報》2003年5月6日。
楊亮功:〈梁啟超的中西兼通論〉,《新時代》第4卷第12期,民國53年12月。new window
黃克劍:〈中西學術思想比較之先聲─讀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讀書》1985年12期。
周行易:〈論梁啟超對我國中西文化比較研究之貢獻〉,《學術研究》1988年第1期。
劉福祥:〈梁啟超中西文化觀的演變〉,《東岳論叢》1990年第2期。
馬永山:〈梁啟超改造傳統文化思想和實踐〉,《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漢文版•社科)1991年第4期。
殷國明:〈關於中西文明「結婚論」的產生─探討梁啟超在中西文藝理論交流中的選擇〉,《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6期。
耿雲志:〈梁啟超先生學術思想述評〉,《北京圖書館館刊》1992年2期。
耿雲志:〈溝通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文化巨人梁啟超〉,《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
關健瑛:〈試論梁啟超文化思想的內在一貫性〉,《求是學刊》1993年第3期。
馬洪林:〈文化巨匠梁啟超〉,《梁啟超研究》第9期,1993年8月。
張錫勤:〈梁啟超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複雜影響〉,《北方論叢》1993年第5期。
蔣廣學:〈論梁啟超對中國文化向現代發展的探討〉,《東方論壇》1996年第3期。
韓華:〈梁啟超倡議創辦中國文化學院析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1998年1月。
董方奎:〈應該為梁啟超摘帽平反〉,《安徽史學》1998年第4期。
董方奎:〈關於梁啟超的定位〉,《歷史教學》2004年9期(總第490期)。
鄭世興:〈梁啟超先生論為學和讀書方法〉,《教育文摘》第12卷第5期,民國56年5月)。
黃得時:〈梁任公論學詩及治學〉,《傳記文學》第11卷第6期,民國56年12月。
柯安:〈梁啟超的治學風格〉,《讀書》1982年第2期。
林德政:〈論梁啟超的治史方法〉,《歷史月刊》第14期,民國78年3月。
吳銘能:〈梁啟超治學方法的現代意義〉,《梁啟超研究》第10期,1994年10月。
吳銘能:〈梁啟超對國學的新解─兼談梁氏肯定中國文化價值的心路歷程〉,《鹅湖》第246期,1995年12月。new window
吳銘能:〈梁啟超清代學術史研究述評〉,《清代學術論叢》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楊勇:〈清代學術概論考證〉,《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3期,民國50年9月。
張君勱:〈評梁任公先生清代學術概論中關於歐洲文藝復興、宋明理學、戴東原哲學三點〉,《民主評論》第15卷第2期,民國53年1月。
張玉法:〈學者對清代傳統思想的考察〉,《出版與研究》第27期,民國67年8月。
林耀潾:〈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讀後〉,《孔孟月刊》第22卷第6期,民國73年2月。
蕭萐父、黃衛平:〈評梁啟超「近三百年」中國學術史論〉,《社會科學戰線》1984年第3期。
瞿林東:〈概述清代學術的力作〉,《文史知識》1986年12期。
曾昭旭:〈論王船山在學術史上之地位問題─兼論清代學術之性格與梁著、錢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觀點〉,《鵝湖月刊》第15卷第6期,民國78年12月。new window
陳祖武:〈梁啟超對清代學術史研究的貢獻〉,《清史論叢》第八輯,1991年6月。
陳祖武:〈關於乾嘉學派的幾點思考〉,《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委會編,民國83年6月初版。
陳祖武:〈論清初學術〉,《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陳祖武:〈談乾嘉時期的思想界〉,《清代學術論叢》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
陳祖武:〈梁任公先生與清華研究院〉,《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0卷第2期。
陳其泰:〈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的出色成就〉,《學術研究》第6期,1993年。
陳其泰:〈梁啟超先秦思想史研究的近代學術特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
陳其泰、安靜波:〈20世紀初梁啟超對中國學術思想演進的宏觀考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總148期)。
杜蒸民:〈一本研究清代學術的入門書─重讀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2期。
丘為君:〈梁啟超的戴震研究─動機、方法、與意義〉,《東海學報》35卷,民國83年7月。
丘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新24卷第4期,民國83年12月。new window
路新生:〈梁任公錢賓四《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合論〉,《孔孟學報》,民國83年9月。
夏中義:〈謁梁啟超書─《清代學術概論》讀後〉,《文藝爭鳴》1997年第4期。
劉巍:〈二三十年代清學史整理中錢穆與梁啟超胡適的學術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為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4期(總45期),1999年。
周國棟:〈兩種不同的學術史範式─梁啟超、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比較〉,《史學月刊》2000年第4期。
詹海雲:〈論梁啟超的清代學術研究〉,《清代學術論叢》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李帆:〈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與近代的戴學復興〉,《安徽史學》2003年第4期。
李帆:〈清末民初學術史勃興潮流述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2000年9月。
陳拙:〈略說梁啟超的學術史研究〉,《華夏文化》2000年第1期。
周德豐、陸信禮:〈論梁啟超晚年清代學術史研究之特色〉,《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總第174期)。
全漢昇:〈清末的「西學源出中國」說〉,《嶺南學報》第4卷第2期,民國24年6月。
蘇慶彬:〈閻若璩胡渭崔述三家辨偽方法之研究〉,《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3期,民國50年9月。
陸寶千:〈論清代經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3期,民國64年2月。new window
王萍:〈清代曆算學的傳承與蛻變〉,《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4月。
王家儉:〈由漢宋調和到中體西用─試論晚清儒家思想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民國73年6月。new window
山井湧著、盧瑞容譯:〈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第12期,民國75年7月。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第12期,民國75年7月。
程元敏:〈說《偽古文尚書經傳》之流傳〉,《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民國82年12月。new window
何佑森:〈清代經學思潮〉,《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國83年6月。
成復旺:〈返回經典,走向實學─略論明清之際學術思想的轉變〉,《第四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5年。
鄭吉雄:〈乾嘉學者治經方法與體系舉例試釋〉,《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國89年10月初版。
周積明:〈關於乾嘉「新義理學」的通信〉,《學術月刊》2001年第4期。
孫劍秋:〈清代漢學形成原因綜論〉,《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王俊義:〈再論乾嘉漢學的幾個問題〉,《清代學術論叢》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民國91年6月。new window
羅志田:〈機關槍與線裝書:從「國學書目」論爭看民初科學與國學之間的緊張〉(一)、(二)、(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總第122期)、2002年第6期(總第123期)、2003年第2期(總第125期)。
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民國73年6月。
黃克武:〈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期,民國75年9月。
黃克武:〈理學與經世:清初《切問齋文鈔》學術立場之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民國76年6月。new window
黃克武:〈清代考據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1期,民國83年3月。
黃克武:〈梁啟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民國85年12月。new window
黃克武:〈梁啟超與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國87年12月。new window
黃克武:〈嚴復與梁啟超〉,《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6期,2002年5月。new window
黃克武:〈梁啟超與中國現代史學之追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民國92年9月。new window
黃克武:〈梁啟超與儒家傳統:以清末王學為中心之考察〉,《歷史教學》,2004年3期(總第484期)。
周世輔:〈梁啟超論「知行合一」之教述評〉,《生力》第6卷,第65、66、67期,民國62年3月、4月。
童世傑:〈「中國學術思想」讀後感〉,《自立晚報》,民國56年2月2日,第6頁。
羅檢秋:〈梁啟超與近代墨學〉,《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羅檢秋:〈吳銘能著《梁啟超研究叢稿》讀後〉,《書目季刊》第35卷第4期,民國91年3月。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墨學研究之比較〉,《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0年2期。
董德福:〈晚年梁啟超與現代新儒家〉,《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關於《中國哲學史大綱》論辯芻議〉,《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關於「科學」的對話及其意義〉,《中州學刊》第5期,2001年9月。
羅一楠:〈簡論梁啟超對物質科學與精神文化關係的探討〉,《長白學刊》2000年第6期。
廖名春:〈梁啟超古書辨偽方法的再認識〉,《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張増田:〈《黃老帛書》研究綜述〉,《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1年7月。
師寧:〈梁啟超在近代中國史學史研究中的影響〉,《學術研究》1963年第3期。
李家祺:〈梁啟超論舊史的弊病〉,《廣東文獻》第4卷第2期,民國63年6月。
黃進興:〈中國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6期,1997年。new window
黃進興:〈梁啟超的終極關懷〉,《史學評論》第2期,民國69年7月。
閭小波:〈梁啟超的世紀情懷〉,《二十一世紀》第51期,1999年2月。new window
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汪榮祖:〈梁啟超新史學試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民國60年6月。new window
汪榮祖:〈論梁啟超史學的前後期〉,《文史哲》2004年第1期(總第280期)。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析論〉,《史學評論》第1期,民國68年7月。
汪榮祖:〈「吾學卅歲已成」:康有為早年思想析論〉,《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民國83年12月。new window
錢穆:〈康有為學術述評〉,《清華學報》第11卷第3期,民國25年7月。
鄭師渠:〈梁啟超與今文經學〉,《中州學刊》1991年第1期。
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期,民國67年6月。new window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代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民國72年8月。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第52期,1999年4月。new window
周志文:〈保種與保教〉,《臺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4年6月。new window
崔志海:〈論戊戌前後梁啟超保教思想的肯定與否定〉,《史林》2003年第6期。
崔志海:〈梁啟超《新民說》的再認識〉,《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
歐陽軍喜:〈論學衡派對新文化運動的批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4卷第3期(總45期)。
蔡尚思:〈「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的大爭論〉,《學術月刊》,1961年第5期。
蔡尚思:〈梁啟超在政治上學術上和思想上的不同地位〉,《學術月刊》,1961年第6期。
蔡尚思:〈四論梁啟超後期的思想體系問題〉,《學術月刊》,1961年第12期。
孫敦�琚G〈淺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教學〉,《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0卷第1期(總27期)。
孫敦�琚G〈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研究工作〉,《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0卷第1期(總27期)。
孫敦�琚G〈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師生情誼〉,《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1卷第2期(總32期)。
楊向群:〈「中體西用」與洋務運動〉,《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
劉紀曜:〈梁啟超的自由理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民國84年6月。new window
狹間直樹撰、張玉琳譯:〈梁啟超研究與「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4期,民國86年9月。
孔範今:〈梁啟超與中國文學的現代轉型〉,《文史哲》2000年第2期(總第257期)。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民國90年6月。new window
陳雪屏:〈用幾件具體的事例追懷適之先生〉,《傳記文學》第二十八卷第五期,民國65年5月。
陳匡時:〈關於對梁啟超的評價問題簡介〉,《學術月刊》1960年第2期。
胡繩武、金沖及:〈關於梁啟超的評價問題〉,《學術月刊》1960年第2期。
江勇振:〈期待另一個梁啟超--綜評四本有關梁啟超的著作〉,《歷史學報》第2期,民國63年2月。
何永傳:〈建國以來梁啟超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概述〉,《中山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
吳傑:〈大陸梁啟超研究情況述評〉,《國文天地》7卷10期,民國81年3月。new window
張衍前、于志國:〈近年來梁啟超研究綜述〉,《文史哲》1996年第2期。
陳慧:〈近50年來梁啟超思想研究之檢討〉,《哲學動態》2001年第10期。
黃柏軍 方小宜:〈世紀的回眸─二十世紀梁啟超研究資料書目舉要〉,《梁啟超研究》第13期。
侯杰、李釗:〈大陸近百年梁啟超研究綜述〉,《漢學研究通訊》第24卷第3期,民國94年8月。

二、學位論文部分
劉紀曜:《梁啟超與儒家傳統》,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民國73年。
林明德:《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民國77年。new window
崔香順:《梁啟超教育思想與其轉變因素之剖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3年。
李哲浩:《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政治思想》,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4年。
張錫輝:《文化危機與詮釋傳統─論梁啟超、胡適對清代學術思想的詮釋與意義》,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民國89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